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獨角獸公司商湯科技剛剛宣布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蘇寧參與在內的 6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CB Insights 給出了 30 億美元的最新估值。
繼依圖、曠視之后,商湯也成為「阿里系」資本投向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一處新標的,并且力度之大也創下史上之最——15 億元(據《財經》雜志此前報道)。
「阿里巴巴+商湯+蘇寧」的組合被視為沖擊線下新零售場景的有力戰隊,同時預示著計算機視覺技術商業化的新走向——朝著新零售場景出發和落地。
這將是 AI 在安防和金融之后的又一個新戰場,并且領域之新、價值之大令人異常興奮。有投資人評價,「離買方更近,離錢更近」。
為什么是阿里:新零售布局
阿里入股商湯并不奇怪。相比騰訊,阿里在 AI 領域,尤其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布局一直更為積極。
在 2014 年和 2017 年,螞蟻金服曾領投了曠視科技的 B 輪、C+輪;此外,馬云以個人名義參股的云鋒基金則在 2016 年領投了依圖科技的 B 輪投資。
之所以強調「阿里」,是因為無論在互聯網領域的哪個賽道,創業公司基本在經歷過 A 輪、B 輪、C 輪……后都將進入到「BAT 輪」——無可避免地將面臨著「二馬」之爭。
但這次,騰訊方面的動作卻相對保守。極客公園就這一問題請教了幾位投資領域專業人士,他們給出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騰訊的主戰場不在計算機視覺和新零售領域。從騰訊公布的 AI 業務設置圖中可以看出,騰訊 AI 的應用場景主要聚焦在內容 AI、社交 AI、游戲 AI 和平臺工具 AI。
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在馬云大力進軍和布局線下新零售領域的過程中,除了大力入股并購,還包括孵化和自己做(天貓無人店)。騰訊卻仍多以業務投資布局為主,并且多拉上京東一起。
在昨天的騰訊互聯網+活動上,馬化騰進一步說明了騰訊做新零售的思路,「我們不是自己要做零售,希望成為零售業的『數字化助手』?!?/p>
馬化騰強調,騰訊「無心開店」,而是一心想要「孵化」騰訊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在智慧零售領域內的落地和應用。
其次,騰訊的技術底色比阿里更重。阿里本身以模式驅動為主,騰訊則更偏重技術和產品驅動。從騰訊與阿里各自的 AI 研究院發展模式以及人員組成來看,騰訊對于 AI 的理解更到位,技術實力可能更強。
目前,阿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力量相對薄弱,能投資一家具有平臺能力的稀缺公司對自己的掌握智能生態很重要。
談到生態布局,最核心的元素還是「新零售」場景,這個話題本質主要是「線下線上數據的融合」。
對于阿里而言,手握淘寶、支付寶、餓了么等主要渠道,已經較能充分地掌握線上(零售)數據;與之對應地,線下數據則成為當下阿里當下急需補足的短板。
現階段,人臉識別作為搜集線下數據最重要的方式,而商湯又被視為最好的算法商之一,因此商湯稱為促成這件事的因素之一。阿里也正是看中了商湯能夠幫助其更好地獲取線下數據,才聯合蘇寧入局。
實際上,2017 年底,商湯已經入駐蘇寧的線下店里,為其「無人」店面提供人臉識別算法,已實現從入店、購物、結賬、出店等全流程的無人化和刷臉支付。
在彭博社的最新報道里,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徐立透露,商湯正在開發代號為「Viper」的服務,用來分析來自數千個實時攝像頭源的數據。
與此同時,徐立還透露,商湯將在未來一年內在一線城市建造至少五臺小型超算中心,以推動 Viper 和其他服務。這項業務主題與阿里云所主推的智慧城市戰略基本吻合。
不過,這其中多少數據與「線下零售」相關還不得而知,因為當下與政企合作的安防項目仍是商湯的業務主力。
為什么是商湯:逼近垂直市場的「逃逸速度」
據 CB Insights 公布的數據顯示,以 30 億美元估值的商湯為參考,中國「AI 四小龍」中排名靠前的另外兩家估值分別為:依圖估值 20 億美元,曠視估值 10 億美元。
