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制造管理方面對世界影響甚大,無論是美國、歐洲、我國大陸或***地區都深受日本的影響。日本產生的制造管理方法諸多,如5S、品管圈、QC七大手法、精益生產等,其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或者,這些日本式的方法其內涵特點是什么?
一、員工士氣
雖然日本人對各種管理方法的闡述較少談及員工士氣,但是稍作研究就可以得知,日本所倡導的改善都是基于企業有良好的士氣基礎。當我們討論改善效率、縮短周期的各種方法工具時,須知一個企業的員工若愿意投入地工作,比這些方法工具靈驗百倍。另一方面,改善與員工士氣相輔相成,每一次改善只要是正向的,對員工士氣和潛能都是一次提升。
兩句日本制造業的名言,“造物先造人”以及“品質始于教育而終于教育”,都反應了日本企業對人的重視。在推行現場5S活動以及TPM(全員預防性維護)時,企業會反復強調一點~塑造一個人性化的作業環境。
正是對員工士氣的重視,日本推行一種類似“家文化”的企業管理方式,盡量不裁員,并給予員工逐步成長的機會,體現“管理是嚴肅的愛”原則,激發出員工不斷改善的意愿。
王陽明先生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即此理。
二、改善以現場為中心
一般制造業企業中,70%的人員工作在現場、70%的成本發生在現場、70%的問題出現在現場。日本人醉心于現場管理堪稱世界之最,同時,這與中國的企業形成鮮明對比。中國企業往往認為,現場管理是隔靴搔癢、其本身就是種浪費(不少人認為現場不能直接帶來客戶),然而,這種思維的結果是不少國內產品在國際上以低價格和低質量而聞名。
日本人為何醉心于現場而不能自拔?他們傻嗎?對于制造業,他們覺得應該摒棄投機取巧、一步登天的想法,而應該踏實、務實地進行工廠運營。孜孜以求的現場改善雖然是企業內部行為,然而,對外部、對客戶卻影響甚大,具體表現在:提供給客戶產品品質、對客戶響應、不犧牲質量的產品價格競爭力。對企業自身而言,良好現場管理可以提高員工士氣、使企業更加良性發展。
精益方式創立者大野耐一就不止一次明確地說自己是個現場主義者:
“我是徹底的現場主義者。這是因為我從年輕時起就是在生產現場的不斷磨練中長大的。現在當了企業主要負責人,也許就更離不開現場了。
與其在副社長室里冥思苦想,倒不如到生產現場的各個角落,直接獲得第一手的生產信息和感受直接的刺激。”
三、杜絕浪費,并標準化
日本人認為,浪費與效率剛好是管理的兩極,消除了浪費即提高了效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低效率正是高浪費引起的。大野耐一將現場浪費總結為:制造過多的浪費、存貨的浪費、不良重修的浪費、動作的浪費、加工的浪費、等待的浪費、搬運的浪費。
雖然,大野總結的七種浪費未必對中國企業同樣適用,這是因為,事實上中國企業在這七種浪費之上還有更大的浪費。但是,日本企業識別浪費,并孜孜不倦地消除浪費的做法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將改善標準化,并不斷細化,不僅是鞏固改善成果,并因此誕生出諸多的日式管理理念與方法。
也正是有著這三方面的核心理念激發出日本人強大的管理落地能力,美國人創立的一些管理方法僅處在理念階段,如TQM(全面質量管理)等,卻在日本真正做到了“落地生花”,并將效能發揮出來。
了解這三個日本制造的核心理念,對我們再去學習運用日本式管理方法會有很大裨益。
-
制造
+關注
關注
2文章
511瀏覽量
24008 -
企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7瀏覽量
22854 -
效率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9瀏覽量
20067
原文標題:【機器人頻道 | 精益4.0】日本制造管理的三個核心理念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video,微信公眾號:機器人頻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