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建設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文章從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意義出發,總結了科技強國建設的國際經驗和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科技強國的歷史進程,分析了我國現代化建設與科技強國建設長期性和階段性的統一關系,探討了新時代科技強國建設的階段性任務。文章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科技強國,要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要素質量,構建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完善科技強國建設的保障措施。
科技創新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力量,世界主要國家都將科技創新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萍紡妵ㄔO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理解科技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必須與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相結合。
2018?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18%,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投入總量居世界第?2?位?;A研究經費占?R&D?經費支出之比為?5.69%。科技投入持續邁上新臺階,為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奠定了投入基礎。
在現代化強國建設大格局中來謀劃科技強國建設,必須結合自身優勢特點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學習借鑒科技強國建設的國際經驗,強化科技強國對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既要重視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促進科技創新跨越式發展,又要重視建設以創新為戰略支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創新驅動引領發展。
從現代化建設角度理解科技強國
建設的重要意義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中國已經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實現現代化,將是人類發展格局的歷史性變革,必然需要強化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走創新發展之路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我們既要注重借鑒國際經驗,更要結合自己的優勢特點走特色發展之路。
學習借鑒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的國際經驗
創新型國家是以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驅動力,具有強大創新優勢的國家。主要特征是國家創新發展指數明顯高于一般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率在?70%?以上,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2%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
根據主要創新排名,被普遍認可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從綜合國力看,既包括大國,如七國集團(G7)國家和俄羅斯等;也包括小國,如以色列、韓國、瑞士、瑞典、芬蘭、愛爾蘭等。
這些國家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把大力發展基礎科學、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作為核心目標,把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作為突出任務,把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作為關鍵因素,把建設創新文化、提升全民科學素質作為社會基礎,把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作為制度保障,值得學習借鑒。
每個創新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主要有自主創新型、學習轉化型和引進利用型。
美國是大國自主創新的典型。美國以大企業為主導、中小企業協同,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來引領和帶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美國政府在供給、需求、環境等方面發揮保障作用,重視國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融合。二戰以來,美國聯邦軍事研發預算一直超過民用研發預算。
芬蘭是小國自主創新的典型。芬蘭政府與大企業主導,帶動產學研合作開展技術研發和商業化。
日本是學習轉化的典型。早期日本在國外研究基礎上進行應用創新和集成創新,后來逐步過渡到自主創新;創新體系從政府主導模式轉變為現今的企業主導、政府引導模式,注重官產學研協作。
韓國和愛爾蘭是引進利用的典型。通過開放創新和集成創新,有計劃地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科技強國是創新型國家的高級階段,其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強,在全球競爭合作格局中有重要影響力,具體體現為科學技術領先、經濟社會繁榮、思想解放、文化興盛、教育發達、軍事實力強大,硬實力和軟實力相得益彰。當前的科技強國有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等。不遠的將來,中國、印度等有望進入科技強國行列。
結合自身優勢特點走中國特色科技強國之路
******指出,“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
從科技史看,古代中國見長于技術發明與工程創造,但沒有形成科學實證傳統。16?世紀近現代科技產生和發展以來,世界發生了?5?次科技革命和?3?次工業革命,同時伴隨著國際格局變化調整和世界經濟中心、科技中心轉移。由于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綜合原因,中國先后錯過了?5??次科技革命和??2??次工業革命。
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科技發展進入嶄新歷史時期,逐步形成由中國科學院、國防科研機構、高校、部委科研機構和地方科研機構組成的“五路科技大軍”,構建起現代科技創新體系與體制,推動科技事業迅速發展。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迎來“科學的春天”。40?年來,戰略科技力量、中資及外資企業研發機構和新型研發機構蓬勃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穩步提升,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發展。
在第?3?次工業革命進程中,中國很好地把國內勞動力、科技創新能力、產業配套能力、資源、市場與發達國家的先進要素對接,從而成長為經濟大國和科技大國。中國?GDP?占世界?GDP?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2018?年的約?15.7%;多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萍纪度氤掷m增長,科研布局不斷優化,創新人才大量培養和引進,戰略科技力量進一步強化,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為中國原發性參與甚至引領第?4?次工業革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打下了堅實的經濟技術基礎。
科技強國建設與現代化強國建設
的階段特征
