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其實是互聯網的一個延伸,互聯網的終端是計算機(PC、服務器),我們運行的所有程序,無非都是計算機和網絡中的數據處理和數據傳輸,除了計算機外,沒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終端(硬件)。
物聯網的本質還是互聯網,只不過終端不再是計算機(PC、服務器),而是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傳感器。這是計算機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人類服務的計算機呈現出各種形態,如穿戴設備、環境監控設備、虛擬現實設備等等。只要有硬件或產品連上網,發生數據交互,就叫物聯網。
不過物聯網的概念目前被炒到過熱。鄙人大概十年前開始學習嵌入式,那個時候還沒物聯網、智能硬件這么高大上的字眼。相信很多前輩那時跟我一樣,學的是單片機編程,大家都用“單片機”來概括這個行業。大概2012年左右,很多熱錢從房市涌出,投入資本市場。正是這個時候,一大波高大上詞匯來襲。服務器技術叫“云”,單片機叫“智能硬件”,網絡單片機應用叫“物聯網”,車載單片機應用叫“車聯網”。。。呵呵。這種現象是商業進展的必要性,我們搞技術的只能跟著改頭換臉,誰叫發薪水的是老板呢,呵呵。
不過受限于技術上的瓶頸,物聯網的發展,其實無法像當初互聯網那樣爆發。或者換通俗一點的說法,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物聯網的應用,其實是錦上添花的東西,需求性并沒有那么強,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智能硬件賣得并不是很好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需求性原因,所以商業上也不會出現滴滴打車那樣的持續性投入,又一定鉗制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到今年,這一波的投資熱潮冷卻了很多,但是在這波浪潮里,我們的社會還是發生了很多變化。首先是關注物聯網的人越來越多,從業者也越來越多。而且很多大學也開設了相關課程,政府也出臺了行業鼓勵政策。前面我們說過物聯網的概念被炒得有點過熱,所以在物聯網的大群體里,有兩類人最為迷茫。其一就是專注物聯網的創業者,其二就是物聯網專業的學生。鄙人也曾經屬于第一類人。
物聯網的技術前景是廣闊的,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氣凈化器產品,穿戴設備,家庭環境監控設備,在過去是不曾有的,在目前的消費背景下,正服務著大眾。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式設備出現,這些正是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投身于物聯網的技術研發,是很有前景的一件事。
然而物聯網的商業前景卻是復雜的,特別是對于創業者而言,這不是一個好消息。既然創業,目的肯定是賺錢,然而放眼人類社會,最賺錢的事情,其實歸類起來就那么幾樣。首先是資源、再就是獲取資源的工具,以及信息。每個企業,想要活得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壟斷。然而社會上的大部分資源,都是壟斷在大企業手里,小企業參與的,往往是跟民生有關的門檻低的行業,競爭激烈,賺錢辛苦。回到計算機行業,雖然計算機行業開放程度很高,然而壟斷的存在并不亞于其他行業。英特爾、ARM等公司,基本壟斷了處理器行業。微軟、Google(Android)、蘋果壟斷了操作系統。物聯網是新興市場,雖然目前容量不大,但各家各戶都盯著,對于創業者而言,無法創造壟斷,很難存活。創業者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你無論多么牛逼的技術,一旦有市場,大公司都可以迅速投入數倍于你的資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模仿你,超過你,壓垮你。你是小公司,宣傳推廣,也不可能投入像大公司那樣的資金及影響力,所以產品再好,也不一定賣得好,這是每個技術型創業者,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正是因為上述壓力,很多創業者非常迷茫。本人過去四年間一直從事物聯網行業,因此結識了很多同行,其中大部分都是創業者。這些創業者非常勤奮,對自己的想法充滿熱情,也往往敢于堅持。然而這些并沒有什么用,大部分創業者,都沒有走到今天,因為投資人的錢總是會燒完的。
