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往往都輸在了不該輸的地方,或是失去了靈魂、或是失去了創新、或是一味地等靠投資機構和銀行的補給。
清明假期的前一天,有媒體稱,天津物產集團爆發流動性危機,向貸款銀行尋求貸款展期。
這家企業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在2017年天津企業100強的排名中,天津物產排第一,自2012年起連續7年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也是天津市第一家進入榜單的企業。
根據公開財報顯示,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末,天津物產的總負債規模已達到1878.29億,負債率接近80%。無獨有偶的是,天津還有很多像天津物產集團這樣的公司。就在去年,經歷兩年多的債務危機后,天津另一家多年躋身世界企業500強的渤海鋼鐵集團,背負近2000億債務,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同樣是去年,中信信托發布報告稱:天房集團無法說明信托貸款還款安排,存在債務違約的風險。新聞越短,事情越大,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天房集團的財報,截止17年上半年,天房集團的負債總額有1830億,負債率高達85.81%,累計在56家金融機構的融資負債1082億元,涵蓋四大行和各大股份銀行和主流信托機構。
天津或許只是整個中國版圖的一個縮影,在全國,還有很多這樣的僵尸企業,它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內外原因,喪失了自我發展能力,連年虧損、負債累累,嚴重依賴政府補貼、銀行續貸等來維持生存。
此外,不同于一些因局部問題短期陷入困境的問題企業,僵尸企業歷史包袱大、轉型升級難,恢復生氣基本無望,由于“吸血”的長期性和依賴性,讓僵尸企業破產,會產生大量員工失業等其他社會問題,會導致更糟糕的局面,因此具有綁架勒索性的特征。
這類“僵尸企業”多數為規模較大、人員眾多的國有企業,雖然靠著財政和銀行的輸血輸氧,勉強運營著,但因為已經不再為社會創造有益價值,只能像僵尸一般地生存著。
然而,茍延殘喘并不僅是這些大而不倒、千瘡百孔的龐然大物。很多紅極一時的明星企業、獨角獸,也都轟然倒下,熊貓直播、愛屋及烏、車風王、搖搖招車、拉手網等眾多估值動輒上億的獨角獸,抓住了一時的風口,卻經不住市場的長期考驗,彈盡糧絕、無力回天,變成了獨角獸尸體。
還有一些獨角獸,就如僵尸企業一般,因為種種原因不至于破產倒閉,卻也無法繼續發展,又困于種種原因難以轉型,只能靠著往日積累的資本和用戶勉強維生,成為了“困獸”。
有些企業,雖然活著,但卻已經死了。
1
信用幾乎破產的企業
在美團誕生的2010年,一家打著“化妝品團購模式”的團美網成立了,在小紅書還沒誕生的2011年,憑著“為自己代言”的陳歐在網上爆紅,成為網絡第一代“帶貨王”,改名為聚美優品的團美網,迎來了第一個高峰,每月發送包裹近30萬件,妥妥地成為了化妝品類電商的老大。
2014年5月,聚美優品僅用4年時間就成功登陸紐交所,創造了一個電商領域的上市神話,陳歐個人也成為紐交所220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上市前三個月,聚美優品股價一路上揚,總市值最高達到57.8億美元。
但是,陳歐的風光并沒有持續很久,高調上市便隨而來的是更高一潮的“假貨風波”,不斷有消費者投訴,在聚美優品買到了假貨。對此,陳歐底氣十足地在微博上回應:“如果在聚美上買到假貨,驗證后,愿意賠償一百萬”。
打臉的是,嬌蘭、蘭蔻等一線品牌先后發出聲明,并未與聚美優品合作。緊接著,一家制造窩點被曝光偽造名牌奢侈產品,并在各大平臺售賣,這其中,就包括聚美優品。受此影響,聚美股價應聲下跌,市值急轉直下,當年年底,市值僅剩不足13億美金。
(圖片來源網絡)
隨后的聚美,盡管短期內試圖轉型做海淘,但卻一直沒有打贏翻身仗,而與聚美一同成長起來的電商,甚至很多后起之秀,把聚美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在經歷了假貨風波、股價暴跌和高管離職等波折后,聚美元氣大傷,與往日的話題王相比,人們已經很少能想起這家一時風光無二的美妝電商平臺了。