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體系、教育培訓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進入新時代,突破發展瓶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總體安全、應對全球挑戰、贏得戰略主動等均對科技強國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代化是長期性和階段性的統一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把全球經濟體劃分為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3?種類型和?5?個階段。1978?年,中國人均?GDP?不足?200?美元,屬于“要素驅動”階段。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扎實推進一系列重大改革,GDP?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進入“效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階段。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前列和創新型國家行列,是對人類發展的重大貢獻。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945?年,黨的七大明確提出“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
1954?年,中央提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四個現代化”目標。
1956?年,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1978?年,鄧小平同志作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判斷,科技創新事業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5?年,中央作出科技體制改革決定。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強調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興國戰略;2002?年,中央提出人才強國戰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科學銜接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三步走”目標任務
2006?年1月,中央首次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事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同時頒布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2007?年?9月,黨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2016?年?5月,******發表《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重要講話,開啟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新征程,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
2018?年?5?月,******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堅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健全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在前沿領域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眹蚁盗锌萍紤鹇圆渴鸷腿蝿瞻才排c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和發展邏輯高度契合。
當前要抓緊落實科技強國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三步走”戰略安排,在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基礎上,科學銜接?3?個中長期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科學評估?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教育等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科學展望?2036—2050?年科技強國建設任務;科學謀劃?2021—2035?年新一輪中長期科技創新、人才、教育及軍民融合等規劃綱要。要探討制定科學量化的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的監測評價方法,對于衡量建設進展、實施效果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未來?30?多年,要持之以恒貫徹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五大文明發展水平,持續夯實我國的經濟、科技、國防實力,大幅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確保?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現階段強化科技強國戰略支撐
的重點任務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全球科技產業變革與我國經濟優化升級交匯融合,中國發展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發生新變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更具復雜性和緊迫性。為此,要保持戰略定力,準確把握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資源要素基礎條件和戰略機遇,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堅定走中國特色的科技強國之路,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動仗,加速新技術-經濟范式的形成與發展。
提高要素質量,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
從研發投入與產出看,我國是總量領先的科技大國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從總量上看,我國在研發投入、科研人員規模與科技產出(包括論文產出與專利產出)方面已居世界前列,科技進步貢獻率逐年提升。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各國的研發投入統計數據:自?2009?年開始,我國國內研發投入(GERD)超過日本居世界第?2?位,2013?年超過歐盟?15?國總和,2014?年達到歐盟?28?國總和;自?2009?年以來,中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2?位,國際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于?2017?年躍居世界第?2?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多年穩居世界第?1?位。但是,從當前我國科技資源要素的結構與質量上看,距離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要求還有較大的努力空間。
從?R&D?經費的支出結構看,我國研究經費(包括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比例偏低,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經費支出約占全國?R&D?經費總支出的?15%?左右,遠低于主要發達國家?45%?以上的平均水平;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成長為國際企業,但企業創新能力整體較弱,2016?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總支出中企業支出部分僅占?3%,美國這一比例為?28%;我國企業研發經費中僅有?3.3%?用于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美國這一比例為?22%。在論文產出方面,2008—2018?年間,我國?SCI?論文篇均引用數為?10?次,排在全球第?16?位,與世界一流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在專利產出方面,雖然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與專利合作協定(PCT)專利申請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在三大國際標準組織(ISO、IEC、ITU)中的標準必要專利擁有量排在世界第?11?位,該量僅為美國的?4%,與當今世界主要制造業強國相比差距明顯。
