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的一把火,燒塌了巴黎圣母院,也燒灼了許多人的心。這座巍峨的哥特式建筑,走過了法國大革命,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它看起來無堅不摧,似乎永遠都會威嚴地佇立在塞納河畔。太多人無法相信,這樣一座文化地標竟然被一場大火毀于一旦,讓人無法不扼腕嘆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圖:巴黎圣母院大火
大火燒掉地是沉淀在每一塊磚、每一根房梁上沉甸甸的歷史,損毀地是不可復制、無法重來的人類文化遺產——這把火為全人類敲響了保護文化遺產的警鐘。如何利用現代手段更好地保護現存的文化遺產?與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相比,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保護?傳統文化如何融入當下?這些問題久久縈繞著陀螺君。
近年來,陀螺君注意到國內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方面的熱度節節攀升,尤其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政府在政策方面加大了保護非遺的力度,文娛市場也出現了許多帶有非遺元素的文化作品和游戲。央視出品的紀錄片《傳承》講述了35位非遺傳承人的精彩技藝和人生故事,再現瀕臨失傳的手藝絕活,口碑不俗。去年大熱的國風音游《尼山薩滿》也蘊涵著濃墨重彩的非遺元素,其故事背景正是源自滿族非遺民間文學《尼山薩滿傳》,畫面風格綜合了剪紙和皮影戲等非遺元素,把滿族珍貴的非遺文化以現代而又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了出去。
圖:《尼山薩滿》游戲畫面截圖
無論是高口碑的《傳承》還是大火的音游《尼山薩滿》,都堪稱是非遺文化與現代傳播手段的完美結合。二者的火爆程度也恰恰都指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非遺文化并非缺少欣賞的眼光,只是缺少讓大眾認識和走進非遺、讓非遺文化重煥光彩的講故事方式、方法及媒介罷了。
隨著5G時代的來臨,VR/AR等數字技術或許能帶給我們無限的可能,極有可能擔起這一重任。
當VR/AR撞上非遺
為什么說VR/AR等數字技術有可能成為擔此大任的媒介呢?
首先,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具有特殊性。我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國家中心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田青對于非遺的特性有如下一段描述:
“‘中國’人類傳承文明的方法有三:物質文化、文獻、非物質文化,其中非遺恐怕是最難以捕捉、最不易保留、最難以還原的一種。物質文化,如青銅器、建筑等,可以深埋或屹立數千年不朽、不倒;文字文獻,古有“絹保八百,紙壽千年”之說,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紙本文獻屬魏晉南北朝時期,更不用說還有秦簡、甲骨文。而非物質文化,是無法用具象、靜態的物理載體所保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靜止的雕塑,更像是流動的音樂,它是過程性的、稍縱即逝的。”
圖:中國傳統非遺技藝——打鐵花
與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相比,無形的非遺難以找尋合適的保護方式和傳承方式。目前,我國的非遺工作面臨以下幾個難點:
(1)傳承人的人數不足(面臨傳承斷代、后繼乏人的危險)。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與固定不動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和最寶貴的資源就在于傳承人,不少傳承人因年齡已高,傳承人不斷減少,傳承其所掌握的技藝后繼乏人,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滅絕的危險。目前非遺傳承人老齡化嚴重,同時在現代產業的快速發展的影響之下,年輕一代中許多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理解不深,文化認同感不強,認為從事非遺事業的自我成就感不足,進入非遺行業的意愿比較低。
(2)傳播形式有待提高。國內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還停留在拍照、采訪、口頭講述、實物收藏等形式上。這些保護手段曾經的確保存下了一大批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受損的實體資料、老舊的照片和抽象的口頭記錄無法完全肩負起保護與傳承的重任。
(3)宣傳內容缺乏深度。目前許多推出的非遺宣傳活動僅僅停留在形式層面,內容缺乏深度和內涵。有時僅僅是粗略的文字介紹,聽眾或游客缺乏參與度,最后印象不深,并未真正達到保護與傳承的目的;有時,非遺項目淪為商家營銷的噱頭,但其商品與非遺內容的結合是否得當卻很少在商家的考慮范圍之內。
