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生前也曾對無人駕駛發表過自己的觀點,2017年4月在IT領袖峰會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當前最好的應用場景之一。
2018年12月1日(美國當地時間),美國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教授去世,終年55歲。
張首晟祖籍江蘇高郵,生于上海。斯坦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
2007年,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志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基于他對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開創性研究,張首晟已包攬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
2009年,張首晟入選 “千人計劃”,并被清華大學特聘為教授,開始為祖國效力。張首晟是2013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楊振寧的弟子,被老師認為“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張首晟表示,由于算法不斷的改進,無人駕駛將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他認為,在算法層面,美國現在處于領先,但中國網民多,以后會產生更多數據。而且就算在算法層面,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
中國有時候會為某項技術制定特殊的政策。“如果中國搞一些無人駕駛特區,對中國在世界上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力會有所提高。”他說。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您怎么看中美兩國AI的發展?
張首晟:一個實體的產生,一個是計算能力按照某種定律不斷的提高是一個實在算法,我想在現在目前的階段還是在算法層次,美國還是有相當的領先,但是中國有非常多的網民,所以今后的大數據的產生中國肯定會有所優勢,所以這個兩方面的博弈還是非常精彩。
記者:我看像國內現在紛紛的在大力的投入AI這塊,比如騰訊挖了很多人去做AI,那您這塊怎么看待像百度和騰訊?
張首晟:我想中國就是在算法層次也應該有非常大的優勢,因為算法最終還是數學,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而且這方面的人才也是非常多,另外我們也是看在國際上AI領域領先的有很多是華人,所以我想總的趨勢來看,中國的地位應該是會還蠻向國際接軌,如果在整個世界上現在主要能看到,美國和中國的兩家兩個國家的競爭。
記者:我們現在中美都非常強調無人駕駛這一塊,那好多人就是包括像李開復老師就說,無人駕駛可能在中國商用這塊還存在一些挑戰,您怎么看?
張首晟:我覺得這個無人駕駛是AI現在最好的一個領域,我覺得這個領域尤其算法的改進,會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是非常有信心,而且在中國某種程度上,中國由于政策的強度的推進,我想可能在某些特殊的地區,可能會在一些特區,中國是比較擅長搞特區的,可以搞一些無人車的特區,這會對于整個世界的競爭力會有所提高。
記者:國內其實是還有很多電動車發展,相關的汽車行業,樂視汽車這些發展,雖然有一些遭遇了一些波折,您怎么看待他們?
張首晟:我覺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完全是兩回事情,這個完全分開來考慮,非電動的汽車照樣也是可以自動駕駛,我覺得大家在考慮機器人的時候,總是有兩個部分,有一個部分是機器人的大腦,有的是機器人的四肢,從機器人的四肢來講,它的增長還是會比較緩慢,最多是個現行的增長,但是機器人的大腦會急速的增長。
記者:我看您是教授也是投資人,也投了一家非常知名的云計算方面的企業,您在投資這塊有什么經驗肯跟國內的?
張首晟:他可能有些優勢是來進行他的生產,但是人工智能這一塊我覺得還是主要是大腦和算法,所以甚至應該作為地區的話,應該從生產慢慢變到程序數據。
記者:那也就是說在中國在很多的基礎科學這塊,其實還是缺乏像半導體這方面?
張首晟:對,我就是剛才講起人工智能有三個大的趨勢,其中有一個趨勢我們還沒提起,就是摩爾定理的趨勢,這是跟我個人的研究有關,我們也是非常有信心有新的材料發現,能夠來導致它的繼續推進,摩爾定理所以在整個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這三個趨勢的匹配的一個增長,其中缺少一塊都不行。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36瀏覽量
238696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65瀏覽量
120560
原文標題:張首晟采訪實錄: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當前最好的應用場景之一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