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到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29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也開始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類。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年市場將釋放出200億元到300億元產能,10年內,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到3000億元。
垃圾分類看似舉手之勞,但實際操作難度卻很大:看起來特別干的餅干是濕垃圾,濕了的貓砂卻是干垃圾;小龍蝦殼是濕垃圾,螃蟹殼竟然又是干垃圾。自從開始推進垃圾分類,上海人民每天都要經受老阿姨的靈魂拷問:“儂是什么垃圾?”
自7月1日起,上海將開始正式實施“最嚴”垃圾分類措施。這表示,在推行20多年后“垃圾分類”才正式納入法治框架。不僅如此,北京、廣州、深圳等其他一線城市也紛紛立法,垃圾分類時代已經到來。
眾所周知,日本人對垃圾分類要求非常嚴苛,其環保意識從幼兒園時期便已建立,倘若將垃圾不分類便隨便丟棄,即使是天皇也將親手從垃圾箱中撿出后重新歸類。
從1980年起,日本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產量只有410公斤,為世界最低。更重要的是,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的一種自覺行為,即使沒人監督也會嚴格執行。
與這種“嚴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盡管我們馬路邊的垃圾箱很早就分為“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但且不說市民難以遵守,即使垃圾回收車也只會統一傾倒而非分類。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也逐漸邁入垃圾分類時代。6月初,政府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號召人們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一線城市作為我國各方面領先的代表者,也已相繼立法。盡管強制立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垃圾分類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以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為引領的新科技或將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垃圾分類的痛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資源浪費越發嚴重,而垃圾分類在我國早已推行多年,但為何一直都無法真正的落到實處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第一,中國的垃圾分類界定不嚴格,缺乏法定標準及規范。盡管大眾都知道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但其實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垃圾的分類也是隨之不斷變化的。除此之外,還有一類稱為有毒有害垃圾,它的分類又全然不同,復雜的分類往往讓普通人難以區分。除了專業人士,目前中國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憑生活經驗來區分垃圾的類別。從目前的垃圾簡單分類方法來看,僅僅常用生活垃圾就已經分為六大類八小類,更遑論稍復雜一些的情況,扔垃圾也成為一種技術活。
第二,在中國,垃圾分類完之后一般會被送到垃圾中轉站,壓縮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站和垃圾發電廠等垃圾處理場所。垃圾焚燒和發電前也會對垃圾進行預處理、做一些比較粗糙的回收工作。垃圾焚燒后的爐渣,可以做建筑材料,但產生的飛灰為危險廢物,要按危廢處理。中國目前的可循環垃圾大部分都被拾荒者或者撿垃圾的進行初步回收,我們可以稱贊他們完成了較大部分垃圾重收利用的工作,但與此同時,中國垃圾回收仍存在熱值較低、垃圾發電的效應不高等問題。
第三,盡管依靠垃圾桶的設計及宣傳、一線城市立法強制執行等舉措可以解決一部分垃圾回收的問題,但僅靠市民自發分類似乎難以保證良率。目前,上海“最嚴”垃圾分類條例已經催生出大批新興職業,代收垃圾網約工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見,且不說最終結果能否如償所愿,普通市民的生活成本著實水漲船高。
由此可見,垃圾分類之路任重道遠,所需的方式方法不僅讓人難以適應,且總是會隨生活的改變而不斷變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設備的出現,我們會發現人似乎越來越“懶”了,那么,可否用科技手段,尤其是物聯網技術助力垃圾分類的實現呢?答案是肯定的。
物聯網助力解決垃圾分類難題
當前,物聯網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正如火如荼,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物聯網也逐漸被應用于環境保護、能源管理等領域。
早在去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希平就曾在會上提交提案,他建議,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解決垃圾分類。
柯希平說,我國不斷推進城市化發展,隨著城市居民不斷地增多,生活垃圾也急劇增加。如果能讓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將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而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的關鍵就在于垃圾分類。為此,他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實施智能收集。在各居民區設置智能垃圾收集系統:居民垃圾袋由政府統一印制識別碼,作為追溯識別使用。居民將垃圾按照標準分類好以后掃碼放入智能垃圾桶。對垃圾收集現場進行智能監控,識別居民是否將垃圾放入指定位置。垃圾桶內安裝重量傳感器,在居民放入垃圾袋后系統自動稱重,稱重數據利用物 聯網自動上傳到智慧平臺存入相關住戶檔案。
二是實現智能檢測。為了監督居民是否按照標準進行分類,在各區的清潔樓建造智能化垃圾分類檢測線,然后利用傳感技術和人工智能按照政府制定的標準對從各 小區運輸過來的居民垃圾逐袋檢測,檢測結果智能判定是否合格,將檢測結果自動上傳到智慧平臺存入相關住戶檔案。對于檢測不合格的還能自動分流,進行智能分揀/人工分揀。
三是在智慧平臺對全市所有居民建立檔案,智能收集終端、智能檢測線采集的數據通過物聯網傳輸到智慧平臺上進入所有住戶檔案,可以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統計、處理。柯希平表示,上述方案的每個節點都具備成熟的技術,具備開發實施的可行性。同時,對于各城市政府而言,預算投入也在可承受范圍內:以400萬人 口的中等城市為例,智能收集終端+智慧平臺+智能檢測線的一次性投資初步估算約15億元左右。可以在國家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先行先試,試點成功后再在全國推廣。
目前,經過反復嘗試,研究人員已經摸索出了一系列借助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技術來進行垃圾分類及處理的新途徑。物聯網的應用,使智能垃圾分類能對各種垃圾進行精準分類,并進一步美化社區環境。
首先,利用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已經投入使用。據了解,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具有智能識別、防水、防火、防爆、GPS定位、滿桶預警、自動投口防夾手等功能,可以智能識別各種廢舊物品分類歸屬,并返還一定的回報金額。
此外,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對傳統垃圾房等場所進行升級,通過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引導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提升垃圾分類執行效率。通過對垃圾房的升級改造,不但解決了垃圾分類問題,而且能夠資源最大化利用,節省成本。
垃圾分類的難點主要在于歸類不同特征的材料,程序性較強,因此智能檢測、機器視覺等技術大有可為:對于飲料瓶、金屬、電池、玻璃等垃圾,可通過攝像頭抓拍,實現智能識別并預警;紙制品和紡織物等可以依據平均密度和體積等屬性設定預警線,來判斷其類別;而人臉識別技術則方便居民投遞垃圾,記錄積分,減少亂扔亂倒行為,提升參與度和認知度。
甚至能夠收集投放垃圾的數據,判斷附近學校、機場等場景中哪些品牌或產品更受歡迎、人們在一天中某一時間段更喜歡吃什么等,將這分析結果提供給快餐店、購物中心,以便為用戶更好的提供服務。
在各種政策和環保理念的倡導下,垃圾分類確實是一個值得重視、應用“智能”的場景。國內目前也已有不少面向B端和G端的智能廚余垃圾收集箱。但在垃圾分類全國推廣前夕,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智能水平,以適應“狀況百出”的現實。
總的來講,垃圾分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盡管物聯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等棘手問題,但培養人們的垃圾分類意識、從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才更為重要。
任何事情從無到有都會布滿荊棘,還望大家行動起來,還未來一片清新。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704瀏覽量
37410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52瀏覽量
238791
原文標題:垃圾分類全民大考,物聯網+垃圾分類或將開拓新的藍海!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