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千元智能機市場可謂風生水起。繼華為、中興等技術廠商進入后,為搶食移動互聯網市場,盛大、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騰訊等紛紛通過與專業手機廠商合作、自主研發等方式“攻入”這一領域。昨日,更是有消息稱,小米的估值達到40億美元,相當于諾基亞的40%,直追黑莓。
面對現狀,我們不禁想問:這又是一場“集體亢奮”?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夏新、波導、TCL、康佳、海信、海爾、金立等品牌手機如雨后春筍般面世,而如今,部分品牌已經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消費者的關注點也由諾基亞、摩托羅拉轉向了蘋果、三星等品牌。那么,國產手機品牌如何才能塑造出自身的品牌特征、突破自身的瓶頸并同國際巨頭抗衡,是各相關企業必須深思的問題,否則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集體亢奮”或將再次演變成慘烈的價格競爭。
案例剖析
小米高估值爭議:是否值40億美元
7個月出貨270萬臺的小米手機成功地“蠱惑”了投資者的心。
近日,有關小米再融資的消息傳來,據報導,俄羅斯DST集團已完成對小米的新一輪投資,在此期間小米的估值已經上升到40億美元。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小米方面稱新一輪的融資的確已完成,但拒絕透露融資細節。
除此之外,市場上更有傳聞稱騰訊將斥資60億美元收購小米,上演一場“企鵝吃米”的商業大戲。
雖然小米創始人雷軍、騰訊執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張志東雙雙在第一時間否認上述傳聞,但是,這也讓外界對這個剛剛崛起的互聯網公司產生了疑問:在手機產品、軟硬結合盈利模式等還屬于探索階段的小米,是否真有如此高的估值?
疑問:40億美元值不值
上述報導稱,小米日前已完成C輪融資,融資規模達到數億美元,其中俄羅斯投資集團DST(DigitalSkyTechnologies)為領投方,但具體融資金額組成尚不清楚。此前,DST在全球范圍內投資過多家互聯網公司,如Facebook、京東商城等。
在本次融資中,小米B輪六家投資機構均進行了跟投。2011年12月,小米公司完成90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投資方分別為啟明創投、順為基金、IDG投資、晨興資本、高通投資和淡馬錫六家投資機構。
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A輪融資,金額為4100萬美元,投資方為晨興資本、啟明和IDG,估值達2.5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不到兩年的時間,小米的估值從2.5億美元躍至40億美元,已是老牌手機廠商諾基亞市值的四成,并即將追上黑莓手機生產商ResearchinMotion的54億美元市值。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資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高估值在于小米增長確實喜人。
小米官方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20日正式出貨以來,截至目前,已經售出270萬臺小米手機,其中每個月營收額超10億元人民幣,2012年以來,月均出貨量大約50萬臺左右。
“即便如此,我也覺得小米的估值被嚴重透支了。”上述投資界人士表示,這主要取決于DST的投資風格,豪賭的投資心態也愿意溢價投資一些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吹高了公司的估值。
以facebook為例,DST以2億美元入股,持有2%的股份。以當時100億美元的估值為基準,按照以此前外界普遍看好的facebook千億的市值來計算,投資回報率高達10倍。
據上述投資界人士介紹,一般投資者估值考慮很多因素,未來幾年的增長情況、利潤情況、上市后的回報和同行業公司的比較,以及要投進去必須付出的溢價等。“我覺得小米現在的估值不是多家競價、詢價、談判后的一個結果,而是DST覺得值得賭,不給溢價投不進去,所以就談成這個溢價了。”
小米的挑戰:如何擴大用戶量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由市場決定,而對于像小米這樣的公司,估值多少是投資者愿不愿意買單。”資深互聯網人士洪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小米創造了輕資產的手機制造模式,這樣的模式怎樣估值卻沒有可以參照的樣本,小米的資產不僅包括手機硬件設計,還包括軟件、服務、電子商務部分。
創建至今,小米已經向外界展示出米聊、MIUI操作系統、小米手機三大核心業務,事實上,小米的開發、用戶互動、商業模式和生態鏈建設已經全面貫徹雷軍的互聯網思維。
小米科技CEO雷軍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小米要完成“鐵人三項標準”:軟件、硬件和移動互聯網三種資源的高度匹配;且這種組合必須在公司的最高層融合。“三種基因如何融合得更好,是小米公司當下最大的挑戰。”
而對于外界最關注的盈利模式,雷軍稱,在手機沒有一定量的時候,成本都是天文數字,只有把手機做好,銷量自然上去。
同時,一位手機廠商表示,按照目前小米手機的價格,大概有400元~500元的毛利,而雷軍的目標是硬件維持不虧錢,通過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盈利。
