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擁有高科技優勢,日本在很多領域特別是電子產業,掌握著最上游的產品和核心技術。相比之下,全球很多地區只是為日本做配套。所以,此次大地震雖然發生在國土面積還不到中國4%的日本,但影響卻波及到了全球各個地區。
地震對日本經濟產業的影響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日本的產業轉移雖然很具規模,但并非我們想象的“產業空心化”。日本企業把核心技術和利潤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移出去的只是低附加值的部分。
比如,對電子產業而言,由于東芝等芯片巨頭部分工廠的停工,很可能造成代理企業拿貨難,從而催漲全球芯片價格;對鋼鐵產業而言,由于日本集中生產高檔鋼材,地震可能會影響日本高檔汽車板材對其他市場的出口。
日本在產業規劃上的精巧布局,對于處于結構調整中的中國產業和企業來說,有太多東西可以學習和借鑒。
東芝、索尼等電子企業產能將下滑內存芯片價格走勢難料
1999年中國***“9·21”大地震發生后,全球IT尤其是PC產業鏈一度癱瘓。兩天前的日本百年大地震,是否也會引發類似效應呢?要知道,日本一直是全球電子產業關鍵零部件與主力消費電子重鎮,在半導體、平板產業、電視及數碼電子等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
內存芯片價格或暴漲
地震帶來的沖擊在所難免。目前,東芝、索尼、松下、夏普等日本企業紛紛公開了各自的初步災情。
全球內存市場或將產生波動。東芝11日宣布,受地震影響,公司關閉了三重縣四日市閃存芯片廠。其巖手縣的一座工廠也遭遇停電,或造成設備損傷,將可能導致交貨中斷。東芝官方表示,物流體系癱瘓,也會影響產品出貨。去年12月,該公司NAND廠還曾因停電出現供應險情。當時東芝警告稱,未來兩個月產能或下滑20%。
東芝是僅次于三星電子的全球NAND閃存巨頭,全球市場占有率約1/3。
昨天上午,東芝表示,經過檢查,工廠“并未受到太大影響”,目前已恢復運轉,但坦陳,運輸與后勤上將有一些影響。
不過,東芝的合資伙伴美國SanDisk發言人透露,東芝絕非全身而退。該人士說,公司將損失一些芯片,只是生產設施已恢復運轉。
IHS iSuppli 說,2010年,日本的芯片公司收入約638億美元,約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五分之一。它們在NAND閃存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力,NAND閃存是蘋果公司(Apple Inc。)iPhone和iPad等產品的核心。以東芝為首的日本公司在全球閃存營收中約占35%。
清木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杰在微博中表示,東芝NAND廠與CMOS傳感器廠都位于地震影響最重的巖手縣、宮城縣,可能帶動內存芯片價格暴漲。
Gartner分析師Andrew Norwood也表示,地震和海嘯不會有長遠影響,但任何不確定的狀態,都會在現貨市場中有過激反應。
分析師們不是有意渲染危機效應。目前,內存芯片價格上漲言論正快速傳播。不過,上海虬江路電子廣場一樓一位存儲卡與優盤商販對《第一財經日報》坦陳,行貨渠道可能更關注一些,他這邊不會提價。
索尼恐受損最大
諾基亞發言人托米·庫珀馬基(Tomi Kuuppelomaki)表示,公司正在評估地震對關鍵零部件供應的影響。內存主力供應商是東芝的蘋果,目前還沒有發表言論。
除了內存,全球平板顯示產業也可能受到影響。地震發生后,面板巨頭夏普在界市的一座工廠自動停止運行。松下、三洋則表示,運營已受到一定損害。夏普、松下分別是全球液晶、等離子兩大領域技術最強的企業,這可能影響其下游市場的信心。
不過,由于夏普最核心的生產基地位于距離震中較遠的日本中南部,影響可能有限。
索尼很可能成為地震中受損最大的日本電子巨頭。它的工廠主要分布在日本東北部,距震中較近。地震發生后,該公司關閉了6家工廠,日本市場大部分業務活動處于暫停,目前正在評估損失情況。記者查詢到,6座工廠2座位于福島縣,4座位于宮城縣,主要生產藍光光盤、播放器、磁頭、電池及半導體產品。
索尼是全球數碼電子巨頭,也是電視、筆記本等領域的著名品牌。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昨天報道說,地震引發的大海嘯至少沖走了其12萬臺PS3、5600臺XBOX360。
其他間接損失可能更大。同樣作為全球重要的內存芯片生產基地,地震對韓國、中國***地區的IT企業可能將產生正面影響。其中,三星、海力士整體實力名列韓國前兩大,***地區則有力晶與茂德兩大實力企業。東芝宣布關閉一座工廠時,三星及時表示,公司未受任何影響。微軟、任天堂可能借索尼受困提升游戲機出貨量;韓國、***地區面板業也有望趁夏普受困之時獲得更多機會。
向新興市場轉移?