從教育與人才看,我國具備建設科技強國的巨大潛力
教育和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供給側。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科技強國建設需要基于這一基本國情。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科技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當前傳統資源要素對我國經濟發展作用正在逐步減弱,我國應加速從人口資源大國向人才資源強國轉變。自?2009?年以來,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總量始終高于美國,科研人員規模高居世界第?1?位。2018?年,我國全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已占世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1/5,其中博士研究生與碩士研究生規模已居世界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78?年的?2.7%?增長到了?48.1%。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66.2?萬人,回國人數達到近?52?萬人,另有?49.2?萬名外國留學生在華學習。源源不斷的人才培養和引進為科技創新提供了雄厚的人力支撐。
但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較晚,目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仍大幅低于發達國家;尤其是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體系尚不完善,人才培養質量還不能有效滿足未來新科技和新產業發展對高素質從業人員的多方位與多元化的需求。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面向科技強國發展需求,應發揮好我國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巨大等規模優勢,全面提高創新要素質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優化資源配置,加速科技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加強面向未來的基礎教育和人才培養,尤其是優化提升高等教育體系、質量、人才結構、培養方式,筑牢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人才根基。
建設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加速新技術-經濟范式的形成與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與經濟關系愈發緊密,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愈發顯著,科學、技術、產業三者之間呈現融合并進趨勢??茖W研究的前沿深度與組織形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球價值鏈上的生產分工與全球創新鏈上的知識分工相互影響,在客觀上加劇了全球創新的不平衡發展。我國作為科技創新的后發追趕型國家,更應注重構建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與綜合集成,增強不同創新主體協同創新能力,提升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歐盟的智慧專業化(smart specialization)區域創新理念與高科技跨國企業全球分布式研發網絡的實踐經驗對我國構建現代化創新體系提供了經驗借鑒。未來的新型國家創新體系,必然由自主、協同、開放的區域創新體系聯結而成,有豐富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我國不僅要進一步優化各類創新主體的功能定位,還要統籌創新區域布局,充分考慮區域間創新資源的差異性與創新發展的互補性,以及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科學中心、創新型城市對區域發展的輻射與帶動作用。
當前全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之中,經濟發展正以數字經濟模式為特征步入更高級階段,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命科學等科學技術的發展極有可能引領信息時代新的經濟長波,“數據、知識與智慧”有望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進而廣泛地影響整個產業體系的生產函數與“最優技術”,帶來技術-經濟范式的轉變。新技術-經濟范式將對當前主流范式產生替代性沖擊,并伴隨著大規模的組織和制度變革。知識經濟時代為后發國家實現“趕超”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能夠及早構建并適應新技術-經濟范式制度體系與環境轉變的國家,更有可能在科技與經濟上實現換道超車和躍遷式發展。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在建設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牽引下,我國應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主動構建符合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度體系,科學研判前沿科技領域未來趨勢,集中產學研優勢科研力量,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支撐引領新經濟發展與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加速新技術-經濟范式形成與發展,培育創新引領先發優勢,贏得戰略主動。
新時代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保障措施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但還不能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戰略支撐。未來要堅持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切實改變由于缺乏持續穩定支持導致的基礎研究過度競爭問題,弱化科技評價的經費導向和論文導向,建立知識創新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技術創新體系、技術轉移體系更密切的雙向聯系,拓展基礎科學支撐體系和科技成果應用體系,全面改善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脫節問題,更好地發揮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
建立與科技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基礎研究體系和基礎研究支撐體系
基礎研究關乎我國源頭創新能力和國際科技競爭力的提升,決定著世界科技強國建設進程。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除了完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體系外,還要重視基礎研究支撐體系建設。
建議:
統籌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及中央和地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與大型科研儀器建設,構建滿足未來需求的新型科研基礎設施和科學儀器設備供給體系。
堅持“三個面向”,加強基礎性、公益性自然本底數據、種質、標本等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和科學數據信息收集。
完善國家科技報告制度,避免科技項目重復部署,便利廣大科研人員、企業和社會公眾了解科技進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強化新購大型科研儀器查重評議,鼓勵科研設施與儀器自主研發。建立健全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管理機制和后補助機制,推動更多科技基礎設施、科學數據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
