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9年車市寒冬未卻,新能源汽車卻持續走高,即便是在汽車市場哀鴻遍野的4月,新能源依舊獨善其身。但回顧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其發展并非順風順水,3月補貼新策出臺后,嚴苛政策下業內關于車企如何應對、消費者是否買單的擔憂層出不窮,甚至存在唱衰言論;4月接連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更是將新能源汽車推進“眾矢之的”,原本就存在短板被過度夸大批判,使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動搖、質疑陡增;5月新能源車市,逐漸穩定卻也暗自涌動。
面對嚴苛的政策轉變以及消費者的質疑,唱衰新能源汽車的言論開始在大范圍內擴展開來。在壓力面前,為什么新能源車企們卻仍舊能夠信心滿滿呢?
退坡減半,優惠尚存
事實上,補貼退坡已是大趨勢,從新政來看單車補貼金額呈斷崖式下跌,并取消了地方補貼,導致能夠拿到補貼的總數或將實際減少50%以上,補貼退坡力度之大。但細看其中的條款,不難發現新策對補貼標準提升,換句話說那些符合補貼標準的車型,仍然能夠享受到優惠的補貼,只是補貼程度相對減少。而在新策正式施行之前還制定了過渡期截至6月25日,在此期間車企們仍有充分的時間展開應對。
政策調整下,勢必會驅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力的進一步提升,實現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在未來能夠購買到更高質量的產品。因此,對消費者來說這未必不是好事,畢竟價格只是考慮因素之一,其所在城市是否限牌限行、是否更強調減排和環保、產品質量等均在消費者的購車考慮因素之內。因此,即便是少了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依舊有市場。
技術加持,緩解焦慮
說到消費者購車考慮因素,除了性價比,作為電動車其續航里程、電池密度等也都是消費者的購車痛點,而隨著技術加持,以特斯拉、比亞迪等領銜的新能源汽車在很大程度上上已經突破了續航里程的局限,緩解了續航焦慮問題。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續航里程300+km已屬落后,續航400+km的早已比比皆是,續航500+km也得以實現,讓車企重拾發展信心。
當續航焦慮逐漸得以緩解之際,近期接連發生的安全事件讓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問題逐漸顯露。事實上,在這一過程中難免存在部分自媒體為博取關注和焦點,故意夸大煽動安全焦慮,畢竟在新能源汽車尚未誕生之前,燃油汽車自燃發生的頻率也不少,但媒體卻視而不見。但也得益于媒體報道,不僅讓消費者在購車關注到了電池安全,也讓車企們意識到汽車安全是打不得“馬虎眼”,催動它們不斷完善自身技術,加強對電池安全配置的加持,畢竟安全問題是硬傷。筆者也相信當電池安全焦慮亦如續航焦慮一樣能夠得以緩解時,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煥然一新。
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汽車行業已經基本明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人心所向。而車企如果不想落伍,就應當緊跟趨勢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目前,全球范圍內對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而燃油車的汽車尾氣作為引起霧霾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便是在即將施行的國六等高標準政策下,依舊免不了對環境造成污染。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的0排放更符合國家乃至全球發展策略,必將稱為大勢所趨。
此外,根據最新車市銷量報告顯示,作為油轉電的典型代表且已穩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頭把交椅的比亞迪,前4月燃油車銷量大跌,同比下降45%,相反其電動車達到了9.7萬的銷量,實現同比增長123%。但就比亞迪的銷量趨勢來看,相比噪音小且舒適、節能的新能源汽車已經獲得了大批消費者的親睞。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完善,徹底解決續航焦慮與電池安全問題的新能源汽車,也必定成為人心所向。
總結:當前,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窘境,亦如燃油汽車曾經的經歷。面對現今依舊的政策制度、消費者的需求,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車企,才能夠在未來汽車領域占領一席之地,因此新能源車企們的確需要信心滿滿,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完善自身發展。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62瀏覽量
231983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581瀏覽量
107765
原文標題:政策嚴 消費質疑 為什么新能源車企們反而信心滿滿?
文章出處:【微信號:firstautometals,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金屬材料】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