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昆辰“鷹眼”系統作為一個全天候的定位系統,可以幫助現有使用視覺和光學進行定位的AVP方案提高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復雜環境中實現AVP功能;并將其中的場端網絡進行安裝覆蓋且實施后期運營,極大地降低了整車廠場端硬件的一次性前期投入費用,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理解并接受這種商業模式并且正加快推進AVP量產的進度。
“自動駕駛”是毋庸置疑的的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具備十分廣闊的市場預期。在資本和科技進步的加持下,自動駕駛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然而“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多骨感”,智能汽車并不能大躍進式的發展,從L1跳到L5目前來說并不現實。
進入2019年,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和自動駕駛公司開始從最日常的需求入手,暫時避開道路高速場景的復雜路況,轉向低速特定區域的自動駕駛。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落地場景出現,三條可行的技術路線也逐漸清晰:一條是類似豪華轎車超級巡航的著眼于封閉高速路上的高度輔助行駛;一條是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落地概率更大的低速車型,著眼于港口、工業園區、機場等專用場景+重復任務;還有一條,也是消費者呼聲最高、需求最強烈的,是著眼于將自動駕駛和日常用車場景緊密結合的路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主泊車”(簡稱AVP)功能。
而自動駕駛級別的定位,也是困擾OEM和自動駕駛公司很久的難題,高實時高精度定位無疑是汽車智能神經中樞系統的核心功能之一,相當于人的小腦,為車輛自動駕駛的協調控制提供最重要的自身位置及其變化量。這個定位系統的要求要遠高于我們現在常使用的各種智能地圖級別的定位:它必須足夠實時——一個高延遲的定位系統會導致一輛汽車的反應總是“慢半拍”,它還必須足夠精準——在一個復雜環境里,車輛避讓障礙物的距離可能是以厘米計的,如果不能做到,就有可能在特定情境下造成致命的危險。對于駕駛員而言,以上兩點即使是人類駕駛員也要經過多年的練習才能達到“掃一眼”就能拿捏準確的狀態(還記得駕校被撞斷的桿子嗎?),可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來說,卻一直是一個在性能和成本上無法跨越的障礙。
在此之前,自動駕駛定位的解決方案普遍是選擇給汽車多加幾只“眼睛”,用一流的傳感器組合來達到厘米級定位的效果。Google Waymo、Uber、百度Apollo、大眾Offroader使用的傳感器組合包括LiDAR-SLAM、RTK-GNSS (Anti-Multipath Antenna)、360° Video SLAM和RF-Radar SLAM,傳感器整包造價超過10萬人民幣。奔馳S級自動泊車系統更是使用了十二個傳感器來服務于定位和感知,即使是這樣高昂的成本,也無法達到量產標準并在4S店公開銷售。
事實上,自動駕駛方案中使用復雜的SLAM技術,其昂貴的成本很大部分花費在了為車輛獲得高精度的位置上。為何車企寧愿支付這樣昂貴的成本,也不采用成熟的位置傳感器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一家定位企業可以達到自動駕駛接近“吹毛求疵”的要求。在開闊環境下非常成熟的GNSS-RTK衛星定位技術,在地下、隧道和城市高樓大廈的水泥叢林里一籌莫展,新崛起的藍牙信標、RFID、Wi-Fi熱點、ZigBee等室內定位裝置在要求高可靠性的厘米級定位精度前知難而退。
自動駕駛昂貴代價獲取位置的困境直到中電昆辰將采用UWB超寬帶定位技術的“鷹眼”系統應用到自主泊車領域才得以看到突破的曙光。“鷹眼”系統由硬件定位設備、定位引擎、API接口和基于GIS定位的應用軟件構成,基于時間差和到達角原理達到厘米級三維定位的目的,可以每秒鐘定位12,000輛車,定位誤差不超過10cm,定位重復度可達靜態1mm/動態3cm,定位系統延遲不超過20ms,抗遮擋、抗干擾能力領先全球。
