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普華永道曾經針對英國在校大學生做過一個關于科技領域性別平等調查,有一道問題是這樣的“列舉你知道的女性科學家。”很遺憾,只有22%的高校大學生能說出至少一位科技領域的女性代表。
在全球女性勞動力貢獻量占比已經接近50%的今天,絕大多是的行業和領域內,性別不平的問題依然嚴峻。職場女性的平均薪酬依然相較于男性依然有差距,在決策性職位上,女性的話語權依然遠遠低于男性。HoneyPot(www.honeypot.io) 針對全球41個國家男女勞動力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女性勞動力貢獻占比46%,在企業高層職位的女性占比為31%,在議會等政府決策類職位女性占比僅為27%。
當我們聚焦科技領域,情況又會如何?來自同一份報告的結果顯示,科技領域(這里定義為STEM領域,即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Mathematics ),從STEM相關領域畢業的女大學生,僅有24%會繼續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而這些科技領域從業者里,女性勞動力總占比僅為18%。
在科技成為社會主要推動力的今天,在改變未來的探索力量里,只有18%的力量來自女性。那些優秀的科技領域女性工作者之所以不被人知曉,到底是因為不夠優秀還是確實是參與占比過少?這不到1/5的占比,到底是因為能力不足還是因為某些特定領域的結構性偏見?
圖 | 維基百科索爾維物理大會
時光倒回1927年,著名的索爾維物理學大會合影,居里夫人作為唯一的女性,坐在了第一排。時間過去近百年,女性科研工作者在科學界仍有“玻璃天花板”現象存在。在歐洲,僅有 11%的女性擔任學術領導職務。女性獲獎者比例在諾貝爾科學獎歷史上也僅占 3%。女性科研工作者、女性科技領域從業者的占比分享占比與整體46%的勞動力占比依然差距甚遠 。
如果說政治、經濟、科技幾個關鍵因素決定著人類的命運,那么很遺憾,截至目前,人類命運依然牢牢掌握在男性的手中。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作為唯一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國性獎項,旨在表彰獎勵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學家,激勵她們繼續從事科學事業,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更加豐碩的研究成果。該獎項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歐萊雅中國于2004 年共同設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萊雅集團設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在中國的延伸 。15年來,共有134位女性獲得此項殊榮,以榜樣的力量激勵青年女性投身科學。
4月29日,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舉行。其中,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位35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首屆中國榜單的獲獎人之一,劉穎博士也榮獲該獎。
科技是純粹的,如有高墻也終會倒下,我們決定將每位獲獎人的研究介紹都放上以呈現她們的卓越成就。
祝賀以下獲獎人,向這些不凡的科技女性代表致敬(排名不分先后):
馬瑜婷
1984年2月出生,籍貫安徽省,博士學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導。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5年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其研究選擇“應激與腫瘤免疫調控”這一全新角度,從理論上系統性探索了腫瘤治療過程中細胞應激、精神應激對抗腫瘤免疫的調控機制;從應用上發現并驗證了增強腫瘤免疫原性、克服腫瘤異質性,打破免疫忽視、耐受、抑制性微環境的新型治療靶點和策略, 以及相關預測或預后生 物標志物。在腫瘤免疫領域發表40余篇重要論文, H-index為31,總IF為480.759,SCI 他引為3718次。以通訊或第一作者在Science, Immunity, J Exp Med, Cancer Res 等發表論文20篇,獲美國及歐洲專利授權各1項,國際專利申請1項,受邀參編Elsevier英文專著1本。
牛書麗
1975年8月出生,籍貫河南省,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組部 “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牛書麗長期從事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研究,在青藏高原若爾蓋地區建立了“紅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通過對全球控制 實驗的整合研究,率先提出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的基質調控假說和研究思路,構建了氮循環模 型的評估體系,解決了氮循環過程難以準確模擬的理論難題。以通訊作者在PNAS, Ecology Letters, 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國際主流刊物上共發表SCI論文110余篇;單篇平均影響因子>5,所發表文章SCI 總引3900 余次, H指數34。受邀于2013年6月舉行的第9次國際CO2大會上作大會主題報告、2017年6月在國際通量網大會上做 大會報告、2017年12月的美國地球物理大會年會上做特邀報告、 2018年6月在以色列國際環境與科學大會上做特邀報告。
劉小華
1977年11月出生,籍貫湖北省,博士學位,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劉小華在手性胍等有機催化劑和配體的設計合成、高效高選擇性的不對稱催化新反應方面做出了創新性和系統性的成果,發展了一系列新型胍-酰胺化合物,并將其作為雙功能手性小分子催化劑,實現了一些惰性底物參與的不對稱反應,建立了多種多官能團、多手性中心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擴展了開鏈胍類催化劑在有機小分子催化中的應用。研究工作以來,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cc.Chem.Res.、J.Am.Chem.Soc.、Angew.Chem.Int.Ed.、Nat.Commun.、Chem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7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10的論文29篇,累計他引1400次;參與編寫學術專著5章節,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項,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邀請報告10余次。
劉穎
