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過往,經過多年的發展,云計算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過去幾年中,云計算三巨頭AWS、微軟和谷歌在數據中心等資本上累計支出已經超過了2000億美金,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在產品形態基本已經確定的現在,巨頭的每一筆錢都是門檻上的一塊磚,讓摩拳擦掌的新玩家越來越難以進入。
除非云計算的產品形態還有變化,否則市場格局很難再被改變。
但IBM說他發現了一個機會。
2018年,IBM斥資340億美金收購紅帽,宣布自己成為了混合云的頭號供應商,并且表示這會徹底改變云計算的格局。
這是開源史上最大的收購,即使放到全球科技行業,他也能排上前三。
當時紅帽的股價是每股116美元,而IBM給的價格是190美元,溢價超過了60%。整個交易以現金完成,這對市值不過1000多億美金的IBM來說并不容易,不僅會帶來高額負債,還會留下后遺癥,短期內難以恢復。實際上為了這次收購,IBM不得不暫停了他已經持續多年的股票回購計劃,而這是他過去刺激股價的主要手段。
IBM此舉頗有孤注一擲的意思,支持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則是他對混合云的美好預期。
根據他的測算,混合云的市場規模高達萬億,而收購紅帽(Openshift)讓IBM成為了混合云的頭號供應商。作為對比,2018年全球云市場規模約800億美金,其中排名第一的AWS占了三分之一,大概250億美金……但不管是800億還是250億,這些區區數字在IBM所說的一萬億面前根本不足掛齒。
這就非常值得討論一番了。
因為口徑的問題,混合云的市場規模并沒有準確的說法,IBM說有一萬億,Statista說只有900億。為了避免口水之爭,我會盡量忽略這個數字,只關注問題本身的邏輯,那就是IBM是否能夠通過混合云改變云計算的格局。
01 混合云是什么
混合云是公共云和私有云混合使用的一種形態。
一般來說,客戶會把核心或穩定的業務放私有部分,邊緣或彈性的業務放公共云,同時打通兩種環境中的數據和應用,統一管理,隨業務變化在公共云與私有云之間調整工作負載。
混合云沒有嚴格定義,有時候也包括多云,即把多個公共云廠商的資源混合起來使用,消除客戶被鎖定的顧慮,多云不在今天討論的范圍之內。
02 混合云從哪里來
互聯網是信息文明的載體,也是新技術的練兵場和發源地,與其說云廠商大多有互聯網基因,倒不如說互聯網催生了云計算。這種催生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互聯網公司里長出了云廠商,另一層是云計算的早期客戶也都是互聯網創業者。究其原因,無非是場景相似,云廠商的產品常常來源于自己互聯網業務中的成功實踐,所以在類似場景中有其普適性,更容易以云產品的形式輸出。不管國外的AWS還是國內的阿里云,莫不如此。
然而云計算隨著互聯網創業潮興起,同樣會隨著他“衰落”,以AWS為例,近年來增長率只有40%多,下滑明顯,但實際上云計算在全球基礎IT市場的滲透率才不過10%,市場空間仍然很大,那為什么增長乏力了呢?