中電昆辰這樣的定位性能對汽車定位而言意味著什么呢?在地下停車場,“鷹眼”對行駛中的汽車定位精度誤差甚至比劃分車位和車道的白色油漆線還窄。在比亞迪“云巴”的場景中,僅需發揮測距功能的“鷹眼”精度可以達到1mm。當“鷹眼”給自動駕駛員充當了“眼睛”,用于感知障礙物的傳感器也就不需要如此“多才多藝”了。在 “鷹眼”系統的配合下,由專門的高精度位置傳感器取代了昂貴的SLAM方案,傳統的超聲傳感器、近距離激光避障雷達、RF-Radar ACC等已經低成本量產的車載環境感知傳感器就可以完成過去十二臺傳感器才能完成的任務,而這一套新系統的成本還不到現有方案的10%。
對于注重汽車外觀的人來說,中電昆辰的新方案還拯救了智能汽車的“顏值”。如果使用傳感器組合定位,則需要將其安裝在車頂以保證信號不受干擾,對于汽車來說仿佛“負重而行”,而“鷹眼”芯片卻可以被安置在一個小小的鯊魚鰭內,不會對汽車設計的整體外觀造成任何影響。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用視覺和光學進行定位的AVP方案,這些方案對環境相對要求較高,而中電昆辰“鷹眼”系統的加入,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穩定性和安全性,因為“鷹眼”是一個全天候的定位系統,并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復雜環境中依然可以在停車場實現AVP功能,這也是整車廠實現量產的重要原因。
與中電昆辰合作的上汽乘用車將“鷹眼”加載到自主泊車系統之后,車輛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時,因為“鷹眼”釋放了自動駕駛芯片算能,完全可以降低整車傳感器組的成本,使整套自動駕駛方案得以使用在量產車上。
在科技實力和安全性方面,僅僅六個月的時間,“鷹眼”系統就完成了上汽200余項嚴格的SAIC-DV/PV測試,這也是全球范圍內第一款完成車規級試驗的跨時代性UWB定位產品。在此前提下,已有眾多OEM和自動駕駛企業將目光放到了中電昆辰,并開始進行商業洽談。
AVP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同樣是曲折的。由于“鷹眼”系統硬件部分主要由前裝車端部件和場端網絡兩部分構成,在利用車端部件降低了整車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場端硬件網絡布設的費用。在實現自主泊車的每個停車場都布設場端網絡,不但增加了OEM和自動駕駛企業的一次性前期投入,同時后期兼容性也存在潛在的問題,客戶覺得同時承擔車端和場端成本過于昂貴和麻煩。
中電昆辰與合作的OEM、自動駕駛企業經過深入的探討,場端網絡由中電昆辰進行安裝覆蓋并實施后期運營。類似通信運營商,主機廠客戶就不需要購買昂貴的場端設備,而同樣可以享受中電昆辰提供的位置運營服務。中電昆辰位置運營服務極大地降低了場端硬件的一次性前期投入費用,同時后期各車企的兼容性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一個形象的比喻是,整車廠只需要購買低廉的中電昆辰前裝UWB模塊,只需要像給移動運營商付電話費的形式一樣使用場端網絡,就可以在他們想開通AVP功能的場地使用這項服務。
目前,客戶需要在哪里覆蓋,中電昆辰即負責基站定點投放安裝,后期運營的價格客戶普遍可以接受,這樣已經可以開始進行很多量產方案的實施。在北京和上海兩地,預計7月內就有整車廠可以享受到這種低廉服務模式。目前已經有多家整車廠理解并接受這種商業模式并且正加快推進AVP量產的進度。
在解決了場端網絡的布設問題后,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北汽、德賽西威、百度、中興、華為、縱目、馭勢等企業相繼與中電昆辰建立了合作關系,并且也得到了上汽兩款AVP車型的定點,其他整車廠的AVP定點工作也正在開展中。
屆時,公司將很快降低各類產品綜合成本,開拓更多樣的應用場景,最重要的是,中電昆辰會成為其現有競爭對手的上游供應商,完全確立行業領導者的地位,而廣大消費者也可以盡早的不再為停車產生任何的煩惱。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7文章
7975瀏覽量
167211 -
定位系統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85瀏覽量
3649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44瀏覽量
166571
原文標題:多家重量級玩家入場,AVP無人駕駛場端運營商出現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