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的機器人之路,很大程度上與這個人有關。沈崗,1992年去到日本留學,1994年— 2003年期間,就讀于東京工業大學機械專業,2003年博士畢業后,加入日本機器人巨頭公司發那科。在機器人研究所,從事智能機器人和機器人軟件的研發工作,曾經擔任發那科機器人研究所,機器人事業本部的技師長,相當于國內的總工程師,妥妥的機器人大國日本巨頭單位的專家。
那沈崗的離職原因是什么呢?據傳高薪邀請來的沈崗實際上已經被架空,不能對項目做出直接的決斷。雖然請來了沈崗這樣的頂級機器人專家坐鎮,但是博智林公司所有的項目,楊主席不插手不放心,沒有參與過的項目,他也要全面控制。
沈崗此前接受采訪時曾透露,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他到碧桂園的第一天晚上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強的機器人公司?沈崗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和情懷,也是他一直想做的。沈崗到來之后,博智林馬不停蹄地招兵買馬,火熱朝天地干了起來。
2018年6月,碧桂園深圳機器人產業園揭幕;7月,碧桂園成立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到9月,廣東博智林聲稱5年投入800億元建設順德機器人谷。截止至2019年2月,博智林人才團隊規模接近900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才占比超過49%,而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發人員超過41%。
但正如沈崗所言,“我們不是一家賺快錢的公司。現在碧桂園最欠缺的就是智能制造技術,要發展起來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希望大家不要用看房地產的模式去看機器人谷,我們希望和房地產分開來看,按照科學規律摸索成長”。對地產公司而言,做好開發業務尚且不易,造機器人更將任重道遠。還是說說碧桂園機器人之路的因果緣由吧。
1、專業人才無用武之地
沈崗加入碧桂園的時候,正是楊國強被黑的最慘的時候。
2018年4月7日,廣西崇左碧桂園項目二期工地發生坍塌,造成一死一傷。6月24日,碧桂園上海項目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傷,7人輕傷。7月26日,六安市金安區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筑工地發生一處圍墻和活動板房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傷情危急,2人傷勢嚴重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連續幾起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碧桂園很快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幾乎一夕之間成為黑心開發商的代名詞。
對面這么多工地傷亡事件,楊國強的解決思路是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
“未來20年,50%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用最快的速度,在建筑行業把工人數量減少50%,這樣建筑工地的人員傷亡就會大大減少。”楊主席的想法是非常好的。
碧桂園確實很重視人才,博智林機器人公司人才團隊規模接近900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人才占比超過49%,而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發人員占比超過41%,但用人思維還是地產思維,就比如當初恒大做礦泉水的時候,調任地產干部任水公司各條線負責人時,已經注定了礦泉水無法用地產思維突圍,隔行如隔山,不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人,摸不清行業規則,跨界風險非常大。
在博智林公司,這些博士們大多數做的都是和自己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比如,明明可以做技術的,去搞交流對接,做了技術的,搞得也是最基本的機械設計,一系列的非標自動化,這些高薪高學歷的博士們,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寫PPT。
2、老板參與具體經營,非專業指導專業
不可否認,楊國強帶領下的碧桂園發展迅速。但是博智林屬于科技型公司,對于專業知識還是有要求的。楊國強多次把央視《我愛發明》那些所謂的農民發明家請來,要求公司把所有手頭研發項目停下來,去總部聽他們宣傳自己的小發明,聽他們給公司提建議。
這個節目中那些農民發明家發明的物件,多是一些簡單會動的小機構,比如做雨傘的,做兒童涂鴉筆的,又或者是削菠蘿的,做涼皮的等等,這些小發明的技術含量顯而易見。但這并不耽誤楊老板對發明的熱愛。只是可憐了研發人員,一有活動,或者有領導參觀,就必須去總部當觀眾。領導們興致來了,還要跑前跑后,演示機器是怎么動起來的。
由于項目太多,再加上一些不切實際的安排,就造成了博智林加班情況特別嚴重。晚上10:00公司大有人在。甚至凌晨兩三點,還有人在寫程序,而且加班是和績效掛鉤的,如果績效不達標,就拿不到年終獎。白天當觀眾,晚上就加班,凌晨微信收到消息要秒回。
3、架構頻繁變動,地產思維做機器人
2019年1月4日,碧桂園發布新的人事任免通知,其中,張志遠,朱劍敏改任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執行總裁、副總裁,之前他們都是從事的地產業務。另外自從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成立以來,公司的架構變動頻繁,經常會空降一個領導下來,公司的總監副總監就有十幾個,中高層的領導數目,已經遠遠超過公司規模該有的領導數量。
這一群對高科技一竅不通的地產精英們,生硬的把地產行業的慣用思維,套用到做機器人上。楊老板曾經在博智林內部會議上說,“你們做的事要能產生效益,不然就不要研究。”有句話怎么說呢,“一個女人10個月生孩子,楊老板會給你10個女人,讓你1個月生出孩子。”
一個項目,從提出概念到樣機落地,只給兩個月時間。通常這個時間連采購零部件都難以完成,核心技術,研發這些更是無稽之談。但項目評審的時候,領導還會問你:這里有沒有核心零部件啊?有沒有專利啊?
