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以“機器智聯、賦能萬物”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暨智能經濟人才峰會在浙江寧波余姚盛大開幕。
本屆大會上的企業家論壇: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研討,邀請了國產工業機器人及零部件企業的老總,對
2018年機器人發展
制造業大環境下,機器人產業的轉折點
國產工業機器人零部件的突破點在哪里
未來五到十年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方向預測
上述內容進行探討,內容精彩,小編特整理出來,與各位分享!
論壇嘉賓
新松機器人副總裁徐方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張丹
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褚健華
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金博
武漢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淼
清能德創副總裁湯小平
主持人: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段星光
(以下內容為工業機器人小編根據現場速記內容整理)
首先從去年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情況來總體看一下我們對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過程和以前我們所取得的成績,談談自己的看法。
徐方
“中國的機器人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以后,一直是在高速的發展。那么,前三年,就是2015年、2016年,2017年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去年實際上說是平臺期,相對來說速度是在減緩。實際上就是對于一個行業來講,也不可能一直是高速的增長,經過3-5年高速增長以后調整,我覺得是很正常的現象。”
那么,現在有一個問題是不是中國機器人的應用進入到一種轉折點?是不是未來的情況會怎么樣。徐方認為:
因為現在的機器人的應用最早都是在汽車,電子等等這些高端行業應用發展起來的。那么中國的制造業,實際上是除了這兩個行業以外,大部分都是一般的工業。那么,一般的工業里頭,實際上所謂的高端,就是說它的投入相對比較大一些。如果對一般工業來講的話,它的投入相對比較少。那么,對于機器人要求好用還得要便宜。實際上這有一定的矛盾!那么,實際上我們也分析了,雖然這些一般的工業,但是它用的機器人的技術并不是低端的,甚至比在汽車行業里頭,這些高端行業里用的機器人技術還要先進,也就是我們今天大會上講的各種智能的機器人的技術的應用。
那么,前幾年,實際上就是說傳統的機械手這樣一些應用已經大部分的市場被占領。那么現在的新的市場,我們也叫機器人的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那么,它對機器人的系統的要求,更高了。比如說它至少要求感知,感知智能的一些包括視覺,包括力覺的應用,甚至成為機器人的標配,那么這樣一些應用和傳統的機器人不完全一樣的,它實際上是系統解決方案的思路。那么,對于系統解決方案,它需要大量的工程師,你不是說簡單的就賣一臺機器人就可以了。可能需要有服務的跟上。所以,機器人的數量上減緩是必然的。因為是應用產生了一些變化。
對于國內機器人企業怎么樣應對這樣的一種新的形式,那么一個就是說針對工業細分的市場,你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另外一個對機器人的產品,不是簡單的一些機械手,包括物流機器人,AGV,包括移動機器人和工業機械臂結合的這種復合型機器人,這些新的機器人的形態的應用也是作為一個新的應用的方向。另外一個就是說,除了我們這種說的一般的制造業以外,就是說機器人應用的范圍,包括在半導體方面的真空,潔凈的機器人,包括在商務行業應用的機器人,要不斷的拓展機器人的應用的領域,解決國產機器人的發展問題。
張丹
針對機器人的發展問題,張丹談到:
第一感覺到非常精細化,因為各種各樣的,像物流,醫療、其他方面的服務機器人各方面都分得非常細。
第二個就是智能化,我們現在有傳感器,還有大數據,人工智能大量涌現以后,我們考量一個機器人就是不從是它速度、精度,還有載荷量,還有其他可靠性方面,我們要看它自主決策性,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性能考核。