美國投行Maxim Group分析師馬克·哈丁說,地震一開始只會造成少許負面影響,但持續時間越長,負面影響就越大。
這可能會造成恐慌心理,并蔓延到其他領域。2008年,當四川汶川地震后,深圳等地內存價格一度劇烈波動。1999年***地區“9·21”大地震發生后,北京中關村電子市場上64MB內存條價格也曾由600元猛升至1400元。
TechAmerica Foundation產業分析師、研究副總裁詹姆斯表示,全球科技供應鏈將會受到嚴重破壞,即使沒有工廠被毀或受損,終端產品也會大量流入美國、新加坡、中國,或者其他可以組裝的地方,影響產業布局。
日本IT產業鏈幾乎每隔幾年都會遭遇地震考驗,地震可能成為日本IT核心制造業向中國等新興市場快速轉移的動力。之前,夏普已經宣布,愿在南京設立一座第8代面板廠,目前正打算在成都建立太陽能工廠。
不過,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去年12月的一番話可能透露出日本產業人士的心理。他說,雖然市場規模、人工費以及匯率等有關因素導致日本制造理論上已過盈利極限,但公司仍會維持日本制造。他說,要有一種“不能讓制造業從日本消失”的使命感。
供過于求局面有望緩解液晶面板產業影響甚微
“日本地震當天,我們正在與東京總部的同事開視頻會議,當時明顯看到東京會議室在晃動,后來視頻沒有了,但能通話,后來電話也打不通了。”昨日,索尼中國一位中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地震中心附近的仙臺和福島一帶是日本半導體制造廠的聚集地,影響較大,所以索尼在上述地方的6座工廠都已關閉。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公司一位經常去日本的研發主管指出,此次總部在東京的日本公司受影響都很大,比如旭硝子和索尼等等。但松下等離子工廠和夏普10代面板工廠都在遠離地震中心的大阪,所以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旭硝子是全球三大液晶面板基板玻璃廠商之一,應該會在短期內影響液晶面板市場。”深圳一家彩電廠家高層表示,目前日本政府和企業最主要的任務是救助和恢復秩序,所以短期內來自日本的商品都會存在一些物流問題,進而直接影響到夏普的中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應。
“由于液晶面板最近兩個季度的供應正好有點過剩,所以日本地震總體不會對液晶電視市場產生什么影響。”上述高層說。
本報在1月底曾報道,由于液晶面板供過于求,液晶面板巨頭不惜以犧牲自身利潤空間來搶奪市場份額,包括三星在內的液晶面板巨頭已開始計劃增加其內部的cell模式出貨量。
此外,由于日本是全球液晶面板原材料及設備的主要聚集地,所以業界也擔心日本地震會拖慢TCL在深圳的8.5代面板項目的進程,以及旭硝子在深圳的配套項目。
“旭硝子的深圳項目上周才動土,遠沒有到搬運設備這一步,所以整個項目不會有任何影響。”TCL集團有關負責人昨日對本報表示,8.5代的主要設備早在春節前都已經進關,4月就要開始安裝了,整個項目仍然還在按照原定計劃加速實施。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良勇指出,日本玻璃基板廠商的防震指標一般比較高,即使短期出貨量受到影響,也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
手握核心技術 日本地震波及全球產業鏈
8.8級的特大地震“突襲”日本,部分工廠遭受重創,這場大地震對日本電子、鋼鐵等產業影響幾何?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產業又有哪些沖擊?日本企業最近二三十年的發展趨勢如何?《第一財經日報》昨天通過電話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
白益民曾著有《三井帝國在行動》、《瞄準日本財團》等,對日本產業經濟素有研究。他認為,日本除了在很多領域把控著核心技術,也掌握著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環節,給大部分全球其他市場的合資廠只留有組裝環節的利潤,這種“產業立國”的經濟模式也是值得中國企業學習的地方。
