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隨著人工智能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一個“新智能時代”即將到來。世界大國都把加快發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以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透視世界人工智能發展”專題報道,系統介紹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新趨勢、各大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以及人工智能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影響,為我國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提供參考。
德國力保人工智能領先優勢
德國政府把人工智能視為德國經濟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曾表示,“德國和歐洲未來必須要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區位優勢”,認為此事“事關德國未來繁榮,和在數字化時代對個體尊嚴價值和私域的捍衛”。
德國政府2018年11月專門發布國家戰略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但其產業化仍面臨數據使用和企業觀念上的挑戰。
2018年4月,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前右)和機器人互動。(法新社)
重視研究成果轉化
德國對人工智能的研究開始時間早,在基礎研究方面基礎較好。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是目前全球該領域規模最大的科研機構,迄今已經有30年歷史。該中心在德國柏林、薩爾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均設有分支機構,擁有900多名員工。
德國聯邦教研部長安雅·卡利切克表示,德國擁有弗勞恩霍夫、馬克斯·普朗克、亥姆霍茲等知名科研院所,擁有強大的科研區位優勢。但現階段德國人工智能發展還需要政界、經濟界和學界共同努力,特別要促進相關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
近年來,德國一些行業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如在公共安全領域,德國不少火車站就裝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對車站人群進行面部識別的攝像頭;又如德國波茨坦一家互聯網企業,也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為用戶提供每日著裝搭配建議。
當地時間8月3日,柏林南十字車站的乘客在可用于臉部識別的攝像頭下經過。
德國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表示,人工智能帶來的經濟效應預計將超過蒸汽機發明以來其他所有科技變革。根據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的一份報告,到2030年,德國經濟在人工智能幫助下,每月將在原有經濟增長基礎上再多增長1.3個百分點。
確定三大戰略目標
德國在2018年11月正式推出國家級《人工智能戰略》,確定三大目標,一是確立德國和歐洲在人工智能科技和應用上的領先區位優勢,借此保證德國的競爭力;二是確保人工智能科技和應用的重大責任性和公益福祉導向性;三是要在廣泛社會對話和積極政治設計的框架內,讓人工智能在倫理、法制、文化和制度上融入人類社會生活。
戰略確定了以下工作重點:加強人工智能研究,加快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轉化,為服務人工智能應用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強相關專業人才力量,推動政府、企業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化轉型,注重人工智能應用的道德倫理問題,加強歐洲和國際層面的人工智能合作,主導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和機遇影響的全社會對話。
戰略強調,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應以人為中心,要立足現有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興建一批共計12個中心,形成人工智能應用示范的全國性網絡;要加強人工智能學科專業建設,至少引進100名相關專業人才;要特別加強與法國合作,共同推進德法人工智能研究與創新網絡建設、研發和應用;要加快推進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應對人工智能未來挑戰。
《人工智能戰略》由德國聯邦經濟部、聯邦教研部和聯邦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共同牽頭實施。政府計劃到2025年共投入30億歐元,并以此為杠桿,帶動各州、經濟界及科學界共同投入,力爭最終總投入翻番,亦即60億歐元。
企業仍需轉變觀念
由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與知名咨詢公司凱度近期合作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48%的德國企業家認為自己企業與人工智能毫無關系,28%的公司認為其業務與人工智能有關、但不愿使用人工智能,17%的公司計劃在未來引入和使用人工智能,只有4%的公司在各個環節中使用人工智能。對此,普華永道公司人工智能專業顧問雷澤表示,這種人工智能意識薄弱,恐怕會使德國企業在未來逐漸失去競爭力。