而陳歐本人,也從創業明星變成了過氣網紅,至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家,可能他本人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明星企業總會有明星企業家,但公司領導人和網紅這兩個身份哪個更重要,陳歐顯然也沒有想明白。
信用破產的企業,哪怕財務狀況再健康、公司治理模式再完善,盈利模式再被投資人看好,往日的輝煌都難以重現。
2
一味地等靠融資輸血的企業
曾參與投資過Uber、SnapChat、DropBox、WeWork等多家獨角獸公司的Bill Gurley 是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他在一篇文章中總結了“獨角獸”公司問題的5個表現:燒錢速度極快;大部分公司離盈利很遙遠;競爭力主要靠資本驅動;員工和投資者回報短期無法實現;急迫地尋求下一輪融資。
他在接受商業周刊的采訪時說:那些優秀但不夠卓越的公司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但它們籌到的巨額資金足夠它們有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緩沖,我們現在處于緩慢調整當中,可能每個季度都能看到一家獨角獸公司倒閉。
如果一些公司能夠聽到以上內容,可能會瑟瑟發抖了,因為句句戳心。
在很長一段時間,投融資風風火火,整個市場依靠融資,短暫地撐起了虛假的繁榮,熱錢的不斷涌入,使得企業商業模式的設計不是為了為了盈利,而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融資,以此來拖死競爭對手。最為典型的就是共享出行行業。小藍單車、悟空單車、TOGO等已經走入墳墓,但仍然有很多企業求生欲極強,仍在苦苦掙扎。
ofo小黃車成立于2014年,于2015年6月首創“無樁單車共享”模式,鼎盛時期,在全球運營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每天提供超過3200萬次騎行服務,擁有超過2億注冊用戶。截止18年初,共獲得了十輪150億元的融資。
然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18年年底,一則“ofo開始準備破產重組方案”的消息再度把小黃車推上風口浪尖,隨后ofo迎來的就是大量用戶排隊等候退押金的熱潮,破產重組、財源搬家的消息一浪高過一浪,雖然ofo方多次出面澄清,但這些澄清在用戶心中并沒有可信度。
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盡管ofo確認自己沒完,但用戶都覺得ofo完了。
(2017年,ofo花費1000萬元請鹿晗代言,圖片來源網絡)
創業紀錄片《燃點》中有一段對話,經緯中國創始合伙人張穎曾問戴威,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工作上最大的焦慮是什么?戴威回答了三點:一是對用戶體驗的焦慮;二是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組織管理制度各方面都跟不上;三是一年內增加十多倍員工,如何讓新人做到不忘初心。
戴威的焦慮非常真實,資本大量地投入到了共享出行領域,使得這一行業的公司忘掉了初心,公司的總想著有投資方兜底,便加速單車的投放和打補貼戰,這么做的同時,也加劇了共享單車行業集體走向衰敗。
在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行業集體失敗面前,大規模燒錢擴張已經成為資本寒冬下令創業者和投資者的“談虎色變”的商業模式。
對于初創企業來講,如果有幸站到了風口,就應當借勢盡快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在瘋狂燒錢的游戲結束之前找到自己核心盈利模式,否則,一旦風口過去,機構撤資,只能在一地雞毛中收拾殘局。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像賈躍亭一樣等來一個又一個的“白衣騎士”,源源不斷獲得輸血。
3
在技術革新的洪流中掉隊的企業
在80后的電腦里,電驢、迅雷等都是裝機必備的軟件,在A站B站還沒誕生,騰訊視頻、愛奇藝都剛剛起步的時候,迅雷是無數人離不開的神器。
迅雷在巔峰時期擁有4億用戶,裝機量甚至不遜于QQ,當時甚至有傳聞稱,騰訊員工成批跳槽迅雷,在屬于迅雷的黃金時代里,迅雷完美地做到了“品牌即品類”。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10年迅雷占有中國下載加速軟件78.7%的市場份額,而同期的電驢、QQ旋風、快車都成了下載類軟件的炮灰。
