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機器人第一股”,新松的一舉一動在聚光燈下被無限放大。在這次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浪潮中,不僅涌現出了一大批有技術、有市場的創新型企業,國外的巨頭同樣也在瓜分市場,“腹背受敵”的新松似乎正面臨著一個處境更加艱難的未來。
當你去任何搜索引擎檢索“機器人”這一關鍵詞時,檢索結果中總少不了這家企業的股票信息,它的股票簡稱是“機器人”,同時也是中國機器人行業的代表,它就是新松機器人,有著與生俱來的責任和使命。
中國機器人行業需要一個真正的領袖
要想了解新松的使命,就要先了解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現狀。
“國產替代”這個詞,對所有國內自動化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應該都不陌生,這是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崛起的契機之一,然而目前國內的市場形勢卻與幾年前人們的預測大相徑庭。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購買量達到13.8萬臺,較去年增長59%,占據了全球總需求份額的36%。而在這13.8萬臺工業機器人中,國外品牌占據了72%,也就是10.32萬臺。
IFR指出,這是國外機器人供應商首次實現比國內機器人品牌更高的增長率,而中國機器人供應商的市場份額,也從2016年的31%下降至2017年的25%。
在技術和產品要求較高的行業中,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以汽車行業為例,去年外資品牌在該細分市場的占有率接近九成;而同樣對技術要求較高的焊接類應用場景中,本土機器人市場份額也只有不到15%。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外資同樣在不斷加碼其在華投入。今年3月,庫卡宣布在廣東順德新建機器人生產基地,到2024年,將把中國的機器人產能增至10萬臺;6月,安川電機位于江蘇常州的第三期機器人工廠也宣告完成,其年產能將擴大50%,達到1.8萬臺。
縱觀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的業務,可以看到工業機器人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產業鏈一體化,提供從零部件到本體再到集成的智能制造體系。而這些巨頭企業的價值不僅僅是自己的閉環業務,在不同的產業鏈定位上,它們都在對外進行技術輸出,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
國內機器人行業缺少的,恰恰是這樣的“領袖”角色。
盡管近些年國內崛起了許多工業機器人企業,但大多數企業無論在品牌效應還是技術積累及創新力上,都有明顯的短板,單點技術突破較少,且無法形成集群效應。
被寄予厚望的新松
做得還不夠好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這個“領袖”應該是新松機器人。
2000年,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陽成立,這家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孵化出來的機器人企業,自誕生以來便承載著振興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重任。至今,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依然擁有新松超過25%的股份,國有控股以及依托科研機構的特殊身份使新松在政策支持上擁有更大的優勢。
2017年,國內幾家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企業中,匯川技術獲得政府補助4742.56萬元,新時達獲得政府補助4390.56萬元,埃斯頓獲得政府補助3651.49萬元,拓斯達獲得政府補助648.52萬元(以上數據均為企業財報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數額),而新松機器人獲得政府補貼超過1.71億元,超過前四家的總和。
而根據新松機器人財報顯示,2013年至2017年,新松合計獲得的政府補助約5.6億元,2017年其獲得補助數額是利潤總額的三成以上。自上市以來,公司每年獲得的政府補貼金額最少的占其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12.47%,最多的時候占比高達42.89%。
除了政策的支持外,新松還帶著“中國機器人第一股”的光環,受到資本的青睞和加持。
近些年,國內資本市場對工業機器人呈現出一片火熱的態勢。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數據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國內機器人市場的資本事件達到49起,涉及到的資金約為380億元。在這其中,絕大部分的資金都流向了上市企業,而募資的主要目的是投入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或是新項目的建立。
在這波浪潮中,新松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規劃”之后,新松的市值在政策的牽引和市場的狂熱追捧下,逼近千億元,甚至一度超過了四大家族中的安川和庫卡,在全球范圍內排進了行業前三,僅次于ABB和發那科。
橫向比較,新松無疑處于國內機器人行業第一梯隊,無論從資本市場角度還是從政府支持角度來看,它的對手只有它自己。
