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的核心關鍵技術主要有三個方面:芯片、操作系統和傳感器。”飛步科技CEO何曉飛如是說,芯片是上層建筑的基礎,操作系統調度所有任務,傳感器是神經末梢。三個方面目前都處在早期階段,距離成熟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
何曉飛是前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滴滴研究院創始院長,在此期間負責大數據、無人駕駛項目及滴滴出行平臺的核心交易引擎。更早之前,何還曾是雅虎美國研究院的研究科學家。
后來,何曉飛創辦了飛步科技。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主要致力于無人駕駛貨運,技術方面采取從軟件到硬件的全閉環開發策略。因業有所長,開發了針對無人駕駛的芯片。
ASIC自動駕駛專用芯片
今年9月,飛步科技完成了基于自創MPV架構的28nm ASIC 專用車載芯片的流片,達到了ASIL-B級標準,算力可達4Tops/5W,工作頻率1GHz。這款芯片可以支持視覺、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數據的處理,完全支持L3/L4的實時數據處理需求,代號鳳凰-100。
何曉飛表示,這是第一代芯片,2019年還會推出一款融合芯片,基本上可以取代目前所有GPU這一塊的處理部分,到2020年還會推出一款決策芯片,類似于車的大腦,未來會取代整個GPU以及目前所用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芯片是國內產業鏈共同的殤,自動駕駛芯片也不例外。伴隨著自動駕駛的熱潮,國內涌現出了數家自動駕駛芯片公司,但囿于汽車行業的特殊性,零星的傳統自主汽車芯片廠商尚難找到突破口,初創公司又如何破局?
何曉飛認為,芯片是根本,針對自動駕駛的專用芯片,未來一定是大勢所趨。
傳統芯片巨頭擅長的是通用芯片,在專業細分領域并不一定占優勢;其次,芯片行業是一個非常依賴經驗的領域,飛步科技的團隊有著非常豐富的芯片行業經驗。
芯片團隊由聯合創始人曹宇負責。他是UC伯克利電子工程博士和亞利桑那州電子工程系教授,是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研究成果已經成功應用在英特爾、高通、IBM等設計技術中。
芯片架構負責人Hang Nguyen,前英特爾首席架構師,芯片架構國際級頂尖專家,在芯片行業有著35年經驗和50多項專利,領導了多種英特爾低功耗移動芯片的架構和微架構設計,開發了英特爾首款采用PCI Express和存儲加速集成的嵌入式Xeon系列處理器。
系統芯片集成專家劉浩是前高通的首席工程師、移動系統芯片(SoC)集成主管,領導了全世界第一款4G芯片和多款高端驍龍芯片的研發與流片。
正是有了這些人才的存在,公司才敢于以一家自動駕駛公司的背景來研發芯片。
但芯片行業的特殊性在于,研發成功并不代表芯片的成功。研發芯片投入巨大,需要依靠大規模銷售才能回本,這也是一直制約國產芯片發展壯大的瓶頸。
對此何曉飛認為,芯片行業的救贖非一日之工,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公司對芯片的定位也是如此,不急于一時。
自動駕駛貨車解決方案
飛步科技的主營業務,是提供L2-L4自動駕駛貨運卡車的整體解決方案。自動駕駛貨運卡車的市場和需求不必多言,業內已經集聚了非常多的玩家。
在何曉飛看來,衡量自動駕駛貨運卡車的技術,主要有兩個指標:速度和響應時間。車輛的速度越快,震動越激烈,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就越要經得起考驗。
飛步目前的卡車能夠開到90公里每小時,約25米/秒,人的反應時間大概是在0.7秒,也就是說對于人而言,安全距離是18米。
這就要求高速下車輛對于前方障礙物的響應足夠快,系統只有更快的感知障礙物,才能為決策判斷提供更長的時間,最終先人一步做出反饋動作。而因為公司有了最底層芯片的研發能力,就可以最大限度去降低響應時間。
公司的整個技術方案目前可以做到0.05秒,比基于通用芯片的無人駕駛技術縮短10倍,可以把安全距離做到一個非常可好的范圍。只要障礙物不是貼到車身,就可以有一個非常快的響應。
成立僅一年有余的飛步科技,未來希望同物流公司、車隊合作,推進卡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其方案目前可以為輕卡節省1個司機,重卡節省2個司機。
貨運卡車自動駕駛領域,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的廠商在做,但還未出現短兵相接的競爭局面。自動駕駛公司在成長,而大客戶也在嘗試性的試用,選擇供應商。
由于自動駕駛技術確實可以為卡車客戶降低人工成本,帶來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因此相比于其它領域,貨運卡車的自動駕駛可能會更快商業化。
擁有更高技術壁壘的公司,也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脫穎而出。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47瀏覽量
754920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68瀏覽量
42499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77瀏覽量
166646
原文標題:飛步科技何曉飛:芯片是長計,自動駕駛卡車是當下 | GGAI對話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