但是,小米的盈利模式依然在探索之中。小米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雷軍曾在內部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正在探索,目前自己也沒想太清楚,“現在是一個培育市場,擴展用戶基數的階段,我們可能在3、5年內都不盈利,目前首要任務是保證手機硬件不賠錢。”
另據小米內部人士透露,這款基于安卓系統深度二次開發的手機操作系統,也深刻地卡位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為自己預留盈利空間。目前已經從百度移動搜索以及各種互聯網應用獲得一定的收入。
不過,此前被外界最看好的小米整體戰略中相對布局長遠的一顆“棋子”——米聊則遇到了麻煩。
雖然米聊已擁有1500萬用戶,并持續穩定增長,但是,依然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對手騰訊微信的沖擊。
“在雷軍的戰略地圖中,小米系列現在才打到第三張、第四張牌,這條產業鏈中,還有很多牌未出。”一位接近雷軍的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互聯網專家謝文則表示,小米手機這條路能不能走通,還是未知。小米手機至少要達到1000萬臺才初步站得住腳,如果能夠突破5000萬臺,才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謝文進一步表示,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基于社交關系的時代,而小米目前還不具備與facebook、騰訊這種擁有數億用戶的平臺化產品相抗衡,小米如何創造出一個平臺的概念出來,并成為大數據的生產者、擁有者和使用者至關重要。
行業狀況
互聯網巨頭入局國產品牌陷高銷量低利潤怪圈
昨日(6月6日),盛大手機終于面世。至此,除騰訊、新浪、搜狐外,互聯網巨頭們均攜定制終端加入智能手機戰場,國產手機市場也將迎來爆發潮。
不過,各大手機品牌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即高銷量低利潤。日前,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賽諾報告顯示,今年4月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國產品牌整體份額已超過50%。但是,高市場份額并沒能掩飾他們集體利潤低下的弱勢。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手機品牌僅有知名度而不具備美譽度,如果仍以拼價格、炒作及打口水仗等作為主要的市場推廣手法,那么國內手機品牌仍然很難有大的起色。
互聯網:先圈地后掙錢
籌備1年多以后,盛大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Bambook手機,售價為1299元/部,在目前公布的低價智能手機中居于中間位置。
負責盛大手機項目的果殼電子CEO郭朝輝表示,盛大做手機目的是在“新互聯網運動”中占據一席之地,目前并不急于探索能掙錢的商業模式,“現在談利潤時間太早,盛大手機基本以成本銷售,目前處于微虧狀態,至于何時盈虧平衡取決于市場策略。”
針對激烈的移動互聯網入口之爭,他還表示,盛大手機跟小米手機等競爭品牌的目標基本一致,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趨勢叫“圈地運動”不如叫“新互聯運動”,盛大手機會在占據繁華地段之后再考慮賺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該手機平臺上,盛大旗下游戲、文學、創新院等各個業務移動互聯網產品都將統一植入,盛大集團未來也將主要聚焦在移動互聯和原創互動內容兩個層面。
當然,各大巨頭進軍手機領域的形式各不相同。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等選擇與專業的手機廠商合作,并融入自己特色,盛大、小米則選擇了自主研發。
此前,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坦言,手機硬件靠銷售獲益的模式會被放棄,他也并未打算從手機上賺錢,而是用低價手機圈住用戶,然后利用360移動產品的流量分成,游戲等內置收費。
同樣,百度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岳***也表示,初期主要是做好用戶體驗,擴大百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市場份額,至于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移動搜索廣告。
手機商:高銷量低利潤
由于互聯網企業擁有動輒過億的用戶群,他們的加入也使得國內手機市場迅速升溫。酷派、華為、聯想、中興等國產手機品牌也是頻頻發力,先后發布了各自的最新產品。
賽諾報告顯示,內地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前10名中,華為、中興、酷派、聯想和海信占據了前五名中的四個席位,總市場份額超過50%。
不難看出,借助與運營商綁定的銷售和低價策略,國產品牌已經借智能手機重新崛起。但國產手機高份額低利潤、品牌影響力不夠的狀態依然難以改變。放眼全球手機市場,競爭要激烈得多。
在高端機市場,蘋果、三星的霸主地位仍無人能撼,其中蘋果iPhone的毛利率超過50%,國產手機大部分毛利率尚不到15%。咨詢機構Asymco最新發布的數據更是讓業內汗顏,2012年一季度,全球手機行業73%的利潤流向了蘋果公司,剛剛榮登全球最大手機廠商的三星占據了另外26%的利潤,余下的國產品牌和其他國際品牌手機公司只能去爭奪僅剩的1%。
