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深入安防、金融等應用場景,但是如何將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運用于建筑領域,破解建筑業面臨的生產瓶頸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兩會提案中建議,通過開發適合機器人施工工藝、創造條件為機器人施工提供場景等方式加速建筑機器人應用速度;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引入激光雷達、機器視覺等技術,對機器、原料等進行全程管理,以實現數字化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房企碧桂園集團也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地產、農業、機器人已成為碧桂園未來三大重點發展方向,其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在研發適合建筑工地使用的智能機器人。通過建筑機器人作業,不僅可以降低房企生產成本,還可以提高房屋建造效率,這一技術有望成為碧桂園業績的全新增長點。
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技術除幫助房地產企業降本增效外,還可以增強業主體驗感。從建筑機器人發展來看,目前嘗試較少,但對于房企而言,租賃房屋、裝配式建筑等領域都可成為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此外,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進步,在進入家庭生活后,通過研究用戶需求,可以為不同類型人群提供差異化服務。
建筑行業陷勞動力不足窘境 機器人建房成未來方向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第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新動能。作為國家戰略的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基礎設施,逐漸與產業融合,加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對人們未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將產生深遠影響。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人工智能已經成為賦能實體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未來隨著技術不斷迭代更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將更為廣泛。
事實上,伴隨智能語音、人臉識別技術等逐步成熟,加之多項國家政策出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在我國快速發展,AI+場景正在逐步落地。來自華創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14至2018年內,采招網項目中“智能”出現的次數分別為 748 、1345 、1933、2810 及4522 次,同比增速分別為80%、44%、45%及61%,這一系列數據表明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實際項目中加速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部分垂直領域中應用不斷深入,滲透率快速提升,但在傳統行業中,由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仍然較低,人工智能技術難以實現商業化落地。
以建筑業為例,由于其具有“危、繁、臟、重”的特點,施工人員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大、安全事故高發導致傳統建筑業對年輕一代喪失了吸引力。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建筑工人平均年齡已接近50歲,比2007年增長了10余歲。建筑工人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大、安全事故高發及建筑工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由于缺少年輕工人,人工成本升高,未來建筑行業或將陷入勞動力不足的窘境。
針對行業難題,楊國強指出,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建筑業相結合,利用機器人完成部分建筑工作,正是行業未來探索發展方向。
為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行業相結合,楊國強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建議,政府層面加強對人工智能和建筑機器人深度融合的引導和支持,通過工信、科技部門的科技項目,引導機器人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建筑相關應用場景的重視。建筑行業協會、高校等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此外,施工單位積極導入建筑機器人,一方面通過創造條件為機器人施工提供場景等方式加速建筑機器人的應用速度;另一方面,在施工過程中積極引入無人機、激光雷達、機器視覺等技術,對機器、原料、環境進行全程管理,實現數字化施工。
以智能建筑機器人為例,人工智能的應用讓建筑過程更加高效優質,顛覆著傳統建筑方式。2015年,澳大利亞工程師馬克·皮瓦茲研發出全自動砌磚機器人“哈德良X”,它每小時能砌1000塊磚,24小時不間斷工作,兩天內可砌完一棟房子;日本一建筑公司開發的砌磚機器人能夠運用3D掃描技術,精確計算出每塊磚的位置,一臺機器相當于16個工人干活。
據介紹,如果建設一棟30層的樓房,70%的工人勞動用建筑機器人完成,其余30%為建筑熟練工,并培養20%操作建筑機器人的新型建筑工人,即可解決安全和質量問題,提高勞動生產率并節約大量成本。
在賽迪顧問人工智能產業研究中心張梓鈞看來,人工智能的優勢即在于能夠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質量和精度,彌補了人工勞動易疲勞、出錯率高的缺點,適合完成建筑中的標準化勞動。
科技創新促房企業務升級 人工智能成增長新動力
