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第十六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公布:目前華為已出貨7萬個5G基站。
這個數值,在3月底,是4.5萬個。這是胡厚崑在“Post MWC19思享匯–智聯萬物”論壇上公布的。
約半個月的時間里,5G基站新出貨2.5萬個,反映出運營商們5G網絡建設步伐的加快。
GSA在4月中旬發布截至4月8日的統計數據,88個國家的224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網絡,包括實際部署、測試、試驗、試點等。
4月中旬,MWL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多達91%的運營商表示要在2019-2022年部署商用5G技術:
上述的5G商用“爆發”趨勢,消費終端側也有跡象。4月初,市場調研公司CCS insights發布預測數據:5G用戶數量將在2023年達到10億、2025年達到27億。
另外,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觀察到,目前,在“降本增效”的趨勢下,全球運營商們的5G投資,結合自己5G頻譜、早期業務、市場體量等實際情況,開始趨于理性——利用5G相關技術,將通信資源和能力組合包裝成為更加貼近客戶體驗的新產品,進行價值運營。
在這樣的背景下,運營商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筆者注意到,正在從5G產品的測試驗證轉向5G工程交付能力、5G組網架構選擇、5G傳輸網絡升級、5G站點方案準備、網絡運維效率提升。
5G工程交付能力
這一點,無疑是運營商非常看重的,需要設備商快速響應自己的5G建設需求。
4月18日一大早,韓媒Business Korea報道,某家設備商本月才開始向韓國三大運營商SK電訊、KT、LG U+提供5G基站---比原計劃遲到了3個月,對5G商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關于對5G工程交付能力的評價,最近也有其他一些第三方報道或研究。
《韓國先驅報》報道,LG U+首席執行官Ha Hyun-hoi在4月3日的5G商用發布會上表示LG Uplus要通過繼續采用華為5G設備及解決方案成為韓國第一大5G運營商。據悉,LG U+已建5G基站中,95%來自于華為。
而在2月26日,《韓國先驅報》發布報道稱,LG Uplus已經建成了比其競爭對手廣泛得多的5G基礎設施。
由此可見LG U+對于華為5G工程交付的滿意程度。據悉,LG U+的5G設備安裝是4人工*時,而此前的4G設備安裝是7.5人工*時。
4月初,代表英國頂級網絡運營商(包括O2、EE、Vodafone UK、Three UK)的貿易集團Mobile UK發布研究數據:如果沒有華為5G設備,英國5G商用將會延遲18個月至兩年的時間。
5G組網架構選擇
這個方面,由于頻譜、業務KPI、建網投資等實際情況各異,不同的運營商對于5G組網方式,有著不同的選擇。
終端方面,華為已發布既支持NSA也支持SA的5G基帶芯片“巴龍5000”、5G手機Mate X,其他芯片商支持SA的5G基帶芯片也有望于2019年發布。
此外,5GC(5G核心網)、5G SA無線設備目前均已達到可商用水平。
目前看來,2019、2020年啟動5G商用網絡規模部署的運營商,絕大多數選擇NSA,少數選擇SA一步到位。
而對于早期5G商用采用NSA架構的,中期、后期會向SA遷移??梢灶A見,運營商們當然希望在此過程中能夠保護5G NSA資產。據悉,華為可以做到NSA核心網、NSA基站通過軟件升級平滑演進成SA核心網、SA基站。
同一張5G網絡,NSA架構、SA架構和諧共存,NSA終端、SA終端可同時接入,使得“5G組網架構選擇”不再成為運營商們的難題。
5G傳輸網絡升級
流量持續呈指數級增長態勢下,網絡商用,承載先行。
這對于5G,更顯重要。業內專家表示,由于5G帶寬達到了4G的10倍甚至100倍,承載網絡有著極大的擴容要求。
所有運營商在部署5G無線網之前,都會提前部署能夠滿足流量承載需求的5G傳輸網絡。
2025年是5G商用的中期階段。GSMA在2018年9月發布的報告“Mobile backhaul options: Spectrum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中預測,到2025年,光纜、微波(7-100 GHz)將是兩大最為主要的移動(含宏站和小微站)傳輸網,且幾乎“平分秋色”:
從Dell’Oro、IHS、ABI等發布的報告看來,華為在全球移動通信傳輸網絡中占據領導地位。
據悉,中國移動3月5日在八達嶺長城開通的5G基站、4月5日在寧波開通的全國首個海島5G基站,采用的都是華為的5G微波方案。
