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已成為物聯網的重要趨勢。最近Micron/Forrester的調查證實了這一趨勢:在未來三年中,53%的人認為應該通過邊緣計算處理分析復雜的數據集。因此,有人大膽預測,“邊緣計算將吞掉云”。
邊緣計算備受推崇的原因是其解決了工業物聯網實現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通過處理大量的傳感器數據,邊緣計算可以降低網絡上的數據傳輸成本以及云數據的存儲成本。
邊緣計算還可以分析和過濾傳感器側的數據,只將相關的數據發送到云。許多工業物聯網都需要亞秒級的響應才能保證安全性以及關鍵和精準的操作。
工業物聯網的安全和隱私要求也推動了邊緣計算的需求,工廠和關鍵性的基礎設施可以利用邊緣設備來保護關鍵的工業流程和設備免受網絡連接的直接影響。
同樣,這些機器生成的數據通常都是私有且機密的數據,而邊緣計算能夠將敏感信息保留在工廠內。最后,邊緣計算還可以實現自主操作。
許多工業操作都不能只因為網絡連接問題立即停止。然而,無論網絡連接的情況如何,邊緣計算都可以保證設備和工廠的正常運轉。
物聯網云提供商
物聯網云提供商的邊緣解決方案重點在于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設備、邊緣和云。他們的工作可以讓客戶更輕松地構建、部署和管理與其云平臺連接的物聯網設備。
對于很多希望快速推出新產品的客戶而言,物聯網云提供商似乎更具優勢。但是,從長期看來,這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的風險在于,他們會被封閉在其供應商的平臺上。
亞馬遜和微軟是物聯網云提供商的佼佼者。他們兩家都有與各自的物聯網云平臺連接的邊緣解決方案。
亞馬遜提供的AWS IoT Greengrass允許連接的設備通過運行AWS Lambda功能和AWS服務,來運行機器學習、數據同步以及與AWS IoT Core的連接。同樣,微軟的IoT Edge允許連接的設備運行微軟的Azure服務。
微軟還在GitHub上創建了IoT Edge的開源項目。看似可以將IoT Edge移植到其他硬件平臺上,但其實它與Azure IoT Hub云平臺密不可分。
Google發布了Cloud IoT Edge,他們似乎正在集中精力提供邊緣計算的AI功能。Cloud IoT Edge仍屬于alpha。過去,Google還曾宣布與備受推崇的邊緣計算供應商Foghorn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物聯網平臺
很多物聯網平臺供應商也在創建自己的邊緣計算產品。
Litmus Automation、Clearblade、Bosch IoT Suite、Software AG Cumulocity等公司提供了與其物聯網平臺相連的邊緣解決方案。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都在努力實現在邊緣硬件上運行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模型。
其中一些供應商還與物聯網硬件供應商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例如,Software AG與戴爾和Eurotech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戴爾和Eurotech的硬件上提供其邊緣軟件解決方案。
擁有硬件軟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這些公司更方便地向客戶推廣聯合解決方案。
邊緣供應商
許多風險投資支持下的創業公司都致力于提供邊緣解決方案。Foghorn和Swim等公司專注于提供以邊緣計算為基礎的機器學習和分析。
Zededa和Edgeworx等其他公司正在努力將虛擬化技術和容器技術引入到邊緣設備中。
所有這些公司都與主流的物聯網平臺和物聯網云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并將他們的邊緣解決方案連接到了不同的物聯網平臺上。
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將是支持各色迥異的集成,而通常這些集成都以各自供應商的api和協議為基礎。
物聯網硬件供應商
物聯網網關供應商正在投資開發其硬件上運行的軟件堆棧。為了滿足邊緣計算的需求,這些軟件堆棧變得越來越復雜。
有趣的是,許多硬件供應商正在利用開源項目構建自己的軟件解決方案。
戴爾和Rigado擁有運行Ubuntu Core的物聯網網關,你可以遠程管理和部署在這些網關設備上運行的軟件。
戴爾還是邊緣計算EdgeX開源項目的領導者。Eurotech提供了基于Eclipse Kura的Everyware Software Framework,這是一款構建邊緣計算的應用程序。
臺灣大型網關制造商凌華科技開發的Vortex Edge和Vortex DDS可以更輕松地在其網關上部署軟件。Vortex DDS是基于Eclipse Cyclone DDS的項目。
開源社區
開源基金會也不甘落后,積極地展開了邊緣計算的行動。由于開源基金會不依賴于任何供應商,所以公司和個人可以互相協作共同創建邊緣計算技術。
對于那些擔心被封閉在某一家供應商的公司來說,新興的邊緣計算開源社區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大多數的物聯網云提供商、物聯網平臺供應商和邊緣創業公司并沒有參與構建邊緣技術的協作開源社區。
有些公司創立了自己的開源項目,但很多公司的重點仍然放在了提供某個特定供應商的商業解決方案。這些商業解決方案往往都會采用開源技術構建,但這些公司并未積極參與開源技術。
然而,雖然這些供應商沒有參與,但邊緣計算開源項目的勢頭卻沒有因此而有絲毫的停滯。
今年一月,Linux基金會公布了LF Edge社區,其中包括五個不同的開源項目,EdgeX和Zededa的虛擬化項目Project EVE皆在其中。
包括Arm、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戴爾、愛立信、IBM、英特爾、華為、紅帽、三星在內的60家公司達成協議,為建立邊緣計算的公共框架進行合作。
LF Edge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企業贊助商開源合作社區。這些企業贊助商似乎是沒有強大的物聯網平臺產品的公司,因此他們希望通過一個公開的框架來公平地競爭。
整合五大項目并建立一個新的邊緣計算項目是萬眾矚目的工作。一旦取得成功,肯定會對只提供一種物聯網方式的公司帶來挑戰。
Eclipse基金會是物聯網最成熟的開源社區之一。Eclipse物聯網創建于6年前,擁有30多個開源項目,其中包括許多邊緣計算的項目。
Eclipse Kura是首屈一指的Eclipse邊緣計算項目,同時Eclipse ioFog和Eclipse fogO5也創新了邊緣技術。
Eclipse還承載著實現邊緣計算行業標準的重擔,例如MQTT、OPC-UA、DDS、CoAP和LWM2M等。
OpenStack基金會也在向邊緣計算領域進軍。基于Wind River代碼的StarlingX項目集成了不同的開源項目,包括CentOS、OvS-DPDK、Ceph、Kubernetes和OpenStack,其目的是在邊緣設備上運行云服務。該項目于2018年10月啟動,因此相對較新。
華為和百度也在GitHub上創建了各自的邊緣計算項目。華為是KubeEdge的主要貢獻者。該項目于2018年9月在GitHub上啟動。1月份百度剛剛宣布了OpenEdge項目。
OpenEdge集成了百度的物聯網云平臺集成,所以目前尚不清楚該技術的獨立性。
邊緣計算是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客戶可以從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創新和多樣性中獲益。
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客戶需要分布式技術的異構計算解決方案,例如邊緣計算。如果歷史重演,那么這一次業界將通過定義邊緣計算與云通信的通用標準和協議來解決這個問題。
與Web技術一樣,這些標準和協議可能由不依賴于任何供應商的開源和標準社區實施。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