單從時間維度和產業化經驗來看,2014 年成立的商湯并不具備優勢。但實際上,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商湯已經「后來者居上」,與其他選手拉開實質距離。
某種程度上,商湯的員工很介意外界將其與創業級的競爭對手相提并論,尤其是「AI 四小龍」的稱謂。在他們看來,其目標和愿景要宏大很多——成為一家平臺級的人工智能公司,而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計算機視覺技術。
這一點,徐立和其老師湯曉鷗——商湯創始人,早在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搞研究的時候就已明確,并向其早期投資人 IDG ??膺M行過詳盡闡述,相信后進的投資人也都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和思路。
以下,關于商湯特色的官方數據方便我們更為直觀地認識這家公司:
1)創立早期商湯便使用人才壟斷戰略,至今團隊共吸納了全球超過 150 名計算機視覺相關專業的博士,粗略統計,這基本上囊括了 AI 領域人才的主要群體。
2)在拿到 B1 輪融資度過資本寒冬后,商湯便開始加緊投入鋪建超算中心,現在手握超過 8000 塊 GPU;今年年初,再向英偉達下單 1 億元購買 GPU。
3)過去三年,商湯每年營收平均增長率達到 400%。在 2017 年,公司實現正向盈利,營收在 10 億元以內。
4)商湯服務超過 400 家客戶,包括高通、本田、中國移動、銀聯、中央網信辦、華為、小米等企業及政府機構。
5)商湯業務范圍主要涵蓋安防、 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車載等多個行業,同時以教育、新零售、機場、金融、樓宇、運營商市場作為其沖刺進軍行業,總共涵蓋 10 余個細分垂直業務線。
簡單來講,這是一家以「中國速度」成長起來的 AI 創業公司。
盡管創始團隊是學術和實驗室背景出身,但其業務模式和操盤風格卻十分地「互聯網化」。在較晚一年成立的「國家隊」云從科技還在喊著「做一個行業就要將其打透」口號的時候,商湯已經逐步建立起了他的「4+6」、「1+1+X」業務模式。
「4+6」即指前文提到的業務范圍,「1+1+X」即指「1(基礎研究)+1(產業結合)+X(行業伙伴)」的商業模式,以此來打造人工智能平臺。此外,自成立之初起,商湯便開始與行業內傳統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以更快的切入垂直市場。
制圖/四月,數據來自天眼查
近兩年,商湯還積極地與地方政府、知名基金進行聯合投資,其公司內部也成立了專門的戰投部門。
從其外部資本運作方式來看,「投資、并購、合資」三種資本運作方式,商湯已經深得其精髓。這對于一家技術背景的創業公司而言,十分難得。
如此看似有些激進的商業運作模式,創始團隊有著一套自己的打法解讀。
徐立將其稱為「逃逸速度」。
在 2018 年初的一次授獎典禮上,徐立曾談到,「當你創新的速度足夠快的時候,當你真正能夠做到把創新和產業深度結合的時候,那你擁有的是一個非常高效的往前沖的速度,而這個速度在物理學里被稱為逃逸速度。達到了這個速度之后,我們就可以擺脫地心引力,愉快地在我們的產業,在我們的行業顛覆中進行暢游?!?/p>
這背后的「地心引力」來自于算法快速迭代導致的窗口期被縮短。
據統計,在過去五年的時間里,圖像識別神經網絡在復雜度上已經有了 350 倍的提升,尤以近兩年為盛,語音識別的神經網絡也復雜了 30 倍。
面對如此快速的算法迭代速度,留給以算法見長并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成長的時間并不會太長。而在這之后,需要強有力的落地和商業化能力。
為此,商湯在早期便砸錢投入建立起深度學習算法框架、超算中心等兩套核心基礎設施,甚至在港中文大學的實驗室期間就已經起步?!敢驗榈讓踊A設施已經打牢固,所以能夠用 AI 賦能百業」,徐立曾說到。
通過阿里與商湯的此輪協作,「AI 賦能百業」從傳統的起點終于走到了「新零售」一類的更真實落地。很多人相信,自此以后,這將成為技術公司與巨頭生態相結合的參考范本。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360瀏覽量
269762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64瀏覽量
49526 -
阿里巴巴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18瀏覽量
473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