我覺得想走向成功,物聯網行業的創業者應該處理好兩個問題。首先,應該認識到,計算機行業想突破壟斷,對于大企業而言,是技術積累。然而對于個人或小團隊而言,唯一的方法是縮小用戶群體。就是我們應該專注于一個領域一項技術去解決一個問題。如果你說你的客戶是大眾每一個人,那你的東西基本一個都賣不出去。但是如果你的客戶是“捷達轎車車主”+“裝過電子導航系統”,那你的東西會比較好賣。縮小用戶群體的好處,是大企業不會來跟你搶飯吃,而你又非常容易精準的找到你的客戶并說服他們買你的東西。其次,個人或小團隊,不應該有任何一刻在虧本,否則你終會難以堅持。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大家都有正職工作(收入),但是比較閑,一起來維護一款小產品,這樣的情形,往往容易成功(最后團隊或項目被大公司收購,實現財務自由,或職位上升)。
對于在大企業進行物聯網方向研發的人員,自然不用擔心收入問題,然而可能大部分時間,都要接受來自上層的任務分配。作為物聯網技術從業者,我們應該認識到,這個行業的技術,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突破的,個人將一些覺得需要突破的技術陳列如下,希望在物聯網方向的研發人員,可以在閑暇之余,做一下這么幾方面的技術積累:
1.目前國內低功耗網絡技術都做得不好,包括zigbee,其實也被過分夸大宣傳。
2.傳感器和傳感輸入部分,其實有很大的空間,人之所以聰明,跟手、眼、口、鼻、耳有很大關系,然而計算機的手眼口鼻耳,沒一項可以跟人比。由于個人很難在芯片技術上積累,所以只能做做算法,對于視覺識別技術,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研究積累。
3.降低研發難度的工具,可以關注下,目前物聯網還屬于教學推廣階段,能夠快速幫助從業者提高研發效率的工具,可以研究積累。(鄙人正是做這一塊)
4.特定環境下的語音對話算法,可以研究下。目前所有的語音識別,幾乎都不過是語音轉文字而已,然后計算機通過詞匯分析來執行任務,基本都做不了上下文對話。非特定環境下的語音對話,估計國外的蘋果、google,國內的訊飛、騰訊、百度都在研究,個人技術者基本沒有必要也沒有機會。不過在特定環境下(比如自動導航這個環境,人的指令,只會圍繞“導航”這個主題),語音對話是非常有效率的輸入輸出工具,值得個人研究積累。
關于NB-IoT
眾所周知,物聯網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既然是“萬物互聯”,那么首要還是要解決“物”與“網”的連接問題,所以我認為“連接技術”決定了物聯網發展的走向。
為滿足物聯網設備的連接需求,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應運而生。 LPWAN 專為低帶寬、低功耗、遠距離、大量連接的物聯網應用而設計。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工作于未授權頻譜的LoRa技術;另一類是工作于授權頻譜下的NB-IoT。
(1)相比于NB-IoT,LoRa基于Sub-GHz的頻段使其更易以較低功耗遠距離通信,可以使用電池供電或者其他能量收集的方式供電;
(2)LoRa較低的數據速率也延長了電池壽命和增加了網絡的容量;
(3)LoRa信號的波長較長決定了它的穿透力與避障能力;
(4)LoRa專用網關可以根據現場和客戶需求擴展出更多自定義功能,如廣告推送,多種網絡接入等。
這些技術特點更適合低成本大規模的物聯網部署和企業特定專網里工作。LoRa的易于建設和部署,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公司的關注和跟進。例如國內的老牌數通廠商銳捷網絡已開發和研究的多個基于LoRa的解決方案,包括物聯網智能抄表應用、物聯網智能停車應用、物聯網智能井蓋監控、物聯網智慧路燈監控等不同的業務場景。
LoRaWAN是由LoRa聯盟推出的一個低功耗廣域網規范。LoRaWAN瞄準了物聯網中的一些核心需求--雙向通訊。LoRaWAN網絡架構是一個典型的星型拓撲結構,在這個網絡架構中,LoRa網關是一個透明的中繼,連接前端終端設備和后端服務器。然而眾多實際應用場景,網絡拓撲結構多以網狀結構或多級中繼組網結構。該規范協議往往無法很好的同時解決通信速率,傳輸距離,實時性,低功耗,多級組網之間的沖突。
一旦解決了“物”與“網”的鏈接問題,又將成本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圍內,相信“萬物互聯”時代才能真正的來臨。
說完創業者,再來說說各大高校的物聯網專業的學習者。
其實我個人是不建議在本科搞物聯網專業的,因為物聯網專業不是基礎學科,在本科開設,沒能力的學校,也就是一個幌子,會坑不少人。有點能力的學校,也無法指望在當前的教學構架下,能讓學生學到點什么。其原因就是,物聯網涵蓋的內容太多,隨便列舉列舉:
1.數電模電、單片機編程技術:要做物聯網產品,起碼,你能看得懂電路板吧,你得能給單片機寫幾行代碼,點個流水燈什么的吧。要知道,這過去是放到自動化專業四年要學的東西啊。電路板畫得好,就算在內陸省會城市,月薪也隨便上萬的啊,單片機寫得好,月薪也一樣上萬的啊。打什么物聯網的幌子啊!
