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高通(Qualcomm)于美國加州圣迭戈成立了,今年剛好是不惑之年,2007年高通推出了驍龍(Snapdragon)SoC(片上系統) 芯片,距今不足10年,卻建立龐大的產品線,覆蓋了智能手機入門級到旗艦產品。不過要讀懂驍龍并非易事,今期要從驍龍歷代變化中解讀驍龍。
了解編號 讀懂驍龍第一步
今天的所熟悉的驍龍家族主要由驍龍200/400/600/800四大系列組成,但三位數字不足說明清楚每款產品的不同,每個系列下由多款產品組成,要了解每款產品差別第一步是了解編號,知曉命名規則。
上圖是高通驍龍QSD8250 SoC的拆解圖,為了便于理解將其名字劃分為5部分,①是由三個英文所構成,②由單個數字構成,③由單個數字構成,④由兩個數字構成,⑤在上圖中沒出現,通常由一個或兩個英文所構成,了解命名規則關鍵點在于①、③和⑤。
目前看到的驍龍產品中①由下面4種命名方式構成,MSM:Mobile Station Modem,包含CPU、GPU、Modem等模塊全功能SoC;APQ:Application Processor Qualcomm,去除基帶甚至是Wifi、Bluetooth功能的MSM;QSD:Qualcomm Snapdragon SoCs,高性能版本的MSM,僅有驍龍S1采用該命名;MPQ:Multi Processor Qualcomm,四核無基帶無Wifi、Bluetooth功能的MSM,只有MPQ8064一例。在進入驍龍200/400/600/800時代后,高通往往將MSM省略不提,僅剩下APQ開頭的產品。
在③中數字為“6”意為支持CDMA制式,數字為“9”意為支持全網通(但不等于采用該SoC的移動終端支持全網通),數字為“0”往往是不集成基帶的。
在⑤中字母為“A”意為改進制程、更新處理架構、更高頻率的意思,SoC兼有三點中兩三點;字母為“A”意為四核版;字母為“T”是高頻率版本;字母為 “Q”是四核心版本;雙字母命名,比如“AA”、“AB”,出現在驍龍200/400/600/800時代,是指同一SoC芯片不同網絡制式版本。
過去:驍龍S1/2/3/4系列
從最初MSM7225/7265開始,經過8年的發展高通驍龍從最初的ARM 11、無GPU發展到Kyro CPU、Adreno 530 GPU,演變成一個龐大的家族。若要理解驍龍家族,最好是加一個時間點,把驍龍劃分為驍龍S1/2/3/4與驍龍200/400/600/800兩代產品,后者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驍龍,前者已成為過去,不過回顧驍龍S1/2/3/4的發展將能更好理解今天的驍龍。
驍龍S1
驍龍S1是驍龍最早一代產品、也是時間跨度最長一個系列產品,始于2007終于2011年,達4年之久。最早MSM7225/7265采用ARM v6架構、單CPU核心設計,采用45nm制程,搭載了320MHz的Hexagon QDSP5,但并沒有集成GPU,也就是沒有Adreno。在2008年QSD8250/8260發布,采用了Scorpion核心(ARM v7架構),搭載了Adreno 200 GPU,采用了更新的、頻率達到600MHz的Hexagon QDSP6,奠定了驍龍S2/3的基礎形態。
(HTC Wildfire,采用MSM7225處理器)
驍龍S2
驍龍S2是與驍龍S1并行推向市場的產品,主要由MSM8255/8655、MSM7230/7630和APQ8055構成。它們均采用了 Scorpion CPU核心、Adreno 204 GPU、256MHz Hexagon QDSP5以及支持雙通道333MHz LPDDR2內存,采用了更先進的45nm制程,功耗大幅度降低。
(索尼LT15i,采用驍龍MSM8255處理器)
驍龍S3
