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主持的6000人全國科學大會上,一個名叫任正非的33歲的青年人坐在后排,此刻,他正為父親能否平反、自己能否入黨而憂慮。怎知9年后,他會南下中國的改革試驗田深圳,以區區2.4萬元創辦一家叫做華為的公司;又怎知30年多后,他將成為令愛立信、思科等大佬們頭疼不已的名字。
愛立信CEO衛翰思說,華為是愛立信“最值得尊敬的對手”。這并非恭維。設備市場上呼嘯一時的摩托羅拉、北電等豪強,風流總被雨打風吹盡,華為這家野蠻生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卻一直站到了PK臺的最后,這其中的制勝之道,究竟是什么?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最強硬的對手”,這是思科CEO錢伯斯對華為的評價。思科,曾經的硅谷明星,正對華為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包括給客戶發“黑材料”,勸誘客戶不要和華為做生意;指責華為抄襲其源代碼;花費數百萬美元動員美國國會議員、政府高管阻止華為在美國本土與其競爭;最新的爆料說,美國國會議員中,有73位持有思科股票,美國國會與思科顯然已形成利益共同體。
美國受阻激發了華為的競爭決心。
任正非在最近的內部講話中,語氣堅決,“我們只好奮起競爭,除了超越,我們還有什么路可走呢?”
華為內部人士透露,任老板過去的觀點是韜光養晦,盡量回避與美國公司的正面競爭,但這次事件以后,會有一個很大的轉變,“未來在企業網市場上,我們和思科的競爭很可能就是你死我活”。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是華為的一貫戰術。從華為到港灣、后來又回歸華為的帥奇(化名),對當年的“打港(灣)辦”至今記憶猶新———2000年,被視為任正非接班人的李一男出走華為,自主創業,成立港灣,與華為直接競爭。
面對港灣崛起,任正非痛下殺手,凡是港灣的訂單,華為無論花費多大的代價都要拿下。如果在某個地區,港灣中了標,那意味著該辦事處負責人甚至銷售人員都得卷鋪蓋走人。港灣人士打比方說,那兩年,港灣就像“生活在玻璃屋里”。
此外,華為還對港灣展開了知識產權訴訟,此后港灣上市無門,不得不設法賣給西門子,華為卻從各層面給西門子施壓,交易最終告吹。
2006年收購港灣時,任正非對雙方的競爭直言不諱:“這兩年對你們的競爭力度是大了一些,打擊是重了一些,這幾年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我們自己活下去,不競爭也無路可走,這就對不起你們了。”
基于傳統去創新:鮮花不離牛糞
思科一定很后悔,沒有在10年前一舉滅掉華為,讓土狼長成了獅子。
2003年,思科對華為提出起訴,稱華為竊取了思科的代碼。當時的思科,號稱是“永遠也不會倒下”的互聯網軟硬件制造商,而那時的華為,不過是一個以低端形象示人的中國電信設備廠商。
這是一場實力并不匹配的較量,2003年,思科的銷售額達189億美金,華為銷售額為317億元人民幣,海外銷售僅10億美金。不知是何原因,19個月后,兩家達成和解。思科當時對外表示,華為已經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戶手冊、幫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碼,算是某種程度上宣揚了自己的勝利。
華為的快速追趕大大超出了錢伯斯的預計:2011財年,思科收入為432億美元;華為則為320億美元。面對窮追不舍的華為,思科舊事重提,再次祭出專利大棒。
“我們清楚地知道,客戶十分看重思科的創新精神,但他們無法從華為身上看到同樣的能力。我們明確重申,模仿并非創新。”思科執行副總裁勞埃德毫不客氣地說。
華為并不介意對手這樣的指摘———任正非自己都承認,自創業以來,尚無一項原創產品發明。“我們不全靠自主開發,因為等自主開發出來了,市場機會早沒有了,或對手已在市場上構筑了優勢,我們卻沒法在競爭的市場上獲利,所以,我們經常采用直接購買技術的方式來縮短差距并構筑領先”。
華為長期堅持的戰略,是基于“鮮花插在牛糞上”戰略。華為從不離開傳統去盲目創新,而是基于原有的存在去開放,去創新。鮮花長好后,又成為新的牛糞,永遠基于存在的基礎上去創新。
專利攻堅:占不了山頭占山腰