加強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體系建設和科學數據統一管理,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塑造與科技強國相匹配的高效能知識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資助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發活動以財政投入為主,研究方向設置與成果評價主要由同行內部科技專家來判斷確定,企業參與不足,沒有真正形成以創新需求為導向,相關科技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還有很長距離。高校、科研院所存在科技成果產出“通貨膨脹”和科技成果“轉化價值低”并存的困境。
建議:
統籌國立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的學科建設布局,形成相對穩定的學科布局和靈活柔性的調節機制,促進優勢學科、潛力學科、短板學科、空白學科和新興學科協調發展,在主流學科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原創性科技成果。
擴大理工科教師和學生規模,鼓勵基礎科學教育創新,提高理工科高等教育質量。
統籌各類人才計劃的定位與支持渠道,使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引進與人才競爭國際化形勢和本土化需求相適應。
完善“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機制,在創新實踐中培養、發現和使用人才,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和儲備力度,保障人才隊伍持續、穩定發展。
重視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營造讓廣大青少年熱愛科學的社會氛圍,將人口紅利轉化升級為人才紅利。
強化與科技強國相匹配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技術轉移體系
******強調,“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演化為創新體系的競爭,創新戰略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技術創新體系是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2011?年以來,我國企業?R&D?支出占全社會?R&D?支出比重均超過?3/4,要更好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
建議:
深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立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和轉移體系。
支持“頂天立地”的大型創新領軍企業加強基礎前沿研究,有效吸納全球特別是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創新資源,增強產業技術儲備;鼓勵“鋪天蓋地”的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積極探索創新創業,主動試錯,把握機遇。
讓科學家和企業家建立常態化的溝通交流機制,將生產實踐中的科技創新需求及時反饋給大學和科研院所,讓科技創新產生的“好的知識”能夠被更多的創新主體便利地獲得并得到廣泛應用。
加強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專業化能力建設。建立技術準備度和科技創新需求標準化評價體系,有針對性地促進供求銜接,提高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供給質量。
通過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引導企業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合作,更好地帶動人才、知識、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跨區域跨行業組合,更有效地聯接基礎前沿研究、技術產品開發、工程化和產業化,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新格局。
建立健全與科技強國相匹配的科技投入和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關鍵是發揮好我國科技資源豐富、產業配套體系完整優勢,加快構建現代化科技投入和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建議:
統籌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加大研發投入,構建多元化研發投入機制,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產業化對接融通,推動不同行業和領域創新要素有效對接。
對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方式進行統籌布局,優化基礎和應用研究的資源配置基礎結構,探索設立醫學健康研究基金、農業食品研究基金等專業研究基金。
采取政府引導、稅收杠桿等方式,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擴大企業基礎研究經費使用的靈活性,提高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積極性。激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加大對科學研究的慈善捐贈。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鼓勵金融科技創新,健全金融科技風險防范體系。
引導風險投資和科技金融機構參與產學研創新聯盟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探索“投貸聯動”融資支持模式,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管道,更好地服務產學研融通發展。
建立符合科研規律和科技強國建設需求的科學研究組織模式和制度體系
隨著科學發展和學科細化,科技創新鏈條更為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為快捷,產業更新換代不斷加速,科學-技術-產業-社會-文化創新也呈現深度融合態勢。未來基礎科學的組織模式將是基于交叉融合的“網絡式”知識生產,不僅促進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深度整合和精細分化,還促進推動因素和利益相關者多樣化、生態化。
建議:
要在以傳統學科體制為主導的環境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在科技強國建設大局中布局、形成基礎科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依托戰略科技力量,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學時代科研規律的科學研究組織模式,聚集國內外一流人才,整合高端創新資源,同步推進補齊短板、跟蹤發展、超前布局。
完善科技決策咨詢機制,穩定支持一批重點機構和科研團隊開展基礎性、挑戰性強的研究,動態部署前沿探索、顛覆性創新等重大任務。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及重要科研設施的領域布局,要匹配與任務攻關直接關聯的基礎研究任務。
加快構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強化以國防等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為標志的國家任務帶動相關基礎前沿研究。完善軍民融合創新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清除“民參軍”“軍轉民”障礙,推動科技創新、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完善科技創新法律和政策體系,將“放管服”改革成果及時轉化為創新主體、創新治理主體和利益相關者的法定權利、義務、權力和責任,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有效規范風險和不確定性,大力降低制度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預,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的作用。
-
科技
+關注
關注
3文章
1593瀏覽量
33057 -
中國制造2025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80瀏覽量
25544
原文標題:強化科技強國對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
文章出處:【微信號:BIEIqbs,微信公眾號:北京市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