還有一個就是,更網絡化。因為現在端發展也是非常快。很多東西可以利用大數據可以把機器人網絡化應用到里面。舉個例子,我主要搞并聯機器人,因為現在在企業里面應用非常少,但是我們現在在學校里面實驗室的層面上做了一些研究,主要是我們怎么樣提高它性能,因為并聯機器人,大家知道里面有好多的腿,腿之間有互相之間的耦合的關系。所以我們就是做了一個工作,現在大部分公司里面用的機器人都是串聯機器人,我們就是把一種串聯機器人怎么把它轉化成并聯機器人,這樣的話使這樣機器人既有串聯的特性,又有并聯的特性這樣新型的機器人。
另外就是說我們把一些并聯機器人應用在我們傳感器,或者其他的,包括無人機,我們叫可適應的起落架。現在好救援機器人,有的時候在不確定地面上要角落的話,我感覺到如果有一個可適應的起落架,可以做得非常好。這
庹華
首先談到了珞石的基本情況:“我們是一家創業公司,2015年5月份成立,正好現在4年時間,我們專注在輕量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和銷售。目前我們產品,除了協作機器人,我們其實最主要推的是我們的小六軸吧,7公斤,根據不同的臂展有不同的形態,當然我們也在研發2公斤的。我們應該不會再其他的機器人形態再多投入什么,因為畢竟是200多人創業公司。然后,我們第二階段一直基于我們自身的產品,結合新的場景,新的工藝開發一些標準化的軟件包,或者希望把這些實際場景里面的工藝數字化下來,開發定義軟件包。”
針對協作機器人,庹華介紹說:“我們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我們開發這種協作機器人,或者我們目前結合我們自己的,我們稱之為X8產品系列開發,都涉及到產品的定位,我開發這款產品,我的目標客戶是誰。我的目標客戶對應解決的應用場景是什么。比方說我們也可以在末端做一個傳感器做裝配或者打磨的應用。當然市場也有,我們也會推出這樣的產品,比如關節上裝的傳感器的機器人,首先它從效率上,我們說深層一點,因為前端做利用率(音)傳感器,是通過位置反饋改變這個力。而我們如果用協作機器人,每個關節做傳感器,它的帶寬應該有10倍左右的帶寬。這是我們舉非常細的例子,就是我們開發任何一款產品,首先想到就是我們這個產品能解決實際問題。”
然后,第二個就是不管是協作機器人也好,還是我們目前在大量推廣,就是通過我們的廣泛的渠道商,集成商推廣我們這個產品,更多的是在解決新場景,新工藝之間,我們如何才能解決好機器人更好的使用,或者使用性上做出更多的工作,作為國產機器人,我們認為我們自身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管是在產品性能,可靠性,穩定性這塊,還是在更多新場景,比如感知,規劃,在執行這塊,其實還有很多的空間和很多的場景可以探索。
褚健華
蘇州綠的諧波這十多年主要專注于精密諧波減速器研制和開發。從技術和產業上,應該說還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首先從技術的角度來說,褚健華強調“極簡的東西反而是最復雜的”。
諧波減速器結構應該來說不是很復雜,但是設計的是工業最基礎,最底層的,無論從它的材料,熱處理,軸承,潤滑以及底層的數學物理模型,因為柔軟變形還是非常復雜,到精密加工工藝,實際上每一個都是深層次的硬件底層工業體系。所以我們從最開始研發到現在,能夠在技術上去突破應該說一路走過來還是非常艱辛,非常不容易。
針對技術層面的問題,褚健華介紹說:前幾年市場上擔心國產諧波減速器行不行,但是這次漢諾威展覽館,大部分是我們合作伙伴以后,證明了國產諧波減速器已經能夠走向世界的舞臺,特別是我們剛剛4月份在北京召開的新品發布會,面向全球發布的新一代超高精度15秒級別的諧波減速器以及超常壽命,保證2萬小時的諧波減速器,從已知數據來說是全球最高水平了。當然我們還是在不斷努力,因為諧波減速器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性能,效率,剛度等等,我們在不斷的取得從底層到應用的突破。
第二個產業化角度來說,褚健華提到:雖然我們目前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超過65%,在國際上我們也在不斷的取得大的突破,這兩年應該在國際市場增長是每年30%。應該來說特別是海外的用戶對我們評價,無論從品質,還是產品的質量來說,還是非常高的。當然我們仍然不斷努力,特別是為中國的客戶,世界的客戶,我們能夠提供更高性價比,比如我們新的大規模智能制造基地廠房今年設備陸續組裝,安裝使用。逐步投入使用,新廠房跟我們老廠房總共是80萬臺諧波減速器產能,通過智能化制造生產,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和在座各位一起努力,走向世界的舞臺。
石金博
從兩個方面分享對機器人行業感受:一方面,剛才段老師一直在講大趨勢不好,我們可能增速會放緩,那我先分享一下,我覺得工業機器人的價值鏈。因為我覺得一個公司如果想賺錢,說得通俗一點,每個人講我們為客戶創造價值,從工業機器人角度,其實我們必須承認它并不是生產的必需品。那也就意味這工業機器人在整個制造過程中,它的價值在哪里?那我認為其實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講做國產替代,其實我們并沒有挖掘新的價值點,我們只是在一個既定的市場,經濟好的時候,其實投資旺盛,無論3C還是新能源,投資旺盛的情況下,當然原有的應用點會不斷的放大,實際上并沒有目前真的創造新的價值應用。