(4)傳承人群的學習與傳承創新問題。非遺的傳承人和所有人一樣,都有學習新知識的權利。并不因為是傳承人就不需要學習,更不是承擔了傳承的義務就必須放棄學習新知識的權利。雖然現實情況是不少傳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傳承人群的自身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不遠的將來,我國許多非遺項目的傳承將主要由受過學歷教育的人群來承擔。很多傳承人不是不想接觸新的知識和信息,而是沒有條件接觸;不是不愿改進材料、提高技藝,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學更好的技藝。
(5)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力度不平衡。目前,發達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較多已經采用上數字技術,但偏遠地區很多非遺項目無人問津,許多非遺傳承人沒有意識到要通過現代手段進行宣傳和保護,最后陷入“了解人數少——難以傳承——了解人數更少”的惡性循環。
圖:中國傳統非遺技藝——刺繡
其次,以上這些問題雖然VR/AR技術不能悉數解決,但VR/AR技術的獨特優勢讓它脫穎而出,是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的優質之選:
其一,VR/AR特有的視聽盛宴能夠打造出一個真實感極強的虛擬世界,把觀眾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世界之中,新穎的形式也能夠吸引一大批年輕人,激起更多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欲望,促進非遺的傳承;
其二,基于VR/AR技術創造的內容在形式上可以實現多樣化,可以是音頻、視頻、游戲、沉浸式體驗等,能夠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和口味,讓大眾能在非遺得到保護的情況下從多個方面深度接觸非遺項目;
其三,VR/AR技術特有的互動性提高了大眾的參與度。遙不可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了觸手可及的文化產品,過去只能隔著屏幕、隔著書本了解的東西,如今可以親身體驗。在互動過程中,觀眾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起來了。
其四,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國家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大力支持,VR/AR技術將迎來長足發展。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2018年10月22日,世界VR產業大會在南昌召開,習近平***還特此發來賀信:
圖:習近平***對2018世界VR產業大會的賀信
非遺+VR/AR:新瓶裝舊酒依舊有新意
VR/AR技術雖未大規模應用在非遺傳播上,但國內仍有不少非遺項目已經采用了VR/AR技術進行傳播,取得了不錯的反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十個大類:曲藝、傳統戲劇、民間文學、傳統體育、傳統音樂、傳統美術、傳統舞蹈、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
陀螺君收集到,目前國內已嘗試采用VR/AR技術進行記錄和傳播的非遺項目有以下這些:
一、傳統戲劇、曲藝
VR/AR以其獨特的視聽體驗成為中國傳統戲曲的絕佳觀看方式之一,無論是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還是“國粹”京劇其實都已經開始用VR/AR技術開始向大眾展示其雋永的魅力。
1、昆曲
2019年2月19日,央視新聞發布消息上線VR頻道,并且播出世界非遺昆曲首部VR紀錄片《昆曲涅槃》。網友將透過VR“親臨”江南水榭樓臺,看姹紫嫣紅開遍,聽悲歡離合如煙,并將一睹資深昆曲傳承人穿越時空的今古對話。
圖:《昆曲涅槃》海報
2、京劇
(1)睟顏app AR京劇人物
睟顏是一款以介紹與推廣京劇為目的的app,其中佐以iOS平臺的AR技術,AR京劇人物采用國畫筆鋒加上現代動漫風格,只要點擊AR功能就會有一位栩栩如生的“角兒”平地而起在你眼前唱念做打。
圖:睟顏app中的AR京劇角色“白玉堂”
(2) 《大花臉AR臉譜》
京劇表演藝術家、“京韻歌后”儲蘭蘭專門為小朋友們精心推出了《大花臉AR臉譜》,是首次將AR技術運用在國粹藝術上的一本畫冊,選取了京劇版《大鬧天宮》中10個經典場景,為16個京劇臉譜人物進行AR技術嫁接。這樣一款與眾不同的畫冊達到了寓教于樂,普及京劇藝術的效果,深受小朋友喜愛。
圖:《大花臉AR臉譜》配合手機app使用
(3)VR京劇體驗區“數劇京韻”
以“坊間過大年”主題的2019新春文化坊會,是北京坊新年期間獨具特色的系列活動之一。今年新年活動還推出了科技味十足的VR京劇體驗區,采用體積捕捉、動作捕捉、3D掃描等技術為游客帶來新穎的觀劇體驗。
圖:游客體驗VR京劇
