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制造行業的不斷推進和制造業人力成本的不斷提升,工業領域“機器換人”現象普遍,機器人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
在《中國制造 2025》規劃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業機器人被認為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所以我們尤其要堅定不移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研發和創新建造更好的條件。
干貨來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國家知識產權局權威發布,
全球工業機器人專利分析報告在此!
從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工業機器人的專利申請呈現從初始萌芽期的專利申請量較少,到逐步上揚,并伴有階段性回落的態勢,總體而言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專利申請趨勢
第一階段:萌芽期(1920-1953 年)
專利申請量較少,研發活躍度低。
第二階段:示教機器人時期(1954-1980 年)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機械手的機械耦合被液壓裝置所取代;70 年代以后,隨著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得到了迅速發展。
第三階段:感知機器人時期(1981-1990 年)
20 世紀 80 年代,隨著傳感技術,包括視覺傳感器、非視覺傳感器(力覺、觸覺、接近覺等)以及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第二代機器人——有感覺的機器人,即自適應機器人,培養出了 FANUC 公司、安川公司等一批國際知名的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
第四階段:智能機器人時期(1991 年至今)
20 世紀 90 年代后出現了第三代機器人,即智能機器人,相對于前代產品,還具有邏輯思維、判斷和決策能力。受 90 年代前后的經濟衰退影響,國際市場轉向了以 ABB 公司、KUKA 公司等為代表的歐美市場;90 年代中后期以來,中國的專利申請量飛速發展,帶動了工業機器人產業整體的發展速度。
工業機器人專利保護區域分布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發布的一份《機器人產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報告》中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全球涉及工業機器人的專利/申請共計304883件。
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保護地域分布
從工業機器人的專利保護區域分布來看,中國和日本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重點專利布局國,其中中國的專利布局量最大,占全球總量的 36.5%。其次是日本,其專利布局量占全球總量的 24.4%,這兩國專利布局量占比高達 61%,占據絕對重要的技術地位。
美國是工業機器人領域最早研發也是最早進行專利布局的國家,雖然其專利布局總量排名第三,但專利布局僅占全球總量的不到 10%。韓國與德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也進行了一定數量的專利申請,但就數量而言,與中國和日本差距較大,兩個國家在該領域的申請量占總量的 13.3%。
工業機器人主要專利保護區域近二十年專利申請趨勢分析
從時間軸上來看,中國在最近幾年數量飆升,發展迅猛遠超日本。
專利技術分布分析
工業機器人總體涵蓋面比較廣,包括機械本體、控制系統、驅動機構和感知系統四大部分。
工業機器人技術構成及發展趨勢分析
從技術構成來看,機械本體的專利布局量最大,達到 140790 件,占工業機器人總量的 37.7%;其次是控制系統,其專利布局量為 130301 件,占工業機器人總量的 34.9%,驅動機構和感知系統分別占 19.2%和 8.3%。
總體來看,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創新主要側重機械本體與控制系統,感知系統的專利申請較少。
從發展趨勢來看,雖然機械本體的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較快,但近幾年控制系統每年專利申請量都略高于機械本體,保持著更快的增長速度,前景可期。
中國專利情況分析
截至 2017 年 12 月,中國涉及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專利/申請共計 111306 件。
從中國區域專利申請的類型來看,發明申請專利為 56191 件,占總申請量的 50.5%;實用新型專利為 52605 件,占總量的 47.3%;外觀設計專利為 2510 件,占比為 2.3%。
可見,發明和實用新型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專利的主要申請類型,而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數量相差無幾。
工業機器人中國專利類型分析
從工業機器人中國專利技術構成可以看出,機械本體、控制系統申請量最多,相差不大,驅動機構排第三,感知系統的專利布局量最少。
工業機器人中國專利技術構成
從工業機器人中國專利申請人類型可以看出,企業是專利布局的主力,其專利申請量占總量的 67.9%,其次是大專院校,其專利申請量占比達到 18.7%,個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專利布局也占有一定比例,甚至高于科研單位,科研單位僅有 1.6%的專利布局量。
工業機器人中國專利主要申請人類型
三大啟示與建議
1、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市場面臨知識產權風險
Yaskawa、FANUC、KUKA、ABB公司四大公司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了全球專利申請。他們所申請的部分專利的技術特征與國內某些企業相關工業機器人產品類似,建議后續針對具體的產品做詳細的專利侵權分析。部分處于研發階段,可以提前根據關鍵技術的專利現狀進行規避設計或者調整研發路線,避免后續知識產權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具體的亟待的技術問題和難點在專利文獻中尋找技術解決方案。
2、工業機器人技術產業化應以專利為突破口
每一次技術產業化的時間點都是專利申請量的峰值。專利是產品進入市場的保護傘,專利申請的時間和地域選擇與產業化發展方向密切相關。
3、收購具有技術研發實力的公司是快速提升競爭力的方式
收并購國內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較強的研發團隊以及領先的市場地位的相關企業也逐漸成為國內企業快速提升規模、提升核心競爭力、快速完成國際化經營布局的重要途徑。
雖然我國在機器人研發與制造領域起步較晚,要實現完全的技術領先還需要一個過程。既要看到目前我國在機器人領域仍然面臨的問題,也要看到我國機器人領域整體進步與迅速提升的創新勢頭。目前已經在全球占據了一席之地,這與我國推進創新發展戰略,在新興領域大力開展創新研發密不可分。特別是我國自2008年起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國人對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的保護意識得到了提升,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機器人領域的專利布局。
我國機器人領域企業應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技術瓶頸,積極與高校展開產學研合作,提高技術的轉化與保護。同時,我國也應加緊機器人領域相關制度建設及標準的制定,讓創新的方向更加明確。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18瀏覽量
207927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4瀏覽量
92794
原文標題:國家知識產權局權威發布,機器人全球專利分析報告
文章出處:【微信號:im_robotic,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在線訂閱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