Android手機從驍龍S3開始進入雙核+1080P時代,驍龍S3產品線非常短,僅有MSM8260/8660和APQ8060三個版本,三者差異在于網絡制式,相同點是搭載了雙核Scorpion CPU、Adreno 220 GPU和400MHz Hexagon QDSP6。驍龍S3與驍龍S2、驍龍S1構成了2010年、2011年間高通SoC高中低搭配。
(LG LS970,最早采用MSM8260處理器的雙核Android手機)
驍龍S4
Play、Plus、Pro和Prime四個子系列驍龍S4龐大的產品線, Play下有雙核MSM8225/8625和四核MSM8225/8625Q,采用45nm制程,CPU為Cortex-A5核心與Adreno 203 GPU; Plus邁入了28nm LP制程,采用雙核Krait CPU、Adreno 205 GPU,支持720P/1080屏幕,雙通道500MHz LPDDR2內存;Pro、Prime是高端產品,其中MSM8260/8660擁有雙核Krait CPU、雙核/四核Adreno 320;APQ8064擁有高性能四核心Krait CPU,MPQ8064是前者去除基帶的版本。
(小米M2,較早使用APQ8064處理器的智能手機)
今天與未來:驍龍200/400/600/800系列
到了今天我們聽到驍龍名字已變成驍龍810、驍龍615、驍龍410等,進入驍龍200/400/600/800時代,進入4G時代。但這并不意味著驍龍 S4的基因沒有延續下來,比如說驍龍600就是基于MPQ8064發展而來的,依然采用Krait CPU與Adreno 320 GPU,與數字英文混合命名方式相比,“驍龍XXX”命名更容易讓一般消費者留下映像。不過高通依然保留了數字英文混合命名方式,但“MSM”很多時候被省略。
驍龍200系列
在搭載驍龍810一加手機2已殺價到1999元的中國市場,驍龍200系列在手機零售渠道上并不常見。驍龍200系列由驍龍200、驍龍208、驍龍 210、驍龍212組成,驍龍200采用四核Cortex A5 Cortex A7 CPU、QDSP V50 DSP、Adreno 203/302 GPU;驍龍208、驍龍210采用雙核Cortex A7 CPU、QDSP6 DSP、Adreno 340 GPU,后者還集成X5 LTE Modem、支持Cat4,最高下載速度達到150Mbps;驍龍212結構與驍龍210大致相同,但CPU頻率提高到1.3GHz。驍龍200系列面向大眾市場,且均支持雙SIM卡,實用性很高。
(Lumia 535,采用驍龍200處理器)
驍龍400系列
在2014年驍龍400是不少主打性價比Android手機采用的SoC,比如星星1號、中興V5。在驍龍400名下其實有多款不同規格的SoC,比如說(MSM)8230/8630采用是雙核Krait CPU、Hexagon V40 DSP、Adreno 306 GPU,而(MSM)8926則是四核Cortex A7 CPU、Hexagon V50 DSP、Adreno 306 GPU。
(Moto G,采用驍龍400處理器)
不過驍龍400系列對于64bit的支持要等到驍龍410(MSM8916)的出現。驍龍410采用64bit四核Cortex A53 CPU,Hexagon V50 DSP頻率達到700MHz,仍舊采用Adreno 306 GPU,支持Cat4。2014年7月,高通與中芯國際宣布開展28納米工藝制程和晶圓制造服務方面的合作,并宣布將在中國制造驍龍處理器,同年12月中芯國際生產驍龍410成功,驍龍410是高通在中國內地首個量產的SoC,后來推出驍龍412是驍龍410的高頻率版本。
在2015年驍龍400系列繼續發展,2月份高通發布了全新驍龍415/425,新產品采用了64bit八核Cortex A53 CPU以及Adreno 405 GPU。后者在網絡制式上得到大幅度增強,集成X8 LTE Modem,加入了載波聚合技術、支持Cat 7,可實現最高達300Mbps下載速度及最高達100Mbps上傳速度。
驍龍600系列
