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硅谷已很難再成為美國經濟火車頭,即使網絡創新能產生就業機會,但數量與速度都不夠大到可以真正的轉化為經濟增長。
美國媒體都在檢討高科技業工作外流問題,希望藉此解決經濟衰退。但是在硅谷,“制造”早就是個過時的名詞,再也回不來了。
越來越多指標數據顯示,硅谷復蘇強勁穩實,不過急凍后的就業增長,未能造福廣大失業人口,需求僅出現在少數幾個關鍵領域,顯示知識經濟產業形態,已經將硅谷劃分為兩個世界了。
工作機會變多?但集中社群和云端業
第一項指標是工作機會。
自2011年底以來,數個當地非營利機構,陸續發表就業市場的統計報告,全年新增加了4萬2千個工作機會,較前一年增長近4%,不僅比全國平均值1.1%高出兩倍多,該區勞動力市場人口數,也重新回到金融海嘯前的120人水平。
非營利合資機構硅谷網絡暨硅谷社區基金會(Silicon Valley Network and the 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執行長漢考克(Russell Hancock)指出,這個表象看似可喜,但進一步解讀,則會發現隱憂反而加劇。
原因是大量增聘的職缺主要來自社群媒體、行動應用軟件和云端技術等公司,而且其它產業或多或少都“溫和增長”,唯獨制造業相關仍是冷清清,全年職缺需求下跌超過13%。
人均年收入提高?但中產階級正消失中
第二項指標是人均年收入也上升至6萬6千美元,比前一年增長約4%,比全加州高出1倍。然而,問題同樣出現在分配不均,不僅年收入4萬美元以下與10萬美元以上的比率都增長,中產階級消失中,全區家戶收入也反向下挫3%,連續第二年走跌。
漢考克亦指出,人均年收入水平提升,難掩硅谷經濟發展不均的缺點,因為這代表許多科技公司已無法像以前一樣,有開出中階技能職缺的需求。尤其是當地居民中,擁有科學與工程學位的比重持續上升,未來擁有議價權的人才,將日益集中在高等教育以及精密技能背景。
風險創投加碼?但似乎重演網絡泡沫
第三項指標是風險創投的金額連年加碼。
根據業內刊物《硅谷指標》(Silicon Valley Index),2011年風險投資額達76億美元,增長約17%,自經濟衰退以來首度回到2004年水平。
與全州相比,硅谷地區拿到的風險創投金額超過總額一半;與全國相比,也高達27%;分產業看,網絡、軟件最受青睞,其次依序為綠能、生物科技等產業。
反映硅谷泡沫跡象的案例俯拾皆是,不論已經上市的職業社群網站LinkedIn、音樂串流服務Pandora,或是即將公開上市撈錢的臉書(Facebook),甚至還找不到獲利模式的初創企業,吸金的功力漸漸重現10多年前網絡泡沫的影子。
《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舉新創公司色彩實驗室(Color Labs)為例。即使在手機群組照片軟件產品還未開發成功的情況下,就已從重量級風險創投機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獲得4100萬美元資金,比當年投資Google還多出兩倍。
但第一款產品標榜讓使用者主動與陌生人分享照片,極端放大社群網站傳播功能的特性招致反感:“幾乎沒有激起漣漪。”然而,曾經成功創業音樂串流服務并賣給蘋果(Apple)的執行長恩古揚(Bill Nguyen),被該周刊形容為“根本沒有顯示出一絲謙卑跡象”,恩古揚說:“我們會繼續得到第三,甚至第四次機會,因為這場比賽還長得很。”
問題出在哪里?真正的創新已經停滯
從硅谷的氛圍來看,繁榮泡沫看似與世界不太搭調;尤有甚者,科技企業解決大問題的意愿逐漸降低,更專注小而美的產品創新,令在線交易支付平臺PayPal創辦人賽爾(Peter Thiel)憂心,當資源與人才都集中在開發相同產品,再也沒有人思考更有意義的“重要創新”(serious innovation),“真正的創新已經停滯。”
現在的硅谷,不僅很難再讓整個經濟增長,甚至當地就業市場也未必受惠。
非營利機構加州經濟終身學習中心出版的《轉型中的硅谷》(Silicon Valley in Transition)預估,硅谷未來兩年高端工作機會,將急劇增長15%;但圣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民調卻披露,高達44%受訪者表示搭不上這趟經濟復蘇列車,比前一年高出6個百分點。
這群贏者圈外的失意人,多半是年約50歲、失業兩年的工程師,他們懂的是扎扎實實的電子、電機、工程、數學等硬底子技術,在網絡為發展基礎的硅谷已經派不上用場。
48歲的惠普(HP)中階主管馬隆尼(Bernie Maloney)就是一例。他遭資遣后陸續求職大型科技公司,卻發現面試機會零零落落。不得已加入職訓行列,并聽從建議發展能源與生醫第二技能,卻再度遭打擊:年紀太大,業者不愛。
一消一長之間,反映出9萬多名當地失業人士,至今找不到飯碗,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在硅谷這里,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有兩個受失業影響,他們不禁要問:“硅谷榮景到底便宜了誰?”