那我們作為國產的機器人也好,我們必須接受我們的品牌不如既有的,我們的經驗也不如既有的。那我們只能接受:好吧,我們賣便宜一點。石金博強調說:“我覺得雖然經濟不好,既有的價值機會可能在衰弱,那我們的價值在哪里?但是我反而是這樣看的,其實隨著我們當把事業抽離開原有3C新能源,而且剛才庹華也講他們在特殊行業找到自己的應用,實際上為什么強調應用,在我看來就是應用的特色就是在挖掘新的價值,所以我不認為經濟不好跟機器人有直接關聯,而是需要大家認真的面對的是:尤其是在也我們技術能否真是的落地,能夠變成一個行業真實的需求,這本身需要時間沉淀的,我們既需要核心技術的沉淀,也需要對應用需求的理解,再開發沉淀,我不認為這件事情大家要過于憂慮,它就應該是這樣。”
如何在行業里面來創造自己的定位。石金博強調說:“李群的想法就是我們做機器人,做技術,但是實際上制造業千變萬化。如此巨大的規模靠十家,二十家,就是上百家機器人公司去一個一個的兌現,其實永遠有瓶頸的。我們都是做機器人的,我們不懂工藝,靠我們在行業之外的人了解工藝,再做出來,這中間的效率一定不是最高的。所以我們的理解就是如何讓機器人更加的開放,如何提供更多的資源給到懂工藝的人,讓他能快速的去把它工藝變成機器人可以享用的東西,這是我們的想法。”
所以,在李群的過去的很多年里面,一直致力于的是希望把硬件的平臺搭建起來,那李群現在也是在做小輕量,在各個級別的機器人,無論六軸,甚至我們為一些行業做定制性的。對我們來講,當我們有一定產品設計體現和品質保障體系的時候,硬件的平臺并不是瓶頸。有供應商,有零部件,有我們整個體系的保障,我們一定可以把它做得好。同時我們還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花了五年時間重新架構了機器人的系統,那我們的想法就是這個系統,我們已經考量到對于所有的用戶,各個層面的用戶,它想去觸碰到機器人底層的各種情形,把這樣的系統架構出來和開發出來,也就意味著只要他想在機器人端做一些什么的人他都有機會去實現。我認為這樣就可以發覺更多的價值點,同時挖掘價值點的人就可以挖掘這樣的產品,實現他的價值。
所以剛才提到我們做機器人,我們做應用。其實集成對我們來講是理解行業,反思如何把產品做好的重要手段。同時,現在我們也必須接受的一點,中國雖然風風火火講智能制造,講機器人,實際上自動化的理念,說白一點就是我們大部分的客戶是提不出需求來的。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做產品,或者懂自動化的人還要再去用我們技術如何把需求智能化。不要對我們客戶提那么高要求,所以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我認為人工智能或者智能制造技術在機器人端很重要要解決的問題。
李淼
首先介紹了他的創業故事:“我們的名字是庫柏特,完全是協作機器人的行業。但是我們對協作機器人行業理解可能跟其他同行理解不一樣,我們當時想的就是為了讓機器人更好用,初衷是讓機器人更多的場景去用,我們了解中國的一年機器人十幾萬臺,就會反思一個問題,為什么不是130萬臺,不是1300萬臺,中國勞動力源源不止13萬人。很多人給出一個數據,這可能我們機器人不能干這個事。那物流分撿這個事情是抓取,我們就尋求技術最高的,當然是學術交流,跟博士、教授,院士討論,抓取上這個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我們成立了各種研討會,成立了各種TC,技術研討會,技術委員會,抓取上面有沒有解決,所有的技術專家,行業大牛會告訴我們抓取已經解決了。抓取已經解決了!那為什么是生活當中落地這么難,就是從真正的研究到落地之間隔的是哪里,我們反思這個問題,其實現實中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一個博士,一個教授,需要非常多高端人才做這個事。”
實際上不僅僅是應用,機器人核心問題是解決可規模化應用,不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上讓這個應用可以復制,我們所有人在座都知道只做一單,這個應用只做一單肯定虧的,不可能賺錢,但是這個應用可以做一萬單肯定有辦法變成賺錢的生意,所以我們提出工業機器人操作系統,或者工業平臺的概念,這個平臺類似手機上安卓的平臺,可以讓很多人,最起碼讓我們內部人不需要受到那么多很多教育或者很多門檻開發,可以簡單的調用各種插件,各種配置完成一些調用高端算法,完成應用的集成。
經過三年努力,這個操作系統可以小規模對外銷售了,在很多應用領域,李淼介紹說:“我們已經有了不錯的應用的效果。比如在物流,我們服務了順豐,菜鳥等等企業。隨便舉一個例子,在物流的倉庫里面,以前的抓取可能大家做的所有抓取都是針對一種,兩種,我們在學術上可能是寫了太多這樣的稿子,我抓取算法可以用靈巧操作手抓一個物體,真正實際落地中你會發現客戶需要不是這,他需要很快,很可靠的抓取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的SKU亞馬遜倉庫有700萬種不同的SKU這是需要機器人解決可規模化問題,不僅在應用復制性上面,還是抓取對象的多樣性上面,以及不確定性上面都需要解決。”
