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就被多次提出,隨著在汽車、航空技術都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果之后,很多人都認為飛行汽車只是一個自然而然能夠造出來的東西:只要給汽車加上翅膀!
幾十年來,世界各國的一些工程師懷著對飛行汽車的美好幻想開始了諸多嘗試,但由于技術上的原因,飛行汽車一直遲遲未能走入大眾生活。
如今交通網絡發展的越來越好,出行變得更加便利,很多人似乎都已經不會意識到我們還需要飛行汽車。而就在我們快要將其遺忘的時候,飛行汽車正悄悄的朝我們的飛來,而且比想象中還要快。
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一份不完全統計,世界范圍內有近 20 款飛行汽車項目正在進行當中,有的來自空客、波音這樣的航空巨頭,同時也有一些飛行汽車初創公司,它們都計劃將向市場交付的時間主要集中在了未來 5 年內。
比如來自德國的 Volocopter 表示該公司的純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VTOL)計劃在 2019 年 下半年在新加坡實現試飛。已經與 5 個飛行汽車廠商達成合作的 Uber 則表示,計劃在 2020 年開始進行飛行汽車試運營服務。
圖 | 目前正在進行的飛行汽車計劃 (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飛行汽車在近幾年能夠重要的發展,除了飛行汽車賽道上大小玩家的集中發力,更重要的原因是通信、電池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為飛行汽車的出現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持。
首先,材料技術的發展推動更輕質復合材料的出現,這對極度強調減輕負重的空中飛行器來說非常關鍵。更重要的是電池技術的發展,現階燃料電池已經在新能源汽車中得到了大規模使用,擺脫燃油驅動的發動機讓飛行汽車在動力上有更加靈活的方案。
雖然目前的燃料電池在能量密度上還無法滿足長距離飛行的要求(目前純電動汽車也普遍存在里程焦慮問題),但短距離的飛行已經成為了可以觸及的目標。
此外,更好的通信技術,以及更加成熟的軟件系統在提高電動飛行汽車的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真正的飛行汽車是什么樣的?
在飛行汽車的早期嘗試中,給汽車裝上機翼是一個更符合大眾心中理想的方案,但縱觀現階段各公司的產品,這種方案并未得到很好的沿用。目前僅有 Aeromobil 和 Terrafugia Transition 兩家公司依然在其產品中采用這樣的設計,讓飛行汽車既能在公路上行駛,也能打開翅膀在成為一個空中飛行器。但除此之外,更多的公司選擇放棄了在公路行駛的能力,更多成為了一個小型的私人飛行器。
有意思的是,這些飛行器在動力上與我們熟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都有所不同。盡管部分飛行汽車具備和直升機類似的小型的旋翼,但多數都選擇裝上了機翼。與此同時,機翼上的發動機又選擇了與常規飛機不同的電動發動機,在噪音方面有著明顯更好的表現,也更加適合城市場景下的使用和運營。
圖 | 2019 年 1 月波音飛行汽車試飛(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那么這些飛行汽車能夠實現自動駕駛嗎?這同樣也是一個很多人關注的問題之一。從駕駛的角度來說,培訓以及雇傭飛行員的價格要遠高于汽車駕駛員,這讓自動駕駛技術的出現在成本方面有更強的動力。另一方面,相較于路面交通來說,空中交通狀況要簡單的多,這在另一方面降低了飛行汽車的自動駕駛的技術門檻。不過,正如同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和飛機上的運用,盡管很多數據表明,很多自動駕駛系統在安全方面的表現不輸甚至是優于人類駕駛員的表現,但人類對系統信任不足,以及法律、保險等對自動駕駛都還持著更加謹慎的態度,
如何坐上飛行汽車?
很遺憾,至少就目前而言,你還無法輕易的買到一輛飛行汽車。有沒公司會出售是一個問題,且出于安全的考慮,至少在飛行汽車出現的早期,購買這樣一個飛行器無可避免地需要有專業的飛行員才行。再說了,買了也不好停,對吧?
因此,從現有的方案來看,最先出現的飛行汽車大多數將由出行公司擁有并在固定線路上進行運營,最先入場的公司可能會有空客、Uber 等。在場景和路線選擇上,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在大城市里,或是從市中心到機場這樣的高需求、路面交通不暢的路線將會是首選。
當然,在我們最終能夠登上飛行汽車之前,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隨著目前各種設備在電子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黑客攻擊等網絡安全方面的擔心也日益增加。
而相對而言,技術問題有更加清晰的解決路徑:改善技術、解決問題。但飛行汽車的實際落地同樣面臨眾多技術的之外,來自社會層面的阻礙因素。
如同近幾年興起的小型無人機一樣,如何對飛行器進行更好的管理,在不影響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讓飛行器獲得更多飛行空間,這一直是一個爭議中的問題。
對飛行汽車來說,這一與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都有些相似卻又完全不同的“新物種”來說,如何對其進行更好的監管,達到保證安全又能讓其展現在交通運輸方面的潛力,這又將開啟一段的新的爭論。
-
飛行汽車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0瀏覽量
13153 -
VTOL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4152
原文標題:從幻想飛入現實,飛行汽車有望在5年內實現商業運營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