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技術創業工程師吳才澤:感恩這些年踩過的坑

2016年11月25日 16:53 來源:未知 作者:陳峰 我要評論(0)

標簽:工程師(68469)創業(21048)

本期采訪對象技術創業工程師吳才澤,13年畢業于浙江大學信息通信工程專業,經歷過TP-Link擔任軟件工程師,創業公司負責產品全程開發,現自建工作室。

從工程師到創業的歷程
?
?

電子工程師時間:請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

吳:最初是因為電子類課程有更多的在實驗室動手的時間才選擇了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在校期間,參加了‘E志者’協會,為同學和社區居民維修電器與電腦,與協會學長交流專業知識,在這個社團里收獲良多,后期在老師實驗室里參與一些橫向項目。畢業后先進入TP-Link擔任軟件工程師,負責SMB路由器開發。由于大公司里不能全面發揮自己的能力,于是在次年就離職進入創業公司。在創業公司里負責了硬件產品的全流程開發,對硬件產品的設計到量產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因為在產品方向上的意見而出來自己創業。

電子工程師時間:你所經歷的工作需涉及特定的行業或技術嗎?

吳: TP-Link里的工作主要是linux下驅動和應用的開發。在創業公司的工作涉及從產品設計,軟硬件研發,生產制造,地推洽談等各方面。

電子工程師時間:哪些技能或本領有助于勝任這個職位(全棧工程師)?

吳:兩個能力:

  • 邏輯分析能力,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調試都很重要

  • 架構設計能力,設計好合理的架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另外要說明的是:

  • 勝任一份工作不一定要全棧工程師,目前崗位一般都是細分的,深入掌握對應技術即可。有些人反而是為了追求“全棧”而沒有掌握好本職技術,得不償失。

  • 全棧工程師更適合作為架構師或者PM

電子工程師時間:最喜歡工作的哪個方面?

吳: 自主設計完成一個產品并量產的成就感

電子工程師時間:這類工作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吳:? 一些初學者或者甲方會盲目追求高參數;實際上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要把握整體需求給出最佳方案。

電子工程師時間:在職業生涯履歷中,有沒有對影響深遠的轉變和決定?

吳:每次離職都是一次重要的決定

第一次從TP-link到創業公司,讓我從大公司的一顆螺絲釘變成跟進全流程的全棧工程師,了解了一個產品從無到有,一個團隊從兩三個人到兩三十個人的過程。

第二次從創業公司出來自己單干,讓我明白了運營一個團隊的艱難,明白了之前創業公司老大各種令我疑惑、不滿的決策的原因,從之前的重技術轉向尋求市場機遇與商業模式。

電子工程師時間:哪些疑惑、不滿的決策呢?

吳:比如在前期小范圍試驗后,發現轉化率很低,之前設想的商業模型基本宣告不可行后,為什么要堅持下去?

后來發現主要有幾個原因:

1. 創業時的確轉向越快越好,但實際操作起來有可能會是“不轉型會死,轉型會死得更快”,這個可能是只有老板才懂的痛。。

2. 即使這次失敗了,但是也磨合出比較有戰斗力的團隊,一旦在找到下個創業機會后可以立即投入戰斗;反而頻繁地轉換方向可能導致人心渙散。

3. 雖然在試驗中發現商業模式不可行,但行外人很難發現,還是可以先做好樣子去融資的。后來的確在我離開后不久融了不少錢。

電子工程師時間:經過多年的實戰洗禮,分享下你在學習和工作的道路上的一些經驗

吳:

  • 學習和工作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階段使用合適的方法去執行。

  • 作為一名工程師,應該盡可能地去了解技術細節,鍛煉自己的業務能力。

  • 作為一個PM,則不必過于深入了解細節,而是要鍛煉自己構建方案,統籌團隊的能力。

  • 作為整個團隊的Leader,則更應該去了解市場情況,思考商業模式。

Q:你現在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典型的一天怎么過?

吳:分在公司做工程師和自己出來獨立創業

  • TP-Link工程師的一天:7:30起床,8:20到公司,中午大概1.5小時午休,下午18:00下班,主要做分配下來的工作,不過經常提前完成沒有事做,公司不能上外網,只能發呆。晚上回來和室友外出活動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小東西。

  • 創業公司的一天:上班時間介于9:00~10:00之間,下班時間介于17:00~20:00之間,只是工作會很多樣化,寫嵌入式linux代碼,寫前端網頁,寫后端代碼,幫忙寫APP,采購物料,與合作公司洽談,來現場地推,到工廠查看生產環境,與廣告主洽談,等等

  • 自己創業的一天:類似前面在創業公司的一天,只是有了試錯的目的性,而不是之前只是為了完成老大的計劃而去工作。

電子工程師時間:回答中多次提到嵌入式Linux,在這方面是有些讓你記憶深刻的東西或掉過坑吧,分享下?

