面對工業4.0時代的浪潮和工業電商平臺的快速崛起,傳統的制造業如何在轉型升級中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激發企業活力、創造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制高點呢?賽摩電氣是屬于傳統制造業,在經歷多年的發展和轉型后給出了我們非常好的參考。
先介紹一下我們的背景,如何進行轉型。我們的企業20多年了,1996年我們成立,成立之初我們和美國的一家公司合資,是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叫TMO。TMO以并購成長進入了哈佛大學經典案例,我們在96年合資的過程當中,領會到了TMO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
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從TMO身上學到的許多東西。2006年合資期到了,原來合資企業中外雙方各占50%,最后我們相當于把外方的50%收購了,變成了一個100%的民營企業。2006年以后,因為我們比較熟悉海外市場,公司成立了賽摩集團,我們在澳大利亞、荷蘭、美國等成立了分公司,2011年我們企業進行整改,由于當時政府推薦企業上市, 2015年我們公司在創業板上市。
如何破局,路在何方?
我們企業是做傳統的產品,核心產品是散料稱重,我們對這些散料的計量,TMO是500強,而且在產品的領域上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10年以后我們把這個東西也學過來了,中國市場前景廣闊,所以我們飛速發展起來。
我們還有一個產品叫散料檢測,圍繞重量和質量做的。另外我們還有一些散料的包裝、稱重、檢測,這是我們的三大項做的三個產品。
通過10年,我們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些成就,工信部2017年把我們“皮帶秤”產品評為單項冠軍,我們獲有中國優秀發明專利等,同時我們還參與起草了一些國家標準。
下面講一下發展路徑,2015年上市以后,企業的發展,包括行業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宏觀經濟新常態下增長速度比較慢,傳統的一些市場基本上新建的電廠、鋼廠很少。另外,傳統市場在飽和,面臨增長乏力。如何破局,路在何方,這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外延式增長:并購,整合
我們從幾個維度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第一個是內生式,深挖潛力。這是我們的思考,首先我們有新產品,在原有的產品市場化做一些新產品,根據市場需求做一些新產品,這就是新產品,老市場,另外根據我們企業的能力做一些新產品,新市場,比如說智能物流倉儲系統。
另外一個是外延式,企業上市以后要調整好心態,要好好利用資本市場,我們通過并購整合、集成創新。
這是我們機器人全自動制樣系統,電廠、鋼廠、化工廠還有一些碼頭都是我們的客戶,這些客戶在散料的制樣過程中都是人工的,他要確定品質的時候目前都是用人工。我們推出了一個新產品,這個新產品我們進行了三年的研發。這邊是我們的專利,一共大概18項專利,其中兩項發明,利用這個專利保護了我們這個產品,國內首創的機器人自動制樣系統。
我們的皮帶秤技術屬于國際領先水平,0.2級高精度皮帶秤系統,國際上從1996年到2014年才有了標準的變化,也就是說這個技術變化比較慢,2014年才把標準改了,原來1994年的國際標準最高的等級是0.5級,2014年出的新的標準是0.2級。這個是0.2級的證書,我們在英國國家實驗室拿到了證書,這個是新產品的市場。
另外,我們針對自己面對的一些行業,做了一些新產品、新市場,有些市場還有部分是老的,比如說我們做的自動化分檢、自動化倉儲、自動裝箱等,原先客戶也有,但是占有率不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擴大了產品研發,使它能有新的應用。
我們還做了一個自動搬運的叉車,我們選用的技術是瑞士的,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自然導航的控制核心部件,我們簽了一個戰略合作協議。
外延式增長,實際上我們企業原來是做散料工廠產品的制造商,主要是稱重、包裝、檢測,2015年企業上市以后,我們通過資本市場做了一些并購,通過這四家公司的并購整合,我們從一個產品的制造商變成了一個整體解決方案的制造商,原來我們做軟件或者硬件,通過這幾家公司的整合,我們可以提供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并購了武漢一家軟件公司,是武漢大學兩個老師創辦的企業,我們兩家合在一起可以做總包項目。燃料是火電廠的主要成本,大概占發電成本的65%-70%,電廠對燃料的重量、質量管控要求很高,不然影響到效率。軟硬件結合我們就做整體的燃料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最近兩年又提出了做智慧電廠,在我們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擴展,看整個電廠怎么樣把煤耗降得更低,做大數據分析,做比對。
我們并購了合肥雄鷹,搬運機器人。現在像80后沒有在干這個活的,這個東西一袋大概20公斤、30公斤、50公斤,年齡大的人沒有力氣,年輕人沒有人愿意干這個,所以就自動化。合肥雄鷹是中科大的一個實驗室,具有知識產權的,所以收購以后和我們原來的包裝做了一個整合。
另外廈門積碩,是物流公司,和我們的客戶也有交叉,我們電廠產品規劃要把樣本測量出來送到實驗室,這是廈門積碩主要的產品,和我們的系統有協同效應,我們把它也收購過來了,包括一些實驗室的物流,也有一些產品,我們做了智慧物流倉儲。
