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踏進千禧之年后,科技改變世界已經從一句響亮的口號變為了現實,隨著社會需求與矛盾的變化,文明、穩定的社會生活也成為人們必然的需求。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型科技的運用無疑將為人類在對抗“天災”時增加砝碼。
4月,正是春暖花開之際,然而四川涼山的一場山火卻吞噬了31位英雄的生命。
無獨有偶,清明小長假最后一天,北京市海淀區發生地震,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迅速登上當日熱搜。消息一被曝出,馬上在網絡上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確定信息,此次地震為2.9級,震中位于海淀區上莊鎮附近,震源深度為17千米。并且,根據地震專家的解釋,類似此次的地震實屬地殼內部的正常活動,并不具有造成任何破壞性。
然而,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力量對比畢竟是懸殊的。時光倒退,1976年7月28日下午、2008年5月12日、2017年8月8日……那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殘磚破瓦景象,哀聲四起、浮尸遍地的悲劇也時刻警醒著我們。
基礎信息技術是必要保證
時間踏進千禧之年后,科技改變世界已經從一句響亮的口號變為了現實,隨著社會需求與矛盾的變化,文明、穩定的社會生活也成為人們必然的需求。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型科技的運用無疑將為人類在對抗“天災”時增加砝碼。
在按照國務院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要求制定的防震減災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表明了強化信息化支撐的重要性。
《規劃》要求防震減災工作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拓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等新技術應用。
●依托國家信息系統和公共信息資源,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與集成,提高政府部門抗震救災應急決策能力;
●升級改造防震減災信息基礎設施,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全國統一的分布式數據存儲、處理和信息服務云平臺,形成國家地震數據中心、備份中心和專業數據中心一體化的業務系統,實現防震減災信息互聯互通;
●完善防震減災社會服務平臺,實現常態化、便捷化公共服務。
可想而知,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萬物智聯的時代,人類始終需要面對“人禍尚可防,天災防不勝防”的事實,同時,也能想象到在未來全面而準確的掌握信息必定將實現人類在災害預防、處理、善后等工作上的效率最大化和最優化。
物聯網在對抗地震中大展身手
首先,物聯網能在對抗地震這樣的天災中發揮作用嗎?
我們知曉,地震的特點:
1.突發性強,通常情況下令人猝不及防。地震往往僅有幾秒或者幾十秒,有的地震甚至如同原子彈一樣,瞬息之間能讓整座城市面目全非;
2.破壞性大,成災廣泛。較大的地震往往可以波及大面積的地表物體,造成大規模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3.社會影響深遠,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又或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狠狠的在全國人民心上劃下一刀永不磨滅傷痕;
4.防御難度比較大,地震的預測是世界性難題,很多時候我們不必去糾結地震局是做什么的,因為對于整個人類而言,成功預測地震很難實現;
5.次生災害,地震不僅可以產生直接嚴重的破壞,同時還會產生次生災害,比如引起火災、水災、泥石流等等;
6.傷害持續時間比較長,地震發生具有周期性并可能伴有余震;
7.地震與社會和個人意識密切相關。
總結之下,我們將其歸為預防、震中處理及善后。
預防
預防分為幾個階段,在社會和個人防范意識與常識方面的提升、在災害提前預警方面、在地震監測方面……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手機、電視、VR/AR、可穿戴設備等新產品不斷涌現,它們除了在出行、娛樂、購物等方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外,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將帶給著我們顛覆式的體驗。
首先,在安全教育方面。
對此筆者可以分享一則自己的經歷,本人在學校時候真真切切的感受過震感較強的地震,僅僅幾秒而我卻當真已思慮萬千了(此時樓道已經人聲鼎沸,大多人都已經“逃離”了宿舍),也許是本人安全教育沒學好,數十秒后才后知后覺被樓道人聲喚醒,奔出樓外(“逃命的人兒”也是各有狼狽,部分需打碼……),而這件事之后我對地震的認知和“恐懼”也加深不少。
由此也不難看出,盡管我們從小到大接受了很多來自學校、社區、企業、社會的演習和常識教育,而很多時候像筆者這樣“心寬”的人還是會成為社會的“負擔”。而現在,VR沉浸式的體驗卻可以最大程度讓人們“親身體驗”災難的恐懼,身臨其境的方式將有助于安全教育的普及。
其次,在地震監測、預警方面。
1秒鐘在生活中或許僅僅是一個愣神,然而在地震中卻是生與死的競速!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縣7.0級地震發生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通過廣播、電視、手機、專用設備、微博等提前19秒向甘肅隴南發出預警,提前48秒向阿壩州、廣元發出預警,提前49秒向綿陽發出預警,提前71秒向成都發送預警。
不僅如此,這套全自動的物聯網地震預警系統可實現秒級響應,同時可向政府部門、武警、消防、群眾(具有智能終端,包括手機、電視等)等發出預警信息。據了解,這套系統包含地震監測、預警信息產生、預警信息推送、預警信息接收和應用四個環節,利用電波傳輸速度較快于地震波的特點,可在地震發生時搶先幾秒甚至幾十秒進行信息推送。
盡管這樣的地震預測還存在很多缺點,比如預警信息推送盲區、無效區以及收益區的信息有效使用率等,但提升1秒卻可以讓人們及時避險,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相比傳統的倒立放置酒瓶的方法,前者是搶的一步先機,后者則是亡羊補牢。
震中處理及善后
正因為在地震預測中存在諸多世界性難題,因此,我們很多時候更加關注地震中與地震后的處理工作。
比如日本,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多山且多火山的島國,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在這個狹長的國家,地震猶如家常便飯,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因此,日本國內經常把RFID標簽用在路面上,被困于廢墟中的人員可通過內置RFID功能的手機向搜救者傳達自己所處的具體位置。
不僅如此,RFID標簽作為道路的指向標簽還可以幫助攜帶可穿戴設備的人快速準確的找到避難場所;被困于地震中,或受傷者可通過可穿戴設備進行生理體征的數據采集,向救援隊發出求救信息;未來,在5G的幫助下,也可以實現遠程醫療救援。
通過物聯網技術、5G、AI等新型技術在遠程控制、遠程醫療、數據采集、無人機等方面的應用,幾乎是改變了搜救模式,增加了搶救時間,為搶險救災打開了全新的大門。
在善后方面,防震減災智能社區建設又為災后重建提供了一層保障措施,特別是在國內地震活躍的地區。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等相關技術,可以全天候對地區地震活動進行檢測、檢測居民房屋結構健康,建有避難場所、應急區、科普室等。社區內除了通過廣播、手機APP等向群眾提供地震災害信息外,還可提供溫度、濕度、雨量、PM2.5等多項自然參數。
寫在最后
物聯網時代,數字轉型不僅在企業、政府工作、學習教育中有所體現,未來,面對自然環境的變化,數字化運用也將起到重要作用。以信息通信為基礎,通過智能終端的普及、運用云、邊緣計算等技術將會使災害預防、處理、善后等工作產生更新、更具效率的變化。
若干年之后,我們或許不用“流浪地球”。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1文章
44824瀏覽量
375123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39文章
6200瀏覽量
113831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87瀏覽量
565063
原文標題:海淀區一抖:防震減災啟示錄,物聯網時代該做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