吳:額,并不是這個原因而多次提起,只是因為荔枝派主要是面向嵌入式linux學習的,所以以這個為例。

技術方面的東西,初學的時候的確會有很多坑讓人記憶深刻,但是學成之后回頭看,絕大多數坑都不值一提。就像小馬過河的故事一樣,長大成年后會發現之前深不可測的河只是尋常的及膝小河而已。

電子工程師時間:對于嵌入式Linux學習的方法和發展方向路線分享下?對嵌入式linux付費培訓的看法?

吳:我學習linux主要還是自學,而且是在沒有linux基礎的情況下直接開始整個linux系統的移植開發工作,在移植過程中自然就熟悉了linux 系統。

當然對于多數工程師不推薦這種陡峭的學習曲線,建議可以先把linux作為自己的日常電腦系統開始,熟悉linux的日常使用命令,然后系統地學習下shellMakefile語法,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學習驅動,應用開發,選擇合適自己的開發語言。

?

對于嵌入式linux付費培訓,這是符合國情的,因為多數工程師或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再加上社會浮躁的“速成”風氣,會讓一些人選擇linux付費培訓。但從以前公司觀察的幾個培訓出來的工程師來看,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基本是只學其表,不知其里。具體表現為,說說都懂,實際做起來就懵逼了。

所以,更該培訓的是自學能力,而不是具體的技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荔枝派接下來也會根據這種情況探索新的問題解答模式。

電子工程師時間:對于對嵌入式linux感興趣的人,你有何忠告?

吳:

  • 初學者最好先想清楚自己感興趣的細分領域是什么,不要對這個領域只有模糊概念的時候就作決定。

  • 很多朋友在學習嵌入式linux的時候都問我有沒有詳細的新手教程,但是那種對著敲命令的教程是沒有用處的,敲過之后還是一問三不知。個人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自己去踩坑學習,有踩坑的經歷才能真正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于工程師這個職業

電子工程師時間:你認為工程師應如何提升技術的廣度和深度?

吳:

  • 參與一個產品從無到有的全流程,可以提升廣度

  • 學習工作的時候注意追本溯源,就可以提升深度,其實到最后會發現并沒有什么深度。

電子工程師時間:中國缺少什么樣的電子工程師?

吳:

  • 中國不缺工程師,而是缺架構師。

  • 讓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去完成項目是沒有難度的,但對于企業來說是很難找到這樣合適的工程師(要么在大公司里,要么出來創業了)

  • 在這樣的國情下,能把隨手可以找到的初級工程師組織起來去完成一個綜合項目的架構師,或者說PM,才是最重要的。

電子工程師時間:什么樣的電子工程師最吃香

吳:這個要看資本市場的風向,看股價和估值走勢,看多的公司、行業的工程師就是吃香的。

電子工程師時間:工程師如何進行自我提高?

吳:先熟悉自己的專業,然后多做一些綜合性項目

電子工程師時間:如何應對常見的項目級挑戰

吳:? 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先得鍛煉好自己的綜合能力

其次,在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難點時,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谷歌)和自己的工程師圈子。

另外,對項目進度的把控,也需要一些經驗。

電子工程師時間:很多項目并不會按規劃的進度進行,如何把控項目,以避免delay太久?

吳: 最重要的就是開始規劃工期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團隊中個人的情況,有延期風險的環節;盡量在計劃中留有余地,并預留好針對一些延期情況的預案。

同時項目的測試用例一定要完備充足,單元測試要做好,不然后期debug可能會讓項目延期很久,或者造成產品品質問題。

創業不易

?

電子工程師時間: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工作室最近的一些狀況,以及最近主要完成的一些事情和未來的計劃。

吳:當前工作室情況:

  • 工作室主要是一邊接一些外包項目,一邊做一些自己的項目,或者和兄弟團隊一起合作項目。

  • 最近主要在和兄弟團隊在做一個軟硬件結合的互聯網項目

  • 也在規劃荔枝派的未來走向,在前期的試驗后,還是有一些方面需要糾偏。

電子工程師時間:首先恭喜荔枝派在聚豐眾籌取得的成功,那未來荔枝派發展方向是如何規劃的呢?

吳:?如之前問題所說,目前多數工程師或者學生所處層次較低,更偏向于使用“速成”的方案,不會去學習內在原理。面對這種現實情況,荔枝派會轉向兩個方向發展:

1. 低層次低成本的lichee zero,使用內部綁定DDRCortex-A7芯片,板載nand存儲,攝像頭/液晶屏/以太網接口,無需tf卡,板子更小更簡潔;既可替換高運算高內存需求場景下的stm32,也可替換電子愛好者使用的arduino。不講解系統移植過程,只提供封裝好的上層api,方便小白速成使用。

?

2. 高層次項目量產使用的郵票孔核心板,lichee two,芯片性能更強,板載大容量DDRemmc,多種顯示接口,以太網及無線接口等,直接運用于量產項目中,不會提供入門教程,僅提供核心板原理圖,封裝圖,sdk等基礎開發資料;有需求的可代為開發應用功能。

電子工程師時間:荔枝派進程中采了哪些的坑?如何解決?