在任正非看來,過度的“自主創新”極其危險。華為人士說,華為關于創新的核心思想是,如何解決企業的競爭力,滿足“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這四點要求,而不過度強調是不是“自主”開發和創新,“那是個舍本求末的東西”。
但由于早前基礎薄弱,華為的專利確是其軟肋。“不僅是思科,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都曾經利用專利,對華為進行過輪番攻擊。”設備商人士李航(化名)向南都表示,這些國際通信巨頭出手也很嚇人,最多的一次性拿出了200多個專利,最少的也有幾十個專利,通過發律師函的方式找華為談判,專利幾乎涉及了華為各個產品線。
據透露,這些國際通信巨頭要求收取產品銷售額2%到10%作為專利使用費。“他們要求這種專利費按照華為對外合同的總額來計算,如果華為接受,則意味著華為每次簽到大的海外訂單,都可能要付出上億元的專利費。”李航說,這些發達國家的電信市場原本都是被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等國際通信巨頭所壟斷,華為高性價比的產品讓他們感到了巨大的威脅,專利必然是最有效的反擊武器。
為了應對,華為曾組織龐大的知識產權分析隊伍,在上海封閉了幾個星期,分析對方的專利,找出應對的措施。最后還是按照任正非“占不了山頭,占山腰,占不了山腰,就圍山腳”的指示,一方面與國際通信巨頭慢慢調解,另一方面,要求華為內部發起專利攻堅戰,在專利數量上有所突破,以期找到反擊的機會。
“與像高通擁有CDMA這樣的核心專利相比,華為更多是做一些應用型專利,用來和其他廠商交換;另外也可以通過申請專利形成相應的技術壁壘;但因為公司鼓勵申請專利,甚至采用獎勵的方式,也不排除有一些垃圾專利。”一位華為內部人士舉例說,在華為申請的專利中,甚至還有名為“基于手機推算婦女生理周期的方法及相關手機”的專利。
這種“中庸式”創新,某種程度上并不能讓對手服氣。
愛立信東北亞區執行副總裁兼市場與戰略部總經理馮映奪說,愛立信更看重實際獲得批準的專利數量,以及專利的“質量”,尤其是核心專利,愛立信已獲得批準的專利數量超過27000個,并擁有超過25%的LT E核心專利———目前華為擁有15%左右的LT E核心專利。
殺價游戲:國外競爭對手扛不住
去年,華為重新組建了企業業務BG(業務集團),全面進入企業基礎網絡、統一通信與協作、云計算與數據中心,以及企業信息安全領域,而這些正是思科的“大糧倉”———企業IT市場。
按照華為企業業務的戰略,到2015年,其企業業務銷售收入要達到150億美元。毫無疑問,華為將擠壓思科的份額和利潤,這讓思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而眼下的思科,早已不再是當年的硅谷神話:收入增長放緩,利潤慘跌,裁員度日,市值不到高峰期的1/5。
在過去五年,思科路由器市場份額從66%降至55%,交換機市場份額下跌2%至67%。此情此景下,思科必須保住其最后的自留地:美國市場,但面對華為的低價策略,似乎又難以擊破。
一位思科經銷商說,以一套思科“網真”視頻會議產品為例,國內售價高達200多萬元人民幣,而華為推出的類似產品售價僅為100萬元人民幣左右。雖然思科一直聲稱自己產品質量遠優于競爭對手,但是依舊被搶走了不少訂單。
在一場標的為600多萬元的網絡設備招標項目中,思科報價500多萬元,而華為僅報190萬元。盡管可以從后續服務彌補短期損失,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思科不可能輕易參與這種殺價游戲。
利用價格利器撬動市場,是華為極為重要的競爭戰略之一。本世紀初,華為快速地把握住泡沫破滅之后追求投資回報率的需求變化,將GSM交換機每線價格從原來的400美元降到了80美元甚至更低。
剛進入美國市場時,華為在美國報紙上打出廣告:“它們唯一不同的是價格”,引起了思科、阿爾卡特等巨頭的強烈反彈。
有設備商海外事業部人士私下坦言,華為的撒手锏就是低價,“價格要低到讓國外廠商一聽到有中興、華為在就自動走開”。
這并不是不能說的秘密。華為采用的都是“管道式營銷”手法———主設備(管道)不賺錢,甚至是虧本的;賺錢靠的是管道里流出來的東西,也就是后期的輔設備,各種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升級費用等等。
“有時候,一張訂單是進入一個市場的標志,公司都會去爭取。”電信分析師張宇稱,“一張低于成本的訂單可能是策略性的,公司看重的,是訂單背后的服務空間、網絡升級擴容空間等方面。”
苦練內功:甘削己足,適IBM之履
壓強原則和低價策略讓華為在市場開拓上如有神助,但研發管理體系的打造卻不是一腔熱血就可以達成。
