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景氣度下降,巨輪智能擬終止工業機器人項目后續投資》,文章表示,巨輪智能擬終止“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化生產線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的后續投資,并將該項目剩余募集資金1.01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近期對機器人市場以及各家機器人相關企業的財務報告來看,在經過前兩年瘋漲后,機器人行業或將在2019年趨于平穩。而對于一眾資本型的企業,更將是迎來增長挑戰期。
從人力工廠到全自動化生產,從人為誤差到重復性精度,工業機器人已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對于國產機器人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終于打破了“四大家族”外資廠商統治的局面,整個市場也開始百花齊放。
不過,國產機器人在2017年剛迎來一波爆發,就在今年驟然遇冷。對于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變化,資本也迅速反應。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相較于2017年,2018年以來工業機器人投融資規模有所減小,資本市場逐漸趨于理性,傾向于尋找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產量增速逐季下滑
GGII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3.28萬臺,同比增長38%;第二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4.09萬臺,同比增長26%;第三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3.92萬臺,同比增長4%。由此看來,2018年來中國機器人產量增速逐漸下滑,市場呈高開低走之勢。
業內有人士分析稱,下滑的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同期較高的基數,以9月產量為例,今年9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14萬臺,但去年9月產量為1.3萬臺,歷史最高;第二是下游客戶短期需求不容樂觀,工業機器人主要服務于汽車、3C兩個行業,今年以來,汽車與智能手機的銷量下滑,預計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資本開支持續走低。
而高工產業研究院認為,受到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低價策略”的影響,進口機器人“量減價滑”的態勢或將延續。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原定投資4.5億元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化生產線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以下簡稱工業機器人項目)上的巨輪智能決定終止后續投資。
對此,巨輪智能表示,工業機器人項目現已完成的投資規模能夠滿足公司現階段發展需要,如果后續按原計劃投資,一方面會造成項目投資規模與外部需求及公司業務發展不匹配,超出業務發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會使公司的折舊費用等運營成本上升。
細分領域找亮點
GGI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投融資規模60.3億元,其中涉及兼并購案例12起,融資案例52起。相較于2017年,2018年工業機器人投融資規模有所減小,主要系大額的兼并購案例較少,資本市場逐漸趨于理性,傾向于尋找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因行業及宏觀大環境影響,2018年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融資不易,12月18日,在2018年高工機器人的年會上,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羅煥塔稱,2018年整個行業融資比例下滑了將近50%,而且融資越來越多地集中在一些優勢的企業,單個企業的融資規模在增加,但是整個市場融資的規模又在快速地萎縮。
資本廣泛青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機器視覺、協作機器人、AGV(自動導引運輸車)企業等新興細分領域。
例如今年第一筆獲得融資的協作機器人企業艾利特,獲聯創策源領投,元禾資本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協作機器人的量產;井智高科、力子機器人等AGV制造企業也在今年獲得數額不等的投資;在機器視覺方面頗有研究的越疆科技在今年6月獲得由松禾資本領投的1億元A+輪融資。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開始從粗獷式的增長期進入到階段性調整期,市場的競爭格局依然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盡管各個細分領域受到資本的追捧,但仍有“不接地氣”的風險。
艾力特CTO孫愷認為,協作機器人放量市場的基本盤仍然是在工業市場,但由于考慮到工業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成本問題以及強人工智能技術的更新這三方面因素,協作機器人放量還存在困難。
GGII認為,2018年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遇冷”以及資本的理性回歸,顯示出考驗國內工業機器人內功的時刻已然到來,其中包括并綜合了技術、產品、戰略、服務等多方面要素,在行業的“低潮”期更能看清“誰在裸泳”。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76瀏覽量
207414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69瀏覽量
92717
原文標題:工業機器人投融資“降溫” ,已有企業終止投資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