2019年的格雷厄姆·貝爾“創新電信解決方案”獎,授予的即是這個方案。據悉,評選方給出的理由是其具備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平滑演進等面向5G承載的核心特性,能有效滿足5G網絡帶寬、同步和時延要求,提升交付效率,降低建網TCO達30%,提供面向未來平滑演進的能力。
業內分析師預測,憑借出色的5G傳輸產品及方案,華為運營商業務2019年在中國、歐洲以及整個中東、非洲、拉美,相比2018年都將有著明顯的增長趨勢。
5G站點方案準備
現網中,基站的天面一般是多家運營商共享,天線數量多,而且不同天線之間有著多頻率、多流MIMO、多載波、多制式。
從國內外的4G網絡建設看,運營商均首選與既有站址共站部署。對于5G網絡站址,“共站建設”也必然是運營商的首選。
這將帶來同一基站天面出現2G3G4G5G系統“四世同堂”的情況。
然而,現實情況是:
① 由于室內設備機架與空調,以及室外電源柜與傳輸柜的安裝,現網站點通常占用大面積、電費高額、維護復雜;
② 每個扇區只有一個或者兩個抱桿,已經密集地安裝了各種2G、3G、4G設備,很難騰出安裝5G設備的空間。
但是,如果要新立抱桿,需要對現有站點的基礎設施進行重大改造。新建站點也會增大5G商用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
此外,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室內站型機房租金與電費逐年激增、網絡運維成本越發高企的背景下,站點租賃、站點工程、傳輸獲取占無線網絡總體成本的比例高于40%。
所以我們可以看見,運營商們都在表達這樣的述求:5G時代,要改變站點的傳統部署模式,迫切期望站點設備能從機房“解放”出來,以大幅降低運維成本。
在這個大的訴求之下,具體的需求比如:
① Sub-3 GHz無源天線與5G Massive MIMO AAU左右或者垂直拼接安裝;
② 精簡塔上的RRU射頻模塊數量;
③ BBU支持2G/3G/4G/5G全制式基帶信號處理;
④ 能夠不囿于傳統站點模式的束縛,靈活地把基站設備安裝在抱桿、鐵塔、墻面、屋頂,真正實現“無機房”“無機柜”“易部署”。
總之,通過上述4大方面的改造,實現這樣的工程效果:
據悉,華為為滿足上述運營商需求而研發的極簡站點方案Super Blade Site已經在5G商用建網中得到應用。
此外,逐步消除2G3G4G5G系統“四世同堂”是運營商們對于5G時代的“終極”述求。
筆者觀察到,對于這一訴求,運營商們雖然有著不同的時間表,但是在路線上基本都是:盡快建稱4G全業務基礎網(這個正在進行,包括4G網絡完善、開通VoLTE)以作為5G的打底;新用戶優先發展在4G、5G,逐步把2G/3G老用戶遷移到4G、5G,同時逐步按區域下電2G/3G系統。
這個過程中,進行GUL頻譜共享于黃金頻段實現4G低成本快速覆蓋、4G與5G NR的動態頻譜共享以實現4G到5G平滑演進、整合零散頻譜實現全頻譜靈活統一調度以最大化頻譜效率是運營商很看重的。據悉,就是由于能很好解決這些問題,在某運營商去年的L900大規模集采中,華為拿下了最大的份額。
網絡運維效率提升
多網共存下,網絡復雜化。加之5G時代業務多樣化、體驗個性化,5G時代的網絡運營運維,挑戰將是“全方位”的。
業界認識到,現有依靠專家經驗為主的運營運維模式將越來越“力不從心”,自動化、智能化的網絡運營運維能力,將成為5G時代網絡運營運維的剛需。
筆者注意到,業界正在開展相關研發,把AI用于5G時代網絡告警、故障根因分析、網絡覆蓋、性能優化、網絡容量預測、精準網絡建設、網絡級的能耗管理、云化網絡資源動態調度、智能網絡切片等領域。
不過,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樣,由于運營商OPEX結構的復雜性,運維效率的提升,無法“一天之功”,而宜分場景、逐步實現。
華為無線網絡首席營銷官周躍峰介紹:“當前我們處于L2水平,華為計劃用3年時間,到2022年將網絡自動化水平達到L3”。華為SoftCOM AI解決方案總裁韓雨發表示,預計在10年之內,電信運營商網絡達到L5水平,節省運維成本25%。
其中的L3、L5,事關“自動駕駛”移動通信網絡分級。4月中旬發布的白皮書“Key Scenarios of Autonomous Driving Mobile Network”中再次明確:L0:手工運維;L1:輔助運維;L2:部分自治網絡;L3:有條件自治網絡;L4:高度自治網絡;L5:完全自治網絡。
5G商用已經開啟,上述5大實際的5G部署挑戰,業界正在共同努力解決。不可限量的5G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67瀏覽量
251899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64瀏覽量
564482
原文標題:華為速度!半個月2.5萬5G基站
文章出處:【微信號:angmobile,微信公眾號:5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