拋開基數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互聯網創業潮的紅利吃的差不多了,該上云的也都上了,IT市場中剩下很多都是傳統企業客戶。相對于互聯網,傳統企業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成立時間比較長,經過長期建設很多都有自己的機房,還有一個特點是業務較為穩定,對云計算的彈性并不是那么急迫,而且有些行業,比如金融,還存在行業監管的限制,無法使用公共云。
混合云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
通過混合云,傳統企業在保持自己機房與核心業務的同時,可以把一些邊緣業務或者彈性要求高的業務放到公共云上,而且還能在云廠商的幫助下升級內部的技術架構,為將來做儲備,兼得魚和熊掌。
03 混合云到哪里去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混合云要到哪里去。
前邊的內容抽象來看,混合云其實誕生于一種矛盾之中,是云廠商與客戶在業務壓力、歷史積累、技術、成本與控制力等多方面博弈中的產物,而他要到哪里去,也取決于這種矛盾會如何發展。
傳統企業方面,第一,傳統企業的核心IT業務比較穩定,往往還在使用傳統軟硬件供應商的產品,比如IBM的小型機、Oracle的數據庫等,也就是去IOE中說的IBM機器、Oralce數據庫和EMC的存儲,這套東西價格不菲,而且還能應付日常工作,所以沒有動的必要;第二,趨勢上看,企業的IT建設其實遵守著核心業務的信息化到部分業務的互聯網化再到整體的數字化這一規律,之前的軟件供應商及其產品都不擅長做互聯網和數字化建設,所以傳統企業的IT建設便出現了缺口;第三,傳統企業的核心業務不是IT,所以IT人才儲備不足,完全自建不大現實,需要引入外部力量;第四,同時,傳統企業的習慣和業務屬性也決定了他在安全、隔離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生產線相關的系統,一旦因為網絡安全而被攻破,那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還有一些行業,比如金融,國家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限制。
公共云廠商方面,第一,公共云廠商除了Azure外大多不是軟件公司,業務靈活多變,所以在核心業務系統,比如數據庫方面的建設往往不如Oracle等傳統軟件商;第二,但公共云廠商基本都有成功的互聯網業務,在互聯網和數字化方面積累了大量產品,也有大量場景化解決方案,正好可以彌補傳統企業的需求缺口;第三,公共云廠商除了自身業務外還背靠大樹,有充足的現金流,憑借資金、人才和場景優勢,云廠商在基礎軟件層面的建設正在迎頭趕上,比如Gartner的2018年數據庫魔力象限中,AWS已經和Oracle、SAP等傳統廠商一并進入了領導者象限,阿里云和Google也進入了遠見者象限;第四,云廠商也正在加強安全性與隔離性方面的投入,除了產品層面,還推出了私有云或行業云,逐漸在滿足企業和法律法規的要求;第五,云計算這種計算形態確實有更好的靈活性和更低的綜合成本,在經濟學上符合大趨勢。
這樣看來,傳統企業有歷史積累,有較高限制,但存在著較大的需求缺口,這給了云廠商機會。云廠商雖然在基礎軟件方面不占優勢,但正在快速發展,同時有大量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傳統企業的需求缺口。同時在兩者的博弈之中,傳統企業本來已有的傳統軟件供應商也在嘗試滿足新需求,只是因為成本結構的問題,轉型困難,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今天不做討論。總之,這些矛盾決定了傳統企業的IT環境比較復雜,有自己開發部署的系統,有傳統軟件供應商的私有化產品,也有云廠商的私有云和公共云。
混合云誕生于這種矛盾之中,也會隨著這些矛盾發展。
企業核心IT需求不會萎縮,但在互聯網與數字化轉型中占比會逐漸縮小,企業隔離性要求不會降低,但會隨著云廠商產品或方案的逐漸完善而逐漸不是問題,此消彼長,云的占比會越來越高,直到某一天,收益超過了遷移成本,核心IT系統也會上云,于是混合云便消失了。
只是這個過程會很長,因為線下仍然占據著總體IT市場的80%以上,這是一場持久戰。
04 IBM有沒有機會
那在這個持久戰之中IBM有機會改變云計算的格局么?