“還有物流,食品,新零售等等行業都取得了很快的應用突破,所以當我們在漢諾威展覽出這樣系統的時候,我們發現關注這個事情的人都是國外的友商。比如日本的,歐洲的企業。而中國的企業對這種東西不在乎的,因為我們機器人生產企業從來沒有有一環說機器人軟件,這個軟件要么是集成商干的,要么是機器人本體干的,大家沒有一個很明確分工,也相信在未來這個方向肯定會形成很好的生態,就是做本體,做核心零部件,做集成,做軟件應用平臺的,大家可以有一個很有效的協同,分工。”
湯小平
首先介紹了清能德創的具體情況:“我們公司是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然后我們公司的核心的目標是做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我們公司是2012年成立的,核心的團隊是來自清華大學的電器系。
從2012年到現在有7年的時間,我們從到目前為止的話,就是在一直專注于國內工業機器人的驅動器的研制開發。目前的話,跟綠的的差不多,在國內占有率的話,我們可能比綠的低一點,但是可能有30%多一點。”
隨后跟跟大家分享了清能德創幾大系列產品是怎么聚焦工業機器人,怎么定義這樣的產品的。“我們最早的時候其實是A8系列的產品的話,當時是我們客戶找我們,當時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里面是四波驅動器。那是在2013年左右,我們做的就是一個進口替代,然后我們打通跟我們的三維控制器,電機的配合及所以我們當時是開發A8系列,是國內最早的,走的是控制類母線。
國際上很多的驅動器的流行架構就是這樣做。包括針對工業機器人里面要求相應速度快,荷載能力強,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慢慢的被客戶認可,包括工業機器人其他功能,比如機器人的點頭這些功能。”
“這個機器人開發獲得客戶認可之后,客戶進一步提出來,因為我們針對大負載機器人,他們會提出體積偏大,然后,接線這些東西不方便,我們緊跟著提出第二款R系列的機器人,實際上第二個產品系列專門針對機器人推出專業機器人伺服,就是國內第一個把四個服軸(音)在一個驅動器里面,這樣減少體積,機器人也相對簡單。然后,緊跟著2016年推出RC系列的也是針對國內機器人發展推出的桌面機器人,希望做得更小。還有一些QSIO的應用,我們提出第三個系列是RC系列,這樣的發展歷程。
整個過程的話,我覺得我們聚焦在機器人行業,專心的做機器人的伺服產品,始終聚焦在這個上面,我們沒有做電機或者三維控制機,這個我們一直沒有涉及。”
關于未來發展,湯小平提到:“其實我們也是跟著我們工業機器人客戶一起發展,我們現在推出一些驅動器在軟件上做了更多的支持。比如像支持工業機器人的拖拽功能,或者防止碰撞的功能。還有一個,大家可能如果參加我們發布產品也知道,我們新的產品支持一些無線通信的功能,將來其實跟我們通過無線可以把數據進行上傳到云端,這個對我們機器人也好,或者對我們產品也好,將來的話我們進行遠程的維護。甚至我們程序可以遠程升級,我們一個功能。讓客戶用我們產品更方便,然后它可以在遠端了解到這個設備的運行狀態,甚至可以發現這個設備可能每一個關節設計不合理,可能處在過載狀態,把我們的產品做得更細,讓客戶更大發揮他們價值。未來希望我們作為四波(音)驅動器供應商,我們不光讓我們客戶,國產機器人有好的國產零部件用,還希望我們國產零部件做得比國外的零部件做得更好。”
在未來5-10年對于中國的工業機器人,我們做什么樣的預測?
徐方
對未來5-10年就是智能型機器人可能應用得越來越多。主要是包括感知的,還有協作的,和網絡的智能的機器人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
褚健華
未來的機器人有可能像我們今天的手機一樣的。硬件、 極簡,易用,模塊化、標準化。未來大量的工作可能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軟件,大量的人都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未來如果機器人能夠做成像今天手機一樣是不得了的事。我們也期待這一天。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82瀏覽量
207810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49瀏覽量
53671 -
新松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瀏覽量
11836
原文標題:信息量太大!國產工業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企業大佬的深度對話
文章出處:【微信號:jiqishijue2020,微信公眾號:機器視覺自動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