德國工商大會總干事長萬斯萊本說:“人工智能在國民經濟領域還不能很好地得到進一步應用。”他要求,為了更好讓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實踐,需要更好的創新氛圍、有利技術發展的法規、緊密的產學轉化,更少的官僚主義和可信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包括光纖和5G網絡。他表示,工商大會成員中,三分之二的企業抱怨,面臨數據在法律使用上的不確定性,“(政府)對于歐洲數據保護法律,進行與實踐應用相適應的闡釋非常緊迫和重要”。
德國知名商業報刊《商報》客座評論員貝克表示,與中美相比,德國企業面臨的數據收集與使用限制更加嚴格。法律越嚴,民眾對涉及自己私人數據的部分就越發敏感。而不少大企業正是依靠在亞洲、美洲的巨量數據收集使用,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算法。
研究與創新專家委員會是德國政府的官方智囊,它在最新德國政府科技政策評估報告中指出,中美兩國在數據使用方面具備優勢,德國也應該加強這部分數據的使用。默克爾日前在出席活動時警告說,數字化時代數據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因過度監管而犧牲歐洲制造業的未來。她說:“我們應像一直以來發展社會市場經濟那樣,一方面通過政策明確發展所需的指導方針,但另一方面也要為企業發展留出足夠的自由空間。”
研究與創新專家委員會針對德國的人工智能發展還提出,戰略要進一步明確一系列可執行的具體目標,不要急于建成12個人工智能中心,而要集中資源投入到已有中心,做強做大。也不需要急于大規模擴大專業人才隊伍,而要在更長時間內將資金集中投入到一批長期、終身的相關專家身上。
德國政府數字化委員會成員、人工智能企業業主博斯強調,企業也應該自覺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主動將其融入自己的商業模式中,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資助推動。
合作開展倫理研究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與美國社交媒體臉書日前宣布共建人工智能倫理研究所。臉書將為研究所建設在未來五年共投入650萬歐元。研究所將設置在大學已有的慕尼黑社會科技中心內,旨在讓自然與人文學科的學者合作,對研究項目從技術和倫理角度同時進行審視。研究所本月將討論具體的研究課題,今年下半年計劃舉辦首次公開研討會。
據慕尼黑工業大學今年年初公布的信息,研究所負責人克里斯托夫·呂特格表示,“我們希望為社會、經濟界和立法者提供參考,明確和回答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倫理問題”。
臉書應用型機器學習部門負責人華金·基尼奧內羅·坎德拉表示:“人工智能帶來影響人類與社會的復雜問題,僅靠業界是無法獨自解決的。”他說,希望研究所致力于探索關于這項技術應用及影響的“根本性問題”。
日本大力推進“超智能社會5.0”
在日本2019年度預算概要中,科學技術領域較2018年度增長13.3%,達到4.351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1日元)。人工智能(AI)相關技術開發和人才培養等是預算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中在培養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預算約為133億日元。立教大學等一些日本大學也紛紛開設或者計劃開設人工智能學院,大力培養人工智能技術人才。
和全球主要經濟體一樣,日本對人工智能在金融、醫療、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應用十分期待,尤其期待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給嚴重老齡化的日本社會打上一針“強心劑”。日本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提出超智能社會5.0戰略;企業也躍躍欲試,加大投入,人工智能社會似乎越來越近。然而對于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勢領先地位,日本在資金投入和人才儲備上都明顯落后一截,對此又稍顯不安和焦躁。
1月25日,在日本東京松下機器人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展示“自動駕駛”的電動輪椅及其后面尾隨的自動感應式行李箱。(華義 攝)
診斷癌癥初顯身手
整體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和交通方面的應用在日本比較早。日本醫療行業利用人工智能幫助檢測分析病情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例如2018年1月島津制作所開發出了運用人工智能兩分鐘內判別癌癥的技術。2017年富士膠片和奧林巴斯開發出在內窺鏡檢查中由人工智能自動判斷胃癌等技術,該技術最早將于2020年投入使用。早在2016年8月,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利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的Watson人工智能系統對一名患有特殊白血病的66歲女性患者進行病情分析診斷。該人工智能系統在極短時間內分析上千萬篇癌癥研究論文后給出最可行的治療建議,最終幫助該患者成功康復出院。這一案例顯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極大前景。
