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關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動用國家緊急狀態令來制裁華為的新聞可謂是一波接一波,包括川普的禁令以及英特爾、高通、博通、賽靈思向員工發出通知,暫停向華為供應產品等等。那么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會有什么影響?
1
一個假設
博士二年級的時候,我和導師幫助法國規制部門研究兩家法國超市在某個區域的競爭政策問題。
我說:這兩家規模和市場份額都差不多,數據顯示他們的市場份額分別是 21% 和19%,基于這個市場份額,我們就能根據貨物的成本來定義他們的最優定價問題了。
這個時候導師說了一句:你如果這么想那就錯了,市場份額是競爭的結果,而不是競爭的前提。
現在想來,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理解華為乃至于中國相關產業的產業鏈發展。
美國對華為的攻擊,在公司層面上有個專門的詞,叫做foreclosure。這個詞在金融里面有其他的含義,但是在產業經濟學里面,就是公司利用自己的市場力量,限制或者禁止自己的競爭對手獲得瓶頸訪問權的行為。
瓶頸是指的關鍵的資源,可以是市場渠道,也可以是技術專利等等。一般來說,這種限制所帶來的總收益是負的,所以國家往往需要制定各種相應的競爭政策來加以限制。但是如果把這一套理論映射到國際上,就失去了競爭政策分析的意義,只能進行一些狀態分析。因為沒有高于國家的強制執法機構,也并不存在國際間真正意義上的規制部門。
我們作個假設:假設在手機和電腦產業鏈中瓶頸的部分,大都是中國企業所擁有的,且美國所擁有的部分是非瓶頸部分。
智能手機市場是一個高度飽和的市場,即便我們把蘋果從地球上瞬間擦除掉,它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并不會白白消失,本來會選擇蘋果手機的消費者會選擇其他品牌的手機,還是會用到中國供應鏈的產品。
所以中國所擁有的瓶頸從中期來看未必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宏觀來看收益反而有可能增加——因為如果蘋果倒了,占領蘋果留下的市場空白的手機廠商很可能是中國控股更多的一家企業。
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都不是一個新興的、需要廠商自己去開拓發展用戶群的市場,少了一個主要競爭者,其他還在這個行業的公司會把空出來的市場份額瓜分掉,這些在蘋果供應鏈上受到嚴重震蕩的企業會有一個緩慢恢復失地的過程——只不過購買他們產品的不再是蘋果,而是其他公司。
而在消費者端,消費者是確切無疑受到損失的。那么這部分本來想要購買蘋果手機的消費者就會因此不買手機嗎?顯然不會,他們會用其他的品牌作為替代。而在沒有出現摩擦之前,這部分消費者的最優選擇是蘋果,現在因為摩擦,他們都選擇了自己次優的選擇——從最優到次優所降低的效用之和,就可以看做是因為摩擦而造成的消費者福利的下降。
產業供應鏈的終點是消費者市場,如果消費者市場沒有明顯變小,那么供應鏈中的某一段多一個或者少一個非壟斷的企業,整個產業供應鏈是可以自己恢復的。蘋果的市場份額雖然強大,但那是競爭的結果,并不真的由蘋果所擁有,一旦蘋果份額減少了,這部分市場份額會歸屬于其他同類企業。
就像在文中開頭舉的例子一樣,雖然兩家企業確實是在平分市場,但是那是競爭的結果,而不能給定自己天然就擁有多少市場份額然后去算自己的最優價格。
反之亦然。
2
均衡點
基于如上同樣的道理,太強調美國企業的不可替代性在長期來看,也是過于悲觀了。
雖然我認為這件事情對于世界經濟的整體沖擊肯定是負面的,但是對華為、包括對中國的相關產業而言,我倒沒有那么悲觀。
很多悲觀的論點認為,目前在芯片相關產業的市場份額,美國占據了絕大多數,所以美國一旦斷供,那么華為將很難撐下來。其實這個論點只是看上去很有道理,并沒有內在的邏輯。因為我們觀察到的永遠是均衡點,而不是可能性。
舉個例子,電子書市場在蘋果進入之前,市場上只有亞馬遜Kindle這一家,然而亞馬遜電子書的價格也并不高,亞馬遜其實是利用自己強大的市場份額獲得對出版商的優勢談判地位,以很低的價格拿到版權,然后再用很低的價格賣出去。