如今,造房、賣房已不再是房地產企業的唯一發展路徑,智能建筑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物業、智能營銷等正成為傳統房地產新的增長點。
今年1月,楊國強在碧桂園年會上提出碧桂園新的業務架構,即由地產、機器人、農業組成“三駕馬車”,通過機器人等領域與主營業務相融合,提升公司在房地產業務全周期的競爭力。
事實上,碧桂園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已久。2016年8月,碧桂園便提出“產城融合”戰略,先后在惠州潼湖、廣州增城、佛山順德等地建設科技小鎮。目前,潼湖科技小鎮已匯聚包括思科、創新工程、浪潮集團等80余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科研機構,無人駕駛車、智能講解機器人、咖啡機械手、無人超市等產品已應用其中。
2018年7月,碧桂園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博智林機器人”),該公司以機器人本體及其核心零部件、相關的機器人核心技術,智能機器人系統的研發、智造、運營為業務內容。目前,博智林機器人開發研制中的產品主要為應用于建筑業、餐飲、物業管理、醫療、農業、智能家居、制造業等領域的機器人、智能設備及系統。
碧桂園集團自身即是機器人的需求者,公開報道顯示,截至2018年,碧桂園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2000個項目,業主超400萬。通過將地產、物業等傳統業務與機器人技術相結合,將有望提升碧桂園旗下各板塊的競爭力。
碧桂園方面介紹稱,建筑類機器人,如例如砌磚機器人、鋪地磚機器人、外觀質量檢查機器人等可以直接應用于工程建設。安防智能機器人等可以幫助碧桂園進行樓盤物業管理。此外,智能家居、自動化烹飪設備、家庭清潔機器人將為業主提供智能配套服務。
從商業化角度,智能建筑機器人的商業價值正在凸顯。有業界人士表示,近年來機器人市場發生了兩個明顯變化:第一,機器人硬件價格下降;第二,通過編程,建筑工人使用機器人建造的學習門檻大幅下降。成本降低、操作簡便為智能建筑機器人帶來了商機。與此同時,房產科技在中國還是新事物,智能建筑機器人則更為小眾,開發應用尚屬藍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科技創新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都會形成新的創新并利好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結合物聯網等,在類似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等方面會有較大的發展。
機器人應用覆蓋生活多場景 人類美好生活將成現實
5G時代的到來讓人工智能站在了更為強有力的風口上。
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2019 年,人工智能領域需求進入快速落地階段、模式變現更加清晰、成本壓力有望得到緩解、政策助力核心技術公司與資本市場更好對接,這意味著,2019年人工智能從導入期進入快速成長期,行業發展持續看好。
從商業化角度來看,在眾多垂直領域中,智能機器人的商業價值正在凸顯。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產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出,在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在智能機器人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數據顯示,2017-2020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均銷量預計為14.8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1%。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比例預計從2015年的27%提升至 2019年的39%。
從應用場景來看,房產科技在中國還是新事物,開發應用尚屬藍海。同時,機器人硬件成本降低、操作簡便易學更為智能機器人產業帶來了商機。
為加速機器人業務發展,楊國強曾表示,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筑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以博智林機器人主要產品建筑機器人和服務類機器人為例,其可應用于樓宇建筑和裝修、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
除建筑機器人、服務類機器人外,碧桂園還布局了智能制造系統。根據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工業領域自動化設備市場規模達到4457億元,同比增長38%。2017年中國工業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應用中,能源水電領域規模達到1872億元,汽車領域市場規模達到1372億元。
未來,隨著機器人易用性、穩定性以及學習能力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不再僅是抓取、搬運和裝配等被動式操作,人機協作或能將人的認知能力與機器人的效率結合在一起,從而使人可以安全、便捷地使用。
同時,機器人使用場景也將向多方向延伸,從簡單的掃地類機器人向醫療、制造等多領域擴散,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促使人機交互更加靈活。
嚴躍進表示,房地產與人工智能相結合,體現著當前市場的新變革,在提供便捷、高效、強體驗感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居住環境的人性化是地產與人工智能結合的趨勢,通過不斷研究用戶需求,進而真正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796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4文章
47638瀏覽量
239610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46瀏覽量
62041
原文標題:碧桂園多元業務齊發展 布局機器人領域千億市場待爆發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1hjqr,微信公眾號:1號機器人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