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IC 2018云計算盛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本次大會,匯聚了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的技術專家、行業精英,就許多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在大會Keynote的最后環節,IDC中國企業級研究部研究總監周震剛談到了“云計算2.0驅動數字化轉型”,并分享了研究報告的一些數據。
近年來,數字化轉型成為行業和企業熱議的話題。周震剛表示,“不管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都是這些企業未來不斷嘗試的一些內容。”
在過去,IT或信息技術支撐企業時,更多是給企業決策層提供一些決策建議。但是,現在的IT越來越滲透到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中,涉及到互聯網技術和企業生產、銷售、服務的融合,從盈利模式到產品服務、生產模式和運營模式及決策模式,數字化轉型覆蓋企業的方方面面。
同時,即使是數字化原生企業或數字化轉型企業,都會利用IT技術幫助企業做一些創新、轉型等。
在IDC看來,數字化轉型可被視為一個10年的旅程,可分為數字化破冰階段、基礎數字化階段、數字創新化階段和全面數字化階段。
其中,2017年被視為數字化破冰階段,2020年為基礎數字化階段,會有50%的技術支出與信息和數據相關;2020年則是數字創新化階段,會有80%的銷售增長來源于數字化的產品和服務;而到2027年,則是全面數字化階段,75%的組織實現全方位數字化轉型。
而在IDC的預測中,到2020年,超過50%的開發者會基于公共云平臺來將他們的解決方案提交給數字化轉型用戶。
同時,從全球范圍看,傳統的企業IT支出逐年下降,而云市場則呈現出一幅截然不同的局面。未來5年,全球整個技術架構的平均增長率大概只有2.8%,但公有云增長在全球是12%。而在中國市場,公有云未來幾年的平均增長率超過30%,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
到2021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會達到5650億美金,20%以上的云會部署在邊緣云數據中心,15%以上的IaaS產品是非標準的,90%以上的用戶會將業務部署在多云環境中。
這些新的變化和特點,周震剛稱之為“云計算2.0時代”。“2.0時代,我們會看到一個典型情況:云會部署在任何一個地點,既可以是核心數據中心,也可以在邊緣數據中心。并且云計算2.0支撐的不僅僅是移動互聯網業務,還會有更多傳統業務。”他說。
既然,我們將會很快進入云計算2.0時代,他也提出了2.0時代的一些關鍵特點:
1.?集中
在云計算行業,我們看到集中化非常明顯,比如AWS、Azure、谷歌云、IBM、阿里云等等,幾乎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從資本和規模效應來看,云計算的集中趨勢不斷加強,呈現一種“馬太效應”。
根據IDC的研究,到2020年,最大的5家IaaS/PaaS公共云計算廠商會占有超過75%的市場份額。同時,當企業每建1個數據中心時,第三方云廠商或數據中心廠商就會建2.5個數據中心。
2.?分布
到2018年底,85%以上的大型企業將采用混合(多)云的IT環境;到2019年,43%的物聯網數據將有邊緣計算設備進行預處理。雖然集中和分布看似矛盾,實則從不同角度看的結果。
從用戶角度講,“不會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它們會選擇更多的云平臺,這樣不容易被廠商鎖定。并且不同的云廠商,會有自己特定的優勢,因此客戶最終使用的會是多個云廠商的產品或解決方案。
3.?行業化
現在一個非常熱的詞叫行業云,到今年年底,全球行業協作云的數據將超過450個,是兩年前的3倍以上。到2020年,80%以上的500強企業將通過行業云向客戶提供數字服務。在國內,包括金融、制造和醫療等行業,都在做行業化的云解決方案。
4.?智慧
實際上,目前很多大型的云服務提供商都為用戶提供人工智能的能力和解決方案。用戶本身會基于云平臺的人工智能,處理自己的業務,而人工智能反過來也能幫助云平臺更好的運營。據悉,到2019年,40%的數字化轉型舉措,將由基于云計算的人工智能來完成。
5.?中立
周震剛表示,“作為一個獨立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你的云平臺部署地方值得注意。當你的所有基礎架構,全部部署到一個巨頭的云平臺上,如果這個巨頭推出與你相競爭的業務,那么壓力會非常大。”
到2021年,多數云服務用戶將應用部署在提供代理業務中立的云服務平臺。
6.?可信
到2020年,云計算將成為提供IT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主流平臺之一,并且大約60%的企業會使用符合行業規范的云。從全球角度看,可信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