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018年內,無人機植保參與的新疆棉花脫葉劑噴灑作業面積,就已經突破了1000萬畝,而據統計目前新疆的整體棉花種植面積不過3800萬畝,也就是說已經有1/4的新疆棉花用上了無人機植保。在短短50天的棉花成熟期內,每天大概都有18674個足球場面積的棉花接受無人機植保服務。”
最近幾年,一批“不速之客”經常出現在棉花田里。
遠遠看去,它們就像是拖著白色尾巴的小黑點,在棉田上不斷飄來飄去,同時還伴有巨大的呼嘯聲。
它們正是正在進行脫葉劑噴灑的無人機,而“白色的尾巴”實際上就是它們噴灑時霧化的藥液。
這些無人機的作業速度飛快,一畝地往往只需要一分鐘。通過噴灑作業,這些田里面的棉花大概再經過一周的時間,就會“開花”(吐絮),連棉花植株上的葉片也會自然脫落。
廣大棉農最喜歡的,是最終呈現光禿禿的“光桿棉花”。棉花無需綠葉扶——在利用大型地面機械采收棉花時,葉子的角色已經變成了影響棉花采收質量的雜質。收購棉花的大型紡織公司也愿意用更高的價錢收到更少雜質的棉花。
這也是為什么盡管看起來無人機只是在棉花田里“轉了一圈”,但是農民們在看過效果之后都愿意為此付出8~10元每畝的無人機服務費用。
僅2018年內,無人機植保參與的新疆棉花脫葉劑噴灑作業面積,就已經突破了1000萬畝,而據統計目前新疆的整體棉花種植面積不過3800萬畝,也就是說已經有1/4的新疆棉花用上了無人機植保。在短短50天的棉花成熟期內,每天大概都有18674個足球場面積的棉花接受無人機植保服務。
如此壯觀的數據,還只是“農業無人機”在中國快速拓展的“冰山一角”。
大疆2018年9月初就已經作業突破1億畝次
2018年內,中國“無人機植?!钡睦鄯e作業面積粗略統計超2.5億畝次(實際數字絕對比2.5億多)。如果按照每畝10元的無人機植保服務費計算,2018年無人機植保市場光是噴灑環節就已經創造出25億元的價值。這還不包括無人機的銷售、維護、培訓等環節所產生的其他市場價值。悲觀狀態下行業空間大致是216億元,樂觀狀態下可以去到326億元。
農業,一個巨大的無人機市場
按照全國大約20億畝耕地計算,截至2018年,無人機植保的面積大約只占中國全部耕地面積的6%。
“無人機植保”,顧名思義就是用無人機進行農林“植物保護”作業,這其中涵蓋了噴灑液體藥劑、播撒種子、撒播粉劑等多種作業。就目前而言,無人機植保是農業無人機最主要的用途,也是價值最大的市場。
究竟無人機植保在中國能有多大前景?參照目前無人機植保行業最發達的日本,后者經過30余年的發展,無人機植保覆蓋率穩定在54%左右。中日農業模式相近,但在細節上仍存在很多不同,目前行業內的普遍觀點是:中國遠期無人機植保普及率應該會低于日本,樂觀能到50%、中性能到40%、悲觀能到30%。
鑒于國內的耕地總面積,基本維持在20億畝上下。理想狀態下,每塊地無人機植保作業的年需求量大概在3次左右。單臺無人機目前的作業面積平均在1萬畝左右,未來有望提升到1.5萬畝。且目前農業無人機售價已經低至4萬元左右,相關產品還在持續快速更新。以及2018年每畝地植保費用平均在10元錢左右。
我們可以得到樂觀、中性、悲觀狀態下對應的無人機保有量分別為20萬、16萬、12萬臺,遠期中國無人機植保服務市場空間大概在180億~300億元,而無人機本身的銷售市場空間大致在16億~26億元之間。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計算過程中大部分數字均為估算值,最終結果只作參考。
眼下,農業無人機在中國的高速成長,實則源于我國這個農業大國在生產效率上的“短板”。
注:中國農業主要成本由生產成本和土地成本構成,美國在這兩種之外還有燃料動力成本、固定資產折舊成本等。其中人工成本是生產成本的組成部分。
2016年,國家發改委曾發布了幾張中美農產品的數據對比表格。根據數據,我們經過簡單計算就能得到中美主要農作物單位生產成本、以及每畝人工成本的對比。
知乎用戶“工業革命熵不起”在對問題“中國與美國農業糧食畝產量的對比是怎么樣的?”進行回答的時候,最終得出了這樣一條結論:
美國用中國1.9%的農業勞動力完成了中國117%耕地的生產勞動。
但由于地理、歷史、航空業實力等一系列原因,中國并不適合大規模直接套用美國的模式。相比之下,近鄰日本的農業無人機模式其實更值得參考。
根據虎嗅了解,近年大規模采用無人機植保、同時擁有全國最多農用通航飛機的的黑龍江“北大荒”,內部曾對無人機植保的效費比進行了對比,結果是無人機比通航飛機還要低上1~2元。這樣的結果已經超出了業內人士的預料。
更關鍵的是,中國的無人機產業鏈已經展現出了足夠的快速擴展能力,無人機的成本還有望進一步下降。公允地看,無人機植保目前最適合拿來“填”上中國農業機械化低的“短板”。
消費級無人機公司的新戰場
無論怎么看,農業無人機都是塊機會巨大的蛋糕。那究竟是誰吃下了這塊蛋糕最大的一塊?
