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萬有IN力,數立未來”的 “2019英特爾中國媒體紛享會”。可以說,這是一場英特爾向外界秀內功和肌肉的大會。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在會上指出,英特爾將從以晶體管為中心向以數據為中心全面轉型。
選擇在史上最佳時刻轉型,英特爾對未來的危機感及魄力,著實讓人敬佩。
在前線認為,在暫停IDF(英特爾開發者峰會)之后,這個大會成為了英特爾官方最大型的媒體會議,一定意義上,它也是英特爾中國的風向標。
而此次轉型,則顯示了英特爾對未來的未雨綢繆,也是英特爾在過去幾十年所有能力的厚積薄發,從以晶體管為中心到以數據為中心,并不是拋棄晶體管,而是更進一步夯實晶體管業務,晶體管是數據時代的核心支撐,它不再只是英特爾的一個核心業務,而演變成一種核心能力,進而給用戶、產業提供豐滿的數據方案、服務和體驗。
巨頭紛紛變臉
全球科技產業的風向持續在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浪潮一波接一波,新人林立,巨頭面臨拐點,其中英特爾的一舉一動值得關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英特爾屢次經歷產業轉折點,每次轉折之后都向前跨越一大步。如今的英特爾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時刻,全年營收首次突破700億美元大關,在眾多巨頭紛紛投入轉型的過程中。
IBM賣了x86服務器,惠普選擇了一分為二,微軟選擇了全面擁抱云計算,而戴爾選擇了收購EMC……在移動互聯網時代,IT巨頭們紛紛開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期快速實現自己的蛻變夢。
英特爾也變了。
在過去的50年間,英特爾都是一家以半導體、晶體管為標簽的公司,無論是剛創業時的存儲業務,到轉型做微處理器,再到后來做移動處理器,到當下這次的“向數據為中心”的轉型,英特爾的轉型惹人關注。
如今,可以說是一個販賣焦慮的時代。但是,在楊旭看來,焦慮是這個時代的動力。不過,他更愿意用“危機感”來形容當下的這種態勢。
楊旭告訴在前線,“如今,產業又一次處在戰略轉折點上。轉折點足以讓一家公司毀滅,也足以讓一家公司崛起或蛻變。”
在楊旭的心里,時刻都印刻著英特爾聯合創始人安迪·格魯夫的那句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可以說,危機感是英特爾公司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正是這種文化,讓英特爾50年來,一直處于產業前沿。
據英特爾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度英特爾營收首次突破700億美元,達到708億美元,連續三年營收創下新高。
據了解,英特爾新財報中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占比高達48%,這一比例,為英特爾向以數據中心轉型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在公司營收首次超過700億美元這一最佳時刻,英特爾為了未來選擇打破自己的堅固堡壘——“晶體管”,全力擁抱數據,讓人感嘆。
激活數據紅利
英特爾的轉,在于由硬變“軟”;英特爾的變,在于挖掘了數據的魅力。釋放數據力量,英特爾有這個能力,同樣,也最能表達這種能力。
如今,中國已經從人口紅利期向數據紅利期過渡。中國作為移動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推動者,在數據時代扮演著重要角色。既然英特爾轉型以數據為中心,那么就意味著本來中國市場將在其全球布局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推動全面計算創新,不斷發展智能互聯技術和解決方案。”楊旭表示,“在‘智能+’時代,深挖數據紅利能夠為產業創造增值空間,進而加速數字經濟落地。我們將與中國一路同行,必將遠行!”
的確,英特爾在中國市場耕耘幾十年,中國市場在英特爾全球布局的地位日益提升。英特爾本就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智能互聯世界的支撐者和引領者,在數據紅利的大潮之下,英特爾有著全新的使命和責任。
此前不久,英特爾宣布任命CFO鮑勃·斯旺(Robert Swan)為公司CEO。
楊旭向在前線透露,“新任CEO告訴我,必須扎根中國市場,要更好地耕耘。而不能像之前那樣只是復制和擴展全球的戰略,而是要針對中國市場需求進行深挖。”
有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以數據為中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這預示著,英特爾將迎來巨大的商機。
但是,如此巨大的市場機會,同樣也是一場巨大的挑戰,英特爾該如何走好這次冒險呢?
