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微控制單元又叫單片微型計算機或者單片機。MCU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單片機,進行嵌入式開發的核心部件,而嵌入式系統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主要是相對于計算機而言,是一種功耗受限、尺寸受限的特殊類型計算機,小到智能手環、大到智能手機,都可以統稱為是嵌入式開發系統。
其實物聯網節點就是一種嵌入式系統,只不過嵌入式系統不一定要有通信能力,不要求一定要接入網絡,這是與物聯網節點的最大區別。8051單片機(MCU)誕生于20世紀末期,在2000年以前用的最多的單片機就是Intel 8051系列單片機,此后51單片機幾乎是每個電子類專業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基于8051內核的單片機是8位的處理器,工作頻率相對較低,其處理能力也非常有限,但在過去能完全應付絕大部分的嵌入式應用了。
隨著技術的進步2005年ARM公司正式推出Cortex-M3芯片,Cortex-M3擁有更高處的理能力且價格比51單片機還低。目前現在基于Cortex-M系列ARM內核的MCU已經逐漸在應用中取代了51單片機。
在可預見的將來,是不會過時,而且依舊具有很強大的生命力。
首先說明什么是單片機,單片機是一類微型控制MCU,是一種芯片級的計算機,包括cup內存(memory)、計數器(Timer)、USB、A/D轉換、UART等各種外設等等。
根據其位數劃分,目前有 4位單片機、8位、16位、32位,乃至64位。最早還有一位的。
首先4位單片機,目前已經多不常見。但是在我們以為看不到的地方還是在使用,比如吉利剃須刀,家電中用的東芝4位cpu。一般對大客戶出,中且由于沒有技術新鮮感,一般沒有人關注。
8位單片機,是目前最常見的,比如51系列,還有 AVR、pic、飛思卡爾8位系列、nec等公司都有、國內的sst等,其通用性很好,適合十分廣闊的控制領域。
16位單片機,比較典型的是MSP430,還有飛思卡爾的16位系列
32位單片,目前比較火的stm32。
如果單片機過時,那么什么東西會替代呢?
(1)高級微處理器,比如ARM-A系列。也就是現在手機中比較常用的。這個被很多人看做最有可能代替單片機的。
這里加個注釋,arm嚴格來說是一種架構,然后廠家使用這個架構開始生產自己的產品。ARM在arm11之后分為三個系列,“A”系列面向尖端的基于虛擬內存的操作系統和用戶應用,現在很多手機、只能手持設備都在用。;“R”系列針對實時系統;“M”系列對微控制器,也就是單片機,***新唐公司就在出基于m0的32位單片機,stm32是基于m3的32位單片機。
(3)FPGA 可編程的邏輯門電路,這是一種硬件。不是cpu,可以做成cpu。
(4)SoC 系統級芯片,一般來說,是一個有專用目標的集成電路,比如手機芯片,包含了cpu,比如Cortex-A8架構的,GPU、RAM(運行內存),Modem(通信模塊),ISP(圖像處理),DSP(數字信號處理),Codec(編碼器)等
(5)pc機cpu
目前單片機技術也一直在進步,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可能過時的
未來單片機的市場空間大
單片機的市場是巨大的。在我們身邊可見的家電、玩具、以及各種儀表、無線領域、還有電子的開關,汽車電子產品、以及工業設備用的各種控制器等等,航空航天系統和國防軍事、尖端武器等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多機械性的東西都繼續被智能化。可預見的未來,這類產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單片機的市場空間是十分巨大的。
那么未來單片機會不會被類似手機芯片Cortex-A系列或者特定的 SOC這類取代呢?