(4) Tobias Gremmler用3D虛擬演員演繹京劇
來自德國的視覺藝術家、動畫師Tobias Gremmler制作的《中國戲曲虛擬角(Virtual Actors in Chinese Opera)》,節奏明快的中國傳統樂器伴奏加上飄逸經典的京劇動作,效果十分驚艷。
3、川劇
川劇“快閃”《白蛇傳》VR文創產品2016年10月29日現身成都東郊記憶,吸引眾多市民駐足圍觀體驗。戴上VR頭顯就能親臨劇場觀看川劇變臉的夢幻體驗。
圖:VR川劇《白蛇傳》
4、粵劇
香港教育大學成立了粵劇傳承研究中心并推出了一套“虛擬實境粵劇體驗”。參觀者可戴上VR眼鏡,化身成粵劇《西樓錯夢》的主角,以第一身視點體驗粵劇演出。
圖:游客在粵劇傳承研究中心體驗VR粵劇
二、民間文學
VR/AR無疑是講故事的好媒介,而中國熠熠生輝的民間文學很多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VR/VR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內容資源與靈感。
1、炎帝神農傳說/《黑暗傳》
中國VR動畫平塔工作室(Pinta Studios)制作的VR動畫短片《烈山氏·幻覺》在2018年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R競賽單元。《烈山氏》正是來自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根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黑暗傳》。
2、《白蛇傳》
杭州宋城景區推出AR導游“小青”,游客可以通過宋城導覽app召喚虛擬導游之一“小青”,游客通過“小青”的實景導航和專業介紹能夠更深度地游玩和了解宋城景區。
圖:AR導游“小青”
3、《木蘭傳說》
藝術游戲繪本《AR中國經典故事:花木蘭》,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花木蘭從軍故事基礎之上增加了AR互動游戲,添加了互動性與趣味性。
圖:《AR中國經典故事:花木蘭》繪本頁面
4、三國傳說
2018年4月18號,VR游戲《三國虎將傳VR(Sanguo Warriors VR)》登陸Steam平臺,支持Oculus Rift和HTC Vive頭顯。在緊張刺激的打斗和劇情中,玩家又重溫了一遍亂世中的三國年代。
圖:VR游戲《三國虎將傳VR》
三、傳統美術
中國傳統美術包含建筑藝術、書法、繪畫、雕塑、篆刻、工藝美術等,在燦爛的中華文化歷史進程中還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美術的獨特傳統與體系。當風格獨到的傳統美術撞上VR/AR新技術,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1、《清明上河圖》VR短片
2016年中秋節期間,樂視VR平臺上線了《清明上河圖》VR短片,內容選擇以虹橋作為觀賞的起點。觀眾的視線將跟隨汴河上的船只走上河岸,穿過城樓。一路上街道兩旁有打鐵的,吆喝賣東西的,商鋪林立……觀眾可以在清明上河圖里穿梭,夢回千年前繁華的汴京。
2、明代山水畫《秋林讀書圖》
通常我們都是以平面視角來欣賞山水畫,而大英博物館2018年別出心裁用3D動畫呈現了中國明代畫家項圣謨的山水作品《秋林讀書圖》。前一秒,畫面展示的是一幅傳統的山水畫卷軸,后一秒,觀眾就仿佛進入了3D畫卷中,進入古老的山水間神游,不知不覺之間就成了“畫中人”。這樣一段不足三分鐘的短片,在短短三周內,在海外獲得近200萬次的播放,只能說3D版的中國山水畫太過驚艷。
3、敦煌壁畫VR漫游
北京引力波虛擬現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世界級非物質遺產敦煌壁畫推出了VR漫游體驗,觀眾可以跟著鏡頭進入神秘的敦煌石窟,一探千年藝術的魅力。這段VR漫游體驗畫面精美考究,稱得上是一場視聽盛宴:
VR/AR技術 ≠萬能藥
從中國戲曲到民間文學,應用VR/AR技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有不少,有了VR/AR技術的加持,許多鮮為人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與衍生。但有了VR/AR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就從此高枕無憂了嗎?目前存在的一切問題就此解決了嗎?遠非如此,VR/AR技術也不是萬能藥。其實,VR/AR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應用中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非遺項目結合VR/AR技術后呈現的內容質量。應用了VR/AR技術的非遺項目是否真正達到了傳播非遺文化的目的,抑或只是停留在了華而不實的噱頭層面,淪為商家營銷的手段?非遺的傳承需要與時俱進,但非遺傳播也要有溫度和質感,讓非遺活化,使之成為觸手可及的文化產品。VR/AR技術與非遺的結合,要重視對內容的精心打造,以更強的互動性和體驗性來充分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精髓。