從2013年開始,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進入一個平穩且快速的增長期,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速穩定在每年30%左右,成為世界上機器人需求量最多的國家,但新松的營收增速卻沒有隨著一片大好的形勢實現突破。
從2013年開始,新松營收增速開始出現下滑,并長期在20%左右徘徊,落后于市場需求增速;而代表公司主營業務能力的扣非凈利潤增速,同樣不見起色,甚至在2015年出現了負增長,當年新松的扣非凈利潤為2.35億元,同比下降了9.06%。
和營收增長不理想的問題交織在一起的,是在技術方面新松同樣沒有扛起大旗,目前新松的機器人控制器、軟件全部自主研發,但伺服電機、減速機還需與其他廠商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松的發展。
新松的機器人和國內大多數工業機器人企業一樣,當在核心技術上存在欠缺的時候,產品在產品性能(精度、速度)和價格上就依然無法與國外企業叫板,真正實現自主品牌的自主定價。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套用在任何一家行業領軍企業身上都適用,被寄予厚望的新松,表現出來的行業領導力卻并不能讓人滿意。
簡單點說,就是新松做得還不夠好。
新松從沒有走出過舒適區
回過頭來看新松的發展,它的研發投入力度并不小,而且擁有中科院背景,新松在研發創新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早年的新松是國內最早自主研發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的先驅者,其AGV市場保有量超過8000臺,占據國內市場70%的份額;在2009年,新松還成功研制出國內第一臺真空潔凈機器人,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目前新松依然是國內唯一的真空潔凈機器人供應商,占據了該品類50%以上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新松的研發營收占比大致在3%至5%的區間徘徊,2017年該比例略有提高,研發投入成本1.65億元,占總營收的6.7%。這一數字看起來與國內大多數一線工業機器人企業類似,甚至還要稍高出平均值。
打開新松官網可以發現,它的產品幾乎涉及到了機器人產業的方方面面。從起家的AGV、潔凈機器人,再到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新松的產品線幾乎覆蓋到了B端市場的所有類型。
除此之外,新松的產品中還有智能物流裝備、智能交通裝備、能源裝備、3D打印智能裝備等等,可以說是覆蓋了市面上先進制造領域所有的熱門項目。
但研發投入是一方面,研發成果的落地應用則是另一個問題。
梳理近五年以來新松主營業務的營收構成可以看到,工業機器人、物流與倉儲自動化成套設備、自動化裝備與檢測生產線集成,在新松營收比重中各占三成,交通自動化業務占一成,這一比例在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都沒有太大變化。
換言之,從2012年到現在,新松的收入結構幾乎沒有任何改變。而新松在對外宣傳的產品線中所提到的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蛇形機器人、柔性機器人等新產品,除了出現在各大工業、機器人博覽會的展位上,并沒有在其財報中有任何數據體現。
可以說在業務上,新松已經很久沒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進行創新了。
中國工業機器人期待什么樣的創新?
新松的創新力究竟應該體現在哪里?或者說,中國機器人行業最期待什么樣的創新出現?
毫無疑問,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最大短板在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以減速器為例,中國申請人申請的專利僅26件,而有效專利只有13件,發明專利更是僅有2件;相比之下,國外申請人在華申請了專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發明專利。也就是說,大多數減速器領域的中國企業申請專利都不屬于核心技術。
當然這背后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還是由于國外機器人行業起步早、技術完善,本身市場競爭力就更強,可以對國內核心技術采用商業手段進行封鎖。在這樣的局面下,需要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接觸到需求端,進行更多前瞻性、戰略性和創新性的工作。只有認準需求提前布局,才有可能在國內市場實現彎道超車。
另一個創新領域在于自動化改造的對象、場景和方式,中小制造業企業一直占據著國內制造業內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對于工業機器人企業來說是一片巨大的藍海。不但企業總體量大,改造需求也大;同時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中小制造業企業必須盡快尋找破局的方式,通過自動化實現降本增效就是其中一種選擇。
不過受制于資金規模和本身技術能力,很少有中小制造業企業能夠真正實現技術升級。這正是業內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去創新、去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當然不能壓在新松一家企業的身上,但是新松作為國內工業機器人的領軍企業應該起到探索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對于新松這樣一家企業,它的成長過程已經承載了很多國內企業科技創新的責任,也收獲了很多成果和贊譽。但我們對這種持續性創新是更加“貪婪”的,我們希望能真正有這樣一位“領袖”的出現,帶領著中國制造站起來,走出去。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