本土企業為“雁頭”
此次地震對日本相關產業的破壞程度有多大? 白益民認為,要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在過去二三十年間,日本的產業擴散在全球各地,GNP(國民生產總值)每年保持百分之十幾的增長,單從經濟上看,已經在海外打造了一個新的日本。它創造的許多GDP(國內生產總值)被統計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盡管看上去經濟增長停滯,但這只是表象。從這個角度來看,本土發生的大地震對日本經濟以及重要產業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日本財團構建了“雁行形態”,即以本土企業為雁頭,掌握最上游的產品和技術;其次是韓國和***地區,主要為日本技術做配套;最后才是大陸地區所扮的“雁尾”角色,為“日本制造”做組裝,處于產業鏈的最下游。從這個角度而言,受地震破壞的日本本土產業,不可避免地要波及到下游,特別是中國大陸的一些工廠。
所以綜合判斷,地震對其國內經濟不會有根本性的影響,恢復起來也比較快。
牽一發而動全身
白益民表示,日本是電子產品生產大國,此次地震對全球的電子產業肯定會有較大影響。東芝的一家芯片工廠因地震而停工,和電腦里的CPU不一樣,東芝生產的芯片用于更高端的產品,比如手機、閃存、汽車的自動控制系統等。如果代理企業拿不到貨,肯定會囤積惜售,對價格的影響要看工廠的破壞程度和恢復進展,如果工廠能夠很快恢復運轉,價格不會大漲;如果工廠停產一段時間,那么全球芯片價格肯定會漲。
其他產業,如鋼鐵,不會對全球鐵礦石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因為日本目前已經集中生產高檔鋼材(如汽車板材),而大量粗鋼從中國采購。這次地震可能會影響日本高檔汽車板材對中國的出口,而長遠看日本地震重建會增加對中國粗鋼的進口。
對中國而言,白益民指出,當前需要警惕的是國際對沖基金及資本家通過制造輿論,夸大損失,趁機抽走資金,那將對整個亞太經濟的發展都產生嚴重沖擊,如果日本資本被抽走,整個亞太地區的產業關聯體都將受到非常大的沖擊。
“去制造化”是偽命題
最近幾十年,日本企業一直向外擴張,把制造基地設在海外,有人認為這是“去制造化”。但白益民卻認為,“去制造化”是個偽命題,日本向來是以“產業立國”,產業向外轉移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核心技術和利潤掌握在自己手上。美國的產業是轉移一項丟一項,但日本不是這樣,日本公司的特點是以商業網絡為主體,比如幾家大型汽車公司,都和中國建立了合資廠,留給中國企業的利潤只在組裝環節,其他利潤最豐厚的如零部件、發動機、高端內部裝飾等,牢牢掌控在日本企業手上,日本一直是以“產業立國”,這有別于美國的“金融立國”。
第二,很多合資企業看似生產工廠,實則是在中國布下的銷售網絡,通過這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第三,把中國的品牌也納入了日本經濟的共同體中。比如長虹、海爾等,表面上看是中國的品牌,但顯示器等核心零部件都是日本的,留給中國的只是一個牌子。
目前,中國也面臨一些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遇到的問題,比如本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等,白益民認為,中國企業必須認清一個問題,是產業立國還是金融立國,“我主張產業立國。中國企業目前遇到的很多問題,其實不是企業的問題,而是金融的問題,體制的問題,應該將金融和產業形成共生體,而不是掠奪體。另外,這兩年談‘國進民退’比較多,其實應該是‘國進民進’,在國有經濟、民營經濟之外,還應該有一個相當規模的集體經濟,日本很多大財團就是集體經濟,產商融結合,‘內和外戰’。”他認為,這些都值得中國企業學習,日本財團在日本企業對外擴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55年日本加入關貿總協定之后,通過產業和金融資本相融合,把國內的產業整合成大集團,“內和外戰”,這是后發國家追趕先進國家的一種模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