2.網絡技術:光給單片機編單機程序還不行,你還得能讓單片機上網吧,否則叫什么物聯網。既然上網,最簡單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型,你好歹得在云端放個服務器吧。且不說服務器程序你要自己寫,到阿里云買個服務器,綁定個域名,估計你都得折騰一個禮拜。寫服務器程序,那在本科也是一門專業啊,起碼VC要學吧(時髦點學java)。你即會上位機,又會單片機,那你是全棧工程師啊,這工資不是更高?
3.無線技術:很多產品,光一個單片機還不行,你還得整多個單片機,然后多個單片機互相整個網絡,這就涉及到組網。用wifi,功耗太高。用zigbee,光協議就看死你。用藍牙,人家構架就沒這么整過。那只好自己寫吧,從驅動到組網協議,你要能寫全,還不出問題,那以后還有什么軟件構架你整不了啊?
4.傳感器技術:就目前而言吧,很多傳感器都是數字型的,直接丟數值出來,單片機只需連上去就可以用,難到不難。但問題是量多,測溫度吧,有溫度傳感器;測光照吧,有光照傳感器;測空氣吧,有空氣質量傳感器;還有加速度傳感器、心率傳感器、顏色傳感器、分貝傳感器。。。大學也就四年,學單片機編程估計都要三年,你看你剩下的時間能整幾個吧。
5.終端技術(App):物聯網物聯網,你把用戶擱哪啊,總要給用戶丟個App來看看產品狀態吧,那就得學習App怎么做。iOS和Android你還得都學了,不然用戶就得減少一半,呵呵。
所以本科開設的物聯網專業真的是坑啊,明擺著學校不可能教全的嘛,就算學校愿意教,學生也學不過來啊。給點可行性建議吧:
1.明確正確的技術觀,物聯網是一個行業,而不是一個專業。學好物聯網里任何一項技術,都可以獨當一面,迅速實現個人價值積累(收入很贊的哦)。如果貪多貪快,除了給自己帶來無盡的失望和打擊,沒什么好處。
2.明確正確的發展方向,物聯網涉及軟硬件、互聯網、App等多個領域,作為個人而言,只可能精其一樣。如果是做硬件,那就好好學數電模電、應用電路、布線畫板、傳感器特性等等。如果是做軟件,明確方向,一般建議本科階段學好單片機編程、熟悉一兩種傳感器或應用,做一兩款小產品即可。畢業后,可逐步過渡,學會和其他工程師配合,學會組網應用,多出作品練手。
3.實踐大于理論,學物聯網或者嵌入式一定要勤上手,多出作品。多出作品,不僅可以增長技術能力、了解物聯網構架,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信心。人與人的區別,大部分都在教育,而教育成功與否,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評估法則。當然,由于物聯網一般都是系統產品,建議學習者可以基于成熟的構架去做產品,這樣容易成功做出完整產品。可以用我們酷享物聯系統,也是選擇之一。
4.畢業后,盡量不要去初創公司,不過初創公司也很少招應屆生。一定要去中型企業或大企業的核心團隊,哪怕打雜都行。無論未來是打算做市場還是做技術,一定要記得畢業招工作的時候,要想辦法進企業的核心研發團隊,大公司進不了,就進小一點的,再進不了,就再小一點。可能有人會問,人家不一定要我啊。對,人家不一定要你,你本科期間作出的物聯網作品,就是敲門磚。
5.就業后,不要急于成功,悶下心思,跟著團隊技術帶頭人做技術。有什么做什么,盡多培養不同領域的應用,多結實靠譜的技術朋友。三五年后,某一天,你會發現你自己有技術、有團隊,可以做任何產品的時候,你的路也會寬闊起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