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外表來辨別不同的人,關鍵依據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身體特征,正因為這一點,生物識別技術應用而生。在機器的眼中,這種每個人的特點被進一步精準辨別,人為很難判斷形態相近的兩張指紋、人臉,機器就很容易,而且比人工更精準和快速。而談到生物識別,第一反應是人臉和指紋識別,其實除此之外,還有6種常見的生物識別方式,跟著小令一起了解。
1、眼紋識別
這里說的眼紋實際是眼白區域的可見靜脈血管紋理,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的血管分布形態完全相同,即便是孿生兄弟或者四胞胎,具有作為身份識別介質的關鍵要素:唯一、穩定、不可復制。眾多周知,同卵雙胞胎的人臉識別一直是生物識別領域的世界級難題,iPhone也不例外,而眼紋識別識別技術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未來,為了提高人臉識別的精度,如何結合眼紋識別技術,成為人臉識別的重要研究課題,需要找到克服眼球反光、眨眼、眼睫毛等干擾的解決方案。
2、虹膜識別
虹膜屬于眼球中層,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由像冠、水晶體、細絲、斑點、凹點、皺紋和條紋等特征結構組成了獨一無二的虹膜,成為優質的身份識別介質。理論上來講,指紋識別的1/50000,虹膜識別的認假率高達1/1500000,更適合作為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識別場景,如金融領域,缺點是要求用戶配合度更高,比如:曾經三星Galaxy S8內置了這項技術,但由于只有調整姿勢才能識別,導致它的實用性并不高。
3、視網膜識別
若要說眼睛中最適合做身份識別的介質是什么?答案是視網膜。我們知道視網膜是一種不磨損、不老化、不受疾病影響、不可復制的一種極其固定的生物特征。但為什么一直沒有普及這項技術,因為目前視網膜識別技術的實現方式不可能被人接受,它需要通過激光照射眼球背面才能獲得視網膜信息。
4、聲紋識別
通過聲帶震蕩,產生聲波,聲波通過空氣傳播形成聲音。而每個人的聲音的波紋形態是具有唯一性的。通過測試、采集聲音的波形,與登記過的聲音模板進行匹配,可以作為身份識別介質。這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行為識別技術,實現方式非常自然,用戶配合度低,客戶體驗好。但是,聲音采集和比對的環節中,不能保證音量、傳輸接受介質、音質是相同的,實際變化范圍是很大的。同時通過機器合成,很容易偽造聲音。
5、手血管識別
與一般生物表面識別的方式不同,手血管識別是通過皮下位置的血管布局特性,與原版進行匹配識別。這同樣是一種唯一、穩定、不可偽造的識別方式。但是相比于手掌血管來說,手背的血管更容易得到識別。而手掌血管識別更具便捷性,若這項技術應用到手機解鎖,一手拿手機,用另外一只手背來解鎖,這個畫面有點擰巴。
6?、步態識別
與聲紋識別特點相似,步態識別同樣屬于一種行為識別技術,識別過程是無感的。它通過走路姿勢,在極短時間內,攝像頭抓取對象的姿勢特點,與特征庫比對,從而進行識別。不同于人臉識別需要“主動配合”,因為攝像頭可以360°捕捉你的動作,即使在幾十米外背對攝像頭,機器也可通過算法把你認出來。
其實,生物識別方式也不止以上提到的,比如簽名筆記、靜脈、DNA、掌紋等方式。無論生物識別以哪種方式實現,識別的本質是生物介質必須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未來可以預見到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將以更成熟的實現方式廣泛應用到門禁、考勤、金融、公共安全和電子設備等身份識別的場景中。
fqj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