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在處理器龍頭英特爾 (intel) 宣布,將擴產旗下 3 座晶圓廠的產能以解決當前14 納米產能不足的問題后,現在市場上傳出,在目前產能不足的情況下,英特爾將進一步關閉對外客制化的晶圓代工業務。
根據專業半導體論壇 《SemiWiki》 指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英特爾對無晶圓廠的IC設計公司開放客制化的晶圓代工服務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這不但造成了英特爾在處理器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還因為程序上的錯誤,導致了近期 14 納米產能不足,使得個人計算機產業蒙受處理器缺少所帶來沖擊的結果。
論壇中進一步指出,生態系統是代工業務的一切,與時間、金錢和技術緊密相連,而英特爾過去似乎大大低估了這 3 件事。就以英特爾之前為 Altera 代工的事情來說,Altera 是英特爾客制化代工業務的最大受益者。因為,Altera 在此之前都是交由臺積電的 28 納米制程所代工,但是在臺積電為 Xilinx 提供了與 Altera 相同的代工服務之后,Altera 與臺積電的關系逐漸惡化,后來在 14 納米制程的產品上轉向了英特爾的懷抱,并最終被英特爾高價收購。
然而,在英特爾為 Altera 進行代工之后,Altera 旗下的 14納米制程芯片就是英特爾 14 納米制程所生產的第一個產品,其優先級是最高的。而這樣的優先代工順序,則是使得英特爾自己設計的芯片,在 14 納米制程上做了多次的延誤,反而協助了 Altera的 14 納米制程芯片優先生產。
另外,因為英特爾 14 納米制程在 FPGA在密度和性能方面,都超過了由臺積電提供 Xilinx 的 16 納米制程產品,使得 Altera 的 14 納米制程芯片成為一款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在這樣順序錯置的情況下,讓英特爾當前的 14 納米制程產生的不足的情況,進一步影響到了當前市場上處理器的供應。
而為了填補當前 14 納米產能的缺口,英特爾決定將位于美國俄勒岡州、以及位于愛爾蘭與以色列的 3 座晶圓廠進行擴產。
另外,在未來在合適的條件下也會將一些生產交給外部代工廠,這部分也就是外傳與臺積電合作的部分。因此,大規模進行擴產后,現在又傳出將結束對外晶圓代工服務的業務,這會不會是意味著英特爾正透過產能的優化,讓準備在 2019 年計劃推出的 10 納米制程能夠準時,甚至是提前上路,則有待后續的進一步觀察。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95瀏覽量
172030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47瀏覽量
1281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