在前文中曾提及驍龍S4 Prime(MPQ80640)的血脈在驍龍600上得繼續——四核Krait CPU、Adreno 320 GPU,因此驍龍600規格并不讓人震驚,定位也從旗艦變為中端產品,稍晚推出的驍龍602A是集成Modem的驍龍600處理器。
(NUBIA Z9 mini,采用驍龍615處理器)
驍龍600系列在Android手機上普及還得等驍龍610/615的出現,二者均采用Adreno 405 GPU、Hexagon V50 DSP,最大差別在于CPU部分,驍龍610為四核1.7GHz Cortex A53,驍龍615采用big.LITTLE架構,由四核 1.7GHz Cortex A53與四核1.0GHz Cortex A53組成。在中國市場更受歡迎的是驍龍615,例如HTC Desire 826、中興Z9 mini、VIVO X5 Max。后來推出驍龍616是驍龍615的高頻率版本。
(華為麥芒4,搭載驍龍616處理器)
在高通發布出驍龍415/425的同時亦更新了驍龍610/615的后續產品驍龍618/620,新品不但集成了64bit Cortex A72 CPU 與X8 LTE Modem,還繼承了原專屬于驍龍800系列的功能,如雙ISP、支持4K視頻拍攝與編碼、HEVC硬件編碼等等,搭載驍龍618/620的商用終端預計將于2015年下半年面市。
驍龍800系列
驍龍800的出現是對高通SoC的全方位革新,頻率高到2.5GHz四核Krait 400 CPU,支持通用運算的Adreno 330 GPU,三線程Hexagon V50 DSP運行頻率達到680MHz,支持USB 2.0/3.0標準,21MP Dual ISP處理器,支持4K視頻拍攝與編碼,Quick Charge 2.0快速充電技術,雙通道800MHz LPDDR3內存,eMMC 5.0 SATA SD 3.0接口標準……毫無疑問,驍龍800是當時規格最華麗的SoC芯片,它與改進版本驍龍801(更高頻率)、驍龍805(GPU升級為Adreno 420,雙通道64bit內存)成為了2014年旗艦智能手機標配SoC。
(一加手機2,搭載驍龍810處理器)
在2015年里驍龍810、驍龍808以旗艦、次旗艦角色出現在智能手機上。驍龍810 CPU是四核 2.0GHz Cortex A57與四核1.5GHz Cortex A53組成的big. LITTLE架構,GPU升級到Adreno 430,Hexagon DSP升級到V56版本,雙14bit 55MP ISP,支持雙通道1600MHz LPRDDR4內存,集成了X10 LTE Modem,最高下載速度為450Mbps,最高上傳速度為50Mbps。驍龍808則是雙核 2GHz Cortex A57與四核Cortex A53組成的big. LITTLE架構,采用Adreno 418,雙12bit ISP,制程更新到20nm。
在驍龍200/400/600下一代產品披露的今天,驍龍800下一代也該有點眉目。在今年的SIGGRAPH(Special Interest Group for Computer GRAPHICS,國際圖形學年會)高通展示了驍龍820的GPU部分Adreno 530。5xx GPU 架構較其上一代,提供了更快處理速度和更高效率,而這個級別的GPU也將發布在即將發布的驍龍620/618處理器上;同時,驍龍820還將首次搭載的 14 位的Qualcomm Spectra圖像信號處理(ISP)單元,提供更強的攝影性能并增強型計算機視覺。相信驍龍820處理器的其他相關信息也會在近日陸續發布。
結語:驍龍史手機史
在回顧、了解高通驍龍發展史中不難發現,每當高通新一代驍龍問世,智能手機就跟隨發展,無論是雙核、1080P,還是4K視頻、快速充電都離不開站在幕后 “軍火商”高通支持。高通曉龍的發展史,就是智能手機的發展史,尤其是Android、Windows Phone手機的發展史。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