我們收購了一家意大利的噴涂機器人,這家機器人有什么特點,我們為什么收購。噴漆、噴涂目前99%都是人工噴漆,只有汽車整車線是機器人噴漆,其他的一些工廠,特別是工程機械,他們現在的噴漆還是人工。這有一個什么特點呢?噴漆是可以人工進行示教,目前四大家族的機器人它必須要編程,小企業有些買完以后,沒有IT人員的話沒有辦法操作,還要增加這方面的工作量,有的根本找不到。有一個做家具的,他們老板花了200多萬買了一個日系機器人,回去以后他們改了產品,換型了程序就不對了,沒有辦法噴漆,家電廠雇一個IT人員可能要15萬左右,有一些地區可能要20萬。我們把這個機器人收購以后變成了在中國制造,去年收購下來,今年國產化。另外我們還收購了一家攝像頭模組測試公司。
圍繞自動化、信息化轉型升級
我們還是要對一些關鍵設備進行整合,外延式增長就是智能制造生態圈。“中國制造2025”是我們制造業的發展機遇,中國是制造大國,我們國家包括上海提出的四大名片之一就是“上海制造”,我們的中國制造,是任何一個地區和區域是替代不了的,量非常大。我們在制造方面要做哪些工作,實際上我們也在選方向,定賽道,因為資本市場講賽道、講方向,就是你選的對不對,這個市場是不是足夠大,我們要定位,要選賽道,所以我們一直在選。
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有幾個路程,我們最早1.0、2.0、3.0、4.0,中國制造2025就是德國的工業4.0,我們國家目前真正達到制造3.0還不多,有的還是2.0。工業4.0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立足于自動化、信息化基礎之上的智能,如果說你沒有數字化,實際上自動化和信息化就是數字化,有了數字化就可以做智能制造,沒有數字化是不可能的,我們圍繞自動化、信息化加強企業的實力,通過這方面進行轉型升級。
我們重點行業在制造業,目前來講分兩大行業,一個是流程制造,我們鋼廠、電廠、化工廠,比如說工程機械叫離散制造業,我們圍繞這兩個行業選一些好的設備、裝備、硬件。這是我們做的一個布局,這里面我們從智能工廠、整合規劃與集成,信息化、自動化,自動化里面我們認為最關鍵是工業機器人,和我們相關的噴涂機器人,任何一家離散制造企業,包括家具,冰箱各種制造,噴涂是相關的,所以我們選了噴涂機器人,還選了一個互聯網平臺,把這個東西串起來形成一個智能制造的生態圈。
這幾年,一個是我們收購五家公司,我們參股了十幾家公司,這樣把這個企業智能制造的能力進行了加強,從軟件到硬件作為整合,整合以后我們生態圈主要能力就是從規劃到集成,因為你做智能工廠可能要做一些規劃,提一些方案,關鍵的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信息化,最終工業互聯網平臺,我們通過這幾年的布局就把這幾塊相當于建立起來了。
智能工廠的整體規劃,現在企業上自動化、信息化有一個整體的規劃,規劃好以后可能對企業的運營效率比較好。從需求分析到智能工廠,規劃到后期的支持,這是一些比較大的問題。
另外我們還做了一些智能工廠的信息化,我們目前在智能工廠方面重點還是圍繞自動化、信息化來著手,而且企業需要這個東西。智能工廠信息化里面有各種軟件,比如說ERP,還有倉儲的WMS,整個系統規劃。目前像這些東西對于大企業可能需要,一般來講中小企業就不需要了,太復雜了,它也用不到。
另外我們還有智能工廠3C行業的解決方案,我們通過收購,比如信息化方面,智能工廠的核心就是制造車間的執行系統,國內大概看了接近20家做這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個人,面臨不同的行業,最后我們在汽車行業選了一個參股,我們在深圳找了一家電子類的行業做的最好的一家公司參股,大概有100多個軟件工程師,選了這兩家做信息化的企業。
制造業要擁抱互聯網
下面介紹一下賽摩制造生態系統,我們打造這個軟件,是一體化軟件,在中國大部分量大的還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怎么解決的,我們如何利用互聯網。最近國家對工業互聯網的重視程度非常高,老是在推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新的一場革命,現在提得高度非常高。工業互聯網就相當于PC機,原來最早的操作系統是Dos,后來發展Windows,他們說工業互聯網是PC機的Windows,一定要擁抱,做制造業的不和互聯網發生關系,可能長不大就會被淘汰,這個高度提的非常好。我們在這方面做投資,包括打造一些軟件和平臺,我們的口號是讓制造更容易,怎么讓制造業的中小企業更容易制造,這是我們的一個方向。另外,我們這里面把賽摩的機器人,包括軟硬件放在平臺上,其他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產品又可以放在平臺上,就變成了一個生態,現在叫“共創共享”。
賽摩通過整合資源,包括我們自己研發,我們有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叫小的阿里云,我們用這個平臺做協同制造,做基礎,我們的核心就是協同制造,這個協同制造平臺把原來企業的CRM、ERP、MES等,利用工業互聯網變成一體化的。
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痛點就是軟件成本高,還要買服務器,其次還要有專業的IT人員去管理它,這樣的話,中小企業沒有三五百萬以上,信息化是很難的。賽摩利用工業互聯網,實際上工業互聯網給了我們一種機遇,它這種模式使我們搭建了平臺,把原來的MES,ERP做成了相通的,在PaaS平臺上打通。這個平臺對外電商化,對內信息化,一個企業要制造東西,無外乎有三個方面要求,要采購一些零部件,還要有外協件,還有自制零部件。
這個是對外采購,它實際上是一個交易平臺,我們的生產管理、采購管理、產品管理、財務管理等都是一體化,消除信息孤島。對外資源共享,對內提高工作效率。協同制造平臺幫助企業實現一站上云,就是要上信息化,只有信息化才能做好。
我們這個平臺獲得了長江三角他們政府的重點推薦,另外我們獲得工信部2018年制造雙創平臺的示范單位。
用我們本次論壇的主題作為結束語:突圍之道,路在腳下。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71瀏覽量
76375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5瀏覽量
118667
原文標題:【突圍之道】賽摩電氣董事長厲達:打造智能新制造的生態圈
文章出處:【微信號:ClecChina,微信公眾號:領教工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