日本的一些醫院和研究機構還計劃聯合打造人工智能醫院。計劃2022年之前建立10家樣板醫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錄入病例、影像識別及提供最佳治療方案等。在一流的醫療技術和醫療環境的基礎上,人工智能技術將有助于解決日本醫療人員不足和促進個性化醫療,大大提高醫療行業效率。
無人駕駛走上街頭
在出行領域,日本各大車企和互聯網公司都積極采用人工智能推動無人駕駛技術應用。豐田公司2018年10月宣布和日本軟銀集團合作,在無人駕駛和共享汽車等領域拓展業務。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認為,汽車行業迎來百年未有之變局,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豐田公司需要和軟銀集團合作,豐田將不再是一家傳統汽車廠商,而要變身為一家依托人工智能的移動出行服務公司。
無人駕駛走上街頭
2018年8月無人駕駛出租車駛上東京街頭,在固定線路上載客試運營。開展測試的日本日之丸交通出租車公司和ZMP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說,這是全球第一次為乘客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計劃在東京奧運會前后正式推出相關服務。此外,日本企業在無人駕駛電車、卡車、農業機械以及建筑機械等領域應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投入也比較突出,2018年被稱為日本無人農機元年。
成立“戰略司令部”
中國留日同學總會人工智能研究協會會長薄鴻崢說,日本的人工智能與制造行業的結合非常好,比如機器人、智能制造領域,已經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產品的制造、檢測等。日本傳統制造業技術基礎雄厚,加上人工智能技術,比較容易生產實用的新型產品。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人工智能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巨大潛在影響。在2016年1月日本頒布的《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了超智能社會5.0戰略,認為超智能社會是繼狩獵社會、農耕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后,又一新的社會形態,并將人工智能作為實現超智能社會5.0的核心。在《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和經濟成長戰略等國家戰略規劃下,經濟產業省、文部科學省等政府機構組成了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協同體制,在重大方針項目上加強政府部門間的聯動。
2016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成立被稱為日本人工智能技術戰略司令部的“人工智能技術戰略會議”,由日本學術振興會理事長安西祐一郎任“人工智能技術戰略會議”議長,主要成員包括東京大學校長、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以及日本科技振興機構理事長等日本主要學術機構負責人。2018年6月,日本政府在“人工智能技術戰略會議”上出臺了推動人工智能普及的計劃,將重點推動研發能與人類對話的人工智能,以及在零售、服務、教育和醫療等行業加快人工智能的應用,節省勞動力并提高生產率。
人才培養是短板
雖然日本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企業積極導入人工智能,但是日本媒體認為在全球人工智能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日本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卻遠遠落后于中美兩國。《日本經濟新聞》稱,全球掀起人工智能人才爭奪戰,日本落后中美;能夠提供充足的預算和充滿吸引力的研究內容的日本企業為數不多;日本有必要舉全國之力培養人工智能人才。
日本經濟產業省一份預測報告稱,由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如日本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日本國內就業崗位將減少735萬個。報告稱,如果被海外企業掌握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日本企業的競爭力將衰退,淪為給海外企業“打工”,高薪工作將從日本國內流失。
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中國和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走在前列,研發競爭如火如荼,投入和成果都是處于領跑地位,而日本則繼互聯網時代“掉隊”之后,在這一領域的存在感也比較薄弱。日本在研發投資、人才培育和爭奪等方面行動相對遲緩。
《日本經濟新聞》稱,調查顯示全球存在70萬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美國谷歌于2018年春在北京成立了“谷歌AI中國中心”,在中國本地招募人工智能人才,而中國企業也積極面向美國招徠人才。日本在企業主導的商業化應用和政府主導的研發投入這兩方面都處于劣勢。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中美爭鋒而日本已被甩在后面。
薄鴻崢說,日本在處理個人信息方面的限制很多,收集各種數據的成本較高,而人工智能的技術積累離不開大數據支持,因此這些因素也限制了日本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研究。
英國更注重人工智能基礎性研究
