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費一筆一墨,用腦子想一想就能畫出好看的畫,這種出現科幻小說中的“黑科技”被一位MIT的機器人專家實現了。借助算法,通過測量人的腦電波和身體信號,AI選擇被測試人最喜愛的圖像,從而生成其想要的畫作。
躺在那里,甚至連根手指頭都不用動,AI就可以讀懂你大腦里想要呈現的畫作,并幫你畫出來。
最近幾個月,藝術“挑釁者”和技術專家Alexander Reben花費了大量時間制作一系列視覺捕捉畫作。
然而,這位常駐于加利福尼亞的藝術家,同時也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專家甚至沒有拿起一支畫筆或一點顏料。
他的“黑科技”依賴于一種新的創造性工具——人工智能:借助算法,Reben與機器智能協作生成圖畫。這些圖畫最終在中國的一個城鎮進行物理再現,那里是專門在畫布上重新創作藝術品的家園,來完成Reben所說的“機器人主導的藝術創作循環”。
“這是最終的藝術家夢想,他們躺在吊床上,思考當時藝術如何圍繞著他們產生?!彼f,他最新系列的繪畫正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可能有一段時間你只需要躺在床上聽著音樂,電腦會破譯你最喜歡的一段音樂,根據大腦的喜好制作屬于自己的自定義歌曲?!?/p>
他補充說:“像終結樂隊的存在那樣,計算機可能會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畫家。”
躺在吊床上,讓AI讀取你的腦電波作畫
據Reben介紹,他的技術始于一個計算機模型,它將單詞組合在一起產生一個獨立的、通常令人不安的圖像。
例如,AI程序可能會將“時鐘”和“水母”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創造出融化的可視化效果,看起來像是迷幻藝術展覽和夢魘的產生。根據Reben的說法,這些結果與其他圖像繼續配對,創造了一個“兒童”形象,以某種方式增強了視覺混亂。
Alexander Reben的作品 來源:官方Instagram主頁
當Reben觀看這些圖像時,通過測量他的腦電波和身體信號,AI選擇他最喜歡的圖像。這些通過測試的圖像經過多輪AI修飾并提高分辨率。完成的圖像將被送往到中國,在那里進行手工繪制。
“這將是他們最好的努力和他們所看到的解釋,”Reben說,指的是畫家的最終產品,“將腦電波轉換成一個匿名“畫家”的整個過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
這不是Reben第一次嘗試帶有一絲黑色幽默的人工智能藝術作品。根據這位藝術家的說法,Reben的技術變得黑暗,而且無可否認的是,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非常消極的”,而不是產生一種有趣且看似含糊的作品。
拍賣AI“畫”出的藝術品,300萬天價成交惹爭議
當然,這樣的方式也可能會出問題。據之前的新聞報道,今年10月,由算法制作的肖像成為第一個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出售的機器制造藝術品的案例。拍賣品名為Edmond de Belamy,價格:432500美元(約合300萬人民幣)。
Edmond de Belamy
這項工作是由總部位于巴黎的團隊Goodfellow制作,目的是“實現藝術民主化”。為了創作杰作,該團體為計算機程序提供了數以千計的經典肖像。拍賣行的工作人員說,這幅畫的落款不是簽名,而是一個數學公式——GAN的價值函數。
“然而,這幅肖像不是人類思維的產物,”工作人員指出,“它是由AI創建的,坦白來講,這是一種由代數公式定義的算法及其多個符號。”
然而當時,這類問題引起了很大爭議,主要觀點分為兩派:
有評論家對此進行批評:
“這不是藝術品而且會摧毀藝術家。”
“拋開藝術辯論,這是否存在法律問題:版權問題很難說清,創作出來畫作的版權應該歸藝術家還是算法呢?”
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進步,除去讓藝術也搭上技術的順風車外,藝術平權問題也會因此得到推動:
“它(指AI)賦予了人們特權,因為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能獲得這種專門有人為你設計藝術作品的特權?!?/p>
Alexander Reben說,他發現了AI的創造潛力,尤其是當它與人類的創造力相結合時,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有趣”。
“未來可能不是終結者,而是很多人機協作?!彼f。
據悉,這位藝術家的最新畫作,其中六幅正在中國繪畫,已經有了等待名單。
那么,你愿意嘗試這樣的作畫過程嗎?亦或,你會為了這樣的畫作掏腰包嗎?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76瀏覽量
207414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028瀏覽量
269381 -
MIT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3瀏覽量
23412
原文標題:MIT機器人專家:AI讀懂腦電波,躺在床上就能作畫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places,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創新生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