1984年1月出生,籍貫河北省,博士學位,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14年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在細胞應激和RNA干擾兩個研究領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績,發現了調控細胞感知氨基酸水平的新蛋白KLHL22,揭示了該蛋白在衰老和乳腺癌發生中的重要作用,發現了由組蛋白和DNA甲基化介導的線粒體應激的跨代遺傳,證明二型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直接作用于 溶酶體途徑進而延緩衰老,提出了細胞存在對線粒體功能進行監察的新概念,并利用全基因組篩選發現了參與線粒體應激的新基因。基于一系列工作,劉穎研究員作為全世界41位入選者之 一成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國際研究學者。同時獲評《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度魅力人物”,并獲《人民日報》科技版的專題報道。
楊慧
1981年6月出生,籍貫山東省,博士學位,西北工業大學教授。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揭示了特殊環境下人體重要組織器官(如腦、眼球、肺等)免疫損傷與修 復機制并建立了生物力學模型進行預測分析;揭示了體外三維力學微環境對免疫細胞功能調控的分子機制并建立了數理模型;揭示了空間微重力環境病原微生物的變異機制、建立了特殊密閉環境紙基微流體即時檢測技術和裝置,推動了國防軍事領域的實際運用和產業化推廣。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防基礎科研、載人航天預研等重大科研項目11項,累計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70余篇,其中1篇入選ESI熱點論文,8篇選為期刊封面論文,被SCI引用 2000余次。主編出版專著2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4項。
張曉丹
1973年9月出生,籍貫吉林省,博士學位,南開大學研究員。科技部“十二五”863計劃(項 目首席專家)入選者,2016年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從事硅基太陽電池研究工作16年,主持并完成973、863和國家基金在內的18項項目(課題)。構建并實現了低電光損失同時兼具光譜分配功能的新型隧穿結,拓展了半導體器件隧穿結理論;提出有效調 控太陽電池界面特性的新方法,豐富了薄膜半導體器件界面工程理論;提出雙功能層制備功能 薄膜的思想,制備出了新型透明導電薄膜。主持研究成功世界第一塊效率14.58%(NREL 測試)非晶硅碳/非晶硅/非晶硅鍺/微晶硅四結疊層太陽電池,同類電池國際最高效率。主持研究成功我國第一塊效率22.53%的鈣鈦礦/硅異質結疊層太陽電池,同類電池國內最高效率。發表SCI論文194篇,他引922次,獲授權發明專利43項,其中轉讓2項。近5年,第一/通訊發表包括Energy Environ. Sci. (IF:30.067)等43篇一區的SCI論文81篇。
陳莉莉
1974年出生,籍貫湖北省,博士學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口腔科主任。獲得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支持,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圍繞牙頜面畸形防治的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在ACS Nano、Cancer Res、Biomaterials等期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近30篇。并在多個國家重大項目支持下,建立畸形防治“產 —學—研—用”研究及臨床轉化平臺,實現整體技術突破和臨床推廣。圍繞“頜面畸形最佳治療時機”,創立“頸椎骨齡定量分期法(QCVM)”,準確評估頜面生長發育階段,明確矯形治療最佳時 機,預防嚴重骨性畸形的發生,是口腔正畸、正頜領域的重要突破,編寫入全國研究生規劃教材 《口腔正畸學》,相關成果獲2013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圍繞“畸形高效修復”,闡明頜面組織生物節律特征及生物節律對頜骨生長的調控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頜 面畸形生物時辰治療理 論,開創頜面畸形預防與修復新策略。
趙維蒞
1973年8月出生,籍貫上海市,博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治醫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入選者。趙維蒞聚焦中國高發侵襲性淋巴瘤,創建分子分型新體系。揭示彌漫大B 細胞淋巴瘤(DLBCL)的 4 類鈣 信號分子異常、外周 T 細胞淋巴瘤 Ras 相關系列 miRNAs,以及 NK/T 細胞淋巴瘤(NKTCL)膽堿代謝為主的特征性代謝譜的關鍵作用機制;創建適合中國患者的分子分型體系,完善淋巴瘤精準病理分子診斷新技術;牽頭完成中國首個DLBCL免疫化療的前瞻性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和國際首個NKTCL針對代謝組學異常的靶向治療臨床研究,患者 2 年無進展生存率分別提升10%和16%。緊扣淋巴瘤細胞生物學行為,發現化療耐藥新靶點;針對淋巴瘤致病關鍵信號通路,應用靶向治療新策略。發表SCI論文122篇,總影響因子877.5,他引超過3000次。
袁媛
1980年9月出生,籍貫陜西省,博士學位,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首批中科院特聘研 究員,首批陜西省特支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首批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入 選者。主要關注高維視覺數據的有效獲取、表達、分析、重構等關鍵問題。針對高維視覺數據(圖像/視頻/高光譜)因海量、高維、多源、高冗余等特性引發的難題,實現高信息熵及低冗余前提下的簡約表達;挖掘有效特征表達與視覺關注間的映射機制;提高了數據表達在探測和檢測 等工程應用中的語義監測性及智能化水平。論文196篇, SCI論文135篇(含IEEE匯刊54篇),第一或通信作者97篇;近五年SCI收錄76篇。被引6300余次;近五年SCI他引2183次。系列IEEE/ACM/Elsevier的論文獎。ESI熱點論文4篇, ESI高被引論文9篇。2014至2017年連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
魏詩卉
1978年7月生,山東東營人,博士學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養對象。長期從事制導控制技術研究,負責了多型導彈控制系統戰標論證與關鍵技術攻關。在導航技術領域,結合我國裝備實際,開創特有的技術路線,主導攻關了自主導航與制導誤差補償新技術,大幅提高了復雜電磁環境下導彈的命中精度和快速發射能力,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2017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國防授權專利26項,發表論文16篇(SCI、EI10篇),著作2部,榮立二等功1次。
恭喜上述獲獎人,也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聯合發起方——歐萊雅中國支持和鼓勵科技領域女性成長的舉措點贊 。
我們深感科技領域工作者的艱辛,也能感知科研領域女性在科研道路上依然承受著的偏見與瓶頸。我們鼓勵榜樣的力量,我們亦有責任感傳播這些榜樣的力量。
總有一天,崇敬科學的路上,不再有性別帶來的瓶頸。新時代的偶像之光,除了美麗更閃耀智慧的光芒。
-
科學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13462
原文標題:女性正能量:打破“玻璃天花板”的10位卓越科研代表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