想騙取索賠?小心被提供快速法律咨詢的在線“機器人”揪出,通過使用語音識別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在線“機器人”已能檢測出哪些屬于欺詐性保險索賠。企業想更好地節約開支?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軟件,通過分析會計數據,人工智能軟件會建議實施新的天然氣、水和電費等開銷計劃來節省開支……今年2月,英國政府宣布投資1300萬英鎊(約1.13億元人民幣)支持40個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項目,旨在提升生產力,改善英國的專業服務。
作為人工智能的誕生地,英國一直都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方面,明確人工智能的技術性本質,注重這一領域的基礎性和開創性研究;另一方面,在政策、資金、教育、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優化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具有極大前景
“英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和布局貫穿了整個人工智能的發展,世界上出現的幾次人工智能浪潮英國都沒有缺席,比如第五代計算機雖然是日本推動的,但背后卻有英國創造的身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帝國理工學院大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毅可表示。
英國政府2018年4月發布的《英國人工智能:有準備、有信心、有能力?》報告指出,英國是21世紀人工智能發展領域的世界領導者之一,擁有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強大的學術研究文化、極具活力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以及在法律、倫理、財政、語言等方面實力突出的一系列技術集群。
目前,英國形成了以倫敦、劍橋、愛丁堡等高校集中城市為中心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不僅擁有像“深層思維”公司(DeepMind)、“快鍵”公司(SwiftKey)、“巴比倫”公司(Babylon)等在人工智能領域占有重要地位的科技公司,還孕育了“克萊奧”公司(Cleo)、“思維追溯”公司(Mindtrace)等在理財、自動駕駛行業開拓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同時,英國全球頂尖的高等教育體系所形成的人才培養和科研轉化機制,為其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強大的科研能力和人才支撐。
當前,世界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已呈現“白熱化”趨勢。面對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近年來,英國政府不斷加大政策、資金、人才、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布局力度,決心將英國打造成人工智能產業的前沿陣地和世界中心。
英國政府2018年推出的《工業戰略: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報告顯示:過去3年,英國發布了包括人工智能產業在內的工業戰略白皮書、人工智能產業政策等各項措施,并成立了人工智能發展委員會、數據倫理與創新中心、人工智能發展辦公室及工業戰略挑戰基金等相關機構,以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
同時,英國還規劃制定了金額超9億英磅(約78.7億元人民幣)的一攬子人工智能產業扶持計劃,還將投資谷歌、亞馬遜、“人工智能元素”(Element AI)以及“慧與科技”(HPE)等一系列跨國科技公司。
而在人才方面,自2017年起,英國將在4年內培育8000名計算機科學教師;未來7年,通過培訓讓5000名學生具備多樣化的數字技術;支持新增450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博士點;加大包括人工智能人才在內的海外特殊人才引進力度,每年增加1000名至2000名人才引進。
此外,英國也在加強國際合作。2018年7月,英國與法國簽訂五年協議,在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領域加強雙方高端科研中心的合作;2019年1月,英國決定與日本在機器人、數據等領域加強深度合作……
“幾十年來,英國一直在持續發展人工智能,并具有自身的重要特點。”郭毅可說,一是確定了人工智能的技術性本質,秉持穩重、冷靜的心態,注重在這一領域的基礎性、開創性研究;二是長年在教育和人才方面持續發力,“極有遠見”。
郭毅可認為,對人工智能的持續性研究體現了英國對科學研究的“穩重感”。他說,“人工智能也好,深度學習也罷,英國人并沒有在這方面進行過多強調,他們明白,今天這個技術比較有效,但明天又會有新技術出現,他們更看重人工智能的本質,重視基礎性、創新性技術的研究。”
“比如,目前很多人強調人工智能的算法,但很少有人強調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算料’,怎么去擁有最高級、最有質量的數據資源,這才是有遠見的。”他說,“英國建立了一個涉及50萬人的生物樣本庫,數據的精度和嚴謹使其得以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的‘原料’基礎。”
“數據研究中不應該過分強調‘大數據’,更應該注重‘精數據’。”郭毅可說,所以英國對整個技術的發展基礎、發展方向、人才儲備非常看重。
法國欲擠進人工智能“第一梯隊”