答案是不會的。
1.單片機的發展,足以應對高端需求,32位單片機逐步在成長
目前32位單片機十分火熱,在很多地方能處理更加復雜的程序,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取代8位單片機。stm32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在物聯網應用中,很多場合不僅需要實現機械化向電磁化、智能化的轉變,而且還要考慮可靠的連接性、安全性和保護性,所有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需要32位mcu,也會是以后今后物聯網應用的主流。
所以單片機自身也會在逐漸進步,在32位mcu中可以跑μClinux、μC/OS-II等實時操作系統。在開發中也會更加頂層。
2.基礎產品的需求仍然比較大,8位單片機依舊需求量很大
(1)基礎領域使用8,成本更低
在可預見的未來,由于成本和軟件復雜程度低的優勢,具有更少引腳和存儲的8位單片機在未來仍會吸引市場的注意。未來也具備很大的增長空間更適合于單獨的產品使用。在很大的空間內依舊在使用,比如專注與觸摸設計的holtek,目前每個季度出貨量在1000kk,45%被應用到電磁爐和抽油煙機
(2)使用8位單片機,開發成本低
8位單片機,其具有非常高的易用性,程序簡單,調試時間短,對程序員的要求低。開發成本十分低,這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所以現在主流廠家都是8位、32位mcu同時重視。而且依舊看好8位cpu。以上結論選自 飛思卡爾、 atmel 、 holtek 、 microchip 、 瑞薩、 笙泉 、宏晶 、上海海爾 等幾家主流單片機生產商的聲音。microchip在15年時候明確今后在表示要加大生產力度
3.某些單片機在一些特殊行業一直需要被特定需求。
在很多行業對程序芯片有特定性要求,比如 放破解、抗干擾、微小、低功耗、實時性好等。這類要求在一些大的芯片中就很難做到。因為高位數muc或者 arm的Cortex-A更加重視程序功能的增強,而很多mcu廠商一直在重視這種特定性要求。而且高位數muc或者Cortex-A之類的芯片主要是要跑系統的,然而更加重視抗干擾、 低功耗、實時性的應用中,最優的結局方案是不跑系統,直接跑程序。
還有一些新功能單片機也在飛速發展,比如無線收發單片機。
4. Cortex-A、SoC 之類的芯片的發展能否取代單片機?
(1)A的成本大幅下降也無法取代單片機
Cortex-A之類的芯片更加關注的是運算性能的提升,在成本方面是根本無法與大量低端mcu相比的,尤其是在低端應用中,很多mcu直接采用OTP的方式,產生的時候直接把程序燒進去,不能更改,SoC 的之類的本來就是針對與運算,還有一些高端功能集成,成本很難降低,且使用量也無法與低端mcu相比,故而其關注點,也并不是成本。
(2)社會對智能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反而刺激單片機的增長。
剛才已經說了,在考慮更為互聯、可視等的智能化的時候,32位單片機是會占據主要作用的。但是各種常規的智能確實更大的部分。比如一個開關,不需要增加這些功能,一個電動車不需要倒車影像與導航。高智能化的需求并不能減弱低智能化的生產與需求。
在高智能化的生產過程中,也經常采用 高級智能單片機+低級otp單片機的方式,因為各種部件都是從不同的廠商那里獲得,而各種廠商為了增加通用性,是需要拆分功能的。比如洗衣機,洗衣機本身的控制芯片不會改變,增加一個通訊與另外一個高智能芯片Cortex-A比如對話。也是是增加穩定性的一種解決方案。不會因為損壞或者程序跑飛而影響基本使用。
(3)SoC 的系統的高度定制化,很難具有通用性。
soc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單片機的進步方向,這確實是的,但是這與常規的單片機,即微型控制器還是在方向各種偏重,在市場中,soc是為了一個“統一解決方案”而產生的,比如 手機芯片、無人機芯片、智能電視芯片,等等。其具有高強度的集成化。并不具備通用性,也并不是專注與控制領域。而且由于這種偏向行業性,所以其不可能有十分有強度的價格下降。
(4) Cortex-A增加一些外部設備做成集成芯片
有一些控制設備,需要增加更多的智能化,比如原來自動運行的機械臂,本來需要一系列的單片機就可以,現在需要增加可視化與聯網控制等等,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一種就是可視化,聯網之類的功能單獨的設備來完成,無論是Cortex-A類的,還是pc電腦類的。通過通訊協議與原來單片機互聯。這種方式的優點就是開發成本,以及設備的安全穩定新。
第二種方式,就是講控制模塊集成到 Cortex-A的cpu中去,直接通過集成芯片來控制設備。如果能夠具有很強的通用性,那么數量就會龐大,價格就會降低。
但是我要說的是——那么這不就是 Cortex-R么?一個32位單片機么?
所以單片機在可見的未來依舊具有很強的應用前途。高智能單片機會有所發展,而低功能、高性能單片機也已經會占據很大的市場。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