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小米科技,聯合小米生態鏈企業iHealth共同研發了米家iHealth體溫計,產品出來后引發了搶購熱潮,風頭一時無二,也迎來了與米家爆款常見的結局:庫存空了搶不到。
據我所知,很多購買這款產品的用戶都是為了自己嬰孩而準備,對體溫計的精準度要求很高。
那么,這臺曾獲德國 iF 工業設計獎、官方宣稱一秒速測、被戲稱為“為發燒而生”的小米體溫計,到底能不能替代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或耳溫槍?
審美統一的小米設計
↑↑↑小米體溫計的包裝簡約小巧,正面是機器模型。
↑↑↑兩側印有米家的LOGO。
背面則是體溫計的各種參數,其中還包括藥監械的生產許可。
↑↑↑拆開包裝后,浮現在眼前的是小米體溫計,像個電視遙控器一樣躺臥在盒子里。
小米體溫計造型上以圓潤的處理為主,通體全白設計。讓人熟悉的小米風格,就算把米家LOGO忽略也能意識到這是小米系的產品。
簡單易懂的使用手冊以及只有一個鍵位的設計,很好地降低了使用瓶頸,老人和對機器不甚熟悉的用戶都能上手,令人對這個機器的好感度倍增。
體積上是單手能把握的尺寸,持握感不錯,但是過于光滑的外觀也會導致容易掉落的后果,如果有增加摩擦的凹槽就更好了。
官方介紹,米家體溫計可測量范圍內(35℃-42℃)誤差為0.2℃以內。高精度的溫度采集,源于它采用了來自德國的海曼熱電堆傳感器,這種級別的傳感器普遍應用于更高價位的產品中,這讓小米體溫計的性價比特性更為凸顯。
此外為了更好地進行精度補正,米家體溫計還增加了室溫傳感器和環境溫度補償傳感器,可以實時感知測量環境的變化,最大程度的降低環境溫度變化對測量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將實測米家體溫計的精準程度。
實際使用測試
在網上搜索米家這款體溫計的時候,發現購買用戶普遍是看中其便利度和精準度,可以快速、便利地檢測小孩是否發燒。
由于使用水銀溫度計的測量時間過長(5分鐘左右),耳溫槍的使用也過于繁瑣(正確使用步驟較多以及需要經常更換耳套),導致使用這兩套設備去檢測小孩體溫時,都會引起小孩不同程度的反抗,對父母和兒童都是一種折磨。
米家體溫計號稱就是為了解決這一痛點而誕生,到底其測量精度和便利度是否達到其宣傳的水平?
在實際測試中,由于家電評測室的編輯們通過日常搬磚強身健體,在流感肆虐的季節也沒有如我所愿地發燒感冒,所以只能進行人體正常溫度測試。
此外,這里提一下米家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盡管這款產品以其迅捷的測量速度和使用方便而著稱,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然發現了不少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點,在測量的過程中,產品必須在測量人的額頭3CM以內,并且不能緊貼著使用;第二點,室內室外溫差過大時,機器可能無法進行測量,圖中就是對準了冰冷的手但機器無法測試,需要等待測量人的體溫穩定才能開測(說明書要求30分鐘左右)。
這一點其實并不友好,畢竟等待三十分鐘的時間已經足夠用好幾遍水銀體溫計了。
在實測時就出現了無法測量的情況,原因可能是測試人員在寒冷的戶外環境進入到室內時,溫度還沒降到一個正常的數值,額頭溫度不能實際反映人體溫度的缺點被進一步放大。
“使用方便快捷”這個優點還是得在限定情況下使用;第三點則是,有劉海的用戶得把頭發掀開才能測量,否則機器是無法工作的。
按照說明書的使用方式,機器在三厘米以內對準額頭一按,就能感受到機身的震動,機身屏幕上迅速顯示出了體溫數字。
在正確地按照說明書進行實測時,測試出來溫度仍然不穩定,數值浮動在1℃左右,比官方宣傳的誤差在0.2℃以內高多了,這個差值可能導致使用者沒法了解自己是否處于正常體溫狀態。
從技術上來說,非接觸式的體溫計測量出來的數值難以精確到一個數值,而是在一定范圍的數值內。換言之,如果要測量出嚴謹的數值,仍然需要多次測試后再進行平均值計算??上C器并沒有記錄溫度數值的功能和計算平均值的功能,每次測量后數字都會很快消失。
此外,額頭的溫度并不能準確反映出人體內的真實溫度,從體現人體溫度精確度的角度來講,額頭<腋下<直腸。而嬰兒在生病時基本上不會反饋什么有效信息,所以對體溫計的測量精度要求特別高,精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你能否發現自己的孩子處于發燒狀態。
總結:
米家體溫計在外觀上秉承了一貫的性冷淡風格,圓潤的手感和握持感非常不錯,使用時只需對準額頭一按,就能迅速顯示測量溫度,便捷度甩水銀體溫計和耳溫槍幾萬條街。
總體而言,米家體溫計在外觀和使用體驗上對傳統體溫計的痛點進行了改良,握持手感的體驗非常好,為嬰兒測量溫度不再是一件令人為難的事。但測量精度仍待改進,如果能拋開“一秒測量”等噱頭,增加記錄測量數值以及平均數值計算功能,相信那才是真正的“為發燒而生”。
-
體溫計
+關注
關注
1文章
40瀏覽量
10624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71瀏覽量
1445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