2月19日,首屆法國人工智能峰會在巴黎舉行。為期一天的峰會吸引了法國全國超過400名政府機構和企業的代表,“把人工智能推廣在更多領域,實現產業化應用”,成為與會者們的共同愿望。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以及法國政府和產業界投入的日益增長,人工智能應用的云端化不斷加速,法國負責數字經濟的國務秘書穆尼爾·馬哈古比此前表示,人工智能是提高法國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所有經濟部門和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應均可享受人工智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醫療衛生領域最活躍
法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其自身的基礎和優勢,根據法國財政部在人工智能峰會期間公布的《法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水平和前景》報告,法國在人工智能的許多應用領域擁有非常多樣化的公司和研究機構,法國本土現有109家人工智能領域初創企業,占世界總量的3.1%,它們活躍在機器人、自動駕駛、零售和保險等多個領域。
報告指出,目前在法國受人工智能技術影響最深的行業部門主要是醫療衛生、制造業、交通、公共服務、環境、金融服務、農業和法律等。在這些行業中,人工智能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最為活躍,主要體現在醫療預防、醫學診斷和研究方面。醫療行業推行并應用人工智能有助于推進醫療改革,并讓更多的法國人工智能醫療初創企業進入全球視野。
另外,法國對人工智能方面的國際投資者具有吸引力,部分互聯網大型企業集團已經或將在巴黎設置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例如2月21日,美國微軟公司在法國成立人工智能全球發展中心。
數字基礎設施仍欠缺
但報告還指出,法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程度不及美國和中國,存在缺乏領軍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受制于國外大型互聯網公司等問題,而且法國人工智能技術在產業化應用中面臨著數據匱乏與數據安全、增強培訓工作兩大挑戰。
具體而言,許多法國網民在廣泛使用由外國供應商提供的應用軟件和服務程序。由于法國缺乏能夠進行深度學習和數據處理的大型數字基礎設施,這就迫使許多法國研究人員主要使用由美國企業擁有和提供的云計算系統進行研究。這樣的現狀導致法國發展人工智能缺乏大量數據并存在數據信息泄露的隱患。除此之外,法國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相對落后還導致了人才流失,許多法國教育機構培養的優秀畢業生都選擇到海外就業。
欲與一流強國相抗衡
實際上,法國總統馬克龍2018年3月在歐盟率先推出了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擬從人才培養、數據開放、資金扶持及倫理建設等方面入手,將法國打造成在人工智能研發方面足以和美國與中國抗衡的世界一流強國。其發展戰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培養學科人才、建設良好科研生態,吸引世界頂尖企業在法國建立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其次,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和私營部門數據共享,開放醫療、交通等行業在公共基金資助基礎上獲得的數據,提高數據分享和合作的意識,在強調做好個人數據保護的基礎上,支持私人企業開放和交流數據的要求。
第三,以法德合作為核心,聯手推動歐盟制定人工智能發展規則和行業標準。
第四,加強法國對人工智能行業的資金扶持。未來數年內,法國將投入15億歐元的公共資金以及5億多歐元的私人部門投資,用于建立世界頂級的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此外,法國在2024年之前還將投入8億多歐元用于跟人工智能發展密切相關的納電子學的發展。
最后,探索解答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倫理性和政治性問題。
2018年1月1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北京SOHO 3Q參加中法人工智能論壇。
法國知名數學家塞德里克·維拉尼表示:“不同階段發展人工智能有著不同的任務,比如20世紀50年代,人工智能誕生,那時人們要學會去理解這一新鮮事物。如今,人工智能的復雜性使人們開始擔憂人工智能系統可能在不可預知的環境中導致傷害,或者可能會受到惡意操控,從事有害行為。我們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準則,完善和善用人工智能。”
他說,現階段發展人工智能需要從三方面入手,即“實驗性”、“分享”和“主權”。具體來說,首先,推進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實驗,各個國家、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實驗等;其次,將人工智能技術設備、發展經驗和數據等進行分享;最后,打破人工智能的中美兩極格局,建立多極發展的新態勢。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15瀏覽量
9302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73瀏覽量
238875 -
面部識別
+關注
關注
1文章
375瀏覽量
26655
原文標題:透視世界人工智能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