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科技論文數量通常被認為與一個機構的科研實力正相關。作為世界學術界和企業界公認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高級別會議,ISSCC(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的年度大會論文就是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每年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球重要的半導體企業入選論文的數量、主題和反映的技術發展趨勢都成為圈內熱門的話題。
中國大陸在2016年到2019年四年時間內共有17篇論文入選,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個機構連續四年都有論文貢獻,它就是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半導體技術公司ADI在中國大陸的研發中心。中國大陸地區共有9篇論文入選了ISSCC 2019,其中包括2篇ADI公司文章,另外,復旦大學ADI大學計劃項目也入選了1篇。
ADI是唯一一家入選多篇論文的IC企業,作為區域研發中心他們完成了一個堪稱“不可思議”的任務。筆者有機會與其中近三年的四位執筆工程師以及他們的團隊面對面交流,希望管窺在一連串榮譽背后低調的工程師研發團隊,通過一席對話找出他們連續登陸集成電路行業全球殿堂級大會背后的創新動力。
ISSCC2019論文入選名單,其中2篇ADI公司論文,復旦大學ADI大學計劃項目入選1篇
“我不是一個人戰斗”,這是超越一切可能的“創新戰隊”
ADI 自動化與能源技術總監趙天挺在下面這幅照片中給出“密碼”所在?!斑@兩位先生均是麻省理工畢業的,是我們的創始人。其中公司的創始合伙人、董事會主席Ray Stata非常鼓勵員工創新,積極弘揚企業家文化。正是因為他自己不斷堅持、不斷創新,才造就了今天的ADI。”趙天挺指出。對于中國電子行業的同行來說,這位眼神睿智的長者面孔并不陌生,堪稱全球半導體技術的拓荒者和奠基者的他在前不久還在中國發表了對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真知灼見,一句“我們需要招最好的人,但是不要擋他們的路,不要怕失敗,支持他們、給他們創新的勇氣?!弊屓擞∠笊羁獭?/p>
畢業于麻省理工的ADI兩位創始人(身后照片為年輕時工作合影)
作為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技術公司,ADI的創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ADI中國研發團隊卻一直是低調的幕后英雄。連續四年五篇ISSCC論文入選,讓這個跨國模擬巨頭的中國本土研發團隊的科技創新光環意外曝光。
王漢卿是五位論文入選者中較早的一位,他的電容式增益放大器(capacitive-gain ampli?0?3er,CGA)項目實現了19 nV/√Hz噪聲密度和75μA的低功耗的高性能而被ISSCC2017論文評審組給予很高的評價。有著沉穩謙遜的典型工程師風格的他,談起ISSCC論文的撰寫顯得格外的云淡風輕?!懊恳粋€項目背后都是一個團隊在戰斗,我只是在這個項目上花的時間更多點而已。”王漢卿謙虛地表示,“這個項目包括北京研發中心和全球的很多同事都有貢獻。實際上我們國內三地的研發中心的其他同事每年都有參與很多很棒的項目,我的項目論文有幸被ISSCC相中發布。”
王漢卿提到的三地研發中心是指ADI在2000年開始設立的北京研發中心,以及后來陸續設立的上海和杭州研發中心,超過200人的研發隊伍已經成為ADI全球研發力量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公司總部對中國研發中心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我們研發中心獨立立項、主導開發了很多款高性能產品?!?ADI模擬研發工程師曲光陽撰寫的電化學氣體檢測主題論文入選ISSCC2018,對此他深有感觸,“例如,我們開發了ADI首個隔離電源,業界尺寸最小的隔離DC-DC轉換器,應用廣泛的高性能混合信號處理器?!睂τ趫F隊取得的成就,曲光陽交談中充滿了自豪,說起來如數家珍。
ADI中國三大研發中心植根本土,研發成果卓著
在ADI,不僅研發團隊有項目主導權限,具體到每個研發工程師都有很大的自由度。“公司層面也鼓勵員工有自己的自由思想,會給員工充足的時間去自我學習、積累、總結?!弊鳛镮SSCC2019中國唯一的“90后”論文入選者,ADI模擬電路設計工程師秦文輝也深有體會。作為大學合作項目聯合作者入選ISSCC2019的ADI電源設計工程經理何捷對此感觸頗深,當初面對很多非常棒的offer,因為有很多與ADI合作很久的同學、老師反饋ADI優秀的創新文化“誘惑”了他毅然決定加入ADI。
“正是有這樣的創新文化,才使得ADI中國發展中心能夠持續創新,獲得非凡的成就。” 趙天挺表示,“這些成就包括已經獲得59項專利,另外還有57項專利在審核中,最近連續三年每年都會提交20個以上的專利,由中國研發中心主導研發了74個產品,6次獲得ADI‘優秀產品獎’!”