其次,VR/AR的技術難題。要將虛擬畫面與真實環境融為一體,真假難辨,目前的VR/AR技術尚存許多不足之處。顯示屏的分辨率、網絡承載力、光學性能、方位跟蹤系統的精度、數據刷新頻率以及延遲等都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此外,用戶穿戴頭戴設備時的舒適度不高也是VR/AR產品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一點。另外不容忽視的一點是,VR/AR技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制作的內容必須在不傷害非遺項目的前提下進行,例如在用VR/AR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敦煌壁畫進行數字化復原時,前期的3D掃描、建模和數據采集必須在對壁畫采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
圖:敦煌壁畫VR漫游
最后,公眾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接受度。雖然2016年被稱為“VR元年”,但實際上VR/AR技術在普通大眾中的普及度并不高。首先,很多人對VR/AR的印象還留在游戲層面,還有些人因有過不舒適的虛擬體驗而對VR/AR產品敬而遠之。因此,若要通過VR/AR技術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起到正向作用,大眾接受新技術的意愿高低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其次,前文已經提到目前非遺傳承人老齡化嚴重,很多傳承人一直苦于宣傳無門,但大都對新興的VR/AR技術不甚了解,甚至不知道VR/AR技術能夠幫助到非遺項目的傳承。一直存在的信息差導致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難以遇上合適的VR/AR內容制作者。
“歲月失語,為石能言”
被譽為“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的著名作家馮驥才曾感慨于賀蘭山一幅幅古樸的巖畫,為賀蘭山巖畫題詞:“歲月失語,為石能言”。在時間洪流中,人如螻蟻,朝生夕死。歲月會侵蝕人類存在的痕跡,但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卻能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見證,也是民族情感關聯溝通的紐帶。
但目前社會上有些人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性與緊迫性認識不足。一方面是非遺保護和宣傳手段問題,一方面是大眾對非遺的認同感不強,換句話說,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不強。在陀螺君看來,VR/AR技術雖然不是解決非遺問題的萬能藥,但也不失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的出路之一。
陀螺君真誠地希望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慘劇不再重演,希望我們熱愛的AR/VR技術能以更靈活的方式融入歷史文明,消除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從而捧出有溫度、有質感的作品,激發公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自覺性。就如馮驥才先生所言,讓年輕人熱愛我們自己的文化,這既是因又是果——因為熱愛,所以保護;因為保護,所以熱愛。
第十五屆文博會“非遺+”創新體驗展示區項目征集
為推動非遺項目“活化”,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性傳承與發展,第十五屆文博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將特設“非遺+”創新體驗展示區,集中呈現”非遺+科技“、“非遺+互動體驗展示”、“非遺+科普教育”、“非遺+設計”、“非遺+跨界對接會”等板塊,現征集“非遺+”展區的相關項目,通過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展示、互動體驗和科教項目展演,用數字創意形式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和資源,打造創新型非遺文化體驗。
-
數字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4瀏覽量
25380 -
AR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251瀏覽量
17319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3瀏覽量
150606
原文標題:從案例分析非遺與VR/AR結合的機會點和問題
文章出處:【微信號:vrtuoluo,微信公眾號:VR陀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