亞馬遜圖什么呢?就是圖自己的壟斷地位,讓其他潛在的電子書競爭者沒有動力來進入這個市場,從而在戰略上成為這個市場的唯一供應者。
后來喬布斯用新的代理人模式進入這個市場,許諾給出版商很高的利潤之后,很多出版商就迅速反水加入ibook的陣營,結果導致出現了市場上競爭者多了,價格反而增加了的情況。
如果只看均衡點,那么在亞馬遜一統電子書市場的時候,看上去亞馬遜是壟斷者,但是其實它并不是真的壟斷者,它只不過是用很低的價格壓制的其他潛在競爭者沒有動機進來罷了。如果亞馬遜敢提價,那么它就做不成壟斷者了,你說這個時候,亞馬遜真的有與其市場份額相稱的壟斷力量嗎?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規模效應,就是隨著產量的增加,生產每一個商品的平均成本會下降。
芯片產業就是最最典型的例子。建廠的時候特別燒錢,前期投入、無論是研發還是設備都非常巨大,但是一旦進入流水線生產,生產的越多,賣出去的越多,單個芯片的價格就越低。
Intel的前CEO格魯夫曾經說過: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買一片Intel的CPU,我可以把CPU的價格定成1美元。 雖然是戲言,格魯夫也知道不可能人人都買一片Intel的CPU,但是這也反映了在這個行業走量是多么重要。
這種行業屬于天然具有壟斷屬性的產業。我們假想一個市場上有兩家完全一樣的芯片廠商,Intel和AMD均分這個市場。因為規模效應相同,所以假設沒有研發,它們的成本、定價和功能都完全一樣。突然有一天,有一個顧客腦子一熱,從AMD換成了Intel的芯片,那么Intel就可以多生產一片,AMD就要少生產一片,也就意味著Intel的平均成本,就此低于了AMD的平均成本。
那么因為平均成本低了,Intel就可以稍微降一點價格來吸引顧客,從而市場份額更加擴大,從而繼續降低價格……從而最終把AMD完全排擠出市場。 因為一個顧客頭腦一熱而造成了市場份額的偶然擾動,直接啟動了一個公司的正向循環,從而就成為壟斷者。
但是其實這并不意味著AMD的產品就比Intel要差——根據我們的假設,兩者完全相同,只是這種誰先走到量誰就爆發的行業特點,決定了這樣的行業只能有極其少數的贏家。
現實雖然比我們上面的模型復雜,但是其實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在芯片行業,集中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Intel、高通和TSMC在過去的十幾年內不斷的在消滅對手,成長為自己所在產業的巨無霸。但是其實這并不意味著離開了這些公司,世界就真的一片黑暗了。
因為有很多的潛在市場進入者,被這些行業巨無霸強大的規模效應壓的幾乎沒有可能正面和他們競爭,所以沒有市場份額,也不為大眾所知。但是一旦禁運長期化,這些平時隱藏在角落里的企業就會紛紛走上臺前了。
3
國產芯片科技的真實現狀
桌面CPU
中國本土其實也是有X86授權的,兆芯是從***威盛繼承的完整的X86授權,并且現在就有可以量產的X86處理器,大約和Intel第六代的中低端處理器i3系列差不多。
這些處理器其實都是和當前的主流操作系統平臺和軟件兼容的,但是因為技術上畢竟落后Intel好幾代——自己最好的處理器也就是人家2015年的中低端的水平,在平常的商用機器上很少能見到,但是如果禁運長期化,1年、2年、5年呢?相當于兆芯突然獲得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和客戶群,到時候資金會有的,人才也會有的,技術進步只會比現在更快。
并且兆芯其實也不是沒有競爭者,共同擁有X86授權的還有海光,禁運長期化就會給這些基本沒什么知名度的企業更大的空間。
手機CPU
其實不光是手機,主要是ARM架構。X86系列因為歷史原因(PC誕生在美國),比較美國中心化。而ARM是英國公司,智能手機又是最近這十來年的事情,所以ARM架構相對來說比較去中心化,拿到授權的企業很多,托智能手機的福,ARM架構在國內的技術儲備本來就很不錯,比X86好很多。華為麒麟系列CPU也早已登堂入室,可以正面和高通競爭。
