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人能想到,美國居然成了當下全球貿易體系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
就像30年前,很少有人會想到,曾經封閉的中國居然能變成貨物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國。
2018年,特朗普上臺以后,美國幾乎與所有的貿易伙伴都發生了摩擦,與第二大經濟體的貿易爭端,更是讓世界惴惴不安。
特朗普對此得意洋洋,就在兩天前(7月15日),他還在發推特炫耀自己的“成績”。
如果他說的是只用了一年就搞亂了人類自地理大發現四百年來努力建立起的國際分工和貿易體系,那的確可以說是一個成績。
過去四百年中,所有新興大國都依賴于這個體系——15、16世紀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17世紀被稱作“海上馬車夫”的荷蘭,18世紀號稱日不落的英國,19世紀末異軍突起的美國,二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還有一只腳已經踏上高收入門檻的中國。
最近七八十年,自由貿易是主流,它是由關貿總協定,以及后來的WTO等所代表的規則維系。然而,這套有形的體系正變得岌岌可危。
商業從不忌憚最壞的情況發生,人們忌憚的是不確定。中國需要一條新航線,繞過人為設置的障礙,而數字化出海就這么恰到好處地浮現在眼前。
01
成本下降是國際貿易重要推動力
正在享受全球最快捷電子商務的中國人,差不多人人都懂得性價比的概念。
當然,當代中國人以及更早期的人并不是一開始就認識到成本下降可以大大推動貿易的道理。
貿易,最初的時候有人“逐利”,有人看重交流。腓尼基人為盈利踏遍地中海沿岸國家,而古代中國朝貢體系下的國際貿易則更看重非經濟因素。
即便國家出現的很晚,但是人們卻早就知道了,出口可以賺錢,進口要花錢。15世紀的歐洲興起重商主義,鼓勵出口,限制進口。
這阻礙了英國的崛起之路。工業革命后,英國需要大量原材料,發展工業,因此尤為需要理論破除獎出限入、反對金銀外流的思想,實行自由貿易和自由競爭。
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來的恰到好處。斯密猛烈抨擊了重商主義,首次提出主張自由貿易的絕對優勢理論。
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是基于絕對優勢的國際分工。絕對優勢源于各國地理、環境、土地、氣候等自然資源條件的不同和技術發展等后天條件的差異,擁有其中一種優勢就足以讓其生產某種商品的效率高于其他國家,成本絕對低于別國,形成絕對優勢。各國應根據最有利的條件進行分工,只生產本國最有利的產品,通過國際貿易交換別國的絕對優勢產品,這樣各國均能獲利。
絕對優勢理論為自由貿易提供了一種理論支持,但是低估了貿易的復雜性。1815年英國修訂了《谷物法》,禁止谷物進口,導致國內糧價上升,還遭受報復,導致英國出口大幅減少,利益嚴重受損。
在英國經濟界急需新理論來推翻《谷物法》,支持自由貿易的時候,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應運而生。
該理論認為,在國際貿易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產品的絕對成本而是比較成本,各國應按照“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進行生產交換,生產出口“比較成本低的產品”,進口“比較成本高的產品”,形成互惠互利的國際分工與貿易。
在新理論的支持下,當時的英國、荷蘭、比利時等紛紛開放市場,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并且都從自由貿易中獲益。
二戰之后,自由貿易成為主流。自1960年代以來,在GATT主導下的多輪貿易談判,使工業品關稅水平下降了11%,同期世界工業品出口額占GDP的比重上升了3.4倍。
1960年以來國際貿易總額增長趨勢, 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美國學者Scott Baier和Jeffery Bergstrand 等研究認為,1958年-1988年間OECD國家間的貿易增長中大約2/5可以歸因于關稅和運輸成本的下降,其中關稅下降所帶來的貿易效應大約是運輸成本下降的兩倍,即關稅減讓和運輸成本下降可以解釋OECD國家間26%和13%的貿易增長。
當然,國際貿易增長的原因還與國家間分工的深化有關。同一最終產品的零部件在不同國家間生產和組裝,多次進出口導致進出口額大幅增加。
中國加入這個體系雖晚,但其成長就是自由貿易的最佳案例。
02
電子商務大爆發是中國對自由貿易的最好反饋
中國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改革開放尤其是入世之后,外貿推動中國進入黃金發展期,更讓中國一舉成為世界工廠。
2002年到2018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從6200多億美元增長到46200多億美元,17年間增長了近6.5倍。
中國迅速成長為貿易強國,正是得益于全球化導致關稅下降等成本降低。
早在冷戰時代,中國就渴望突破壁壘。從1957年開始,中國每年在廣州舉辦兩次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從2007年第101屆開始改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嘗試更深度的經濟交流。
改革開放前,廣交會是中國企業獲得出口訂單的最重要渠道,最高峰時,廣交會年成交額占中國年度貨物進出口總額的近30%,貨物出口總額的55%。在中國加入世貿的第一年2002年,廣交會成交額依然占中國當年貨物出口總額的近11%。
無數中國出口企業在廣交會上獲取出口訂單,國外客戶要進口中國商品,第一選擇也是參加廣交會。每年春秋兩季,廣交會舉行期間的廣州各國商家云集,賓館酒店一房難求。
廣交會這種舉辦多年、規模龐大的線下交易會,商品種類齊全,對進出口商尋求訂單很有幫助,國外客商幾乎可以一站購齊所需要的商品,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也遠比郵件傳真等溝通方式高效。但是線下交易會也有不足,比如限定時間和地點,商家布展和參會的成本較高。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成為中國企業獲得出口訂單的又一個重要渠道,很多外貿進出口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展示自己的商品。
