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小米的社會化營銷能力遠遠超過蘋果、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幾乎所有小米高管都在微博、微頭條等平臺上開設有賬號,并且經常與用戶互動,小米的這種社會化營銷能力,為小米省了不少錢。據郭靜的互聯網圈了解,曾經在某新聞客戶端產品上,只要是帶小米的文章,閱讀量基本上都會破10萬+,小米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但任何玩法都不可能吃一輩子,而且友商們也會逐漸長大,如今的小米所面對的不再是完全不懂互聯網的“小白”了。
雷軍曾發布內部信稱,“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是不是互聯網公司,對小米來說,真的那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眾所周知,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比硬件公司的市盈率高,手機界的NO.1蘋果市盈率也才15.88倍,FAANG的市盈率遠遠高于蘋果,從市盈率來考慮,小米也不希望外界將其當成一家硬件公司。
不過,為了打消公眾的疑慮,雷軍后來在媒體采訪中稱:“不糾結到底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還是硬件公司,我們是一家獨一無二的公司。小米是一個新物種,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隨著像小米一樣的新物種公司越來越多,會有新的名字。其實,名字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商業模式。”
確實,在國內外眾多科技公司當中,小米并沒有明確的對標對象。若與蘋果對標,iPhone+Mac+iPad三款硬件產品占蘋果總營收的77.4%(2018財年第四財季),App Store、iTunes、Apple Music、iCloud云服務、Apple Pay、Apple Care額外保修業務、AirPods等方面的收入占比才22.6%。從營收組成上看,蘋果硬件公司的痕跡非常明顯。
小米的營收組成里,2018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占小米總收入的68.8%,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占總收入的21.3%,互聯網服務占總收入的9.3%,其他服務占總收入的0.6%。小米與蘋果相似的地方是手機營收占比都超過50%,除此之外,兩者差別甚大,所以,小米并不像蘋果。
而與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網易、滴滴、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公司來對比的話,小米就更不像了,互聯網服務收入在小米總營收占比連10%都不到,硬將小米形容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顯然不妥。
營收組成上不像互聯網公司,但抵不住小米有著互聯網公司的“夢想”,雷軍也不是第一次提到小米是互聯網公司。
然而,要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并不容易。
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主要包括廣告、游戲、金融服務等)部分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85.5%,其中廣告營收32億,游戲營收6.53億,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包括互聯網金融、有品電商等)收入為8.93億。
單季度47億營收,并不算低,但拉長到中國整個互聯網行業來看,單季度47億營收都排不進中國互聯網公司營收前十。
廣告、游戲、金融服務等業務拆開來看,小米就更不具有競爭力。廣告方面,小米2018年三季度營收為32億元,同比增長109.8%,之所以增長的原因是推薦算法持續優化,用戶不斷使用小米的互聯網服務,加上預裝收入增加。
招股書顯示,小米有18個月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的應用程序,其中最主要的App就是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音樂和小米視頻等。
算法優化,主要體現在小米瀏覽器上,相當于手機百度App、QQ瀏覽器、UC瀏覽器等手機瀏覽器業務為用戶提供的信息流服務。
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音樂和小米視頻等業務中,營收表現最好的是小米應用商店。在與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PP助手、360手機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商店的PK中,手機廠商總算扳回了一城。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月,小米MIUI應用商店累計分發量為1200億。2016年上半年,小米應用商店與開發者分成達6億元。
小米應用商店營收對小米手機銷量的依賴性非常強,非小米用戶要么被手機自帶應用商店給奪走,要么被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PP助手、360手機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商店給瓜分,很少會流到小米應用商店身上,而且其他安卓手機也會排斥小米應用商店的安裝。
國際市場上,小米應用商店也面臨與Google Play的競爭,App Annie的數據顯示,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占2017年全球份額的70%,小米應用商店要想從Google Play手里“搶食”,怕是不易。
預裝業務并不是直接針對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它更像是一種“賣水人”的角色,給其他互聯網公司“賣水”,預裝營收的增加,要么是擴大預裝App的數量,要么是提升單個App預裝的單價。前者極度傷害用戶體驗,因為用戶剛買一部新的小米手機,竟然發現里面就安裝了數十款App,而這只是小米為了增加廣告收入的,其實用戶自己并不想用,后者則會讓廣告主不爽,小米賺的越多,就意味著廣告主的成本越高。
目前中國互聯網廣告營收最高的幾家公司就是百度、阿里、騰訊、今日頭條。小米的廣告營收要想持續增加,必然會觸碰到這幾家公司的利益,而且僅靠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音樂和小米視頻等業務的廣告營收,很難達到百度、阿里、騰訊、今日頭條們的水準。
至于互聯網金融、有品電商等業務方面,8.93億營收與阿里、京東、唯品會、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的差距更是巨大。
與阿里、騰訊、百度們不同,小米的互聯網業務面向的是小米用戶,而不是全網用戶。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是建立在小米小米手機業務上,小米手機銷量增加,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就會增長,反之亦然。
小米互聯網業務對小米手機的這種嚴重依賴性弊端開始逐漸顯現出來。
財報顯示,2018年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銷量達333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20.4%。遠遠高于全球智能手機第三季度增速,但實際上小米的增速主要依賴于國際市場,而非國內市場。財報顯示,國際業務收入貢獻收入達2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2.7%,占集團總營收43.9%。
在國內市場上,小米手機的表現卻輸給了華為和vivo。IDC公布的2018年Q3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小米出貨量為1400萬臺,同比下滑10.9%。
小米互聯網業務的客戶和用戶,大多數都是中國用戶,而不是海外用戶。所以,如果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表現不佳,其互聯網業務就會出現較大問題,短期內可能不會表現出來,但長期下去,其互聯網業務很有可能出現增長停滯/下滑。
要想提升互聯網業務業績,就得提升小米在國內的表現,可一方面,小米手機出現銷量下滑,另一方面,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音樂和小米視頻等互聯網業務難以繼續擴大成長,這就導致小米的互聯網業務難有出頭之日,離互聯網公司“夢想”也就越來越遠了。
總的來說,小米國際化還是很有看頭的,不過,互聯網公司的tittle就別瞎標榜了吧。
文/郭靜,科技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71瀏覽量
144518 -
小米手機
+關注
關注
10文章
6396瀏覽量
75405 -
雷軍
+關注
關注
3文章
614瀏覽量
248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