這就不得不提混合云的兩種思路了。
第一種是公共云廠商的思路,他們把混合云當作客戶上云的橋梁,把公共云向下延伸到客戶的私有機房里,然后逐漸遷移工作負載,最終目標是客戶全部上云。AWS的Outposts、Azure的Azure Stack和谷歌的Anthos等都是這個思路下的產物,我暫時把這種形態叫做云廠商混合云。
第二種是傳統IT供應商的思路,比如IBM和紅帽,他們以前都在做私有化部署,現在要做混合云,他們自然會從更熟悉和擅長的線下往云上走,把云當作線下的一種補充。他們自己并沒有真正的公共云,所以只能盡量“保持中立”,支持多個公共云廠商以防止廠商鎖定,我暫時把這種形態叫做獨立混合云。
要討論IBM有沒有機會,我們只需要討論獨立混合云能否一家獨大即可。
按照獨立混合云的邏輯,他們是“中立的”,所有公共云廠商都是他們的云計算資源供應商,隨時可替換,客戶不感知,只知道自己在用混合云平臺。
這讓我想起一種叫做聚合器的理論。
該理論由著名分析師Ben Thompson發明。他說任何一種商業活動中都存在三種角色,分別是供應商、渠道和消費者。生意要做大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橫向整合,一種是縱向整合。比如對一個渠道來說,他可以橫向去整合其他渠道,進而通過控制分發來獲得上下游的定價權;他也可以縱向去整合供應商,進而通過全鏈路優化來降低成本或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他還發現,在互聯網之前,成功的縱向整合往往是向后的,即渠道整合供應商然后服務客戶,比如報紙、酒店或電視臺,但在互聯網時代,成功的整合卻經常是向前的,即渠道整合客戶反過來影響供應商,比如Airbnb、Uber和Google。
Ben Thompson管這種模式叫聚合器,相應的,背后理論便是聚合理論。
在聚合理論中,聚合器有三個典型特點,第一是直接與客戶建立鏈接,第二是邊際成本為零(數字產品,無限復制),第三是隨規模擴大獲客成本逐漸降低。其中第三點是聚合理論最吸引人的一點,他決定了聚合器可以贏家通吃。比如Uber,他的客戶越多,吸引的司機便越多,而司機越多,平臺就越有競爭力,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的客戶,于是獲客成本便隨著平臺的規模擴大而逐漸降低了,越跑越快,一旦跑起來競爭對手就很難追上了。
如果獨立混合云符合聚合理論,那憑借紅帽和IBM在傳統IT市場的多年積累,他們絕對可以聚集一波啟動客戶,滾起這個雪球。而是否符合的關鍵,就在聚合理論的第三點,在這點中,聚合器必須能夠持續通過聚合供應商來提高自身吸引力,進而持續降低獲客成本,這要求市場上有足夠多的供應商可供整合。
對獨立混合云來說,他的供應商就是公共云廠商,那問題就變成了公共云廠商會有多少個。
大家可能聽過五朵云的說法,其實這源于IBM的老沃森在1943年講過的一個笑話,當時他說全世界只需要五臺計算機就夠了,這顯然是錯的,但到了云計算時代,這句笑話反而成了終局斷言被大家奉為圭臬。
這是因為云計算是個重資產,重規模的生意。前邊提到過AWS、微軟和谷歌三巨頭在全球數據中心上累計投入早就超過了2000億美金,后來者想追趕,必須先追平這個投資,而先發者憑借成本的規模優勢,可以在不虧本或者少虧本的情況下和新玩家打價格戰,讓新玩家付出遠高于自己當初的代價。于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云計算的門檻會越高,最終市場上只剩下幾家巨頭。
而且這還沒考慮到現有云廠商已經搶占了大量客戶。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獨立混合云平臺的價值并不大,即使本來強勢的云巨頭躺平讓他對接,他撐死只能對接三五家,信息太透明了,容不下中間商賺差價,也建立不了護城河,達不到聚合器的要求。
這意味這獨立混合云無法一家獨大,也這意味著IBM難以憑借獨立混合云改變云計算的市場格局。
05 意外
在給了結論之后,我還想繼續討論一些意外。
有種情況下IBM還是有機會的。
那就是云廠商高度標準化,退化成通用IAAS服務,獨立混合云在此基礎上構建聚合器,聚合大量軟件供應商提供PAAS和SAAS,在這種情況下,聚合器的真正供應商便是這些軟件供應商,這便足夠多了。其實一開始大家都說云計算像水和電,而通用IAAS服務才是最像水和電的部分。
從Openshift的描述看,IBM現在正是這個思路,他最先拉的供應商是開源軟件,所以IBM管他叫開放混合云。
只是這種假設成真的可能性不高,云廠商不會滿足于只做IAAS,也不會只提供標準產品,同時云廠商都有自己的云市場,本身就在聯合各種軟件供應商。
哪怕這些都不算,IBM依然會迎頭碰上谷歌的混合云平臺Anthos,IBM的Openshift基于K8S,谷歌的Anthos也基于K8S,IBM叫開放混合云,谷歌叫開放云,而且,K8S還是Google開源的……
然而我還要引用史學家史華慈教授的一段話:“我堅決反對那種主張‘形式’自動引發結果的萬物有靈論。無論任務完成與否,其中的方法和取決于任何其他因素一樣,也取決于最終承擔完成任務責任的那些人的思想、意圖和報復”。
只要未來沒發生,大家就都還有機會。
來源:鈦媒體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