包括在服務器CPU方面,ARM也對Intel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華為前段時間還公布了泰山服務器,就是ARM架構的。
芯片生產
絕大部分芯片都是TSMC,也就是臺積電代工生產的。TSMC一家公司,占據全世界芯片生產大約50% 左右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沒有規模效應就去死」的行業。一個芯片加工廠建起來需要幾十個億美金,然后每天幾百萬美金的折舊,而每隔幾年要大換生產線。可以說在任何一個流程上降低那么表面上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單位成本,在天量的芯片生產下,都可以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
其實中國大陸是有芯片生產能力的,中芯國際的總部就在上海,而在北京和天津都有生產廠。當然技術上中芯國際和TSMC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中芯國際目前能提供28nm的工藝,剛扭虧為盈還沒幾年,而這個工藝是TSMC在11年就達到的了。
操作系統
這個其實最沒有什么懸念,盡管硬生生的造一個完全兼容windows的操作系統很有難度,但是GNU/Linux和Android本來就是開源的,國內對Linux的改造和漢化也幾十年前就進行了。
即便是最極端的情況下,Google不再為Android貢獻代碼,轉而去做閉源的操作系統,那么基于現在的Android下面由國人自己開發也沒有根本上的困難。
Linux的辦公套件也很成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可能對于游戲娛樂,真沒有了windows確實不好辦。不過國內對于聯網社交類游戲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如果禁運長期化,國內Linux機器普及化,那么騰訊很可能會扛起Linux游戲的大旗,把吃雞之類的爆款在Linux平臺上做出來……可能唯一收到實質損失的,就是單機游戲玩家了。國內的市場至少在目前是不足以吸引來大廠單獨為之遷移到Linux平臺上的。
4
總結
還是那句話,我們看到的只是均衡點,而不是真正的市場力量。一旦禁運長期化,這些原來被美國企業規模效應所壓制的中國企業其實會獲得更大的空間,雖然技術短時間內依然落后,但是并不是完全沒有替代的,我們看到的某些市場被美國企業壟斷是因為從市場的角度上講,讓他們壟斷是一個雙贏的選擇而已,并不代表真的沒有技術儲備。
我比較贊同一位朋友的觀點:美國如果全面對華進行高科技禁運,天不會塌下來,中國人能用到的芯片和高科技硬件大約也就是回到十年前的水平罷了。而沿著十年前的水平向前趕,因為有后發的優勢加上來自其他國家的技術交流,距離依然是能夠逐漸縮短的。
如果這種類似的中美對抗一再發生,那么中國和美國幾乎肯定會走上不同、不兼容的技術路線,會有各自的高科技硬件以及互相不兼容的協議。到時候世界就會出現:以美國為核心,有一套技術規范和軟硬件配套協議,然后有一批國家會使用它們;而以中國為技術發源地,也會有一批國家都采用中國開發的技術規范和軟硬件協議,從而形成了一套新的產業鏈;在兩大勢力之間會有一些相當于緩沖地帶的國家,同時采用兩種協議和規范。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這樣是不好的,因為相當于憑空產生了很多因為技術規范不兼容而產生的摩擦。但是,顯然這也不是最壞的結果。
-
高通
+關注
關注
76文章
7470瀏覽量
190731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78瀏覽量
17187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1瀏覽量
251977
原文標題:知乎高贊:從產業經濟學角度看美國制裁華為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pianlaosiji,微信公眾號:芯世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