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并沒有察覺到,科技的發展,在改變我們生活、娛樂、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改變著我們的語言。
如果把時間穿越到二十年前,恐怕在座的沒有幾個人聽過互聯網、垃圾郵件、智能手機、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等等現在耳熟能詳的詞匯。
一些原有的詞匯,在新的場景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標簽、郵件、網、錦鯉等等。
無論是創造出來的新詞,或者使舊有詞匯擁有新的含義,總是伴隨著從籍籍無名到廣泛使用。
GigaOM的CEO Byron Reese從事互聯網和軟件公司的建設和運營已有20年。
長期浸淫科技前沿,加上個性中對詞匯的敏感,Byron一直在關注人工智能對英語詞匯造成的影響。
他對已知的新詞匯進行了梳理,最終篩選出9個比較有意思的新詞匯。先來看看這9個新詞:
1. Aiporia
描述的是一種你無法確定對方是人還是AI的狀態。這個詞來自古希臘的aporia(??πορ??),意思是一種困惑的狀態。
比如現在網站上的客服機器人都會有一個真人的頭像和名稱,會主動和訪客打招呼,并可以像人類一樣和訪客進行溝通。
客服背后回復的角色,有可能是一個剛好有空閑時間的網站負責人,也可能就是AI本身,甚至就是一個真人,使用自己的真名和自拍。
這樣的話,一旦AI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可以直接轉交給真人來處理。
2. Ainigma
AI玄學,類似我們說的”煉丹“。這個詞源自enigma,意思是人工智能做出的、讓人無法捉摸的決策。
其實這個詞如果翻譯成“甩鍋給AI”,在某些場景下可能更容易讓人理解。
3. Aithics
AI道德。AI實例化了創建它們的程序員的道德準則,從這一點來說,要求一個中立化的AI是不現實的。
AI也需要道德,這就是為什么Google會發起Good AI計劃,讓AI造福人類而非恣意妄為。
## 有關AI的9個新詞匯
4. Bais
AI偏見。人工智能的偏見,源于訓練它的數據。數據是中立的,但是數據統計的結果,對當事人來說就不那么中立了。
比如美國警局根據歷年的犯罪率,統計出來黑人的犯罪率高于白人。但這在美國人來說,種族就涉及到歧視的問題。
數據是無差別的。但是選擇什么樣的數據,得出的結果是有差別的。Bais就是由人工智能帶來一種新的偏見。
5. Brotherism
使用人工智能來監控和預測人類行為。這可以包括“收聽”所有電話對話和“閱讀”所有電子郵件。
正如之前某學校將芯片植入校服中用來監控學生的行為,引發社會的極大爭議。
6. Eception
故意設置成模仿人類的AI。不知道大家在上社交網站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突然一個異性賬號請求添加好友。之后,會開始一段對話,可能會講自己的經歷,通常是一個比較容易讓男生產生保護欲的沖動,然后請求你進行一些資助。
央視曾經報道過有的dating app,會用機器人假冒美女賬號,和單身男士聊天,進而引導男士進行消費。
NLP越厲害,人類就越難以分辨對方的真假。可以試想一下NLP+Deepfake,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
Ception因為一部電影Inception(盜夢空間)流行起來,它作為名詞后綴,表示這個名詞的多層嵌套。比如Carception,意思是一個車中車中車中車…
7. Elize
指將情感寄托于機器的行為,仿佛機器是一個有情感的生命體。這個詞源自ELIZA,第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chatbot。
計算機先驅Joseph Weizenbaum驚恐地看到人們對待他的簡單心理學聊天機器人ELIZA,堅信它擁有自我意識并能夠理解自己的言論,任憑Joseph怎么解釋,他們就是固執己見。
8. Fauxnesis
機器智能,與生物智能不同。來自古希臘語Phronesis,意思是智慧。
阿蘭·圖靈在1950年問“機器能思考嗎?”,至今我們仍然沒有答案。 Noam Chomsky回答說:“這就像問潛艇是否能游泳。”
可能機器智能,和人工智能、人類智能,不是一個東西。或許我們正在研究發掘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機器智能Fauxnesis。
9. Zomek
機器壽命,與生物生命不同。這個詞由古希臘的zoe,意思是生命,和mekhane,意思是機器,組合而成。
如果有機器智能,那是不是意味著也會有機器壽命?機器智能和機器壽命,均以一種和生物智能壽命完全不同的方式存在。
-
Google
+關注
關注
5文章
1771瀏覽量
5770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29瀏覽量
26982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604瀏覽量
239528
原文標題:潛移默化,AI如何影響人類的語言?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