1998年,華為交換機用戶板因為設計不合理,導致對全網一百多萬塊用戶板進行整改;2000年,華為因為光網絡設備的電源問題而從網上回收、替換了20多萬塊電路板,造成十幾億損失……所有這些錯誤都會要求系統的設計和研發全部推倒重來,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華為下定決心,要改變其研發管理體系。1998年,華為與IBM合作項目“IT策略與規劃”正式啟動,內容是規劃和設計華為未來3-5年需要開展的業務流程和所需的IT支持系統,包括集成產品開發、集成供應鏈、IT系統重整和財務四統一等八個項目。
“沒有IBM,就沒有今天的華為。”華為高級副總裁丁少華直言不諱。
引入IB M合作前,華為的訂單及時交貨率僅50%,而國際上其他電信設備制造商的平均水平為94%;華為的庫存周轉率只有3.6次/年,而國際平均水平為9.4次/年;華為的訂單履行周期長達20~25天,國際電信設備制造商平均水平為10天左右。重整供應鏈的目的就是為了設計和建立以客戶為中心、成本最低的集成供應鏈。
對于學習IBM,華為內部意見多有分歧,認為“美國鞋”不適合“華為腳”。任正非力排眾議:“我最恨‘聰明人’,認為自己多讀了幾本書就了不起,有些人還不了解業務流程是什么就去開‘流程處方’,結果流程七瘡八孔地老出問題。我們將通過培訓、考試競爭上崗,不能通過考試的要下崗。”
任正非甘愿削自己的“足”,以適IBM的“履”。IBM派出50位顧問,在華為一待就是5年,與之配合,華為專門成立管理工程部,進行長達5年的流程再造。為此,僅顧問費一項,華為的投入每年就在5000萬美元。據統計,華為為了業務流程變革,至少交納了高達10億元的學費。
去年,IBM建議華為將業務拓展至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領域,同時加強手機品牌宣傳。這兩項業務的收入在2011年華為收入中的占比約為五分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春波,是《華為基本法》的起草人之一,他從1995年開始便擔任華為公司高級顧問,至今已有17個年頭。
在吳看來,全面引進世界級的管理體系,改造華為的組織基因,增強組織的活力,提高組織的運行效率,全面地提升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是華為基業長青的秘訣。而華為“全員持股”,亦是極好的激勵機制。
2001年開始,華為實行名為“虛擬受限股”的期權改革。虛擬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權,但是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華為內部員工透露,華為員工按生產、研發、市場銷售和客戶服務劃分四個體系。一般在市場銷售和研發部門工作5年后,每月薪水加上年終獎和股票分紅,一般都會在20萬元甚至更高。
員工持股,充分發揮了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沒有哪個企業,像華為這樣有凝聚力”,飛象網CEO項立剛(微博)這樣評價員工持股機制。
當然,隨著華為高速發展時期的過去,員工持股機制的后續能否奏效是其最大的挑戰。在企業保持相對高速增長時,這項制度的激勵作用無比強大。但是一旦企業增速下降,其作用必然被削減。華為2010年的分紅高達2.98元/股(凈資產收益率達到54%),2011年則下降為1.46元/股(收益率為27%),約下降了一半。機制持續有效的前提必須是,公司能保持持續的增長,并且增長要大于由CPI、房價等綜合社會成本上升的速度。
“所謂量體裁衣,合身、優化的管理體系,對任何公司的長遠發展都是重要的。”愛立信東北亞區執行副總裁兼市場與戰略部總經理馮映奪說,愛立信的諸多管理系統用的也都是Accenture、HP、SAP、IBM等系統。而愛立信作為百年老店,現在仍然每年都有員工持股政策。“當然我們員工持股過程是公開的,透明的。”
轉型之變:面向終端消費者
燒不死的鳥是鳳凰。今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達1027億元(約合162億美元),一舉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
但在行業人士看來,全球電信設備業已是個沒有“錢途”的行業。在這十年中,全球電信設備業規模始終維持在1300億美金上下,具體到華為,過去十年的增長,并非來自市場的增量,而是行業殘酷的淘汰賽下的此消彼長。