楊旭表示,50多年來,英特爾經歷了無數次的低谷、高谷,從中摸索出一個規律,那就是:超前的投入必須在低谷開始投,不能等市場已經恢復了大家看見機會了,那時候再投已經來不及了。
在英特爾歷史上,多次上演這樣的絕地崛起,從當年的存儲器業務受到沖擊,英特爾毅然轉型處理器業務,當時產業的熱點是大型機、小型機,而英特爾和產業伙伴一起推出了比肩大型機性能的PC機,從而開辟了新時代。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英特爾就投入重金在上網本、超極本、數據中心等市場,從而平穩走出產業低谷,也造就了如今英特爾在計算市場的核心地位。
這次的轉型,與歷史上的歷屆轉型有所不同,之前的轉型多是產業進入拐點或低谷之時的轉型,而這次的轉型在英特爾迎來史上首次年營收超過700億美元這樣的好時刻——這是一場更具激情、更具超前精神的冒險。
英特爾中國當仁不讓
數據的時代,是新工業革命演進最終的形態,這是一個充滿大量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而中國因為人口紅利,也將占據數據紅利的頂峰。
據了解,2018年,我國數據量已經達到7.6ZB,年增幅達到了30%;而到了2025年,這一數據量將達到48.6ZB。中國,站在了數據時代的聚光燈下。
做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是英特爾當仁不讓的轉型,尤其是在中國。
在楊旭看來,英特爾此次是一次端到端的轉型,策略定位極其準確,而且端到端的每一個點都可以優化,這是英特爾獨一無二的優勢。在中國,英特爾會根據各行各業的具體需求,做好智能+和當地化。
那么,如何開展這場“大戰”?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指出,AI、5G將成為技術基礎設施,客戶也正在積極布局云到端,由此引發的數據紅利大潮,讓中國市場變得至關重要。英特爾有能力和有責任為用戶提供獨特價值,支持客戶從云到端更快地傳輸數據、存儲更多的數據、處理一切數據,加速數字經濟落地。
毫無疑問,未來的云將遍布各個行業,而數據的產生會無時不在。物聯網世界,將現實物理世界與虛擬數字世界交融,隨即造成數據的大爆發。如今,5G正在加速到來,而數據的產生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當下的處理和計算能力,而未來還有更加多樣化的數據形態和計算場景,這對如何釋放數據力量提出了更高,也是更急迫的要求。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面向未來的數據多樣化,任何單一的因素都不足以滿足其計算需求,而為了應對這一急迫需求,英特爾將以六大技術為基,從六個方面帶來指數級創新,驅動英特爾進入未來10年、乃至下一個50年。
英特爾六大技術支柱的創新模式,其中包括制程和封裝、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件,打造全方位的數據價值釋放鏈路。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數據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把業務融入數字世界,這會催生出各式各樣的行業需求。而英特爾的六大技術創新支柱,可以更全面的將領先的智能互聯科技落地,更快速響應用戶需求,共同開發數字經濟。
在前線認為,英特爾的轉型是從第一曲線向第二曲線躍遷,從財報來看,英特爾已經走出了兩條曲線之間的非連續窘境。如今,產業已經進入新數據時代,英特爾憑借著一系列的競爭優勢,全力向以數據為中心轉型,是其自己的一次打破以往的新征程,也是聯動整個產業一起迎接新未來的巨大變革。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84瀏覽量
171952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06瀏覽量
138483
原文標題:英特爾選擇最佳時刻轉型 楊旭: 沒有冒險何談未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Intelzhiin,微信公眾號:知IN】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