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新科技領域,全球各個國家和各大科技巨頭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并申請了大量的專利。人工智能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新科技領域,全球各個國家和各大科技巨頭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并申請了大量的專利。
近日,《日經亞洲評論》統計了過去三年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排名前50名的企業。其中,中國公司申請的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大幅領先于美國公司(2015年,中國第一次超過美國公司)。反映了近三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崛起。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的報道顯示,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里,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進入前50名的企業數量翻了一番以上,達到19家,這遠遠高于前三年的8家。與此同時,美國仍屬于前三名,但只有12家公司躋身前50名,低于上一次排名的19家公司。
在美國公司申請人工智能專利方面,老牌科技公司IBM名列第一位,一共申請了三千件專利,微軟公司名列第二位,申請了1955件專利,谷歌公司以1659件人工智能專利躋身全美公司前三名。
中國互聯網和科技巨頭百度以1522件專利申請排名中國公司之首,從第11名飆升至第四名。其他排名靠前的中國公司包括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該公司一共申請了1173件人工智能專利,排名第六位。另外一家科技巨頭騰訊控股公司則申請了766件專利,從此前的第20位大幅上升到第8位。
2018年,中國公司一共在人工智能申請了三萬多項公開專利,五年內增長了大約10倍,大約是美國公司的2.5倍。報道稱,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崛起是由政府推動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的一個結果。
就細分領域而言,中國公司在電子商務、數據搜索和語言處理領域的人工智能專利不斷增長。圖像處理技術的人工智能專利數量高達1.6萬件,幾乎是美國公司四倍多。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面部識別技術的領先者,該技術可以從視頻捕捉的人臉圖像中匹配一個人的身份。
中國企業申請的專利中,約有95%是提交給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但其中許多企業也在考慮在海外申請專利。
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有關人工智能的專利被認為比生物技術等其他傳統領域的專利更容易獲得,生物技術多年來一直是企業研究的對象。
在所有領域中,大約70%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后都被授予,但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機器學習板塊中,九成的專利申請最后都被正式授予。
擁有處理人工智能專利案件經驗的日本專利律師Hideto Kono說:“在人工智能專利中,如果你申請得早,被授予專利的可能性更高?!彼f,中國公司正在積極申請專利,以限制其他國家公司的機會。
中國AI專利申請總量超14.4萬件,占全球總量的43.4%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一月發布了首份關于人工智能專利的報告。報告指出,從1950年到2016年,美國和日本主導了人工智能這一行業,但近十年來,中國公司申請的專利數量大幅增加,并在最近幾年超過了這兩個國家。
不久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也公布了一組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方面的數據:截至2018年11月,我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總量已超過14.4萬件,占全球申請總量的43.4%,居全球首位。
在標準制定方面,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倫理道德標準研究,目前已經批準了7個IEEE標準項目,同時,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人機交互、生物特征識別等領域開展了標準化工作,制定并發布了各個領域相關的一系列標準和規范。
人工智能芯片研發方面,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對核心硬件的要求持續提升,人工智能芯片研發不斷加速。2018年我國企業相繼發布人工智芯片。5月,寒武紀發布了新一代云端AI芯片Cambricon MLU100,可支持各類深度學習和經典機器學習算法;10月,華為同時發布了用于大規模分布式訓練系統的昇騰910(Ascend 910)和面向邊緣計算場景的昇騰310芯片(Ascend 310)。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產品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企業方面,截至2018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達到1011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東。其中,北京擁有395家企業,成為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最多的城市;產品應用方面,人工智能已在醫療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形成“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終端、系統及配套軟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服務。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897瀏覽量
26911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79瀏覽量
238513
原文標題:熱點 | 中國的AI專利是美國的2.5倍,超3萬件!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