做科研是要有情懷的,是要不斷試錯的,搞機器人,哪里能高周轉?縱使三頭六臂,能力超群。可是憑借沈崗一己之力,也很難抗衡整個龐大的碧桂園體系。事實上,楊國強大張旗鼓搞機器人公司,不是為了什么高科技,其本質上依然是服務于房地產的上下游。
4、迎接趨勢,引大佬爭先涌入
去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領導人宣讀了獲得改革先鋒稱號人員名單,這份名單中包含了科教文衛眾多領域,但是卻沒有一個房地產大佬獲此殊榮。整個房地產行業似乎都被遺忘在角落。
而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互聯網大佬,在人民大會堂滿面春光,微笑著揮手致意。房地產行業正在一步步跌下神壇,高科技才是最有風口的題材。房地產大佬們不一樣,他們手里有天量的資金,如今國家不再買地產商的單了,所以以楊國強為代表的這些地產商,紛紛投入巨資進入高科技領域。商人在商言商,哪個行業有前景就就投哪個行業,很正常,對于地產而言,能通過高科技概念買到低價地,拉升一下股價,那也是極好的。
但切換至一個技術含量極高,且需要長時間投入的產業,無疑意味著碧桂園需要實現商業思維和邏輯的轉變。
5、“有沒有可能為了夢想成為世界最強”?
這是一個“造夢”的行業。沈崗如此,周小天亦然,都是為了夢想而來。
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博智林目前已形成4大研究院2大事業部的多核心業務引擎。今年5月1日以來,累計引進研發人員234名,比4月末增長51%,其中80%以上是行業內的中高級研發工程師。
如今,周小天也是為了這個“夢想”加盟博智林的。2019年5月24日,他在博智林第八期新員工培訓會上表示,“我們都是帶著夢想來到博智林的,正如博智林機器人的英文'Bright Dream Robotics',我們的夢想是在全球工業4.0、AI等科技發展趨勢背景下,去尋夢機器人這樣一個有無限前景的行業,而我們這群追夢人有機會、也有信心成為這個行業的圓夢人。”
作為曾經西門子的終生制高管,他說,“我放棄世界500強終身制的高管職位,選擇加入博智林,就是為了實現夢想,想和大家一起通過努力使博智林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機器人公司。”據博智林建筑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兼基礎技術研究院院長戴安剛透露,自2018年7月成立以來,博智林人一直全力投入研發工作,已陸續遞交申請專利176件,并在諸多領域取得快速突破。碧桂園無疑是有著成為是界最強的決心。
6、“機器人建房子”要到來了
在碧桂園2019年年度會議上,楊國強對“碧桂園是什么”做出了新的解釋——“我們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這個定位下的三個重點業務是地產、農業、機器人,而機器人業務目前的方向是機器人餐廳和建筑機器人。
如今,碧桂園的機器人業務將由博智林的執行總裁周小天負責。據悉,周小天也是“技術流”,此前是世界500強企業西門子的終生制高管,曾于1995年獲得德國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大學工程與制冷研究所的工程博士學位。他還擁有涉及冰箱結構、性能及控制等多方面的20多項專利,其中現在在中高端冰箱上幾乎成為“標準配制”的0℃保鮮功能就是周小天與博世西門子共享的發明專利。
不過,碧桂園方面表示,掌舵人變更不會影響碧桂園繼續探索機器人業務的熱情和決心。5月24日,博智林發布的消息稱,博智林要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服務商”,且還在持續引進人才。
不過據了解,目前博智林的機器人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其實不僅是碧桂園,多少房企多元化發展困難重重,原因是什么呢?總結來說:1、地產沒什么技術含量,準入門檻低,只要能搞定錢和地就行,所以不少其他產業做地產也容易做起來;2、其他行業技術含量高,就不說高科技了,礦泉水涉及到的上下游產業及供應鏈管理,就不是地產能玩的轉的;3、地產的老板普遍插手經營管理,用地產思維經營其他產業,各個業務部門也是非專業指導專業。
2012年的時候,萬科就說房地產已經進入了白銀時代,探索多元化戰略。到了2018年,很多人發現還是房地產賺錢,一再強調鞏固基本盤。多元化的路并沒有那么好走。今年1月份,楊國強說希望10個月后就能在很多地方用機器人做建筑,碧桂園已經在安排生產適合機器人使用的鋁模、頂架、爬架、墻板。這意味著,按照楊國強的要求,今年11月后,就能看見很多機器人做建筑,這距離博智林成立僅有一年零4個月。但如果成功,這也將創造出碧桂園的機器人速度。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01瀏覽量
207472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6瀏覽量
103460
原文標題:碧桂園的機器人跨界之路,不好走!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n,微信公眾號:產業大視野】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