吳:這里分享幾條:

1. DDR參數的調試

焊接好樣板后,默認參數的boot0無法啟動uboot,而手頭只有一個百兆帶寬的示波器,難以直接調測。

于是先在boot0 中編寫了自動掃描多個DDR參數的小程序,自動尋找出合適的DDR參數的粗略范圍。然后將DDR時鐘置于24MHz下,使用百兆示波器抓取波形,并編寫腳本處理波形,生成眼圖,輸出通過率。通過該方法繼續微調參數后,DDR時鐘已經能設置到芯片手冊提供的最高時鐘頻率。用入門級示波器調試成功DDR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2. 安卓系統適配過程中出現的ANR問題

在適配安卓系統時,發現系統啟動后,界面會不定時卡死,然而串口終端一切正常打印logcat,發現出現了ANR事件,然而每次ANR事件的原因,對應的進程都不一樣,就難以查找實際原因。。

最后追查發現還是由于mali的內核驅動版本和上層應用動態鏈接庫(libEGL_mali.so)適配問題,后來新找了個低版本SDK,將其中的兩者摳出來并替換 掉其它一些東西后解決之。

3. 板子生產時的不良率問題

荔枝派初衷就是讓大家能以更低的價格來獲得一塊Cortex-A8 demo板進行學習,為了實現更低的價格,我在貼片樣板時使用了拆機片,樣板的5塊里就有2塊不良,當時以為只是手工焊接的問題,并沒有注意。結果在批量生產中,使用拆機片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首先是芯片引腳不規整或者氧化,導致幾乎所有的板子都要手工補焊一遍。然后是有80%的板子上電后無法啟動或者啟動后有功能問題,導致需要補購全新芯片來替換,也只能是手工替換,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

這個教訓很大,導致主板是賠本的。所以批量生產中還是絕不能使用拆機片的,否則成本可能更高。

4. 物流過程中的損耗

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率也是當時沒有考慮到的,

在與工廠的物料寄送中,使用順豐快遞的寄送的觸摸屏損耗率約5%,使用中通快遞寄送的觸摸屏損耗率約20%(包裝時都是分捆大量包裹泡沫的,結果還是破損嚴重)然后在眾籌發貨過程中,屏幕及其它配件的損耗率也有近5%,由此造成了不小的退換貨成本。而在生產前預計的損耗率是在3%以內,導致之前制定的成本更不合理了。

這個教訓就是,在物流過程中盡量使用口碑好的物料公司(如順豐,德邦),批量易損物料一定要保價,包裝時一定要往死里放泡沫,大件一定要打木架。

5. 荔枝派定位的錯誤

最開始時,想當然地認為,能夠全流程介紹一個cortex-a8的設計研發是一個亮點,也的確有一部分朋友是被這個吸引進來。但是后來發現,實際情況是多數人的水平不高,也沒有追根問底的學習習慣,是抱著浮躁的速成心態進來的。而學習并沒有捷徑可言,很多人發現這其中的難度后就淺嘗輒止了。

這就是犯了沒有有效調查市場情況的錯誤,之前預期的是:

60%入門+30%深入學習+10%資深工程師(可以洽談合作)

結果實際情況是:

80%沒有基礎的速成心態+18%入門+2%深入學習

所以在市場定位上需要糾偏。

電子工程師時間:一個產品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產品定義,關于產品定義可以分享下你的經驗?

吳:?產品定義主要注意兩方面:

1.市場需求信息的獲取,設計產品前要有效獲取市場信息,不能閉門造車。

2.針對需求和自身能力來妥善設計產品,針對市場需求,要考慮自身的設計研發能力,在功能性和可行性上權衡,才能讓產品在后期研發中不至于跳票太久。

電子工程師時間:現在工程師出來創業的比較多,對他們哪些事情的優先級是高的,尤其是對一些技術性比較強的人來說?

吳: 對于技術較強的工程師來說優先級高的就是是市場分析和商業模式規劃了,其實是不要閉門造車

電子工程師時間:覺得工程師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出來創業,面對失敗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

吳:不管是工程師出來還是市場銷售出來的,創業中,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必須要認清這點。

?我認識的人中,有技術大牛 連續三四年做的若干個創業項目失敗的;有已經創業成功,數千萬身家來二次創業失敗的;就算創業成功的,之前也無不是經歷了多次失敗;創業成功是實力與機遇的交匯瞬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失敗是財富,就和嵌入式 linux 的學習一樣,只有踩了坑 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學到經驗教訓;對于失敗,我們要甘之如飴。

電子工程師時間:在從工程師到創業者的角色轉換中,覺得有什么遺憾嗎?

吳: 遺憾主要是初期對一些項目的甲方過于信任,在甲方拖工期和款項的時候,沒有尋找其它項目,而是繼續開發甲方項目,導致最后無法回款,部分團隊成員因此離開。

半導體廠商品牌認同(最多兩項)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起測試測量儀器(如示波器),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 ? KeysightRIGOL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DSP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 TI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FPGA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AltiumXilinx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嵌入式處理器和單片機/MCU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 STAllwinner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模擬器件(如放大器),你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ADITI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數據轉換器件DAC/ADC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ADITI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EDA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AltiumAllegro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無源器件,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厚生,順絡

電子工程師時間:提到MEMS器件,首先會聯想到哪些廠商?

吳: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