持續的創新能力讓ADI成為業界公認的高性能模擬技術的領導者
這是一個人才成長的平臺,打造企業創新源動力
“招人的時候,我很驚訝地發現很多有才華的工程師跟我當年很相似,他們想要有自主權,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因此我們的模式是招非常優秀的人,然后不擋他們的路,這也是我們的經營之道?!?這是Ray Stata曾多次在公司內外宣講的人才觀,事實上已經成為公司的人才管理準則。正是這一準則,讓ADI員工流失率一直是業界顯著偏低的,而且優秀團隊的研發創新能力在業界有目共睹。
為“超越一切可能”的AD創新企業文化點贊(左起:陳寶興,何捷,秦文輝,趙天挺)
在與ADI幾位論文入選者和團隊主管的交流中意外發現,包括ADI公司院士陳寶興和趙天挺在內的六位技術強人都是從大學校園直接走入到ADI公司的。其中陳寶興在ADI已經超過21年,趙天挺和曲光陽都超過十年。據了解,ADI中國研發中心團隊超過一半的同事都是直接從校招加入ADI,從開始在有經驗的同事指導下做小項目逐漸積累經驗,迅速成長為參與項目研發的骨干力量。
“21年間我沒有在其它公司工作過,因為在這里感覺很有激情,一直有創新、一直有新的挑戰?!?陳寶興在交流中指出,“ADI很重視人才培養,公司為新人的成長提供了各種條件,在人才培養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在這種環境下你不進步都很難。”
初入職場都避免不了“菜鳥”的階段,即使優秀的畢業生也難免遇到迷茫與無所適從的時候,不過進入ADI的大學生都比較幸運。據介紹,在ADI研發團隊里除了新人入職的導師制度,還有三多:全球各地研發團隊內部交流會很多,大家都樂意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經驗;ADI的頂尖技術大牛很多,包括IEEE Fellow和ADI Fellow,你可以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中向他們請教;各種項目多,幾乎覆蓋高性能模擬技術的方方面面,如果愿意你幾乎可以接觸到各種技術,給與工程師足夠的發展和學習空間?!霸贏DI公司內部你隨時可以提出‘我想做這個事情,我需要什么支持’。整個公司的文化是平等交流,好的想法就會得到鼓勵?!?秦文輝說道。
為進一步促進年輕工程師的成長和創新能力,ADI近兩年在公司內部發起了“The Global Early Employee Challenge ( GEEC ) ”——ADI內部全球青年員工挑戰賽,旨在幫助年輕的工程師(工作經驗不超過5年)通過與全球小伙伴們進行正能量的競賽迅速提高商業技能,最終獲勝組的方案還有可能會被公司納入正式產品開發項目。
ADI中國參賽隊大賽結束后合影,參賽的收獲和愉快的合作都寫在了臉上
2018屆的GEEC就匯集了來自ADI全球的25個地區的581名青年員工組參與,其中中國研發團隊共有三地57人參加到全球的挑戰賽當中。作為最新一屆GEEC大賽的參與者,秦文輝就是直接受益人:“這個項目讓我們年輕工程師有機會直接參與產品定義、市場調研等整個流程,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而且整個過程中都會有資深大牛的同事來指導。這個項目,ADI完全是在砸錢培養新人!”
作為2019年GEEC大賽的評委和導師,趙天挺非常明確GEEC大賽的價值:“GEEC相關配套指導就是要讓大家明白,產品實現固然必不可少,但是產品的應用市場、商業價值和競爭優勢才真正決定產品研發的方向,能否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才是判斷產品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標準。這與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年輕工程師心中‘技術第一’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參賽隊員郁娟對此體會尤其深:“特別是在商業思維、項目的社會意義上,今年對項目方案有明確的評估指標,這對我們年輕工程師是非常難得的鍛煉。可以說GEEC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大家有機會去學習和了解這些平時難以接觸的知識,也為我們今后的職業發展拓寬了道路?!?/p>
Ahead of What’s Possible是ADI的創新愿景,創新是ADI的核心競爭力
吸引最出色的人才,讓他們做偉大的事業
走出ADI北京研發中心大門,前臺墻上與Logo融為一體的“Ahead of What’s Possible”(超越一切可能)對ADI的創新密碼做出了完美的詮釋,超越一切可能是ADI的創新愿景,而創新是ADI的核心競爭力。再次想起Ray Stata在前不久中國之行的那次講話:業務的成功,不僅僅要有很棒的想法,還要打造一個好的工作氛圍,這個氛圍吸引最出色的人才,激發他們做偉大的事業;鼓勵他們創新,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不管做什么都要實現卓越;要讓他們不害怕失敗,勇往直前,要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讓他們更加開放,更加協作,大家齊心協力實現共同目標。他認為這些是偉大創新需要具備的前提條件,但這些條件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你必須有意為之,要打造環境、提高員工滿意度,只有員工滿意了,才能有很好的客戶滿意度和股東滿意度。
-
ADI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45826瀏覽量
250398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57瀏覽量
1757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