那就讓我們先把目光投向無人機這個大賽道,試問一下,農業無人機與消費級無人機究竟有沒有關聯,它算是前幾年大火的消費級無人機公司競爭的新戰場嗎?
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農業無人機領域的一個重要玩家就是大疆。但在大疆全面制霸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前提下,非常罕見地,農業領域誕生了真正能與大疆PK的對手,其名極飛。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大致崛起于2009年,僅僅幾年,大疆已經吃下了全球近八成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又因為巨大的市場占比優勢,在全行業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大疆始終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保持很強的技術優勢。不管后來者怎么追,大疆總在前面,而且這個距離越拉越大。
很多無人機公司隨即打起了新應用場景的主意。相比于電力巡檢、安防執勤等其他場景,農業中無人機場景中對于新技術的需求是最多的。除了最基礎的無人機平臺、農藥的噴灑方式、農藥的計量、噴灑程序、特殊田地的障礙監測能力,都是之前消費級無人機所不涉及的技術,哪怕對于大疆也是如此。
倒回2014、2015年前后來看,農業的確是唯一一個其它無人機公司有可能不被大疆“秒殺”的應用場景。
極飛科技就是看中了這個機遇。先是在2014年建立了直營的植保服務隊,同時還在新疆建立棉花植保服務運營中心,通過新疆當地的棉花無人機植保噴灑服務來實驗和磨練自己的技術。2015年,極飛更是直接搶在大疆之前發布了自己的第一代植保無人機系統P20。
直到這個時候,大疆才被驚醒。但行業巨頭的積累不是開玩笑的。短短7個月之后,大疆就拿出了自己的首款農業無人機MG-1,并且隨后開始以很快的節奏進行迭代升級。
大疆早年技術領先局面下的疏忽、極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賭一把,再加上農業無人機特殊的屬性,最終讓整個市場,走向兩強局面。
為什么是多旋翼無人機?
無論大疆還是極飛,以及其它進軍農業無人機的企業,都走的是多旋翼無人機之路。為什么會這樣?
說起來,中國之所以能刮起無人機植保浪潮,就和多旋翼無人機“脫不了干系”。要知道,這一種無人機的興起,滿打滿算不過10年。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簡單”二字,特指“結構簡單”。以多旋翼無人機最常見的四旋翼結構為例,它的4個旋翼既是飛行的動力元件、也是飛行的控制元件。根據力矩和角動量這兩個基本的物理定理,人們只需要對4個旋翼的螺旋槳、旋轉方向、速度等進行控制,就能實現一系列的操控需求。而這些操控,都可以通過效率更高、反應更敏捷的電路、芯片等來實現。
大幅簡化的結構在賦予了多旋翼無人機一定的成本優勢之余,也大幅降低了無人機的維護需求。
但多旋翼無人機先天也存在“缺點”:其空氣動力效率并不高,往往30分鐘不到就能把一大塊電池給用完。目前主要通過為無人機配備更多的電池,以及額外的智能充電解決方案來解決。
在無人機植保中,多旋翼無人機還有另外一項優勢:其旋翼向下“吹”出空氣提供升力,氣流正好起到了輔助噴灑的作用,能夠將霧化成細小懸浮液滴的農藥,均勻噴灑到作物上,甚至是葉子的背面,實現遠超傳統噴灑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相對簡單的人工物理噴灑,多旋翼無人機自身就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產物,為后續農業信息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礎。
商業競爭點燃整個行業
大疆 MG-1S Advanced
再說回行業競爭。農業無人機行業的崛起,也與大疆和極飛這兩家公司之間的PK直接相關。兩者最近幾年在產品上一直針鋒相對。
2017年10月極飛發布的全新旗艦P20 2018 RTK版,定價為41999元。而1個月之后,大疆就推出了比前者低一檔的MG-1S Advanced,直接把價格壓到了29999元。在2018年年末的發布會上,大疆祭出更先進的T16無人機,配備一系列新功能也只要31888元。10天之后,極飛也召開了發布會,直接打起了“組合拳”,全新的P20、P30無人機價位從34999元到54999元不等。
從兩家農業無人機公司目前的公號影響力也在伯仲之間(公號粉絲主要是農飛經銷商和各飛手組織)
根據虎嗅從眾多飛手組織和實際飛手中了解到的反饋來看,兩家農用無人機產品在實際表現中各有優劣,因為許多細節上的設計思路都不同。整體上而言,大疆更大所以在續航能力這樣的性能參數上更強,但極飛的定價又比大疆低不少。
截至目前,兩家公司并沒有一次性摧毀對方的想法,即便是大疆自己,也會欣賞極飛在農業無人機上的努力。雙方只是在農業無人機新技術、產品具體售價等細節上“友好”競爭。加之雙方已經解決了農業無人機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硬需求,雙方競爭過程中并不存在那種能一下子改變所有局勢的關鍵點。
產品和技術之外,雙方在銷售環節上的競爭看頭可能還更大一些。兩家均采用全國性的代理經銷網絡,第一級代理往往是省級,然后之下再分數個各級代理,覆蓋程度和效率也在伯仲之間。
誰在執行無人機植保?
