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為中國制造而努力奮斗”,尤其對于集成電路產業更需如此。眾所周知集成電路是我們的戰略產業、支柱產業,中國必須做大做強自己的集成電路產業。而當前集成電路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同時各類資本也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通過產融結合和長期努力,才能更好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從而真正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董明珠一句道出創“芯”決心】
當下集成電路是香饃饃產業,不少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就連格力電器很早就開始謀劃“要進軍集成電路產業”,2018年中旬,董明珠更宣布格力要“造芯”,并稱“哪怕花500億也要成功研究出芯片”。8月14日,格力電器注資了珠海零邊界公司,主營芯片設計。
圖片來源:南方網
而近日,格林董明珠又有大動作,據悉,董明珠將將斥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半導體!看來格力在“造芯”上邁出實質性一步。但是董明珠造芯一直備受外界質疑,甚至股票下滑。而董明珠在2018(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這樣回復。
據悉,12月1日-2日,《2018(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而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出席并演講。在談到格力涉足芯片產業時,董明珠表示,格力是真的做。“別人做芯片股價就漲,我做芯片股價就落了。為什么?因為格力是真的做”。
圖片來源:微博
同時董明珠透露格力電器在9月份已經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指標,后三個月實現500億,就能達到2000億,而格力的利潤主要來自堅定的走自主創新之路。企業不能逐利而行,一定要守住德,這足以說明了董明珠致力于走創“芯”的決心。
【集成電路人才缺口巨大】
談及造芯,董明珠的“創芯”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但是,對于目前的集成電路產業而言,人才缺口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根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數據表明,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需求規模約為72萬人,人才缺口達32萬人,年均人才需求為10萬人左右。
圖片來源:IT時代網
根據相關調研了解到,眾多集成電路企業正在“苦練內功”,以提升核心競爭力;各地政府也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力圖破解關鍵技術欠缺、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為培養集成電路人才,打造“產教融合”的“新工科”已是當務之急,而重視高校培育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此前根據清華大學魏少軍教授指出,學生對于集成電路專業的了解很少,主要原因還是宣傳力度不夠,這也影響學生對IC專業的選擇。因此,想要讓高校與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多互動!
【高校與產業園區交流互動】
據悉,近日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50余名師生一行來到福建省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芯華集成電路人才培訓中心等地參觀,了解晉江集成產業發展情況。當天下午,還在芯華培訓中心舉行了現場交流座談會。
圖片來源:芯華中心
在座談會期間,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帶領光電信息科學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來晉參觀,主要是想讓他們能夠全方位地了解晉江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發展及未來發展趨勢,提前為學生的就業方向做鋪墊。”
圖片來源:芯華中心
不僅如此,50余名師生在福建省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建設籌備工作組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還先后參觀了晉江市展館、三創園等,了解晉江城市發展情況及人才人居環境。
此次活動更好地宣傳推介晉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和人才發展氛圍,同時也進一步加強與泉州本地高校的對接,增進集成電路專業師生對晉江城市化建設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的了解,吸引人才關注晉江集成電路產業、企業的發展,讓產業企業未來發展能夠有相應的人才支撐。
【縮短IC人才的上崗時間】
當然,想要培養更多專業IC人才,各大高校等半導體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等方面都有待優化。據悉,一位政府部門的人士告知,目前國內開設微電子專業的高校其實有100多所,但是這些學校普遍的師資力量比較弱小。
為此,芯華培訓中心引進國際集成電路發達地區的先進技術資源和優秀師資力量,成立全國首家集成電路專業培訓機構。據悉,芯華中心開設的專業培訓課程體系,不僅為更多致力于投身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優秀人才增加更多的學習和工作機會,同時旨在為集成產業造就專業型、技能型、復合型創新人才。
圖片來源:芯華中心
近日,記者從芯華集成電路人才培訓中心了解到,為了讓更多集成電路領域的人才更好地了解培訓中心在培養、提升集成電路專業人才方面的師資優勢、課程結構,芯華近期針對相關課程開放免費試聽名額。同時,芯華中心同期開啟2019年春季周末班的學員招收工作。
圖片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且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