但信息量巨大頓時就成為了新的煩惱。
為了方便中國提供商和國外采購商之間的信息溝通,阿里巴巴于1999年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外貿信息撮合平臺alibaba.com,讓交易會永不落幕,中國企業開始了網絡出海的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也成為中國對自由貿易的最大回饋。
網絡出海早期,平臺主要起到信息撮合作用。
在這個平臺上聚集了海量的出口商品提供商,并通過有一定格式的方式對外展示自己的商品,國外采購商可以通過分類瀏覽、關鍵詞搜索等方式查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并與出口商聯系溝通。這是外貿B2B電子商務的第一個階段。根據阿里巴巴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有13萬+中國供應商活躍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在全球有超過2000萬活躍買家。
03
中國以數字化出海應對貿易不確定性
數字化平臺是一個需求催生自我成長的地方。它的學習進化速度驚人。
一開始,平臺僅僅是初步撮合,慢慢地開始提供線下的外貿綜合服務,比如報關、物流、甚至信用擔保、貿易融資等,隨著平臺沉淀的數據增多,形成了閉環,平臺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在線上已經可以完成一筆外貿訂單涉及的所有操作模塊。
2018年12月27日,阿里發布數字化外貿操作系統,推出“數字化出海1.0”項目,為中小企業商家提供開源、節流。半年后,它就進化到了2.0時代。大數據使之具備了幾個突出的特點:
1.精準的流量匹配。
讓出口商能夠主動挖掘到客戶的需求,基于客戶需求改進產品,并將產品精準推送給客戶,提高達成訂單的幾率。
趙魏韓是成都一家皮革制品公司的合伙人,擁有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超過10年運營經驗,也是一位資深數據運營專家。
大數據讓他轉戰外貿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更顯得心應手。他說,“10年里,我習慣了基于用戶在瀏覽、關注、搜索、購買時產生的行為標注屬性標簽,然后對這些標簽進行大數據挖掘分析,建立用戶模型,從而快速精準的知道自己核心用戶是一群什么樣的人,知道他們的需求、痛點在哪里。”
借力在淘寶、天貓累積的電商運營經驗,趙魏韓對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數據運營模型進行了充分的測試后選擇了女鞋出口,利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精準投放功能,達成了年銷售額5000萬元的戰績。
2.權威實時的信用評價體系。
國內網購時,我們可以通過商品的訂單量、用戶評價等數據來分析商品及其賣家是否靠譜,一旦買到不合格的商品要退換,電商平臺的擔保為消費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國際買家類似需求只會更強烈。
為此,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線了全球第一個跨境B2B第三方交易擔保體系,賣家可以通過的“信用保障”體系積累信用,迅速獲得買家信任。
常州市一家精細紡織品公司總經理陳舜賽說,為了積累信用,他的公司制定了訂單盡可能走阿里信保體系的策略。現在他的公司年度累計走信用保障訂單近700單,是華東大區信用保障訂單量最多的商家。
而高信用等級,也讓他的公司贏得了更多客戶信賴,企業旺鋪一年曝光和點擊分別增長了3-4倍,產品詢盤率增長近4倍,銷售額從200萬成長到8000萬。
3.跨國交易,物流也是關鍵。
傳統的跨國物流,不僅費用高昂,還存在中間環節長、信息更新慢、運輸時間長、交期不確定等問題,遇到延期或者丟件,更是大麻煩。為了解決物流痛點,阿里線上物流提供了更為靈活的行業化解決方案,提速的同時、更具有穩定性和確定性,從中國到美國運輸時效只要5-7個工作日。
運費價格也很有優勢,相較以往的線下快遞也更便宜,比如發往美國,首重0.5KG運費僅需 78元人民幣,還有不時提供的優惠活動。比如今年3月的新貿節就推出了中美物流5折優惠,再加上北京保稅倉的7.5折優惠,陳舜賽發往美國的一件快遞運費僅需29元。“這對我們來說節約了大量成本投入,”陳舜賽說。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關稅面臨上升風險的不確定性環境中,提高國際貿易效率,降低貿易環節中的其他成本,成為國際貿易商面臨的挑戰。
在國際運輸成本難以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對國際貿易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用數字化提高國際貿易中信息流、資金流的效率,降低成本,成為一個最有潛力可以挖掘的空間。上個月剛剛發布的聯合國數字經濟報告也提及,數字化經濟及數字合作,將讓未來的經濟全球化帶來更多機遇。
在數字經濟方面,中國企業走在了前面。從簡單的信息撮合,到新外貿操作系統,數字化出海2.0把跨境貿易進行數字化重構,集成了外貿業務中幾乎所有的業務環節,通過數字化賦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為中小企業打造了一條通向世界的數字貿易高速公路,讓中小企業的跨境貿易不再難做。
在國際貿易面臨保護主義抬頭的不確定性的貿易環境中,“數字化出海2.0”將成為阿里巴巴為中小外貿企業祭出的“王炸”,也為中國繞過新壁壘提供了新的可能。
-
電子商務
+關注
關注
3文章
287瀏覽量
25569 -
GDP
+關注
關注
0文章
86瀏覽量
13364 -
阿里巴巴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17瀏覽量
47297
原文標題:原來,中國還有這么張牌?——王炸啊!
文章出處:【微信號:Interflow-Platform,微信公眾號:WP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