2018年新疆棉田作業期間極飛科技專門搞了個飛手組織的攝影比賽,圖中為夜間作業的專業飛手組織。
無人機植保行業中的執行者叫做“飛手組織”,他們實際身份屬性比較復雜,幾種比較典型的包括:植保無人機經銷商、傳統農資體系、大農場主、專職飛手組織。他們各自的訴求也有所不同。
大型農業無人機經銷商有實力一次性吃下大面積飛防作業,并且能夠調用比較多的無人機快速完成任務
江蘇專職飛手組織“蒲公英無人機”,驅車從江蘇趕往新疆進行飛防作業。
但不管飛手組織屬于哪種類型,最為關鍵的都是他們的營利狀態。在2017年,一名專職飛手通過操縱植保無人機,一年基本可以賺10萬人民幣,對于一些集合了更多飛手和無人機、效率更高的中小型飛手組織來說,這個數字有可能還會更高。
但在2018年,也有部分區域出現了因為飛手數量快速上漲,導致市場競爭加劇、無人機植保單位面積服務費下降的情況。隨著植保無人機的進一步自動化,人工操作在植保過程中的介入有望進一步減少,進而增加飛手組織的利潤空間。
另外,飛手組織的種類多樣、組成復雜,也催生出了另外的商機,2018年前后國內出現了數個無人機植保服務平臺,其中有部分還是由大型的無人機經銷代理商自己搭建的。這些平臺一端對接的是松散的小型飛手組織,一端對接的是真實需求農戶,以類似網約車的在線撮合來完成服務的對接。
除了服務對接之外,也有部分公司開始憑借平臺的身份開始收集無人機植保行業的數據。這些數據被結合植保的最終結果評定之后,作為參考,反過來為飛手組織服務。這一塊后端農業服務的典型公司主要例子是農田管家。
無人機植保,最難的不是無人機
因為農業是一個相當講究經驗的行業,無人機植保終究是一種全新的農藥噴灑方式,各種細節都需要在原有使用方式上做出調整。在無人機植保早期,因為無人機噴灑導致一大片作物死亡的事件也不少,飛手和無人機植保公司直接被農民告了上法庭,最后還賠了15萬元。
而根據農田管家給虎嗅提供的另外一串數字,目前其平臺上大約有63%是專業飛手,但在全部的飛手當中,只有16%具有真正的植保經驗。如何幫助越來越多的飛手組織適應農業植保,已經成為了行業繼續發展的首要問題。
目前,大疆、極飛都開設有自己的學院組織,對植保無人機購買者傳授無人機操控和植保知識。還有的創業公司更直接將這做成了一門生意,通過傳授一定量的植保知識來收錢。
而在無人機植保的用藥上,雖然國際農業航空發達國家基本都是采用的航空專用藥,但是目前國內主要還是采用濃縮的傳統植保用藥,輔以部分無人機植保助劑,進一步控制無人機植保過程中噴藥的用水量、霧滴大小等。
2017和2018年,大疆和極飛兩大巨頭已經在飛防用藥上有所動作,其中大疆和陶氏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極飛則與拜耳達成戰略合作,但截至目前,兩大國際農藥巨頭暫無明顯的動作。
關鍵性的智能化步驟
長遠來看,中國不可能擺脫“精耕細作”的農業模式,所以智能化相當重要,它有望帶來更高等級的“精耕細作”,進一步提升中國農業的生產效率。
大疆全新T16植保無人機搭載DBF成像雷達,用于避障和特殊地形飛行規劃
以黑龍江水稻田的除草任務為例,一片水稻田里面的雜草生長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樣“雜草”生長不均勻的無人機植保任務往往沒有人接。
去年極飛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先用一個無人機在農田拍一遍,然后根據拍攝到的圖像進行智能分析,判斷田里哪些地方雜草比較多就設置噴更多藥,雜草更少的地方就噴少一點藥。既除掉了雜草,也減少了總的除草劑使用量。
除了無人機以外,極飛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涉足更加廣泛的智能農業,當時他們發布了3款智能監測站產品。這些看起來像普通路燈一樣的監測站,能夠通過頂端的攝像頭和各種氣象傳感器,記錄并上傳相應的信息,方便農民對農作物的產量以及天氣之間的關系進行追溯。
相信在未來,無人機的智能化程度和聯網程度還將持續升級,讓無人機在充當“農藥噴灑工具”的同時,成為廣大農田一線的數據采集器,為更廣泛的數據收集、決策、研究提供依據。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488瀏覽量
181372 -
大疆
+關注
關注
30文章
904瀏覽量
82099
原文標題:聯哥觀察 | 百億市場的農用無人機競爭多有激烈?
文章出處:【微信號:tuopuwulianwang,微信公眾號:農業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