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可靠消息,庫卡中國區CEO王江兵已于6月底正式離職。從去年8月正式上任到今年6月,其任職甚至還未滿一年。事實上,近一兩年,工業機器人外資企業中國區高管人員流動一直頗為頻繁,發那科的沈崗、ABB的孔兵,再到如今庫卡的王江兵,他們離開的初衷是為什么?而之后,又有著怎樣的際遇?
王江兵挑戰失敗?
2018年8月,王江兵正式從前任文啟明手中接過庫卡中國大旗,擔任庫卡中國CEO,此前,他是庫卡系統中國區總經理。王江兵在制造企業有著近20年的工作經歷,先后擔任過西門子公司部門經理、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德國科隆測量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德國格雷斯海姆公司中國區經理,可謂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制造業“老將”。
上任之初,王江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我個人而言,無疑責任更大、目標更高了。但我是個喜歡挑戰的人!”彼時的王江兵信心十足,“制造企業出來的人往往遵循一個理念——持續改進、持續提高。我對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還是挺有自信的。”
但庫卡似乎沒有再給他循序漸進的機會,不過也可能是,他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
在離任前的倒數第二個工作日,王江兵按計劃出席了在上海舉行的一場行業論壇。在半個小時的演講時間里,他詳細地介紹了庫卡對于未來汽車智能工廠的設想。這大概是王江兵最后一次以庫卡CEO的身份出現在公共場合,而對于離職的具體情況,王江兵不愿多談。庫卡目前也還未就此事發布任何聲明,但外界已經猜測紛紛。
業內普遍認為王江兵的離職是庫卡去年業績下滑導致。回顧整個2018年,庫卡全球訂單收入33億歐元,同比下滑了8.5%;營收32億歐元,同比下滑6.8%;息稅前利潤率3%,同比下滑1.3個百分點;稅后利潤1660萬歐元,暴跌了81.2%。
但如果說把這一切歸咎到王江兵身上也并不合理,一來王江兵8月上任,一年已過去大半,從開年就開始不斷下滑的業績不可能在換了CEO之后就能立馬回升。此外,去年全球的汽車和3C工業都出現了滑坡,庫卡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于這兩個行業,業績下滑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再者,庫卡全球業務都不景氣,中國市場也只占了營收的13%左右,單拿中國區高管開刀,似乎也有點說不通。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王江兵任期內,今年庫卡一季度在華新增訂單總額1.73億歐元,按年增121.5%。
當然,不管是業績因素還是其他,王江兵與庫卡的分道揚鑣已成事實,只是不知道,他的下一站將會是哪里?
沈崗“夢碎”博智林
去年,楊國強一句“我們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強的機器人公司?”,讓沈崗決定離開呆了5年的發那科,加入博智林機器人。
2003年,在東京工業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沈崗,加入日本機器人巨頭企業發那科,從事智能機器人和機器人軟件的工作。2014年初,沈崗回到中國,擔任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負責中國機器人市場開拓與營銷工作。日本發那科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來到上海三年后,發那科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也升至第一。
但沈崗似乎并不滿足于此,他有自己的機器人夢。在加入博智林后的一次媒體采訪中,沈崗說“我想向全世界證明一下,中國人還是有實力把機器人這件事情做好,而不只是當組裝工”。
在沈崗的任期內,碧桂園和順德區政府簽約,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正式落地,并計劃未來要在順德打造10平方公里的機器人谷。母公司碧桂園更是表示,5年內在機器人領域至少投資800億。此后,博智林相繼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國內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有錢有人,地產商做起機器人來似乎還挺像回事。
但實際情況似乎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樣好,今年5月,上任還未滿一年的沈崗從博智林離職,碧桂園對外表示是因為“家庭原因”,但業內大多不相信這個說辭。
有相關人士爆料,博智林公司招聘來的那些博士們大多數做的都是和自己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寫PPT。且公司管理層混亂,架構變動頻繁,經常會空降一個領導下來,公司的總監副總監就有十幾個,中高層的領導數目,已經遠遠超過公司規模該有的領導數量。更有人透露,沈崗離職的實際原因是因為“已經被架空,不能對項目做出直接的決斷。”
當然,其中是是非非我們難以猜測,只是不知道,一腔熱血的沈崗經此一遭,會不會對“中國人還是有實力把機器人這件事情做好”信念產生動搖。
孔兵煥發“第二春”?
作為王江兵的前前任,孔兵于2016年6月從庫卡離職,孔兵2013年9月加入庫卡,此前,曾供職于ABB。
在孔兵加入庫卡的第二年,庫卡座落在上海松江的亞洲新工廠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典禮,這是庫卡在全球第一家生產機器人的海外工廠,成為庫卡在中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在業務拓展方面,除了繼續保持庫卡在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之外,孔兵還大力開拓一般工業客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例如白色家電、電子行業、消費品行業等,銷售量和市場份額都有顯著提升。孔兵為當時庫卡的中國區市場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但之后,他選擇了離開。
在卸任庫卡中國區CEO一職后,孔兵的第一站是上海徳梅柯汽車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彼時孔兵表示“德梅柯主要是做一些汽車集成,這個行業我不陌生,我出身就是在汽車行業,總體上來講我覺得汽車行業是今后發展更快的;第二考慮地域性,我喜歡上海,包括德梅柯今后的發展方向跟我的想法也比較契合。”
但孔兵也沒有呆久,母公司華昌達實控人套現跑路之后留下一堆亂帳,作為全資子公司的徳梅柯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孔兵從德梅柯離職之后離開了上海,他的下一站,是東莞松山湖。
孔兵離開庫卡之后的第二站是李群自動化,這家與大疆創新師出同門的創業公司在國內輕量級工業機器人公司中,已經躋身于第一梯隊。2017年李群的營收就已經接近1億元,2018年10月,在孔兵加入李群之后,李群獲得了近億元C輪融資。業內有人稱李群的C輪融資中有孔兵拉線的因素,當然,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種種說法也都只是猜測。而李群對孔兵的期待,是希望其幫助李群制定市場策略,利用他的行業認知和影響力,聚攏更多行業人才、資源等,提升機器人產品的用戶體驗和服務。
但在李群,孔兵也未呆滿一年,今年4月,孔兵入職云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達闥科技,擔任達闥科技副總裁兼前沿驅動(上海)總經理。達闥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云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從官方的表述來看,達闥科技選擇孔兵的原因是看中其在機器人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鏈條的豐富經驗,但值得注意的是,達闥科技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服務機器人行業,而孔兵的此前的工作經驗則都是在工業機器人領域。
達闥科技(CloudMinds)日前已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紐交所上市,當然,能否成功目前還不得而知,而工業機器人之外,孔兵能否在服務機器人領域迎來“第二春”也還是個未知數。
孔兵轉戰服務機器人市場,王江兵與沈崗的下一站還未有定數,這三位行業元老,見證了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興起,也曾為外企拓展中國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最后,他們都選擇了離開,這其中,有一腔熱血,也有不得已,但不管前路如何,總歸都是自己的選擇。
-
測量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1瀏覽量
24727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69瀏覽量
92717
原文標題:【新戰略·深度】工業機器人外企中國區高管離職背后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inside2014,微信公眾號: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