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逐步滲透,5G商用的腳步越來越近,邊緣計算也快速成為市場上的一個流行詞。業內人士表示,邊緣計算將為5G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邊緣計算”在今年的兩會上也受到多位代表和委員關注。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在其提案《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讓老百姓出行更順暢》中,提出運用智能云、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搭建計算平臺,分析全量交通數據,能夠預判擁堵趨勢并提前采取預防性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提議,要推廣5G在更多商用場景應用,需要推動邊緣計算平臺、產業城市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等建設,為城市發展提供數字基礎設施。
什么是邊緣計算?
從概念上來說,邊緣計算就是在更靠近用戶的網絡邊緣地帶設置和提供網絡計算能力,以此來降低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網絡延遲,從而提升使用效率。想要實現這樣的功能,就需要按照用戶的需求在離用戶最近的節點向其提供邊緣算力和邊緣帶寬,更好的滿足用戶低時延、高帶寬的使用需求。
未來,邊緣計算將應用于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領域。通俗的說,“云計算”是智能社會的大腦,邊緣計算是神經末梢。對于簡單的信息,邊緣計算可以直接進行處理,而復雜的信息則被傳輸到云端(即大腦)。
為什么會出現對邊緣計算的需求?
這要從云計算說起。云計算的出現是為了更低成本的解決復雜數據的處理,將大量的數據通過網絡傳送到云端,通過其強大的儲存和運算能力,按照客戶的需求處理和執行,重點體現的是集中和高效。但5G時代由于一些新的應用場景的誕生,比如在自動駕駛領域,車輛高速運行狀態中,為了能夠實現像真人駕駛一樣的應變能力,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根據實時路況由系統做出調節;再比如VR、AR設備,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非常低的延遲來消除暈眩感,增強用戶體驗。所以新場景除了需要高帶寬、高速率來傳輸大量的數據之外,更需要極低延遲以保證系統的穩定。
而傳統的云計算就相當于總部,雖然處理能力強大,但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路途上,沒辦法做到低時延,所以邊緣計算便應運而生了。邊緣計算就像是在各地的分公司,通過計算能力的下沉,讓數據能夠在離用戶更近的地方進行傳送和處理,降低了傳輸過程消耗的時間,從而使低時延成為可能。
企業看好邊緣計算
早在2016年,領先的云服務提供商亞馬遜(Amazon)就表示,應該關注邊緣計算,并一口氣推出了三款非云產品。谷歌還在2017年發布了一項新的邊緣計算服務——云物聯網核心(Cloud IoT Core),戴爾(Dell)和AMD等多達50家制造商組成了邊緣計算聯盟,以促進這項技術的成熟。
因此,邊緣計算不僅處于概念階段,相反,許多企業都致力于邊緣計算的不斷發展。
在今年巴塞羅那MWC大會期間,談到云應用時,OPPO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總監唐海認為相對云應用來說,邊緣計算更值得關注。
“邊緣計算是把計算能力下放到網絡邊緣,因為云實際上不是邊緣,云仍然是處在網絡中心的位置,是在核心網以上的位置。邊緣計算是把計算能力下放到基站,這才是網絡的邊緣,通過空中接口對接手機。邊緣計算如果做得好的話,我相信業界的目標是把計算能力能夠放在靠手機盡可能近的地方,把響應時間做得盡可能短。這樣一些比較高的計算能力需求就可以放在邊緣來執行的。”
是風口,還是泡沫?
從當前來看,現階段的邊緣計算還處于概念炒作階段,下游的應用場景還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但是趨勢已經確立。因此在投資中,應當清楚目前是短期情緒主導帶來的估值提升階段,市場熱情退去后,將會回歸合理價值。
目前,專家表示,邊緣設備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邊緣設備的安全性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它們更容易受到攻擊;此外,邊緣計算智能化的進展令人擔憂,因為邊緣計算的計算場景不能與太多的智能化處理方法兼容,這將使計算系統的適用性不高。
據IDC統計,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臺終端和設備接入互聯網。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進行分析、處理和存儲。邊緣計算市場預計將突破萬億規模。業內人士表示,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是由云計算向邊緣部署、由中心向邊緣部署轉變。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55瀏覽量
269482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32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04瀏覽量
49143
原文標題:GGAI 頭條 | AI和5G加持,邊緣計算市場或將迎來大爆發
文章出處:【微信號:ggservice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