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出現了一個新名詞:miniLED。該技術通常被描述為一種“墊腳石”,彌合了傳統LED和microLED之間的技術和應用空隙。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認為,Mini LED背光+LCD可以將成熟的LED和LCD技術結合,以較低的成本實現OLED面板的功能,是高端LCD面板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伴隨著國內對于高端大屏幕顯示需求的增長和MiniLED價格的降低,Mini LED顯示屏也將開始起量,GGII預測2018年Mini LED的應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億元,其中背光和高端大尺寸顯示是其主要應用方向,2018-2020年Mini LED有望保持175%左右的增長,2020年Mini LED市場規模將達22億元。
因此,LED產業上中下游掀起一股MiniLED布局熱潮。晶臺股份作為國內知名LED封裝廠商,在MiniLED方面已獲得突破性進展。在12月13日舉辦的2018高工LED十周年年會,由東山精密冠名的新型顯示專場,晶臺股份技術總監邵鵬睿博士帶來《MiniLED顯示,從One到N in one的進階之路》的主題演講。邵鵬睿博士重點介紹了晶臺股份在MiniLED方面的成果。
晶臺股份技術總監邵鵬睿博士
從大間距到小間距發生了哪些變化呢?第一個是點技術封裝轉變到面技術封裝;第二個是至繁歸簡,從One到Four in One再到N in One;第三個就是從Mini LED走向Micro LED;第四個是從工程、租賃市場、轉向商業顯示市場,從顯示屏走向顯示器的轉變。
邵鵬睿博士表示,基于這幾個變化,目前行業中的幾種產品形態我們做以下分析:
第一個是表貼的SMD,從規模化生產的角度來講一定是遇到了它的極限,因為它面臨可靠性、貼片等多方面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GOB技術應運而生,但這種技術會遇到光學拼縫、維修、防火、模塊化的問題;另外一條路線就是AIP(陣列式封裝),類似于四合一技術,但該技術需要解決墨色、色彩一致性、系統成本問題。
其實,從AIP到GOB都是由SMD衍生出來的第一個產品,最終極的產品形態就是COB(集成式封裝技術)。COB封裝技術更多應用于商業顯示,面臨著墨色、色彩一致性,良率和成本問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墨色和色彩一致性。
N in One與GOB要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防磕碰問題,其中涉及硅樹脂和環氧樹脂兩大材料體系該怎么選擇?這面臨著新技術材料的開發,還有就是高溫特性和維修問題,在高溫低膠和低膠的選擇上,不同廠家有不同的技術路線,所以這方面多種技術同時進行。
而Four in One的核心特點是,貼裝速度提高4倍、焊接推力提高1倍,可靠性提高1倍,應用點間距為0.7mm。Four in One分辨率極限是0.5mm× 0.5mm,它仍需要SMT技術組屏,必須保留0.25mm的間隙,以SMT技術組屏的Four in One或N in One技術實現最小分辨率也就是0.75mm左右,若要實現更小點間距,批量化生產難度極大。
N in One技術最小分立器尺寸規格極限是0.5mm×0.5mm,無需要SMT技術組屏,因此可以省去0.25mm的間隙。
另外一個要面臨的問題是表面處理的一致性,目前的Four in One技術,其表面處理是通過混燈的方式實現,Four in One表面處理對整個光學效果的影響非常大,晶臺在這方面采用新的表面處理技術,而且升級到1010分離器件上,其表面一致性幾乎沒有差別,這也有效解決了黑燈表面一致性的問題。
邵鵬睿博士談到,N in One和Four in One面臨的表面一致性問題需要克服高亞光低反射,晶臺股份采用的是納米微賽文處理,以實現高度抑制反光。為解決高密度象素封裝的散熱和對比度的問題,晶臺通過局部式灌膠與整體封裝相互結合,最高程度地提高了光的萃取效率;另外,表面顏色一致性提高,解決了黑屏色塊與亮屏色塊無法徹底矯正的問題。
最后,邵鵬睿博士介紹了晶臺的產品技術路線。在常規的產品系列方面,包括猛龍3535、2727、2525、1820、1515等戶外封裝器件,以及2020、1415等戶內黑晶產品;小間距系列主要是蜂鳥1010、0808;Mini LED系列產品主要是蜂鳥MAX-09和積幕-09。邵鵬睿博士表示,晶臺股份后續將會進行Micro LED系列的產品開發。
-
lcd
+關注
關注
34文章
4432瀏覽量
167832 -
miniled
+關注
關注
18文章
854瀏覽量
38518
原文標題:晶臺股份邵鵬睿:MiniLED顯示,從One到N in one的進階之路【高工LED·年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ed,微信公眾號:高工LE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