美國媒體都在檢討高科技業工作外流問題,希望藉此解決經濟衰退。但是在硅谷,“制造”早就是個過時的名詞,再也回不來了。
越來越多指標數據顯示,硅谷復蘇強勁穩實,不過急凍后的就業增長,未能造福廣大失業人口,需求僅出現在少數幾個關鍵領域,顯示知識經濟產業形態,已經將硅谷劃分為兩個世界了。
工作機會變多?但集中社群和云端業
第一項指標是工作機會。
自2011年底以來,數個當地非營利機構,陸續發表就業市場的統計報告,全年新增加了4萬2千個工作機會,較前一年增長近4%,不僅比全國平均值1.1%高出兩倍多,該區勞動力市場人口數,也重新回到金融海嘯前的120人水平。
非營利合資機構硅谷網絡暨硅谷社區基金會(Silicon Valley Network and the 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執行長漢考克(Russell Hancock)指出,這個表象看似可喜,但進一步解讀,則會發現隱憂反而加劇。
原因是大量增聘的職缺主要來自社群媒體、行動應用軟件和云端技術等公司,而且其它產業或多或少都“溫和增長”,唯獨制造業相關仍是冷清清,全年職缺需求下跌超過13%。
人均年收入提高?但中產階級正消失中
第二項指標是人均年收入也上升至6萬6千美元,比前一年增長約4%,比全加州高出1倍。然而,問題同樣出現在分配不均,不僅年收入4萬美元以下與10萬美元以上的比率都增長,中產階級消失中,全區家戶收入也反向下挫3%,連續第二年走跌。
漢考克亦指出,人均年收入水平提升,難掩硅谷經濟發展不均的缺點,因為這代表許多科技公司已無法像以前一樣,有開出中階技能職缺的需求。尤其是當地居民中,擁有科學與工程學位的比重持續上升,未來擁有議價權的人才,將日益集中在高等教育以及精密技能背景。
風險創投加碼?但似乎重演網絡泡沫
第三項指標是風險創投的金額連年加碼。
根據業內刊物《硅谷指標》(Silicon Valley Index),2011年風險投資額達76億美元,增長約17%,自經濟衰退以來首度回到2004年水平。
與全州相比,硅谷地區拿到的風險創投金額超過總額一半;與全國相比,也高達27%;分產業看,網絡、軟件最受青睞,其次依序為綠能、生物科技等產業。
反映硅谷泡沫跡象的案例俯拾皆是,不論已經上市的職業社群網站LinkedIn、音樂串流服務Pandora,或是即將公開上市撈錢的臉書(Facebook),甚至還找不到獲利模式的初創企業,吸金的功力漸漸重現10多年前網絡泡沫的影子。
《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舉新創公司色彩實驗室(Color Labs)為例。即使在手機群組照片軟件產品還未開發成功的情況下,就已從重量級風險創投機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獲得4100萬美元資金,比當年投資Google還多出兩倍。
但第一款產品標榜讓使用者主動與陌生人分享照片,極端放大社群網站傳播功能的特性招致反感:“幾乎沒有激起漣漪。”然而,曾經成功創業音樂串流服務并賣給蘋果(Apple)的執行長恩古揚(Bill Nguyen),被該周刊形容為“根本沒有顯示出一絲謙卑跡象”,恩古揚說:“我們會繼續得到第三,甚至第四次機會,因為這場比賽還長得很。”
問題出在哪里?真正的創新已經停滯
從硅谷的氛圍來看,繁榮泡沫看似與世界不太搭調;尤有甚者,科技企業解決大問題的意愿逐漸降低,更專注小而美的產品創新,令在線交易支付平臺PayPal創辦人賽爾(Peter Thiel)憂心,當資源與人才都集中在開發相同產品,再也沒有人思考更有意義的“重要創新”(serious innovation),“真正的創新已經停滯。”
現在的硅谷,不僅很難再讓整個經濟增長,甚至當地就業市場也未必受惠。
非營利機構加州經濟終身學習中心出版的《轉型中的硅谷》(Silicon Valley in Transition)預估,硅谷未來兩年高端工作機會,將急劇增長15%;但圣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民調卻披露,高達44%受訪者表示搭不上這趟經濟復蘇列車,比前一年高出6個百分點。
這群贏者圈外的失意人,多半是年約50歲、失業兩年的工程師,他們懂的是扎扎實實的電子、電機、工程、數學等硬底子技術,在網絡為發展基礎的硅谷已經派不上用場。
48歲的惠普(HP)中階主管馬隆尼(Bernie Maloney)就是一例。他遭資遣后陸續求職大型科技公司,卻發現面試機會零零落落。不得已加入職訓行列,并聽從建議發展能源與生醫第二技能,卻再度遭打擊:年紀太大,業者不愛。
一消一長之間,反映出9萬多名當地失業人士,至今找不到飯碗,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在硅谷這里,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有兩個受失業影響,他們不禁要問:“硅谷榮景到底便宜了誰?”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