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五屆中國物聯網大會之工業物聯網分論壇IHS資深分析師Rita Liu發表演講
根據IHS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有290億臺設備接入到物聯網,其中消費領域和工業電子占到20%比重。同時,預計在2018年~2030年期間,消費領域和工業電子設備年復合增長率達23%,占新接入聯網設備的58%。
IHS資深分析師Rita Liu認為,工業物聯網是OT和IT融合的產物,終端廠商在這個產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為IT和OT廠商提供了應用場景和豐富的數據來源,進一步幫助IT和OT廠商快速進行產品和設備的升級和迭代設計,從而形成完整的閉環,創造更多的價值。
同時,OT和IT廠商都有各自的優勢,OT廠商對于行業和工業自動化特別了解,而IT廠商在IT基礎設施,軟件整體架構設計及AI開發上具有優勢。因此,IIoT發展過程中,OT和IT二者應是互補合作的方式,Rita Liu指出。
那么,隨著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植入,傳統工業制造將呈現怎樣的變化呢?
Rita Liu指出,首先,在通信連接上,工業自動化領域特別是工廠內部仍然是以有線連接為主,包括以太網和現場總線的方式。根據industrial communication報告,預測到2020年,工業以太網的銷量會超過現場總線。
對于無線技術,Rita Liu認為,無線的應用會越來越多,眾多廠商相也會推出基于無線技術的應用與解決方案,從當前市面上來看,目前主流技術包括zigbee,bluetooth,工業wifi等。
但是從以上圖表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無線技術增速并不如預期,實際增長比較低。Rita Liu解釋道,由于工廠內部大數據的瞬間實時性要求比較高,工業環境對信息傳輸的穩定性、安全性要求都比較高。所以,現在并沒有大規模的應用。
第二,在數據采集上,IIoT對整個工業系統中所有設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PLC,IPC,HMI,執行層的變頻器,伺服,運動控制,電機,風機、水泵、壓縮機,工業機器人,AGV小車,無人機等這些都要具有數據采集的能力,并向著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這也為傳感器、處理器和通信芯片提供了巨大的應用空間。
第三,在數據處理上,傳統的方法,是底層設備收集的信息,傳到PLC,再到云端進行處理,造成的結果是云端的工作量很大。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這種分布式構架,會結合邊緣計算,一部分數據放到云端處理,其他對實時性要求高的,就放到邊緣端來處理。
第四,在價值創造上,通過物聯網的連接,利用AI和深度學習技術,更高效、準確地完成產品設計、流程優化、預測性維護等工作。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1文章
44806瀏覽量
375048 -
工業自動化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439瀏覽量
67305 -
IIoT
+關注
關注
3文章
234瀏覽量
260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