然而今天,但隨著10M、50M、100M寬帶走入千家萬戶,4G手機和網絡的大規模普及,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三大視頻巨頭的崛起,迅雷幾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盡管迅雷還有一大批忠實的老用戶堅守陣地,但對很多人來說,根本不知道互聯網世界里還有迅雷這樣一個曾經叱咤江湖的軟件。
迅雷是一家靠純技術起步的企業,然而過分地關注自己掌握的技術,忽視了用戶需求的轉變,錯過和誤判了新興技術。
當4G手機越來越普及時,各大軟件公司紛紛將注意力投入到移動端的研發中,跑馬圈地搶占市場,而迅雷卻沒有抓住機會,做好移動端軟件的研發,盡管后知后覺地匆匆上線手機客戶端,但用戶這杯羹已被競爭對手瓜分所剩無幾。
雖然也在跟著風口在網絡游戲、手機軟件、安全助手、游戲加速、在線視頻等領域不斷嘗試,但無一成功,疲憊的迅雷已經看不明白移動互聯時代的打法,最終放棄了移動端。
云應用的崛起是迅雷錯過的另一個技術浪潮,在阿里云迅速擴張企業用戶的同時,百度網盤也逐漸籠絡了90后用戶的心,百度網盤不但能上傳能下載,還能儲存能分享,可以在PC端和移動端隨意切換使用,迅雷本應該是最快把“云存儲”運用起來的公司,但卻錯過了這次機會。
人會死兩次,一次是斷氣的時候,一次是被世人遺忘的時候。公司也一樣會死兩次,一次是被大眾拋棄的時候,一次是連最忠誠的用戶都忘掉它的時候。
按照這個標準,迅雷還活在很多忠實用戶心中,近幾年,隨著各大下載軟件停止運營和更新,迅雷幾乎是目前網民唯一還在偶爾使用的下載軟件。迅雷的微博時至今日都在勤勞地做更新,我們可以看到,迅雷在2018年在做艱難的轉型,正在積極投身區塊鏈和物聯網的新技術浪潮中,2018年,云計算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已占到全年營收的一半以上。
據統計,在全日本的260萬家公司中,經營超過100年的企業達到25321家,超過200年的企業有3939家,超過300年的企業有1938家,超過500年的企業有147家,甚至超過1000年的企業也有21家。
建于公元578年,主營業務為建造木質結構建筑的金剛組,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企業,因此獲得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即使是在1990以來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平均經濟增長率只有1%左右的時期。
然而,在中國,新興企業的崛起就像韭菜一樣一茬一茬的,但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4年,經營超過20年的企業占比極低,很多勉強維生的企業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已經不大,僅僅靠著過去的積累和強烈的求生欲生存著。
陳春花教授曾在曾經談到過企業的幾種類型:暫時性勝利者、階段性勝利者和永久勝利者。暫時性勝利者是機會主義者;階段性勝利者是實用主義者,而永久性勝利者是戰略領袖。
不要只是關注暫時性的勝利,因為機會永遠是公平的——你得到這個機會,就意味著失去另外一個機會,也不要滿足于成為階段性的勝利者,因為實用的功能總是要被時間淘汰。因此,要獲得持續增長與發展,你必須成為永久的勝利者。
我們看到的那些奄奄一息、茍延殘喘的企業,并不見得它們做錯了所有的事情,也不一定是它們的管理模式出現了很大漏洞,他們可以站在風口上,獲得暫時的勝利,也都抓住了用戶心理,把實用主義原則發揮到了極致,甚至他們都有完整的發展戰略。
但往往都輸在了不該輸的地方,或是失去了靈魂、或是失去了創新、或是一味地等靠投資機構和銀行的補給,導致企業雖然可以勉強生存,但都難以翻身。
-
ofo
+關注
關注
0文章
90瀏覽量
11082 -
獨角獸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8瀏覽量
26535
原文標題:前獨角獸的困獸之斗
文章出處:【微信號:qqchuangye,微信公眾號:騰訊創業】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