對此,知名IT觀察人士陳永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國內手機品牌僅有知名度而不具備美譽度,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沒有長遠積累。最近幾年這種現象已經有所改觀,但是如果不在品牌塑造、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及合作特色方面有所突破,只是以拼價格、炒作及打口水仗等作為主要的市場推廣手法,那么國內手機品牌仍然很難有大的起色。
市場觀察
安卓陣營份額超七成 4G時代市場將再度洗牌
憑借開源性吸引眾多制造商的參與,安卓(Android)陣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份額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進一步顯現。
昨日(6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易觀國際獲得的《2012年一季度中國移動終端市場季度監測》發現,在中國智能機市場上,安卓系統手機終端銷量的市場份額連續五個季度上升,其2012年一季度銷售量為2390萬部,市場份額達76.7%。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安卓陣營份額的進一步擴大,也使得智能手機行業的隱憂增大。同時,4G時代的到來,將使得移動終端市場再度洗牌。
安卓陣營優勢進一步擴大
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智能手機銷量為3117萬部。其中,在智能機市場上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終端的市場份額達76.7%,平均每季度的市場份額提升10%。
“安卓系統手機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得益于眾多制造商的參與。”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兩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以及3G業務正處于增量期,安卓系統由此獲益。
IT專家丁道師認為,由于軟件開源的優勢使得安卓系統的終端價格不斷下滑,這反過來也有助于安卓陣營的持續擴張。當前,市場上“千元智能機”的熱銷正是其具體表現。
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中國市場上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1500元以上價格的市場份額進一步縮小至35.7%。其中,1500元~2000元的機型,由去年二季度所占市場份額的22.3%下降至13.56%。相反,700元~1500元價格段的市場份額繼續擴大,達64.18%。其銷售量為1534萬臺,約占智能手機總銷量的一半。
不過,安卓陣營份額的進一步擴大,也使得智能手機行業的隱憂增大。王穎認為,傳統廠商為擺脫智能系統帶來的產品同質化影響,紛紛在安卓系統上進行二次開發,導致應用程序版本隨之調整,應用程序開發者研發成本逐步提高。此外,當前互聯網企業紛紛進入,使整個市場競爭日益劇烈,傳統企業在渠道內的議價能力受到威脅。
市場分化格局進一步顯現
除安卓陣營的優勢擴大外,蘋果搭載自有ios系統的手機所占市場份額繼續保持穩定,2012年一季度銷量為203萬部,市場份額為6.51%,略高于上一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安卓陣營和蘋果陣營份額的進一步擴大,搭載Windows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市場份額進一步被擠占。其2012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僅為23萬部,持續四個季度下滑,市場份額由2011年二季度的3.8%下滑至當前的0.74%。“被放棄”的消息日益流傳使諾基亞Symbian系統市場份額驟降至11.77%,2011年第二季度還高達31.8%。
“包括傳統巨頭諾基亞在內的市場份額無疑會受到侵蝕。”丁道師認為,在軟件“得用戶,得天下”的今天,各大廠商為安卓積聚了超一億的用戶量,成為其增長的強勁后盾,加上蘋果手機的穩定增長,WindowsPhone當前的優勢并未完全顯現,諾基亞的市場份額或將繼續下降。
數據顯示,諾基亞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已經由2011年二季度的30.43%驟降至2012年一季度的11.1%,銷量則由511.68萬臺降至346萬臺。摩托羅拉智能手機份額在這期間也由7.63%降至4.75%。
從品牌來看,三星已經穩坐了中國市場第一的寶座。其2012年一季度的銷量達775萬臺,市場份額為24.86%。
昨日,三星旗下GALAXYS系列第三代智能手機GALAXYSⅢ正式在中國上市。三星電子IT和移動通信部總裁兼負責人申宗鈞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星GalaxySIII涵蓋三大運營商網絡制式的對應機型同步上市,包括線下和線上渠道。
對此,業內分析稱,三星迫切推出新手機產品是為了應對愈發激烈的競爭,不僅是來自老對手蘋果,還包括了來自我國的華為科技和中興科技等。
“蘋果的產品更新屬于停滯期,且WindowsPhone的定價低于它。”王穎認為,三星選擇在當前將GALAXYSⅢ放在中國上市,時機比較恰當。此外,選擇三大運營商合作,渠道運作范圍非常大,也填補了TD產品的高端市場空白。
借助新機型的發布,三星也計劃在今年售出智能手機2億臺以上,并將其全球市場份額由去年的21.1%提升至23%至24%。
“現在的手廠商都在拼手機的硬件。”王穎認為,三星和蘋果當前的優勢比較明顯。此外,雖然老牌的國際品牌手機市場份額不斷下降,但并非沒有翻身的機會。后者將產品線縮短,把自己的研發生產精力放4G產品的研發上,“隨著4G時代的到來,移動終端市場將重新洗牌。”
評論
查看更多