華為已然意識到運營商市場的天花板。這個B2B的優等生,從運營商一枝獨秀,轉為運營商、企業網和消費者市場三路并進,并學習如何向B2C轉型。
“我們的手機在進步,但是我們的好處總是表達不出來。”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微博)坦言,品牌和渠道是華為終端的兩大軟肋。
“我沒有錢做廣告,另外,我們的人還不懂得怎么做廣告。華為AscendP1的廣告,做成了一個老頭智者和白馬相撞,是我們在電視廣告方面的經驗不足,有爭議,批評的人不少。”
在馮映奪看來,雖然華為已經成為一流的電信設備供應商,但在企業網和終端領域,華為仍然在追趕其它企業。對于華為在終端上的發力,吳春波解讀是聚焦管道前提下實現垂直一體化的戰略布局。無論哪一個企業,若能實現產業鏈的一體化,那都是極具競爭力和攻擊力的。但是,放眼全球通信行業,真正做到垂直一體化的企業鳳毛麟角。
“只有微軟和蘋果做到了,三星在軟件操作系統上還是依賴安卓。”《華為的世界》一書作者冀勇慶(微博)認為,在硬件和軟件上,華為還缺乏關鍵的要素,這是未來實現垂直一體化必須攻克的。
毫無疑問,帶著電信設備商基因,轉向消費者服務提供商,華為將面臨一系列碰撞與磨合:如何面向終端消費者,進行品牌渠道建設?如何從低調保守的企業對外宣傳,向鮮明開放的企業品牌形象過度?如何調和華為講求團隊合作的東方式價值觀與個體創新之間天然難以磨合的沖突?
吳春波說,“請給華為時間。”
1987年,創立于深圳,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銷售代理。
1992年,研發并推出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
1995年,銷售額達15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
1998年,市場拓展到中國主要城市。
2000年,在美國硅谷和達拉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等地設立研發中心。海外市場銷售額達1億美元。
2003年,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企業數據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遭遇思科專利訴訟。
2005年,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與沃達豐簽署《全球框架協議》,正式成為沃達豐優選通信設備供應商;成為英國電信首選的21世紀網絡供應商。
2008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首次在北美大規模推出商用UMTS/HSPA網絡,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欲收購美國電子產品制造企業3Com,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阻止。全年共遞交1737件PCT專利申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在2008年專利申請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專利數占全球10%以上。
2011年,正式成立三大業務集團,分別是運營商網絡、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
2012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達162億美元,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在美擴張受阻。
聲音
“在我們未進入的一個全新領域進行產品開發,對公司已擁有的成熟技術以及可以向社會采購的技術利用率低于70%,新開發量高于30%,不僅不叫創新,反而是浪費,它只會提高開發成本,增加產品的不穩定性。凡是說:我的項目全部都是我做,未利用別人的成就,這種人一定不能加薪。”———《任正非看創業與創新》
“我們不想成為世界第一,但我們不得不走在成為世界第一的路上。”———華為董事長孫亞芳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